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我的阅读记录 ▼

灯灯相映 心心相连──蓝毗尼圣园献灯祈福法会

  灯灯相映.心心相连

  ──蓝毗尼圣园献灯祈福法会

  

  蓝毗尼是伟大的觉悟者—佛陀诞生的地方,其标志是一八九六年发现的,两千两百年前印度孔雀王朝的君主阿育王竖立的纪念石柱;正如阿育王自己所认定的,蓝毗尼是最重要的佛教遗址。目前,由国际组织支持的「蓝毗尼开发规划」正在进行蓝毗尼的修复工作。

  神圣的蓝毗尼园是蓝毗尼的中心地带,它的面积虽然仅有一平方公里,但是所有重要的历史遗迹都在这里。正在修复中的摩耶夫人庙,可以说是最能吸引朝圣者和考古学家的地方,在这里,我们可以发现一个基地,相信是佛母摩耶夫人在此生下了被称为「三界慈父,四生导师」的佛陀,并用莲花瓣和圣水为佛陀沐浴。

  这里还有一个印有阿育王「脚印」的圣石标志,以此标志佛陀的确切诞生地点。附近,摩耶夫人庙的西边,屹立着到目前为止尼泊尔境内发现的历史最悠久的纪念石柱──「阿育王纪念柱」。阿育王于公元前 249年竖立此柱,纪念他曾到此地的朝圣。纪念柱上梵寐书石柱的内容,证明蓝毗尼是佛陀的诞生地。在纪念柱的南面,我们可以发现神圣的「普斯格拉尼池塘」,摩耶夫人在佛陀诞生前曾在此沐浴。

  散布在蓝毗尼园内丰富的文化宝库和考古宝藏,召唤着无数的朝圣佛弟子。世界各国,如日本、中国、印度、泰国、缅甸、越南、斯里兰卡、法国和德国等,正在蓝毗尼的「国际寺院区」,分别兴建许多代表各自建筑风格的佛塔、寺院、闭关中心及庭院,充分体现了两千五百年前「和平导师」所设想的平等博爱的世界。

  有关蓝毗尼最早的文献纪录来自中国的法显大师(公元399-414),他在参访蓝毗尼的游记中写道:

  「王后入池沐浴,从北边出来,步行二十步,抬手,抓住一根树枝,然后面向东方,王后生下了继承人。继承人一落地就走了七步,两个龙王为他沐浴,后来在此挖了一口井。如今的祭司仍习惯于从此池塘汲取饮用水。」

  大约两百年后,玄奘法师参访了蓝毗尼,写道:

  「在这个小树林里,有一个优美的释迦族沐浴池塘,距离池塘二十四步远,是古老的阿育王树,佛陀就是在此降临到这个世界上。树的东边,是阿育王塔,两条龙在这里用热水和冷水为新生王子清洗。再朝东是建有佛塔的两眼清泉,『菩萨』诞生时在此有两条龙显现,形成两眼清泉。南面有另一佛塔,印陀罗神王在此接待了新生小『菩萨』。它的旁边是四个神王塔,小佛陀出生后由他们负责照护。佛塔旁有一个由阿育王竖立的石柱,石柱上端成马状。后来,由于雷击,石柱从中部断裂,一半掉落地上。靠近石柱,有一条小溪,溪水流向东南方,人们称它为『油河』」。

  作为佛陀诞生地,蓝毗尼深具历史及鉴赏价值;在《普曜经》中,有一段关于佛陀诞生的奇迹的描述:

  佛陀时代的蓝毗尼是一个优美的花园,王后摩耶夫人知道产期将近,所以从释迦王国首都加毗罗卫城出发前往其在代瓦达哈(意:神湖)的父母家。途中他们停下来在一个宜人的花园休息时,王后感到了临产信号,她伸出右手抓住一条普拉克萨树枝。在没有给母亲带来任何疼痛以及挣扎的情况下,「菩萨」就从她的右侧诞生了。伟大的梵界国王陛下梵天在来自天国的众神簇拥下,走上前来目睹了这一奇迹。忉利天萨克拉接过孩子,然后轻轻地将他放到地上,龙王南德和乌盘南德用冷热溪水为他清洗,众天神布施天下。

