..續本文上一頁:此指大日如來,以真言教法之教主而稱。
⒂「種」,原作「幢」,《中華藏》校資、碛、普、南、徑、清作「種」,今參諸校本及其文義,改正。
⒃壇拿印:梵文dandah 的音譯,亦譯焰摩印,此指所持首有人頭形之棒。
⒄「主」,《中華藏》校資、碛、普、南、徑、清作「王」,今按校本及《疏》文,仍從底本。
⒅「難陀」,原作「難徒」,《中華藏》校資、碛、普、南、徑、清、麗作「難陀」,今按校本及《疏》文,改正。「跋難陀」,原作「拔難陀」,《大正藏》校宋、元、明、宮作「跋難陀」,今按校本及《疏》文,改用「跋難陀」。
⒆「臺」,原作「華」,《中華藏》校資、碛、普、南、徑、清作「臺」,今按校本及《疏》文,改正。
⒇「麗」,原作「嚴」,校本同,《大正藏》、《中華藏》校諸本作「麗」,今改。
譯文
大日如來這樣說罷漫荼羅聖位之後,執金剛秘密主在大會之中,雙眼注視大日世尊一動不動,然後說偈頌:
一切智慧大日尊,出現于世說妙法,猶如靈瑞優昙花,偶爾之時才開放,秘密真言所行道,比那昙花更難遇。
無量時間衆有情,叁業所作之罪業,如能見此漫荼羅,消滅殆盡無所剩,何況無量福德人,親住密乘行此法。
行者修此無上法,真言妙法如救世,止斷淨除諸惡趣,一切之苦自不生,如修如是秘密法,具備妙慧無所動。
這時候一所有來集會的大衆及一切執金剛,都以同聲贊歎金剛手說:
很好很好金剛手,你已修行真言行,能問一切真言義,也使我們識此法。
一切都爲你證知,依住真言之行力,所有發心菩薩衆,都可通達真言法。
大衆贊歎之後,執金剛秘密主又問佛:
圖畫彩色是何義
何處圖畫爲先後
何色前來何色後
門標旗量及廂衛,諸門建立之度量,請佛一一而開示。
食物香花衆寶瓶,如何供奉諸聖尊
怎樣引召諸弟子,進入壇場而灌頂
上師如何而供養
護摩之法亦講演。
真言字義如何識
叁昧觀想如何住
如是問罷待回答,大日世尊依次說:
一心谛聽金剛手,最勝妙法真言道,無上智慧從此得,如今你能問于我,當爲有情大衆說,不可思議法界色。
染彼衆生煩惱心,終成同一菩提色,過去諸佛如是說,此即彩色之含義。
先內後外安布色,潔白最初大日色,赤色第二寶幢色,黃色第叁開敷色,無量壽色青第四,鼓音如來黑第五,各色各含不同義,先後之色依次用。
豎立幢旗門標幟,其量如同中胎藏,各院通門廂衛處,亦同花臺十六節,應知初門之度量,要與內壇齊等之,真言行者于外院,其量相應漸增加,而其廂衛之中間,應當建立二大護。
其次略說叁摩地,專注一心不散動,而其廣義又殊異,有情衆生仔細聽:
佛說一切自性空,無相無境無可得,持住如是一法界,即是正覺之叁昧,如來叁昧證知心,非從異緣異境得,所以名爲大空定,一切智智得圓滿。
說到這裏,毘盧遮那世尊與一切諸佛又共同集會,各各宣說各自的叁味道,或者聲聞叁昧、或者緣覺叁昧、或者菩薩叁昧道,然後大日世尊又入于一切如來一體速疾力叁昧,以顯示于此證知一切如來皆同一法界智體,各各叁昧都可成就無量衆生。之後,佛繼續告訴執金剛說:
我在昔日坐道場,以此叁昧降四魔,以我勤勇之大聲,消除衆生之怖畏。
是時梵天八部衆,心喜稱歡頂戴禮,由此諸天諸世間,有號稱之大勤勇。
然而我覺本不生,出過語言思惟道,一切妄想諸分別,實知自心即解脫。
因緣生滅不可得,淨如虛空不變易,本來不生即空義,心之實相遍一切,自心自證最實際,如是即離一切暗,所觀境緣及佛相,亦自不生唯假名,第一實際是自心,因爲加持之力故,又因度脫諸衆生,而以文字方便說。
聽佛演說住叁昧定的道理,執金剛秘密主大開眼界,得未曾有過的開敷眼,即頂禮一切智大日世尊而又說偈:
一切諸佛真希有,權智二者不思議,法性佛之自然智,遠離一切諸戲論,爲了滿足衆生願,而爲世間權宜說。
真言名相與實際,亦從勝義俗谛看,若有世間諸衆生,知道此中法教者,當受世間之供養,如同恭敬舍利塔。
具德執金剛說罷此偈,注視毘盧遮那目不暫瞬,默然而住。于是,大日世尊又告訴金剛手說:秘密主,一生補處菩薩住佛地叁昧道,遠離于從緣所生法中引出來的所有大小粗細差別的錯誤思想,知道世間終究不異于涅槃的實際,知道世間起滅變化的因緣事相,所以能念念進趣,學如來金剛事業而得善巧,堅住于佛地。
又,秘密主,八地自在菩薩,以所住叁昧道中,從初發心以來,深入觀察十緣生句,于此得度性空彼岸。又以如幻叁昧遍學超度法,隨種種不同之衆生而現不同之身,說不同之法,故世間從其外迹稱之爲觀世自在菩薩。
秘密主,聲聞菩薩住于有緣地,認識到世間、出世間都有因有緣,世間以集爲因,以苦爲果,出世間以道爲因,以滅爲果。因爲知道因緣生滅的道理,所以能遠離有、無,常、斷等片面錯誤的思想,得生真谛智慧,避免顛倒謬誤,而得到不再輪回轉世的道理,所以,稱它爲聲聞叁昧道。
