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開我的閱讀記錄 ▼

成佛之道--殊勝證悟道前行法▪P4

  ..續本文上一頁的法教。

  所有伏藏師的“大印”(Seal),被認爲是蔣揚•欽哲•旺波(Jamyang Khyentse Wangpo,1820-1892)。他在某次禅觀中,清楚地見到埋藏在西藏以及其他國家的所有伏藏。他是西藏曆史唯一領受並且傳授“七部藏”(bka”babs bdun)的上師,分別爲佛經、岩藏、封藏(reconcealed treasures)、意藏、全集、淨相、以及得自禅觀的口耳傳承。

  蔣揚•欽哲•旺波與蔣貢•康楚•羅卓•泰耶(Jamgon Kongtrul Lodro Thaye,1813-1899)、巴楚仁波切(1808-1887)、米滂上師(1846-1912)是十九世紀興起的不分教派(利美)運動的主要倡導者。他花了十叁年的時間,毫不懈怠地走訪西藏各地,領受上千種不同傳承的佛法修持,許多是瀕臨失傳的教法。他謙遜地徒步尋訪,身上背著一只背袋,據說還穿破叁雙靴子。他與蔣貢•康楚便將這些搜集到的重要法教集結、編纂、印製成幾部重要的大論著。這些偉大的上師拯救了藏傳佛教的傳承,使它不致衰敗而重現活力。他們將活生生的法脈傳承,交予未來的世代,若無他們的傳承,經典文字將徒留表象而已。蔣揚•欽哲•旺波在四十歲時開始終生的閉關,直到七十叁歲圓寂爲止,都不曾踏出他的關房。

  

  

  

  

  

  頂果欽哲仁波切

  

  頂果•欽哲仁波切生于西元一九一O年。初生時,米滂仁波切曾爲他加持,據說這次加持,是他此生最爲重要的事情。頂果•欽哲仁波切年少時來到甯瑪派六大寺廟之一的雪謙寺,遇到了根本上師雪謙•嘉察仁波切(Shechen Gyaltsap Rinpoche,1871-1926),上師正式認證他爲蔣揚•欽哲•旺波的心意轉世,爲他舉行坐床大典,並授予他無數的法教。在雪謙寺,他也遇到了第二位主要的上師蔣揚•欽哲•卻吉•羅卓(Jamyang Khyentse Chokyi Lodro),當時後者恰好前來到雪謙寺領受雪謙•嘉察仁波切的教法。

  欽哲仁波切內在修證高深、非凡,已成爲精神導師的典範,他是所有遇見他的人慈愛、智慧與悲心的泉源。欽哲仁波切以超過二十年的光陰,在偏遠的隱蔽處與洞穴中閉關,證得這些殊勝的功德。在多次閉關之後與之間的空檔,他不眠不休地利益衆生。他是……不丹皇家和無數弟子的主要上師。他因而成爲上師中的上師。他對于藏傳佛教文學的淵博學識,無與倫比。他也繼承了蔣揚•欽哲•旺波存續所有傳承教典的志業,尤其是那些瀕臨斷絕的法教。

  雖然欽哲仁波切非常溫和、安忍,但在他的跟前,面對他寬廣的心性與威嚴的身形,讓人不禁心生敬畏。仁波切于一九九一年圓寂,一九九二年十一月在不丹的帕洛(Paro)附近舉行荼毘大典,約有五萬人參與了這場聖會。欽哲仁波切完全身教合一。雖然他的心看來似乎深不可測、廣不可量,但從凡夫的角度來看,他的確是個非比尋常的好人。他唯一的關注即是他人當下與究竟的福祉。對于任何想要踏上證悟之旅的人來說,他就是修道盡頭、最具啓發的鮮活範例。

  

  

二OO叁年叁月于印度雪謙寺

  

  

  

  

  [中文版序]

  

  體驗頂果欽哲法王的慈悲智慧

  

  

賴聲川

  

  頂果•欽哲仁波切是二十世紀最偉大的藏傳佛法修行者與老師之一。這一位尊貴的大圓滿修行者及“伏藏者”,同時也是極著名的詩人、學者,及哲學家。話說“只要見到他的面孔就能夠保證未來的解脫”。

  前年,我有緣翻譯欽哲仁波切的傳記。自從《頂果欽哲法王傳》出版以來,得到很大的回響,不論是佛弟子或第一次接觸藏傳佛法的讀者,都被書中的文字和精彩的圖片所感動,被引領至另外一個世界中。

  之後,在雪謙·冉江仁波切和馬修·李卡德的帶領之下,我們在臺灣成立了蓮師翻譯小組(Padmakara Translation Group)之中文翻譯小組,決定用中文出版頂果•欽哲仁波切之所有著作。在小組所有同仁共同努力之下,已經有初步的成績,今年能夠爲讀者獻上《證悟者的心要寶藏》和《成佛之道——殊勝證悟道前行法》兩本珍貴的法教,讓讀者體驗頂果•欽哲仁波切開示之廣大與慈悲。

  我此生有幸與欽哲仁波切結緣,親自體驗他全身隨時散發出來的龐大慈悲力量。那種感動,讓我受用一生。相信透過本書文字,讀者也能得到相同的啓發。

  

