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我的阅读记录 ▼

巨赞法师书信摘录▪P7

  ..续本文上一页,提高政治认识,须知政府政策,绝不姑息,不可不预为来日计也!渡不慧,主讲上庠,努力著述,恬淡自守,三十余年,何至投机,取媚世俗

  实因年余学习观察,确有所见,人民政府确能著度生救世之奇勋,远非吾辈佛徒所敢望,妄自尊大,不求进步,佛徒如此,又何是取

  目前一切不谈,甲不必骂乙守旧,乙不必骂甲叛法,大家虚心研究,广大佛门,是为至要!

  幸多赐教!

  净业学人张慧渡顶礼

  一九五一、二、十八

  丁文隽居士致巨赞法师书

  巨公上人:

  久违道范,渴慕良殷。《现代佛学》逐期见到内容甚好,只是考据性的文章较多,而谈如何澄清佛教的文字较少,偶尔有之,尚不够具体,似乎是小小遗憾。最近一期本以破邪显正为重点,而于究竟应如何分别邪正,颇少正面讲论,恐发生的作用不大。兹就不佞一得之见,写一篇“真正佛教和旁门左道的分别在那里”一文,从目的、教理、行为、形式四方面,把真正佛教和旁门左道详细的加以区分,全文万言,已写就一半,一二日内可以脱稿,先此奉闻,又愚意《现代佛学》应以肃清佛教形式方面和理论方面的许多封建迷信渣滓,使佛法恢复固有的光明为中心工作。例如“应如何改革佛教仪轨

  ”“如何创造佛教新理论

  ”“如何纠正社会对于观音菩萨的错误观念

  ”等都是很好的题目,不妨碍题征文,展开讨论,不知尊意如何

  即颂法喜

  清信弟子丁文隽和南

  三月四日

  巨赞法师复丁文隽居士书

  文隽居士:

  来教言及敝刊缺点,甚是。关于如何澄清佛教的文字,当指理论及制度而言,巨赞对于此事,本拟撰写许多论文发表,如佛教的人生观,佛学新论等书,皆拟有提纲,而以事务过忙,无暇写作,至负读者厚望,深以为憾。居士能就所见,补此缺憾,则正敝刊同仁所仰望者也。复,即颂法乐

  巨赞合十

  三月四日

  (上六篇均原载《现代佛学》1951年第1卷第7期)

  曹培灵居士致巨赞法师书

  巨公我师上人:

  自帝国主义侵入我国,将历来为统治阶级利用的佛教(其中亦有卓然不受利用者则远隐深谷与世相隔矣)、转而受外国宗教的排挤影响,趋向衰退现象,种下了目下一蹶不振的情况,其间虽亦有奋臂振呼、力图中兴如太虚、印光、谛闲诸大德,于事于理,各有发明,奈一手而障既倒之狂澜,徒赋“出师未捷身先死,常使英雄泪满襟”之句,不禁感慨系之。我公身当佛法大任,自宜夙夜筹谋,必使摇摇欲堕之局而有以维护。培常闻诸佛学高人指示,谓现前诸大德,对全国佛教行政之组织,宜由下而上。(即重在基层组织,而逐级组成,以迄最高领导机构之成立)此种方法,的确是现代作风,定能获得预期果实。目前政府组织人民已由基层发生甚大效力,非特能为国家尽很大贡献,即自己本身(包括各单位),亦能以团结而获致了协调。所以我在今天乡区土改完成之后,不得不向我公进一雏议。关于基层组织,是一件刻不容缓的事,无锡虽已略具模型,然据最近检查,各方都未能着手进行。叩其故,贝U都说无所适从,这说明负领导之责者,尚未能以具体基层组织法,指示给与基层群众,因此他们在十字路口徘徊着。然而环境却不允你们徘徊,而造成不愿见闻的局面。故这点,先请我公注意,及时指示他们怎样组织基层单位,然后再进一步由这单位集中而组织单位,及全国机构。(希望可能在《现代佛学》里发表组织指示。)第二件事情,要和你商讨的是佛教的分子。溯自抗战前即有佛教会组织,那时的行动,简直不堪闻问。凡遇省会开会,都由幕后操纵,成了形式主义。所议者,无非寺产之纠纷,对于佛法的如何推行,就噤若寒蝉。因此这弘法的行动,除少数法师照成规而讲经弘法,或以刊物抄老文章的著作宣传外,关于深入群众的弘扬,僧众就很不高兴。(除一般以弘法攀缘)。故此居士弘法乘机而兴。老实说,居士各有牵累,办佛法总难如法,而大德高僧对居士一味推崇戴高帽子,不肯道破弊病,恐怕得罪居士影响缘法,所以弄得居士说法授皈依授五戒做法事甚有更甚于此者。明眼的僧人,亦因事不涉己,何必自找麻烦,这里就发生颠倒主客的弊病。最近苏锡一带居士,在僧人处学会了五堂功课,以及唱念,两三人合作,纷纷成立茅蓬、小庵,或假托莲社而作生活,或自建屋,或借观音堂与原有人合作。在解放前,此方的纠纷很多,遂造成社会寄生虫的不良观感。到后来这班人有了地位,根本不需要团体领导,除非遇到纠纷,要来请你帮忙。这种人浅见浅闻,事理不明,只知自私,不顾大体,这类事实,更不值佛教会诸委员的一顾,更谈不到去领导他们正确行动。现在这批茅蓬小庙(乡间),多先后被当地干部加以改造消灭,因此近郊区的佛徒们,亦有兔死狐悲之感,逐渐亦响应我们的号召,来学习时政和其他了。照目下的局面,政府纵然承认信教自由,但决不容许不合佛法组织,和佛徒的不合法行动。所以我们就有责任在这重要时代里发出有力的正确指示,给他们在合理的条件下,享受自由信教的权利,一方面使他们知道在现在受淘汰“不是偶然的。”我们的学习材料和情况有暇抄奉。此请撰安

