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续本文上一页已,即彼婆伽梵持金刚,为一切如来微笑。出已,入世尊毗卢遮那佛心,聚为一体,生金刚笑形,住佛掌中。从彼金刚笑形,出一切世界微尘等如来身,作一切如来奇特等。作一切佛神通游戏,常喜悦根故,金刚萨埵三摩地极坚牢故,聚为一体,生常喜悦根大菩萨身,住世尊毗卢遮那佛心,说此嗢陀南:
奇哉我大笑,诸胜大奇特:
安立佛利益,常住妙等引⑨。
时,常喜悦根大菩萨身,从世尊心下,依一切如来后月轮而住,复请教令。时,世尊入一切如来奇特加持,名金刚三摩地,受一切如来出现三昧耶,尽无余有情界一切根⑩无上安乐悦意故,乃至得一切如来根清净智神境通果故。则彼金刚微笑授与彼常喜悦根大菩萨摩诃萨双手,则一切如来以金刚名号金刚喜。金刚喜灌顶时,金刚喜菩萨摩诃萨以金刚微笑,悦一切如来,说此嗢陀南:
此是一切佛,奇哉示出现;
能作大喜悦,他师⑾不能知。
大灌顶、寻圆光、有情大利、大笑⑿,如是一切如来大灌顶萨埵。
注释
①嚩日罗计都:意译为「金刚幢」。
②大宝幢:指前文所说的「建一切如来宝幢」。
③一切益成就:这里指如来的宝幢已成就一切利益,能满足世间、出世间一切愿望。
④思惟王摩尼幢:思惟,原义是思想、观想,这里指如意。王,原义是主宰、领导,这里指自在无碍。思惟王摩尼幢,即如意自在宝幢。
⑤檀波罗蜜:梵语Danaparamita的音译。六波罗蜜之一。檀,即檀那,指布施。波罗蜜,意谓「到彼岸」或「度」。
⑥檀度:六度之一。与「檀波罗蜜」同义。
⑦常喜悦大菩萨:即常喜悦根大菩萨。
⑧嚩日啰贺娑:意译为「金刚笑」。
⑨常住妙等引:常住,原义有两个:一指法没有生灭变迁;二指僧众居住的寺院,其中包括寺院中的财物,因而常住又是「常住物」的简称,这里指前者。等引,梵语Samahita的意译,音译为「三摩呬多」,是禅定的一种,指能引诸功德;这里指密教的初地——等引地。证得等引地者,自证心深入阿字门,能见法住安乐,从而生起欢喜心。
⑩一切根:这里指人的六根,即眼、耳、鼻、舌、身、意。
⑾他师:这里将指外道、有情众生及二乘人等。
⑿大灌顶、寻圆光、有情大利、大笑:这是一切如来大福德灌顶智门的四位大菩萨。
译文
这时候,世尊大日如来又进入观自在大菩萨三昧耶,生起法加持金刚定,名为一切如来法三昧耶,也就是一切如来心,这是大日如来从自心而生的,并念诵真言:
嚩日啰达摩
观自在大菩萨刚从一切如来金刚心中出来,就成为世尊金刚手。由于他己证得妙观察智和一切法本性清净,所以从金刚萨埵三摩地中出现正法光明,并且以正法光明照耀一切世界,使之成为清净微妙法界。然后,这全部法界进入世尊大日如来心中,聚合为一体,充满整个虚空世界。又从中生出大金刚莲华形,住于佛掌中。接着,又从那金刚莲华形中显现出像一切世界微尘那么多的如来身,以一切如来三摩地智神境通作种种神通变化。于一切世界中微妙观察,自在无碍,所以能从坚固不坏的金刚萨埵三摩地中摄受有情众生与智光明聚合为一体,生出观自在大菩萨身,住于世尊大日如来心中,而说偈颂道:
