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续本文上一页“藉此灾难,愿一切有情众生过去世的恶业,皆由我身承受”。我们应该时时明了:一切的考验,都是莲花生大士的善巧示现,藉此来消除我们的恶业。因此,我们应该当衷心的接受任何伤害与责骂而思维:“此均为上师的慈悲赐与”!
许多藏人在过去二十五年来,于监狱生活的痛苦中,一点也未退失他们对上师的信心,反而更虔敬地修法。他们已将这些横逆遭遇的烦恼,转化于佛法中,且更加强修持的实践。当我们在遭逢顺境之时,则不应攀缘,而应当视之如幻梦。如果遇到富裕以及发达成功,能居住于高楼大厦之时,则不应自认为成就,也不应累积财富,而要求享受,与追求名利、权势。反之,应当了知幸运的来临,实在是我上师慈悲教导的结果。纵使事业成功,也不应该忘记世间一切的成就,都是无常的。
经典中说:(有生必有死,有聚必有散,有长必有消,有升必有降)。置身于顺境之时应常祈祷:“所有吉祥回向一切众生,所有功德供养莲师,而我只满足于粗衣淡食”。生活实应仅须要温饱以维持生活就好;且应如同过往的圣者,隐居于岩洞及尸陀林中。
所以过去的圣者,均居于岩洞与野兽为伍;他们之所以如此,实在是已经将自己的生命存在,全部转向于佛法了。他们放弃一切而专注于如同流浪者的苦行修持。此种精进的苦行者的内心,已充满法喜,求法的竟念,使他们关闭于岩洞,而且被死亡的来临所策励不断精进,我们应当尽量趣入这种心灵状态。在这种情况之下,由顺境产生的修法障碍也可避免。
如果不是这样,一旦行者获得名利与恭敬,将视之身为上师或喇嘛,并自认为应该得到丰衣、美食、恭敬等等。当此念头兴起之时,贪心傲慢随之增长,原来修法的清净心,也随之而完全消失了。若我们视顺境如同梦幻,上述退堕的行为就可以避免,而能增长自身的修持。
我们亦可以同等的善巧方便,来观察自身修行的变化。当我们修法遭遇阻逆之时,诸如昏沉③、掉举④、观想不清晰等,应当转化为培养清净的洞识见地。也就是:观想所在的外境以及一切众生,为住满勇父空行灿烂光辉的铜色山⑤;也可观察一切的示现,都是莲花生大土,一切的音声,都是其咒音的共鸣,一切的思惟意念均为他的智慧游戏。若修法时幸运地有所了悟与相应之时,也不可自以为有广大的进步,而应该视之为上师的指示。亦应当当下清楚明白地了悟,此种进步并无任何目的或贪执,简要一言之,一切的财富、光荣、名誉、锦衣、美食以及修持经验,均可能引起我们的攀缘与执著。如果这种妄念兴起之时,我们应当安坐于座上呼出浊气三次,观想妄念随着浊气而排出,如同排除贪、嗔、痴。并自我提醒:宛如蜉蝣似的成就,是短暂而无其实质。
③ 昏沉:修法中一种丧失觉照的错误现象。
④ 掉举:修法中一种身心散乱的错误现象。
⑤ 铜色山:是莲花生大师的刹土,在西南妙拂洲。
在过去世时,佛陀出现于印度,成就无上正等正觉,大转*轮于各地,而成就数千阿罗汉,使他们得以证悟。这些证悟者有的可飞行于天空,并具有各种不可思议的能力。而现在这类的奇迹,已不复再见,仅余留奇迹出现的地名。后来,佛法传入、奠基、并宏扬于西藏,成就了无数的大圣者,他们亦复四处弘传佛陀的教诲。而今这些成就者,均已往其他的刹土,无一遗留于世间。记取这个事实,我们应当了知无论得到何种的成就,这其间均无本质可得。我们切不可贪求世间的事业,而生起执著,应当必免攀缘。
我们于日常的修行或睡梦之中,可能屡屡遭逢厉鬼及魔障等恶业的强烈影响。若这些现象发生的时候,我们绝对不可以希图歼灭此种有害的厉鬼;(即使在睡梦之中也是如此),而应当视他们为过去世的父母。他们会养育我们,而现在竟欲妨害、伤害我们,他们之所以如此,必然是我们过去世所造恶业的结果。我们更应该进一步了知,这种损害我们的恶业力量,他们本身也为他们过去世的恶业所支配;作此害无非是为自己来世种恶因。作如是的观察,大悲心乃随之而升起。
若这些魔类决心为害,我们也应视之为清除无明的逆增上缘。任何的障碍、身体的痛苦、心灵的折磨,都可转换为修行的方便,也就是将这些障碍,视之为上师智慧的示现。当我们作如是修持时,恶业自然清净而痛苦也随之消除。随时如此觉照,这些恶业力量就不能成为伤害;反之,若视之为敌对,而想要摧毁他们,则会自招增加烦恼。
近几年来,许多人因为杂念妄想,而引起各种不正常的障碍;这实在是自身潜在意识的作用。行者不应以此为外来的困境,而应当了知这是上师的赐予,作为修持过程中的增上因缘;如此更应专心祈请上师,而对于所有魔类生起广大的悲心。如果能如此的话,魔障就不会兴起。
