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我的阅读记录 ▼

大日经 入漫荼罗具缘真言品▪P7

  ..续本文上一页为外,或以观内心为内护摩,以事相作法为外护摩。按举行护摩仪式的目的, 有息灾、增益、召请、降伏诸种。

  ②本段之后,原有卷尾经题及标明卷数之诸字,今略去。

  ③「尔时」之前,原有第二卷之经题、卷数、帙号、译者、品名等文字,今均略去。

  ④「法」,校本作「诸」,《大正藏》校宫之外诸本均作「法」,今按《疏》文等,仍从底本。

  ⑤「住」,《大正藏》校宋、元、明、宫,《中华藏》校资、碛、普、南、径、清作「在」,今按校本及《疏》文,仍从底本。

  译文

  毘卢遮那佛又告诉执金刚秘密主说:秘密主,请你仔细听,现在给你们说真言相及其意义。金刚手说:是,非常愿意听,世尊。

  于是,世尊又说偈道:

  如来正等觉真言,一一字门其构成,犹如帝释造声论,一字具含一切义。

  真言字句增或减,部类性用义相应,如唵字(左合右牛)字发字,磔迦字与颉(左口右利)字,以及媲字等真言,佛顶名号属佛部。

  如有揭□□拿字,佉陀那字畔阇字,诃娜字摩啰也字,钵咤也字等真言,当知是奉教使者,诸忿怒尊之真言。

  降伏摄召是其用,纳么字莎缚诃字,当知是修三摩地,寂静相应之真言。

  扇多字微戍陀字,即是满足一切言。

  佛部相应息灾义,以上所举诸真言,诸佛菩萨真言相,声闻所说真言相,一字一句皆陈述,字义无缺成真言,辟支佛说之真言,神通之力来现出,三昧转深能利物,十二因缘除业生。

  佛接着说:秘密主,此真言相并不是一切诸佛造作出来的,也不是可以造作的,更不是随意变化的。为什么呢

  因为它本来就如此,法住法位,性相常恒。所以如来出现于世,或不出现于世,或如来已经说了,或现在说、未来说,它都是那个样子,它的存在是永恒不变的。漫荼罗中的一切真言,一一真言之相,也是如此恒常超越。

  秘密主,如来成正等觉,遍知一切,遍观一切,是自证自觉,自知自见,并不是自作自造,也不是他人所传授。但众生不知道这个道理,所以如来出现于世,以此之法说种种途径和方法,随种种不同的性情好恶,种种不同的心理和思想,以种种语言文字,方言俗语,以种种不同的声音,自在加持,说真言之道,虽然此中用了不同的方法,说法也不一样,但并不是佛自所造作,是为开悟众生,让众生明白即俗而真的道理而加持方便说的。

  秘密主, 什么是如来真言道呢

  就是佛以真言的真实意义来加持世间书写之文字语言的实义,因为即以加持,除实相之外,再已不是世间文字语言了,也就是说已经同世间文字语言有所区别了。秘密主,然而如来以何法加持的呢

  以如来在无量百千俱胝那庾多劫时间中所集聚的功德,作一切处普遍加持,一一真言字句中,含有一切意义,一一聚集功德即同真言之相。如以阿字本不生一字一实谛,即知一切真言字句本不生之义。又如如来以一字包括一切一法门,二字包括止观、定慧等二法门,以四字含摄四圣谛、四念处、四神足、四梵住等种种四法门,以六字含摄六度等六法门,以七字含摄七菩提分的种种七法门,以十字含摄十如来力、十八佛不共法等种种十法门。秘密主,用一句话来概括,就是诸如来以一切智智,以所集无边福德,发生无尽大愿之力,以法界本性加持之力,随顺世间种种性类而作加持,所以对于一切众生种种身语意,都可开示真言教法。

  那么什么叫真言教法呢

  

  真言教法也就是阿字门等真言教相,其中阿字就是一切法教之本,众声众字之母,亦是万法之本,含有本不生之义。

  迦字门含有一切事物和现象都没有被造作之义。

  佉字门含有一切事物和现象像虚空一样毕竟清净,这样的认识也不可有。

  哦字门即是一切事物和现象进行任何来去、进退等运动的认识不可有。

  伽字门即是一切事物和现象和合而成的认识不能有。

  遮字门即是一切事物和现象有变化的认识不能有。

  车字门即是一切事物和现象有影像的认识不能有。

  若字门即是一切事物和现象有生成的认识不能有。

  社字门即是一切事物和现象有战敌的认识不能有。

  吒字门即是一切事物和现象有优劣高低差别的认识不可有。

  咤字门即是一切事物和现象增长发展的认识不可有。

  拿字门即是一切事物和现象有对立面的认识不能有。

  荼字门即是事物和现象被其它力量所控制支配的认识不能有。

  多字门即是一切事物和现象有解脱之事的认识不能有。

  他字门即是一切事物和现象有依靠止住之处的认识不能有。

  娜字门即是一切事物和现象有舍弃、离散的认识不能有。

  (左马右犬)字门即是一切事物和现象有载体的认识不能有。

  波字门即是一切事物和现象有真实第一义的认识不能有。

  颇字门即是一切事物和现象有坚实固定性质的认识不能有。

  么字门即是一切事物和现象有烦恼等系缚的认识不能有。

  婆字门即是一切事物和现象有因缘有相状的认识不能有。

  野字门即是一切事物和现象有进趣之道路门径的认识不能有。

  啰字门即是一切事物和现象有见闻、触知等尘垢染污的感觉认识的想法不能有。

  逻字门即是一切事物和现象有一定的形相表现的认识不能有。

  嚩字门即是一切事物和现象能以语言概念表达的认识不能有。

  奢字门即是一切事物和现象本性常寂的认识不能有。

  沙字门即是一切事物和现象有无触受感觉、有愚痴等现象的认识不能有。

  娑字门即是一切事物和现象有真假实妄的认识不能有。

  诃字门即是一切事物和现象有原因的认识不能有。

  秘密主,仰、若、拿、那、么五字具有大空之义,在一切三昧字门中都可以加入,有自在之用,构成种种新的含义,成办一切之事。

  这时,世尊又说偈道:

