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我的阅读记录 ▼

成佛之道--殊胜证悟道前行法▪P4

  ..续本文上一页的法教。

  所有伏藏师的“大印”(Seal),被认为是蒋扬•钦哲•旺波(Jamyang Khyentse Wangpo,1820-1892)。他在某次禅观中,清楚地见到埋藏在西藏以及其他国家的所有伏藏。他是西藏历史唯一领受并且传授“七部藏”(bka”babs bdun)的上师,分别为佛经、岩藏、封藏(reconcealed treasures)、意藏、全集、净相、以及得自禅观的口耳传承。

  蒋扬•钦哲•旺波与蒋贡•康楚•罗卓•泰耶(Jamgon Kongtrul Lodro Thaye,1813-1899)、巴楚仁波切(1808-1887)、米滂上师(1846-1912)是十九世纪兴起的不分教派(利美)运动的主要倡导者。他花了十三年的时间,毫不懈怠地走访西藏各地,领受上千种不同传承的佛法修持,许多是濒临失传的教法。他谦逊地徒步寻访,身上背着一只背袋,据说还穿破三双靴子。他与蒋贡•康楚便将这些搜集到的重要法教集结、编纂、印制成几部重要的大论著。这些伟大的上师拯救了藏传佛教的传承,使它不致衰败而重现活力。他们将活生生的法脉传承,交予未来的世代,若无他们的传承,经典文字将徒留表象而已。蒋扬•钦哲•旺波在四十岁时开始终生的闭关,直到七十三岁圆寂为止,都不曾踏出他的关房。

  

  

  

  

  

  顶果钦哲仁波切

  

  顶果•钦哲仁波切生于西元一九一O年。初生时,米滂仁波切曾为他加持,据说这次加持,是他此生最为重要的事情。顶果•钦哲仁波切年少时来到宁玛派六大寺庙之一的雪谦寺,遇到了根本上师雪谦•嘉察仁波切(Shechen Gyaltsap Rinpoche,1871-1926),上师正式认证他为蒋扬•钦哲•旺波的心意转世,为他举行坐床大典,并授予他无数的法教。在雪谦寺,他也遇到了第二位主要的上师蒋扬•钦哲•却吉•罗卓(Jamyang Khyentse Chokyi Lodro),当时后者恰好前来到雪谦寺领受雪谦•嘉察仁波切的教法。

  钦哲仁波切内在修证高深、非凡,已成为精神导师的典范,他是所有遇见他的人慈爱、智慧与悲心的泉源。钦哲仁波切以超过二十年的光阴,在偏远的隐蔽处与洞穴中闭关,证得这些殊胜的功德。在多次闭关之后与之间的空档,他不眠不休地利益众生。他是……不丹皇家和无数弟子的主要上师。他因而成为上师中的上师。他对于藏传佛教文学的渊博学识,无与伦比。他也继承了蒋扬•钦哲•旺波存续所有传承教典的志业,尤其是那些濒临断绝的法教。

  虽然钦哲仁波切非常温和、安忍,但在他的跟前,面对他宽广的心性与威严的身形,让人不禁心生敬畏。仁波切于一九九一年圆寂,一九九二年十一月在不丹的帕洛(Paro)附近举行荼毘大典,约有五万人参与了这场圣会。钦哲仁波切完全身教合一。虽然他的心看来似乎深不可测、广不可量,但从凡夫的角度来看,他的确是个非比寻常的好人。他唯一的关注即是他人当下与究竟的福祉。对于任何想要踏上证悟之旅的人来说,他就是修道尽头、最具启发的鲜活范例。

  

  

二OO三年三月于印度雪谦寺

  

  

  

  

  [中文版序]

  

  体验顶果钦哲法王的慈悲智慧

  

  

赖声川

  

  顶果•钦哲仁波切是二十世纪最伟大的藏传佛法修行者与老师之一。这一位尊贵的大圆满修行者及“伏藏者”,同时也是极著名的诗人、学者,及哲学家。话说“只要见到他的面孔就能够保证未来的解脱”。

  前年,我有缘翻译钦哲仁波切的传记。自从《顶果钦哲法王传》出版以来,得到很大的回响,不论是佛弟子或第一次接触藏传佛法的读者,都被书中的文字和精彩的图片所感动,被引领至另外一个世界中。

  之后,在雪谦·冉江仁波切和马修·李卡德的带领之下,我们在台湾成立了莲师翻译小组(Padmakara Translation Group)之中文翻译小组,决定用中文出版顶果•钦哲仁波切之所有著作。在小组所有同仁共同努力之下,已经有初步的成绩,今年能够为读者献上《证悟者的心要宝藏》和《成佛之道——殊胜证悟道前行法》两本珍贵的法教,让读者体验顶果•钦哲仁波切开示之广大与慈悲。

  我此生有幸与钦哲仁波切结缘,亲自体验他全身随时散发出来的庞大慈悲力量。那种感动,让我受用一生。相信透过本书文字,读者也能得到相同的启发。

  