若遇外力的干扰,则应当探究其来源;追究这些障碍本身是否有其具体的实质,是不是可以用手掌握或用棒击打?如果是如此,则追究他们安住在何处?源于何处?以及从何因缘生起?以此心意,我们应当专心持诵莲花生大士心咒,并发愿:“愿诸魔类,得依莲花生大士大慈悲心,而亲遇莲师的善法;愿他们不致自损损他;愿菩提心深入他们的心中。”
如此的大悲心融摄诸魔的心念,我的心及莲师的清净心三者合而为一,其功德尤其广大。如果能视一切外相为上师的智慧的示现,那么“障碍”这个名词,也将自然消失。
我们对任何横逆,均须保持清净的洞见,视一切的外相为圆满清净,勿使自心入于染污之中。我们必须以自身所处的地方,即为莲师净土铜色山的宫殿,而周围的亲戚朋友为勇父与空行,一切的音声,都为无休止的莲师咒音。坐时,观想莲师安坐于我的头顶上,为我至诚的依怙。行走时,观想莲师以及他的刹土,就在我的右肩上,对他环绕恭敬。
又应进一步观想,不仅铜色山为莲师的宫殿,即使莲师身上的每一个毛孔,均住有千千万万的莲师宫殿,以及其眷属。饮食之前,观想所有食物及饮料,变为甘露与白菩提,并供养第一份予安住于喉间的莲师。而将其余残食当作是莲师对我们的赐予,并藉以维持生命。如此,则可以消灭对美食的执著与贪欲。
夜晚就寝之前,应观想安坐于我头顶上的莲师,现在慢慢进入我头中,逐渐下降至心轮,安坐于半透明发光之红莲花上,莲花上的四朵花瓣微开,于是莲师放出无量光,先照亮我全身及卧室,旋即又遍照至整个法界。当整个法界转化成清净光明之后,我即安住在寂静纯熟而不失觉知的清净自性之中。
入睡的一刹那,则所有法界⑥光明融入自身;而我又融入清净光明之中,再融入莲师,这时莲师已缩为一指大融入光,再融入虚空。我随之安住于此无尽无量空性光明的寂静之中。我们必须了知:入睡与死亡的程序相似,此种修持方法,有助于我们临终的修持。
⑥ 法界:又曰法性,亦曰实相。乃一切法之真如实相也。
假若醒时,发觉自己在睡时并未进入这种虹光境界,则要诚恳祈祷莲师赐予我们这种大觉的力量,再行入睡。假若妄想频起扰人入睡,则应了知此种杂念无生起、无留住、也无休止。假若没有干扰的妄念,则安住于自然的状态之中。假若睡梦之时,于梦中则尽力了知这本来就是如幻之梦。
清晨醒时,则观想空间呈现莲花生大士的皈依净土。围绕着莲师的空行与勇父,促我起身,空中充满莲师咒以及超于世间的天乐。起身时则观想我步入空行刹土,该处为所有勇父空行所居住,而我们自身也是金刚亥母,真实不虚,且从无始以来,便是如此。
我们以至诚祈请莲师“喇嘛千诺!喇嘛千诺!”——即“上师了知一切!上师了知一切!”。莲师本已安坐于我们心中的红色莲花,此时莲花盛开,而莲师出现,再度上升于我头顶上。我们不停地祈求:“祈请我的心识随顺教法,祈请一切教法缘于正道,并祈请一切幻觉悉转为智慧”。精进地修持直至我心充满莲师的开示,而且行住坐卧之中,均不离于此。
仅仅听闻上师以及短暂的开示,不可能有成就。莲师不仅是外在的形相,也必须与我觉悟的心意完全融合。莲师称:“我不舍弃任何虔诚的弟子”。如果视莲师为一有血有肉的凡夫,则修持进步所必须的恭敬心,很难兴起。我们应当视莲师为莲花生大士永恒不变的智慧,无所不知的智慧贯通三界,即使千万有情同时向他祈祷,莲师也必能够分辨。
须知信仰在修持过程中至为重要,如果我们一心至诚信仰莲师,则一切事业均为莲师所加持。随时虔诚修行,其本身就是祈请。一切的思维均是莲花生大士,自然的随之而生起,这种信仰心自会关照一切。一切色身均成为莲师,一切的音声都是祈请,一切变化的心意均是一切自然解脱。
此为极殊胜的上师相应法,且视上师为不可分别的法、报、化三身⑦。此修法之完成无须依赖修持次第、闭黑关、证空性、以及持气进入中脉。藉此修持,所有其它修法均可融入此专一的修持中,就如渣华噶山巴等大圣者所为,日夜一心修持,经年累月不断,亦不知饥渴。
⑦ 法、报、化三身:本体空分谓法身;自性明分谓报身;大悲周遍分谓化身,三身在本觉上圆满具足。
以此信仰心弃绝此生的各种诱惑,而不迷惑于世间行。了知因果,而不作恶业。一切寻求的执著自然消失,行者就不会偏离无上佛道,视一切示现为本尊、音声及大乐,行者就不会误入凡夫的念头。视一切事物为上师所示现,并真诚地相信,行者就不会误入邪见。在此情况下,出离及杜绝妄念将自然升起,一切应摒弃者自动消失。上座下座无分别,绝对的自性及智慧观照,则自然明现。
我们应不断地修持清净心,使我们能直接地观照到一切法界与众生,本来就是清净与圆满。而更进一步,无论因外境而起的念头或过去深植于内心的经验,我们必须了知其本质…
《顶果钦哲仁波切开示选集》全文未完,请进入下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