秘密主,緣覺菩薩能觀察因果,分析推斷十二因緣,知道一切因緣聚集的事物和現象都終歸于滅法,有佛無佛,法位常住,所以能住于無言說法,知最究竟之處是無法以語言文字去表達的,無法說出來傳授給人的。他們看什麼東西都是涅槃相,對于世界的種種事情和現象都是沒有什麼可說的,這就證得了極滅語言叁昧,由此稱之爲緣覺叁昧道。
秘密主,世間衆生不知道因果規律及善惡業道,把生滅等現象都歸之于神我等異己的超人的東西,由此坐禅入定去體會所謂的神我,視其它爲空無所有,這就是世間叁味道。
世尊又以偈說:
應當知道秘密主,于此所說叁昧中,諸佛所說叁昧道,諸菩薩說叁昧道,緣覺聲聞叁昧道,名出世間叁昧道,若能住此有實益,消滅種種之謬誤。
諸天所說叁昧道,以及世間之真言,若能住此有權益,只爲利益衆生故。
爾時,執金剛秘密主于一切衆會中谛觀大日世尊,目不暫瞬,而說偈言:
一切智慧者,出現于世間,如彼優昙花,時時乃一現,真言所行道。倍複甚難遇。
無量俱胝劫,所作衆罪業,見此漫荼羅,消滅盡無余,何況無量稱,住真言行法。
行此無上句,真言救世者,止斷諸惡趣,一切苦不生,若修如是行,妙慧深不動。
時普集會一切大衆及諸持金剛者,以一首聲贊歎金剛手言:
善哉善哉大勤勇,汝已修行真言行,能問一切真言義,我等鹹有意思惟。
一切現爲汝證驗,依住真言之行力,及余菩提大心衆,當得通達真言法。
爾時,執金剛秘密主複白世尊而說偈言:
雲何彩色義
複當以何色
雲何而運布
是色誰爲初
門標旗量等,廂衛亦如是,雲何建諸門
願尊說其量。
奉食華香等,及與衆寶瓶,雲何引弟子?雲何令灌頂
雲何供養師
願說護摩①處。
雲何真言相?雲何住叁味
如是發問已,牟尼諸法王,告持金剛慧,一心應谛聽:
最勝真言道,出生大乘果,汝今請問我,爲大有情說。
染彼衆生界,以法界之味,古佛所宣說,是名爲色義。
先安布內色,非安布外色,潔白最爲初,赤色爲第二,如是黃及青,漸次而彰著,一切內深玄,是謂色先後。
建立門標幟,量同中胎藏,廂衛亦如是,華臺十六節,應知彼初門,與內壇齊等,智者于外院,漸次而增加,于彼廂衛中,當建大護者。
略說叁摩地,一心住于緣,廣義複殊異,大衆生谛聽:
佛說一切空,正覺之等持,叁昧證知心,非從異緣得,彼如是境界,一切如來定,故說爲大空,圓滿薩婆若②。
爾時③,毘盧遮那世尊與一切諸佛同共集會。各各宣說一切聲聞、緣覺、菩薩叁味道,時佛入于一切如來一體速疾力叁昧。于是,世尊複告執金剛菩薩言:
我昔坐道場,降伏于四魔,以大勤勇聲,除衆生怖畏。
是時梵天等,心喜共稱說,由此諸世間,號名大勤勇。
我覺本不生,出過語言道,諸過得解脫,遠離于因緣。
知空等虛空,如實相智生,已離一切暗,第一實無垢。
諸趣唯想名,佛相亦複然,此第一實際,以加持力故,爲度于世間。而以文字說。
爾時,執金剛具德者得未曾有開敷眼,頂禮一切智而說偈言: 諸佛甚希有,權智不思議,離一切戲論,法④佛自然智,而爲世間說,滿足衆希願。
真言相如是,常依于二谛,若有諸衆生,知此法教者,世人應供養,猶如敬製底。
時執金剛說此偈已,谛觀毘盧遮那目不暫瞬,默然而住。于是,世尊複告執金剛秘密主言:複次,秘密主,一生補處菩薩住佛地叁味道。離于造作,知世間相,住于業地,堅住佛地。
複次,秘密主,八地自在菩薩叁味道,不得一切諸法,離于有生,知一切幻化,是故世稱觀自在者。
複次,秘密主,聲聞衆住有緣地,識生滅,除二邊,極觀察智,得不隨順修行因,是名聲聞叁味道。
秘密主,緣覺觀察因果,住無言說法,不轉無言說,于一切法證極滅語言叁昧,是名緣覺叁味道。
秘密主,世間因果及業,若生若滅,系屬他主,空叁昧生,是名世間叁昧道。
爾時,世尊而說偈言:
秘密主當知,此等叁味道,若住⑤佛世尊,菩薩救世者,緣覺聲聞說,摧害于諸過。
若諸天世間,真言法教道,如是勤勇者,爲利衆生故。
注釋
①護摩:梵文homah 的音譯,亦譯護魔、呼麼、戶摩等,意即焚燒,以爐中焚燒供物來供養聖尊的一種供養法,稱爲火供養法,略作火供養、火供、火法等。《疏》說:「護摩義者謂以慧火燒煩惱薪,令盡無余之義也。」(卷二十)《尊勝軌》卷下說:「護摩者,此方爲火天,火能燒草木卉林無有余者。天者,智也,智火能燒一切無明株杌無不盡燒。」護摩有內護摩、外護摩之別,或以出世間護摩爲內,世間護摩…
《大日經 入漫荼羅具緣真言品》全文未完,請進入下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