  

(本文作者为顶果钦哲法王文集 总召集)

  

  

  

  作者简介

  

  顶果钦哲法王简传

  

  顶果钦哲法王是最后一代在西藏完成教育与训练的伟大上师之一。他是古老的宁玛巴传承的主要上师之一,是实修传承的杰出持有者。在他一生中,曾闭关二十二年,证得许多受持法教的成就。

  他写下许多诗篇、禅修书籍和论释,更是一位伏藏师——莲师埋藏之甚深法教“伏藏”的取宝者。他不仅是大圆满决窍的指导上师之一,也是穷毕生之力寻获、领受和弘传数百种传承的持有者。在他那个世代中,他是利美运动(不分派运动)的杰出表率,以能依循每一教派本身的传承来传法闻名。事实上,在当代上师中,只有少数人不曾接受过他的法教,包括……等多数上师都敬他为根本上师之一。

  集学者、圣哲、诗人和上师之师于一身,仁波切以他的宽容大度、简朴、威仪和幽默,从未停歇对缘遇人们的启迪。顶果钦哲仁波切于一九一O年出生在东藏的丹柯河谷(Denkhok Valley),其家族是西元九世纪赤松德赞王的嫡系,父亲是德格王的大臣。当他还在母亲腹中时,即被著名的米滂仁波切指认为特殊的转世。后来米滂仁波切将他取名为札西•帕久(Tashi Paljor),并赐予特殊加持和文殊菩萨灌顶。

  仁波切幼年时便表现出献身宗教生活的强烈愿望,但他的父亲另有打算。由于他的两位兄长已离家投入僧侣生涯:一位被认证为上师转世,另一位想成为医师,仁波切的父亲希望最小的儿子能继承父业。因此当仁波切被几位博学大师指认为上师转世时,他的父亲无法接受他也是祖古(tulku)——上师转世——的事实。

  十岁那年,这个小男孩因严重烫伤而病倒,卧床几达一年。多闻的上师们都建议,除非他开始修行,否则将不久人世。在众人恳求之下,他父亲终于同意这个小孩可以依照自己的期盼和愿望来履行使命。

  十一岁时,仁波切进入东藏康区的雪谦寺,这是宁玛派六大主寺之一。在那里,他的根本上师,米滂仁波切的法嗣雪谦•嘉察,正式认证他为第一世钦哲仁波切——蒋扬•钦哲•旺波的意化身,并为他举行座床典礼。蒋扬•钦哲•旺波(1820-1892)是一位举世无双的上师,与第一世蒋贡•康楚共同倡导全西藏的佛教文艺复兴运动,所有当今的西藏大师都从这个运动中得到启发与加持。

  “钦哲”意即智慧与慈悲。钦哲传承的转世上师是藏传佛教发展史上的几位关键人物,其中包括赤松德赞王、九世纪时与莲师一起将密法传入西藏的无垢友尊者、密勒日巴尊者弟子暨噶举派祖师的冈波巴大师(Gampopa)、十八世纪取出龙钦心髓(Longchen Nyingthig)的吉美林巴尊者等。

  在雪谦寺时,仁波切有很多时间住在寺庙上方的关房,跟随其根本上师学习与修行。在这段期间内,雪谦•嘉察授予他所有宁玛派的主要灌顶和法教。仁波切也向其他许多大师学习,包括巴楚仁波切著名的弟子卓千堪布贤嘎。堪布贤嘎将自己的重要著作《十三部大论》(Thirteen Great Commentaries)传给他。他总共从超过五十位上师处得到广泛的法教与传法。

  雪谦•嘉察圆寂前,钦哲仁波切向他敬爱的上师许诺:他将无私地教导任何请法之人。此后,从十五岁到二十八岁间,他大多数时间都在闭严关,住在偏远的关房和山洞里,有时只住在离出生地丹柯河谷不远山区里突出山岩的茅棚中。

  顶果•钦哲仁波切后来伴随宗萨•钦哲•却吉•罗卓(1896~1959)多年,他也是第一世钦哲的转世之一。从却吉•罗卓处接受了《大宝伏藏》(Rinchen Terdzo)的许多灌顶之后,仁波切表示他想将余生用于闭关独修。但却吉•罗卓回答:“这是你将所领受的无数珍贵法教传下、授予他人的时候了。”从此,仁波切便孜孜不倦地为利益众生而努力不懈,成为钦哲传承的标竿。

  离开西藏后,钦哲仁波切遍历喜玛拉雅山区、印度、东南亚及西方各地,为众多弟子传授、讲解佛法,多半由妻子桑云•拉嫫(Sangyum Lhamo)和孙子暨法嗣的冉江仁波切(Rabjam Rinpoche)随侍在旁。

  不论身处何地,仁波切总是在黎明前起床,祈请、禅修数小时…

《成佛之道--殊胜证悟道前行法》全文未完,请进入下页继续阅读…

菩提下 - 非赢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网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