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续本文上一页到群众中去。此一批新注经典,结合时代思想,发挥如来旨意,使各级文化干部乐意参阅,使各地大德一致欢喜接受。如不达此目的,新注必须失败。此等大任,非经相当时间,集体努力,决难成功。所以恢复讲经道场,至早须在五年以后也。目前群众教育不够,纵有大德能用新观点讲经,一般人讥为附会,佛徒斥为出卖佛法,试问有何利益
所以目前第一中心任务,须激起“学习”高潮!若谓我辈学佛,自有如来正法,何须学习,何须改造
不知中国佛法成长于二千年封建社会中,遍体是锈,遍体是霉。今之所谓改造者,只是拭锈去霉,要将佛法提高一步耳。隋唐时代,各宗建立,大半非印度所有,是佛法经过融会“格义”而提高一步矣。隋唐各宗非印度所有者,不能说不是佛法也。宋明儒学,经过融会禅学提高一步矣。宋明理学,不能说不是儒学也。今后佛法,融会马列主义,亦复如是。如果忽略历史发展规律,不求进步,则只有灭亡,别无他道!海内大德,如不认清此点,不肯虚心学习,努力改造,自以为三业清净,自身有何“锈”、“霉”。试问聚数十百人于一处,吃众生的饭,穿众生的衣,天天谈“普度众生”,岂非戏论之至!总之,凡有意见,尽量发表,拒不改进绝非办法!今后佛法,非少数人之可左右;今后佛法,亦非少数人所能发扬也。《现代佛学》中之“问题商讨”及“读者园地”两栏,希今后篇幅加广,亦即希各地大德勇于发言耳。区区之见,希法师代为披露,供全国善知识商讨,至为心祷!拙著《广居士传》稍迟即钞奉,前代居士,均已脱稿,近代居士加桂伯华,欧阳石芝,黎端甫,江味农,徐蔚如,韩德清,吴倩芗,(此七人陈无我居士提)唐大圆,王小徐,梅光羲,罗庸等,资料尚不充是,希法师及各地大德,代为搜求是荷!不具,敬颂净安!
净业学人张汝舟顶礼
一九五一.二.一二
张汝舟教授致巨赞法师书
巨赞法师慧鉴:
手示敬悉。事太忙,不能抽空陆续将《广居士传》钞奉,抱歉得很。此书不只是具体将佛教徒在历史上起过的积极作用,据实披露,并将迂儒们阴谋诬陷,全盘揭穿。此类稿件对目前的《现代佛学》尚是次要。目前一年内《现代佛学》之重点,诚应如真如先生之指示:须放在“深入浅出的新理论文字”上。尤有进者,中国历史是一个空前的翻身,一切上层建筑,都要彻底翻身,这种翻身,是“出幽谷,迁乔木”。宗教自不能除外,前日我写信给真如先生称你俩是中国的“谢尔基”,决非过誉,其事功更有大于谢氏者,以佛法精微,非一切宗教可比故。《现代佛学》出刊,快到一年,指出全国佛教徒应走的方向,已经起一些决定性的作:用。不过离成功很远很远。近的看贵阳,各丛林也约我讲两次话,居士们似有感悟;有的地方倒要组织“全国佛教总会”了!不知成员在那里
《现代佛学》出刊了一年,以全国之大,发现多少能够算是新时代的佛教徒呢
不多,我们就应该惶恐;不是没有,我们又应该抱绝大希望来努力。我在贵阳向佛教徒提出五项努力的标准:(一)通晓马列主义,热爱祖国,能在本岗位工作上起积极作用,(二)遵守佛的基本戒律,(在家五戒十善,出家加不肉食,不配偶);(三)通晓如来“甚深微妙法”,(四)有“普度众生”的志愿:(五)彻底肃清佛法在封建社会里带来的那些迂谬和迷信的东西。大家团结起来,并培养一些年青的佛教徒,都希望能合上前面五个标准。必须这样,佛法才能住持;必须这样,佛法才有住持的必要!现在还在做“护国救灾法会”,至少是错了努力的方向!谨奉《贵大中文系系刊》一份,向法师保证我一定要做一个新时代很称职的人民教师,不然,还能够在“人民大学”的教授宿舍里大谈其佛教吗
近又得雪荔法师信,他是受过高等教育的;他的朋友“严叔夏”精通佛法,福州大学教授,福州市副市长,几道先生第三子。希法师和他们联系!
此致净安!