  年幼的「菩萨」立刻站起来,朝四个方向各走了七步,宣告今生一定行菩萨道,并获得完全的证悟。

  另外还写道:

  「菩萨一诞生,众生即充满了极大的快乐。众生都被从欲望、憎恨、无知、傲慢、忧伤、压抑和恐惧中解救出来;从执着、嫉妒和贪婪中解救出来,并摒弃一切恶行;疾病被治愈;不再有饥饿等等。」

  佛陀涅槃后,按照佛陀的指示,蓝毗尼成为僧侣参礼的重要圣地。数百年后,印度最伟大的信奉佛法的国王阿育王(公元前 273-236)朝圣了蓝毗尼,当时蓝毗尼被称为「蓝米尼格玛」,或蓝米尼。

  阿育王为了纪念是次的参访,建造了几个佛塔和一根刻有马像的石柱;1896年考古学家发现了石柱,石柱上写道:「佛陀释迦牟尼在此诞生。」但在玄奘之后的时代里,已很少有经文或记载提到蓝毗尼,自此,蓝毗尼逐渐被遗忘。

  蓝毗尼重要的历史景点

  1.摩耶夫人庙

  圣地的另一见证物是一座被燃烧的建筑物,后来成为著名的摩耶夫人庙。著名的摩耶夫人石雕,即诞生石雕,早在公元四世纪时就被安放在这里。

  佛陀诞生的确切地点,早在公元前三世纪就已发展成为一个带有砖台和通向佛堂的环行路的朝拜场所。朝圣者除了参访圣地,亦不断努力维修和重建这些令人仰慕的历史文物,以此来维护圣地的神圣和庄严。

  2.阿育王石柱

  有关佛陀的生辰实证,阿育王石柱是第一个,这根石柱由帕尔帕总督、克德格‧殊目舍尔‧拉纳和德国考古学家阿‧福热博士发现。阿育王于公元前 249年竖立的这个石柱是蓝毗尼最引人注目的文物之一,是蓝毗尼最可信的历史文献。用梵寐书和巴利文写的石柱内容翻译如下:

  令人愉悦的、被神厚爱的国王(阿育王),在其加冕的第二十年,到蓝毗尼参访和朝圣,得知佛陀释迦牟尼在此诞生,建造石栏,并竖立一石柱。由于佛陀诞生于此地,国王免除蓝毗尼村村民的税务,他们只须交八分之一的税。

  公元十四世纪,利普玛拉国王到蓝毗尼朝圣,在石柱上刻下「祝愿利普玛拉永远胜利」。

  3.诞生石雕

  其它重要文物还有摩耶夫人庙的石像,即诞生石雕。石像被供奉在一个小屋里,从石雕上我们可以看到,佛陀的母亲摩耶夫人用右手抓着一根树枝,支撑着自己,新生儿高达摩笔直地站立在莲花宝座上。两位天人在倒水,还可以看到莲花从天上飘洒着。早期,石像被安放在石柱旁著名的摩耶夫人庙里,现时由于在施工期间,石像暂时转移到另外一个地方,直到寺庙完全修复为止。

  4.标志之石

  在蓝毗尼,一个最重要的地点就是位于圣地下面的一块石板。在著名的摩耶夫人庙所在位置,经过艰苦和仔细的挖掘,终于在废墟下三层的地方发现了石板,石板地基确定了原来摩耶夫人庙的精确位置,等于表明了佛陀诞生的确切位置。1996年2月4日,当时的尼泊尔首相正式宣布了石块所标志的佛陀诞生精确地点的发现。此地是最敏感和最确实的文物保存和展示,允许朝圣者或游客到现场参观这一「标志之石」。

