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我的阅读记录 ▼

你可以更慈悲(菩萨37种修行之道)▪P9

  ..续本文上一页的修行。

  

    8

  佛陀教导,

  下三道无可忍耐之痛苦,

  乃是不善业之果。

  因此,即使失去生命也绝不从事恶行,

  乃是菩萨的修行。

  

   9

  三界之喜乐如草上之露珠,

  瞬间即逝是其本质。

  求取不变之无上解脱,

  乃是菩萨的修行。

  

    10

  如果自无始以来,

  所有曾经爱我的母众正在受苦,

  我的快乐有什么用处?

  因此,为了无量众生而心向获致证悟,

  乃是菩萨的修行。

   11

  所有痛苦无例外地来自渴求自身的快乐,

  圆满成佛来自利益他人的念头。

  因此,真正予以自身的快乐来换受他人的痛苦,

  乃是菩萨的修行。

  

   12

  如果一个人受到巨大贪欲的驱使

  夺取了我所有的财富,

  或怂恿他人这么做,

  那么将我的身体、财物,

  以及过去、现在、未来三世之功德回向给他,

  乃是菩萨的修行。

  

   13

  如果有人即将斩下我的头,

  即使我没有丝毫过错,

  透过悲心的力量,

  担负他所有的恶业,

  乃是菩萨的修行。

  

   14

  即使有人用各种难听的话贬损我,

  并且在千万个世界中到处张扬,

  出于慈悲,

  我赞美这个人的功德,

  乃是菩萨的修行。

  

     15

  在大型集会之中,

  某人用侮辱的语言揭露我隐藏的缺陷,

  恭敬的向他行礼,

  视其为法友,

  乃是菩萨的修行。

  

   16

  被我视如己出地来关爱的人

  待我为仇敌,

  如母亲爱生病的孩子一般更加爱他,

  乃是菩萨的修行。

  

   17

  即使同僚或部属

  出于骄慢而竭尽所能地贬损我,

  恭敬地视他们为头顶上的上师,

  乃是菩萨的修行。

   18

  即使遭受他人的捨弃和诽谤,

  身染重病,

  受到邪魔的侵害,

  仍然担负一切众生的痛苦和过失,

  不灰心丧志,

  乃是菩萨的修行。

  

    19

  虽然我具有名望,受人敬重,

  如财神般富有,

  但去了解世间的财富和荣耀缺乏本质,

  并且离于骄慢,

  乃是菩萨的修行。

  

    20

  如果没有克服自己的嗔恨,

  愈去和外在的敌人交战,

  敌人的数量就越多,

  因此,用慈悲的军队来调伏自心,

  乃是菩萨的修行。

  

   21

  感官的享受如同盐水,

  尝得愈多,口愈渴,

  立即捨弃所有会引生执着的事物,

  乃是菩萨的修行。

  

   22

  一切生起之现象乃心之造作,

  心的本质离于概念之限制。

  认清心之本质,

  然后停留在这认识之中,

  不造作,

  不持有主体与客体的概念,

  乃是菩萨的修行。

  

    23

  遇到让我们欣喜的事物时,

  视它们如夏日彩虹,

  尽管美丽,但究竟不是真实,

  捨弃贪恋和执着,

  乃是菩萨的修行。

  

  

  

    24

  各种痛苦如梦中生子又丧子,

  执着妄见为真实,令我们筋疲力尽,

  因此,遭遇逆缘时,

  视它们为虚幻,

  乃是菩萨的修行。

  

   25

  如果希望获致证悟的人必须连身体都布施出去,

  更何况身外之物。

  因此,不期望结果或回报地慷慨布施,

  乃是菩萨的修行。

  

    26

  如果一个人缺乏戒律而无法自利,

  那么想要去利他是可笑的,

  因此,不留恋轮回地持戒,

  乃是菩萨的修行。

  

   27

  对于欲享善德的菩萨而言,

  所有伤害他的人如同珍贵的宝藏。

  因此,没有怨恨地对所有人生起安忍之心,

  乃是菩萨的修行。

  

    28

  仅仅为了自身的利益,

  即使是声闻缘觉也要精进修持,

  如同火烧头发的人试图灭火;

  鉴于此,为了一切众生而修持精进

  ——殊胜品质的根源,

  乃是菩萨的修行。

  

   29

  知道透过以稳定“止”为基础的深度“观”,

  烦恼能够完全被降服,

  修持能够完全超越无色界的禅定,

  乃是菩萨的修行。

  

   30

  只透过其他五种波罗密而缺乏智慧,

  无法获致圆满证悟,

  因此,培养结合善巧方便的智慧,

  离于三种概念,

  乃是菩萨的修行。

  

   31

  若不检视自己的过失,

  虽然表面上是修行者,

  但行为可能违背佛法,

  因此,不断检视自己的过失,

  加以弃绝,

  乃是菩萨的修行。

  