净业学人张汝舟顶礼
一九五一、八、十三
张汝舟教授致巨赞法师书
巨赞法师:
近一年来,在法师和真如先生领导下,走上菩提大路,只希望不愧做一个“现代佛学社”社员而已。接到“社董”的聘书,倒有点惶恐了!但只有更加努力,追随公等完成这一伟大的历史任务!《现代佛学》出了十多期。每期我都细细地阅读,深深地赞叹:“联系群众”、“掌握政策”这八个字,真做到了。“问题商讨”一栏,尤其表现得好,但十五期,最后一条答的不够好,就是“掌握政策”不稳。“所嘱可以照办”是不对的。我认为可以这样答:“佛教徒应当勇敢自承,在家居士,尚且如此,(看本刊十期施剑翘居士文)何以出家人以“法师”为讳
应当说服群众,更要改正自己观点。倘做不到,定阅本刊,可委托在家人代收,通知本社可也。”
这些处,是大关节,不应忽略。
又三十二面“王保民同志的意见”主张少登读者函件,与我恰恰相反。因为这一类通信,比“报导”更有血肉,更为深入。社长与徐黄二居士通信,很可以鼓舞一些教育工作者,参加我们奋斗,能说是“标榜”吗
我的通信赞扬到“明真”、“雪荔”、“振寰”……几位法师,都是没见过面的,我相信这些人,对社会,对佛法是能起作用的。明真法师和法师常通信吗
南岳、沩山、长沙都要此老积极起来就好了。一省至少要有三五个这样的高明干部,我们要加紧吸收,加紧培养,正当的鼓励,不是“标榜”。《现代佛学》除极少篇考据文不大精炼外,通体是好的。一要培养高明干部,唤醒深入佛法的大德;二要引起社会…卜高级文化工作者注意,太通俗、太简单是不对的。将来发展,可以照《学习》杂志出个初级版,是可以的。(这对明真法师的意见发的)附寄《贵大中文系系刊》第二期,可以看出我在本岗位上的确起了一点作用。内人萝》干子已经晒好了。我准备放寒假后,争取下乡参加土改工作。有成绩表现站在革命的最前列,同时对于“戒律”决不马虎:这就是我们“掌握政策”的具体原则。法师以为何如
此颂净安!
净业学人张汝舟顶礼
一九五一、十二、十九
张汝舟教授致巨赞法师书
巨赞法师:
十二月二十三日会议录收到。某同志对拙文(编者按:即《现代佛学》第五期所载《社会主义国家要不要宗教》一文)提的意见,非常正确。一年前的我,对于革命的感情,是多么不够n阿!烦法师向某同志代致谢忱!我院师生响应政府号召,参加贵州第三届土改工作,十三日即离校,为期半年。希常常赐教,(校中有人转信)免得多犯错误!此颂净安!
佛弟子张汝舟顶礼
一九五二、一、六
(上三篇,均原载《现代佛学》1951年第2卷第1期)
巨赞法师复张汝舟教授书
汝舟居士:
大教欣悉,敝刊每年应预定中心任务,实为非常宝贵之意见。而最近一年应以“生产”与“学习”二者为中心任务,亦为目前当务之急,是见居士观察之正确深切,以后拟就此进行,更希多提意见。至于创刊号有谤净土、毁楞严、起信之意见,似系误会。盖所谓谤净土者,实为纠正修净土而脱离现实之偏差,非“谤净土”也。楞严、起信为佛教史上之老问题,以前曾有一度争论,迄未论定。居士如以为楞严、起信可信,不妨从历史考证及教理方面提出证据,以资讨论。在此问题未得解决之前,似未可以疑楞严、起信且有历史考证及教理上之理由者为“毁”也。匆复不尽,即颂法乐
巨赞合十
三月四日
陈铭枢致巨赞法师书
巨赞法师:
佛学月刊第五期张汝舟教授一文,使人心目豁开,深契鄙怀,中举金刚华严两段文字,手握龙骊,目烁区字,实最切合本社旨趣之作。早欲写一文以广其意,以事务丛集,迄无暇执笔。日来复有徐令宣黄有敏两君投书求见,觌面之下,出语迥常,于教旨禅味,颇知甘苦,且年方逾壮,而愿力甚宏。据两君自白,十余年来执教中学素相共斯学,既无师承,复无统系,而造诣若此,诚是异也。应念来日学人,比肩踵接,决不乏人,上人闻知,亦当喜跃了。顷两君复见,我语他们云:我欲写一篇“忙中净土闹中禅”,恨晨夕无暇晷,你们代笔如何,他们当下允诺,翌日得渠等来文附寄尊览。该文具一种闲洁境界,语简而义完,深入而浅出,且切合新时代的思想方法论,尤当于本社之宗趣,因亟附书呈阅,望将该文载在月刊第七期,(编者按:该文将在第八期禅宗特辑刊出)媵此书于篇首,且因以对汝舟教授致仰慕之忱也。
此致
敬礼
陈铭枢
二月十六日
张慧渡居士致巨赞法师书
法师慧鉴:
收到净宗月刊两期,具见为道殷切,至为佩仰!谨奉人民券万圆,助印净刊,希查收。我公与如岑上人实为川中法门龙象,主持正法,四众钦依,包非一日。不过时代突变,佛教徒应当细心研究:此种突变,向好处变,抑向坏处变,倘向坏处变,吾辈岂能以法徇俗
倘向好处变,而吾辈佛徒,袖手旁观,略无赞助,贝,j此佛法,与人何益,与世何补
修慧之人,断不应贸然随人,亦不应执法自缚,吾公以为何如
渡皈依印光大师,笃修净土,解放以来,晚课绝未间断;全家素食,亦无变更,惟是学习年余,又多接近领导干部,习其理论,观其作风,不觉自惭自愧,虚学释孔,三十余年,枉作人师!历观各地道友深深被“微妙法”束住,不服他人之长,不觉自家之短。锢蔽如是,“微妙”何存
似此,纵然学习,亦是敷衍。何能挽佛教这颓靡,显如宋之光耀
渡近见北京《现代佛学》实能导我前趋,不敢忽视也。非佛光精深如公与如岑上人者,对马列主义亦不易深入,若徒拾一二语,聊作掩护,适是贻笑识者耳。今后佛法不能具体有助于社会,佛法理论对于世法理论不能有相助提高之功能,则此种佛法,必难幸存,希公等领导川中四众努力学习…
《巨赞法师书信摘录》全文未完,请进入下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