  弟子曹培灵敬上

  八月十六

  巨赞法师复曹培灵居士书

  培灵居士:

  八月十六日来信所提意见甚是,具见护法热诚,兹奉复如次。关于基层组织法,目前最好结合爱国主义,与当地抗美援朝分会,中共地委统一战线部及人民代表会议协商委员会接洽,成立佛教界抗美援朝委员会或工作组,把佛教界团结在爱国行动之中,则有许多便利。一、符合政府对于各界人民的要求。二、以爱国的行动,纠正佛教界的超然世外,脱离现实的封建作风。三、爱国必须先知祖国之可爱,因此展开广泛与深入的学习。四、爱国不能徒托空言,必须结合增产捐献,因此展开劳动生产。五、在工作当中可以考验谁是爱国,谁是爱教的,因而产生领导人物及干部。六、其他一切佛教问题,在爱国的前提下,可以争取解决。七、佛教徒在爱国行动上与各界人民取得一致,可以改变视听,得到尊重。八、抗美援朝结束之后,经过改组,就是佛教会。九、经常有上级督促指导,不致空挂招牌。十、人事与工作的伸缩性很大,灵活应用,决不会出毛病。组织抗美援朝委员会有此十利,所以北京只成立了佛教界抗美援朝委员会而没有筹备佛教会。关于北京佛教界抗美援朝委员会成立的经过,见本刊第六期通讯栏。现在我们设秘书处及宣传组织两部,由此统率各区代表,进行工作。区代表是每区寺庙负责人共同推举出来的,人数不等,每人负责联络几个寺庙成为一组。遇有什么事情,由会通知区代表,区代表再分头通知他所联络的几个寺庙,非常迅速便利。每星期六下午区代表集合开会一次,检讨工作,进行学习。此外还有六个学习小组,经常由民政局同志领导学习。会中费用,归各寺庙分别负担,而由区代表经收。以上是北京佛教界组织的实际情况,一般都认为比以前的佛教会好,各地佛教界如果要仿照我们这样做也并非烦难的事。至于组织其他佛教团体,则武汉有佛教联合会,昆明有佛教联谊会,四川有佛教工作委员会,南京有佛教革新委员会,杭州宁波有佛教协会筹备会,只要条件具是,都可取法。则所谓“徘徊十字路口,无所适从”者,实未尽人事之故耳。

  信仰自由载在共同纲领,明如日月,不折不扣。但须知此共同纲领是新民主主义时代的大宪章,而新民主主义是以反对帝国主义,反对封建主义及官僚资本主义,推翻国民党的反动统治,肃清公开及暗藏的反革命残余力量为前提的。佛教徒如果不奉行这个前提,则非反动派就是落后分子。反动派是没有政治权利的,落后分子不明白时代,思想上当然不大信任政府,政府也就不能予以适当的尊重及照顾,除非他前进了,成为新民主主义时代的人民,才可以充分享受共同纲领上的一切自由。来信所言:“政府纵然承认信仰自由,但决不容许不合法的佛法组织,和佛徒的不合法行动,”这是很对的。不过有些佛教徒认为共同纲领既然规定了信仰自由,一切都可以随便了,凡有纠正其思想与行动的地方,就以为侵害了他的信仰自由,这是非常错误的,正是落后分子的思想。无锡佛教界如有此种情况,应极力加以纠正,如不听,应向政府检举,此复即颂

  法乐!

  巨赞合十

  八月三十一日

  陈铭枢居士致巨赞法师书

  巨法师:

  七期月刊收到,公于“读者作者编者”栏中各答书都很确当。本刊宗旨一是澄清邪蔽,二是阐扬正法;而悉纳之于方便普化之途以改造现实世间为依归。说到澄清就是救弊,念佛者效最广亦不易流于狂妄,在反动政权的时期,凡有问我佛法者总以念佛两字答他,盖理不易言,可与言者极寡耳。在黑暗时代,若不能挺身从事革命,则闭户自修者,实亦是况尚。然名心不死利欲暗滋之流,把念佛与世间砉然分作两橛,其自欺欺人之病,又属于虚伪一途,与禅流易入狂妄,乃两宗流弊所极广的两种表现。今为使都返于面对现实脚踏实地庄严世间净土起见,故创刊号所论净土禅流处不免言之过激,亦以不激则不能起偏救弊耳,汝舟教授殆睹此辈不多耶

  我对于净土与禅的态度到第八期《我的禅观》登出时,海内读者当可释然了,故数月来对于指摘我谤净土者不仅汝舟教授一人,今始作答者系因公答汝舟教授书已代我一语说透了我本意了,先师桂伯华先生教我念大悲观世音菩萨,二十九年来我一日未尝歇却此念,并且我念他就是念有情,把一切有情与他相结合了。又我对近代净土宗大德最拜服者唯印光大师一人,盖由读他文集见无一语不是从真实践履中来,且深深觉到他的净土就是禅的缘故。因便道出我心事,不妨把此信登出与大家相见,此信写在冗繁中,很不称意,望公修正,然后付登。

  匆致

  敬礼

  陈…

《巨赞法师书信摘录》全文未完,请进入下页继续阅读…

✿ 继续阅读 ▪ 先自度论

菩提下 - 非赢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网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