奇妙我此第一义,本来清净自然生;
一切诸法如同竹筏的譬喻一样,有情众生只要证得自性清净就可以获得。
这时候,观自在大菩萨身从世尊大日如来心中出来,住于一切如来前月轮中,又请世尊教令。于是大日如来便入一切如来三摩地智三昧耶,名为金刚定。受用一切如来清净三摩地智,使一切有情众生都得自身清净,获得安乐和欢喜,甚至证得一切如来法平等智神通果。这时,一切如来将要把金刚莲华授予观自在菩萨,使他成为正法转轮王,并接受一切如来法身灌顶,然后将金刚莲华授予他手中。一切如来则为他取名号为金刚眼,并以金刚眼灌顶法为他灌顶。这时,金刚眼菩萨从金刚莲华作盛开的样子,观察贪染自性从本不生,所以是清净无染的,并说偈颂道:
这是一切如来,已经觉悟到不灭贪染而了知通达本性;
今得授予我掌中,菩萨必须证得一切法平等智——妙观察智。
这时候,世尊大日如来又进入文殊师利大菩萨三昧耶,生起法加持金刚定,名为一切如来大智慧三昧耶,也就是一切如来心,这是大日如来从自心而生的,并念诵真言:
嚩日啰底乞洒拏
文殊师利菩萨刚从一切如来金刚心中出来,就成为世尊金刚手。从中出现许多智慧之剑,然后进入世尊大日如来心中,聚合为一体,从中生出金刚剑形,住于佛掌中。又从金刚剑形中显现出像一切世界微尘那么多的如来身,以一切如来智慧作种种神通变化。由于极其微妙吉祥,所以能从坚固不坏的金刚萨埵三摩地中摄受有情众生与智慧为一体,生出文殊师利大菩萨身,住于世尊大日如来心中,而说偈颂道:
奇妙的一切如来,我的名字叫妙音声;
由于大般若智慧是没有色相的,所以只有通过微妙的音声才可以获得。
这时,文殊师利大菩萨身从世尊大日如来心中出来,住于一切如来右月轮中,又请世尊教令。于是大日如来便入一切如来智慧三昧耶,名为金刚定,受用断除一切如来五住烦恼三昧耶,使一切有情界众生断除一切苦,获得安乐和欢喜,甚至证得一切如来随顺音声而圆满成就智慧的悉地果。这时一切如来将金刚剑授予文殊师利大菩萨手中,为他取名号为金刚慧,并以金刚慧灌顶法为他灌顶。这时,金刚慧菩萨用金刚剑挥舞斩击,而说偈颂道:
这是一切如来,归趋般若波罗蜜多;
能断除三惑五住烦恼,是消除恶业中最殊胜的。
原典
尔时,婆伽梵复入观自在大菩萨三昧耶,出生法加持,名金刚三摩地,一切如来法三昧耶,名一切如来心,从自心出。
嚩日啰达摩①
从一切如来心纔出已,即婆伽梵持金刚。自性清净一切法平等智②善通达故,金刚萨埵三摩地为正法光明。出已,以彼正法光明照曜一切世界,成为法界,尽法界入世尊毗卢遮那佛心,聚为一体,量遍虚空法界,生大莲华形,住佛掌中。从彼金刚莲华形,出一切世界微尘等如来身,一切如来三摩地智③神境通等,作一切佛神通游戏。于一切世界妙观自在故,金刚三摩地极坚牢故,聚为一体,生观自在大菩萨身,住世尊毗卢遮那佛心,说此嗢陀南:
奇哉我胜义,本清净自然;
诸法如筏喻④,清⑤净而可得。