  此真言道三昧门,众生如能动观修,一切心愿皆圆满,圆满之时即可得。

  如来不可思议果,真言字声真实义,具足种种之功德,超越三世净无垢。

  若住不思议心地,能作一切漫荼罗,修至净菩提心门,佛当授不思议果。

  是中第一真实义,佛之知见所开示,若明法教中次第,一切悉地均成就。

  最胜真实语密声,真言实义真言字,行者若能善思惟,当住金刚体性台。

  原典

  复次,世尊告执金刚秘密主言:秘密主,汝当谛听诸真言相。金刚手言:唯然,世尊,愿乐欲闻。

  尔时,世尊复说颂言:

  正等觉真言,言名成立相,如因陀罗宗,诸义利成就。

  有增加法句,本名行相应,若唵①字(左合右牛)②字,及与发③磔迦。

  或颉(左口右利)④媲⑤等,是佛顶名号。

  若揭□恨拿⑥,佉陀耶⑦畔阇⑧,诃娜⑨摩啰也⑩,钵吒也⑾等类,是奉教使者,诸忿怒真言。

  若有纳么⑿字,及莎缚诃⒀等,是修三摩地,寂行者标相。

  若有扇多⒁字,徽戍陀⒂字等,当知能满足,一切所希愿。

  此正觉佛子,救世者真言,若声闻所说,二句安布,是中辟支佛,复有少差别,谓三味分异,净除于业生。

  复次,秘密主,此真言相非一切诸佛所作,不令他作,亦不随喜。何以故

  以是诸法法如是故。若诸如来出现,若诸如来不出⒃,诸法法尔如是住,谓诸真言,真言法尔故。

  秘密主,成等正觉,一切智者,一切见者,出兴于世,而自此法说种种道,随种重乐欲,种种诸众生心,以种种句、种种文、种种随方语言、种种诸趣音声,而以加持说真言道。

  秘密主,云何如来真言道

  谓加持此书写文字。秘密主,如来无量百千俱胝那庾多劫积集修行真实谛语、四圣谛、四念处、四神足、十如来力、六波罗蜜、七菩堤宝、四梵住、十八佛不共法。秘密主,以要言之,诸如来一切智智,一切如来自福智力、自愿智力、一切法界加持力,随顺众生,如其种类开示真言教法。

  云何真言教法

  

  谓阿字门一切诸法本不生故⒄。

  迦⒅字门一切诸法离作业故。

  佉⒆字门一切诸法等虚空不可得故。

  哦⒇字门一切诸法一切行不可得故。

  伽(21)字门一切诸法一合(22)不可得故。

  遮(23)字门一切诸法离一切迁变故。

  车(24)字门一切诸法影像不可得故。

  若(25)字门一切诸法生不可得故。

  社(26)字门一切诸法战敌不可得故。

  吒(27)字门一切诸法慢不可得故。

  咤(28)字门一切诸法长养不可得故。

  拿(29)字门一切诸法怨封不可得故。

  荼(30)字门一切诸法执持不可得故。

  多(31)字门一切诸法如如不可得。

  他(32)字门一切诸法住处不可得故。

  娜(33)字门一切诸法施不可得故。

  (左马右犬)(34)字门一切诸法法界不可得故。

  波(35)字门一切诸法第一义谛不可得故。

  颇(36)字门一切诸法不坚如聚沬故。

  么(37)字门一切诸法缚不可得故。

  婆(38)字门一切诸法一切有不可得故。

  野(39)字门一切诸法一切乘不可得故。

  啰(40)字门一切诸法离一切诸尘染故。

  逻(41)字门一切诸法一切相不可得故。

  嚩(42)字门一切诸法语言道断故。

  奢(43)字门一切诸法本性寂故。

  沙(44)字门一切诸法性钝(45)故。

  娑(46)字门一切诸法一切谛不可得故。

  诃(47)字门一切诸法因不可得故。

  秘密主,仰若拿那么(48),于一切三昧自在,速能成办诸事,所为义利皆悉成就。

  尔时,世尊而说偈言:

  真言三味门,圆满一切愿,所谓诸如来,不可思议果。

  具足众胜愿,真言决定义,超越于三世,无垢同虚空。

  住不思议心,起作诸事业。

  到修行地者,授不思议果。

  是第一真实,诸佛所开示,若知此法教,当得诸悉地。

  最胜真实声,真言真言相,行者谛思惟,当得不坏句。

  注释

  ①唵:梵文om 的音译,《守护国界主陀罗尼经》解释说: 「陀罗尼母所谓唵字,所以者何

  三字和合为唵字故,谓婀(a)、乌(…

《大日经 入漫荼罗具缘真言品》全文未完,请进入下页继续阅读…

菩提下 - 非赢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网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