  

(本文作者爲頂果欽哲法王文集 總召集)

  

  

  

  作者簡介

  

  頂果欽哲法王簡傳

  

  頂果欽哲法王是最後一代在西藏完成教育與訓練的偉大上師之一。他是古老的甯瑪巴傳承的主要上師之一,是實修傳承的傑出持有者。在他一生中,曾閉關二十二年,證得許多受持法教的成就。

  他寫下許多詩篇、禅修書籍和論釋,更是一位伏藏師——蓮師埋藏之甚深法教“伏藏”的取寶者。他不僅是大圓滿決竅的指導上師之一,也是窮畢生之力尋獲、領受和弘傳數百種傳承的持有者。在他那個世代中,他是利美運動(不分派運動)的傑出表率,以能依循每一教派本身的傳承來傳法聞名。事實上,在當代上師中,只有少數人不曾接受過他的法教,包括……等多數上師都敬他爲根本上師之一。

  集學者、聖哲、詩人和上師之師于一身,仁波切以他的寬容大度、簡樸、威儀和幽默,從未停歇對緣遇人們的啓迪。頂果欽哲仁波切于一九一O年出生在東藏的丹柯河谷(Denkhok Valley),其家族是西元九世紀赤松德贊王的嫡系,父親是德格王的大臣。當他還在母親腹中時,即被著名的米滂仁波切指認爲特殊的轉世。後來米滂仁波切將他取名爲劄西•帕久(Tashi Paljor),並賜予特殊加持和文殊菩薩灌頂。

  仁波切幼年時便表現出獻身宗教生活的強烈願望,但他的父親另有打算。由于他的兩位兄長已離家投入僧侶生涯:一位被認證爲上師轉世,另一位想成爲醫師,仁波切的父親希望最小的兒子能繼承父業。因此當仁波切被幾位博學大師指認爲上師轉世時,他的父親無法接受他也是祖古(tulku)——上師轉世——的事實。

  十歲那年,這個小男孩因嚴重燙傷而病倒,臥床幾達一年。多聞的上師們都建議,除非他開始修行,否則將不久人世。在衆人懇求之下,他父親終于同意這個小孩可以依照自己的期盼和願望來履行使命。

  十一歲時,仁波切進入東藏康區的雪謙寺,這是甯瑪派六大主寺之一。在那裏,他的根本上師,米滂仁波切的法嗣雪謙•嘉察,正式認證他爲第一世欽哲仁波切——蔣揚•欽哲•旺波的意化身,並爲他舉行座床典禮。蔣揚•欽哲•旺波(1820-1892)是一位舉世無雙的上師,與第一世蔣貢•康楚共同倡導全西藏的佛教文藝複興運動,所有當今的西藏大師都從這個運動中得到啓發與加持。

  “欽哲”意即智慧與慈悲。欽哲傳承的轉世上師是藏傳佛教發展史上的幾位關鍵人物,其中包括赤松德贊王、九世紀時與蓮師一起將密法傳入西藏的無垢友尊者、密勒日巴尊者弟子暨噶舉派祖師的岡波巴大師(Gampopa)、十八世紀取出龍欽心髓(Longchen Nyingthig)的吉美林巴尊者等。

  在雪謙寺時,仁波切有很多時間住在寺廟上方的關房,跟隨其根本上師學習與修行。在這段期間內,雪謙•嘉察授予他所有甯瑪派的主要灌頂和法教。仁波切也向其他許多大師學習,包括巴楚仁波切著名的弟子卓千堪布賢嘎。堪布賢嘎將自己的重要著作《十叁部大論》(Thirteen Great Commentaries)傳給他。他總共從超過五十位上師處得到廣泛的法教與傳法。

  雪謙•嘉察圓寂前,欽哲仁波切向他敬愛的上師許諾:他將無私地教導任何請法之人。此後,從十五歲到二十八歲間,他大多數時間都在閉嚴關,住在偏遠的關房和山洞裏,有時只住在離出生地丹柯河谷不遠山區裏突出山岩的茅棚中。

  頂果•欽哲仁波切後來伴隨宗薩•欽哲•卻吉•羅卓(1896~1959)多年,他也是第一世欽哲的轉世之一。從卻吉•羅卓處接受了《大寶伏藏》(Rinchen Terdzo)的許多灌頂之後,仁波切表示他想將余生用于閉關獨修。但卻吉•羅卓回答:“這是你將所領受的無數珍貴法教傳下、授予他人的時候了。”從此,仁波切便孜孜不倦地爲利益衆生而努力不懈,成爲欽哲傳承的標竿。

  離開西藏後,欽哲仁波切遍曆喜瑪拉雅山區、印度、東南亞及西方各地,爲衆多弟子傳授、講解佛法,多半由妻子桑雲•拉嫫(Sangyum Lhamo)和孫子暨法嗣的冉江仁波切(Rabjam Rinpoche)隨侍在旁。

  不論身處何地,仁波切總是在黎明前起床,祈請、禅修數小時…

《成佛之道--殊勝證悟道前行法》全文未完,請進入下頁繼續閱讀…

菩提下 - 非贏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網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