时,彼观自在大菩萨身,从世尊心下,依一切如来前月轮而住,复请教令。时,世尊入一切如来三摩地智,三昧耶出生,名金刚三摩地,能净一切如来。尽无余有情界我清净⑥,一切安乐悦意故,乃至得一切如来法智⑦神境通果故,则彼金刚莲华授与观自在菩萨摩诃萨正法转轮王,授与一切如来法身灌顶⑧,灌⑨于双手,则一切如来以金刚名号金刚眼。金刚眼灌顶时,金刚眼菩萨摩诃萨则彼金刚莲华如开敷莲华势,观察贪染清净无染着自性。观已,说此嗢陀南:
此是一切佛,觉悟欲真实⑩;
授与我手掌,法安立于法⑾
尔时,婆伽梵复入曼殊室利大菩萨三昧耶,出生法加持,名金刚三摩地,一切如来大智慧三昧耶,名一切如来心,从自心出。
嚩日啰底乞洒拏⑿
从一切如来心纔出已,即彼婆伽梵持金刚,为众多慧剑。出已,入世尊毗卢遮那佛心,聚为一体,生金刚釼⒀形,住佛掌中。则从彼金刚剑形,出一切世界微尘等如来身,一切如来智慧等。作一切佛神通游戏,妙吉祥故,金刚萨埵三摩地极坚牢故,聚为一体,生曼殊室利大菩萨身,住世尊毗卢遮那佛心,说此嗢陀南:
奇哉一切佛,我名微妙音;
由慧无色⒁故,音声而可得。
时,彼曼殊室利大菩萨身,从世尊心下,依一切如来右月轮而住,复请教令。时,世尊入一切如来智慧三昧耶,名金刚三摩地,断一切如来结使⒂三昧耶,尽无余有情界断一切苦,受一切安乐悦意故,乃至得一切如来随顺⒃音声慧圆满成就故,则彼金刚剑授与曼殊室利大菩萨摩诃萨双手,则一切如来以金刚名号金刚慧。金刚慧灌顶时,金刚慧菩萨摩诃萨以金刚剑挥斫,说此嗢陀南:
此是一切佛,智慧度⒄理趣;
能断诸怨敌⒅,除诸罪最胜。
注释
①嚩日啰达摩:意译为「金刚法」。
②一切法平等智:这里指妙观察智。
③三摩地智:原指禅定之智,这里指前文所说的「瑜伽自在」。
④筏喻:筏,指竹筏。喻,指譬喻。筏喻,指以竹筏作比喻;表示佛法如筏一样,渡河之后,就应当舍弃,不可以执着于法。
⑤「清],原作「净」,明显有误,今据《大正藏》本、宋译本改。
⑥我清净:我,指自身。我清净,即自身清净。
⑦法智:这里是「一切法平等智」的简称,即妙观察智。
⑧法身灌顶:法身,原为佛的三身之一,这里指属于西方法部(四部之一)。法身灌顶,即金刚界西方法部的灌顶。
⑨灌:这里是「放置」、「安置」的意思。
⑩欲真实:欲,是指贪欲。真实,指实相、本性。欲真实,指不灭贪欲而了知通达本性。
⑾法安立于法:此句中第一个「法」,这里指菩萨。后一个「法」,指前文所说的「法智」。法安立于法,指菩萨必须证得妙观察智。
⑿嚩日啰底乞洒拏:意译为「金刚剑」,指一切如来以智慧利剑永断一切习气。
⒀「釼」,同「剑」。
⒁慧无色:慧,指大般若智慧。无色,指没有色相。
⒂结使:[结」和「使」,都是烦恼的别称。系缚身心,结成苦果,这叫做「结」。随顺众生,又驱使众生,这叫做「使」。结,有九种;使,有十种。
⒃随顺:指信从、听从。
⒄智慧度:即般若波罗蜜。(详见檀波罗蜜条)
⒅诸怨敌:原指一切有怨恨的敌人,这里指妨碍众生修行的三惑(见思惑、尘沙惑、无明惑)、五住地(见一处住地、欲爱住地、色爱住地、有爱住地和无明住地)和前文所说的结、使。
译文
这时候,世尊…
《金刚顶经 1 卷上》全文未完,请进入下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