  香港佛教「此岸-彼岸」弘法会 献灯祈福法会

  2011年11月22日晚上5时半至7时半,香港佛教「此岸-彼岸」弘法会,与中、港两地朝圣佛弟子二百人,于圣园内奉行了「献灯祈福法会」;弘法会副主席宽运大和尚虔诚献灯,为众祈福并宣读「献灯祈愿文」;出席法会之长老、大法师,包括辽宁省圣水寺中言长老、觉真长老、中华寺监院明浩法师、香港西方寺监院若如法师,及四众弟子等,场面庄严殊胜、温暖动人;与会者皆感到法喜充满,和谐吉祥,现将当日大和尚之祈愿文及开示全文刊出,以飨读者,同沐佛恩,共沾法喜。

  献灯祈愿文

  慈悲伟大的佛陀!

  请您接受我们至诚奉献的一盏心灯,

  我们两百多人,从遥远的中国、香港,

  来到神圣的蓝比尼,佛陀您降生、示现的地方;

  满心欢喜,满怀热诚、奉上我们的心愿,

  明灯一盏,显现无限光明,

  然而世间上千万盏的灯光,

  都不及佛陀您的千万份之一,

  因为晦暗的世界,唯有佛日才能增辉;

  因为迷惑的心灵,唯有法灯才能照亮,

  天上天下唯你独尊,

  由于您降生世间,点亮了真理的明灯,

  三界因您而暗隐明现,

  从此,苦海里的众生,有了得度的因缘,

  娑婆界的有情,获得解脱的希望,

  多少人从痛苦的牢笼中出离,

  多少人从烦恼的深渊中超脱。

  寬運大和尚虔誠上香並宣讀獻燈祈願文

  慈悲伟大的佛陀!

  我们现在奉献给您的心灯,无形无相,

  但愿尽虚空,遍法界,利乐无尽的有情,

  我们五体投地,一心皈命,

  希望能够得到佛陀您的加持,

  祈求我们这盏心灯,

  能够照彻恒河沙数的世界,

  能够庇护三界九有的众生,

  因为,这盏灯是我们的真如自性,

  这盏灯是我们的法身慧命。

  慈悲伟大的佛陀!

  我们要向您表白,我们今天奉献此灯,

  不为自求,但愿利他,

  希望大家都有光明美好的前路,

  希望大家将来都能同成佛道,共证菩提。

  我们再一次祈求佛陀您的加被,

  让我们这盏灯能够化为无尽灯,

  灯灯相映,焰焰相续,

  为人类点燃无穷的希望,为人类带来幸福与和平,

  法喜与安乐,清凈与自在;彼此互惠,尽未来际。

  慈悲伟大的佛陀!

  请求您接受我们至诚的祈愿!

  「十方法界聖凡水陸大齋勝會」籌委會 暨与会同仁 至诚敬献

  

  四众弟子,随着宽运大和尚的带领下,互传灯光并一句一句的跟着念诵「献灯祈愿文」;念诵完毕,分别由大和尚、中言长老、觉真长老、明浩法师、若如法师分别讲话,语言真挚感人,与会者无不深受感动;大和尚之开示文如下

  各位法师、各位居士:

  今天因缘殊胜,我们相聚于尼泊尔,这是多么难得的缘份;我们都知道,世间一切的法,其实都是因缘法,所谓「有因有缘世间集,有缘有因集世间」,一个殊胜的因缘,让我们相聚在佛陀的出生地──蓝毗尼园;「蓝毗尼」意译为「解脱处」,位于古拘利国与迦毗罗卫国间(现今尼泊尔南部波陀利耶村),是佛陀的祖父善觉王,为其祖母蓝毗尼夫人所建的花园;按照古印度习俗,妇女必须返回娘家待产;佛母摩耶夫人途经蓝毗尼园,佛陀即于此园无忧树下诞生。佛涅槃后约二百年,伟大的孔雀王朝君主阿育王与优波堀多尊者…

《灯灯相映 心心相连──蓝毗尼圣园献灯祈福法会》全文未完,请进入下页继续阅读…

菩提下 - 非赢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网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