   32

  如果我受到负面情绪的驱使,

  而论说其他菩萨的过失,

  我将堕落沉沦,

  因此,不去谈论任何进入大乘之人的过失,

  乃是菩萨的修行。

  

   33

  供养和敬重可能会带来争执,

  使闻、思、修衰微,

  因此,避免执着于朋友、施主之家,

  乃是菩萨的修行。

  

    34

  尖刻的话语扰动他人的心,

  毁坏自己的菩萨修行,

  因此,放弃让他人感到不悦的粗暴言词,

  乃是菩萨的修行。

  

   35

  当情绪变成串习,

  很难用对治来戒除,

  因此,怀着观照和警觉,

  紧握着对治的武器,

  在执着及其他负面情绪生起的刹那加以摧毁,

  乃是菩萨的修行。

  

   36

  简而言之,不论身在何处,不论所作所为,

  时时保持观照和警觉,

  自问:“我的心的状态是什么?”

  并去利益他人,

  乃是菩萨的修行。

  

    37

  为了解除无量众生的痛苦,

  透过离于三种概念的智慧,

  把所有功德回向给一切众生,

  使其远离痛苦,

  愿其获致证悟,

  乃是菩萨的修行。

  

  为了那些希望修学菩萨道的众生,

  我遵循圣者的教法,

  把经典、密续和论著教导的要点,

  编写成为菩萨三十七种修行之道。

  

  由于我的了解浅薄,几乎没有学养,

  这本著作不会受到博学者的青睐;

  但它是以经典和圣者的教法为基础,

  所以我认为它真的是菩萨的修行。

  

  对于像我这么愚笨的人来说,

  要去理解菩萨伟大的事业是困难的,

  于是恭请圣者原谅我的错误与矛盾之处。

  

  透过从此生起的功德,

  以及透过相对与究竟之无上菩提心的力量,

  愿一切众生变得如观世音菩萨,

  超越轮回与涅槃两个极端。

  

  

  

  为了自身和他人的利益,东美,一位教导经典与因明学的老师,在戊初的珍宝窟,作此《菩萨三十七种修行之道》。

  

  这个版本的本续是以许多不同的英文版本为基础,其中包括一个由莲华光翻译小组早期的翻译版本、康斯坦斯•威金森的版本,以及马修•李卡德的版本。针对这些偈颂有许多不同的诠释。在此,我们以巴楚仁波切博学多闻的弟子明雅•坤桑•苏南,也就是却吉•扎巴所作的论释为依循的标准。

  

  

  

  

  

  

  

  

  

  

  

  

  

  

  

  

论 释

  

  导言

  

  佛陀的教法描述了许多不同的道与乘。殊途同归地,所有的道与乘都带领修行者从轮回的痛苦里解脱,最后获致证悟。但在所有的道与乘中,大乘的教法最为深奥。尽管大乘的教法广大而浩瀚,伟大的上师们却以精简的口诀教导来传授这些教法的精义,而且能够轻易地付诸实修。本书所要解释的口诀教导与菩提心(bodhicitta)有关;菩提心是指为了利益他人而求取证悟的决心。

  在任何场合,当上师传授教法时,我们——包括传法上师和听众在内——应该向过去、现在、未来三世诸佛念诵祈愿文,并领受他们的加持。接着,我们应该祈请八大修道车乘(Eight Great Chariots)24的所有伟大上师赐予加持;八大修道车乘是从印度传入西藏的主要佛教传承。你,作为一个听众,应该确定自己拥有正确的发心,也就是为了其他众生而前来领受教法,以获致证悟。你的所作所为都包含这种态度,即是菩提心的基础。

  

  24. 八大修道车乘:(1)旧译宁玛派(Ngagyur Nyingma)(2)噶当派(Kadam)(3)噶举派(Kagyu)(4)香巴噶举派(Shangpa Kagyu)(5)萨迦派(Sakya)(6)施身法暨希解派(Cho and Shiche)(7)时轮金刚(Kalachakra)(8)乌金念竹(Orgyen Nyendrub).

  

  有情众生如同虚空般无限。我们曾经活过的生世也是无限的——因此,在所有这些无数的生世之中,我们必定曾经和每一个其他众生结下各种因缘。事实上,每一个众生一定至少有一次曾经是你的母亲。下至最微小的昆虫,每一个众生所要和所尝试去做的,都是去享受真正的快乐和自由,去避免痛苦。但绝大部分的众生完全没有觉察到,快乐是善业之果,痛苦是恶业之果。在努力追求快乐的过程中,他们把所有时间都用于从事恶业,因此事与愿违,只为他们带来更多痛苦。当你如此思维,你的心中自然而然地生起大悲。

  然而,就实际的层面而言,你对众生生起悲心,对众生是没有用处的。因此,你做什么才能够真正的帮助众生?你现在拥有一个具备所有闲暇和优势的人身(即“暇满人身…

《你可以更慈悲(菩萨37种修行之道)》全文未完,请进入下页继续阅读…

菩提下 - 非赢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网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