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我的阅读记录 ▼

佛说大乘造像功德经(语译)▪P2

  ..续本文上一页代汉语译文:

  这时三十三层天的天主拜佛说道:“佛陀,如今在人间是否有人,曾在过去、现在、未来三生造佛陀形象吗?”

  原典:

  佛言:“天主!诸有曾经作佛像者,皆于过去先已解脱,在天众中尚复无有,况于余处!唯有北方毗沙门子那履沙婆,曾于往昔造菩萨像,以斯福故,后得为王,名频婆娑罗。复因见我,今得生天,有大势力,永离恶道。优楼频螺迦叶、伽耶迦叶、那提迦叶并曾于往世修故佛堂,由此因缘永得解脱。憍梵波提昔作牛身,追求水草,右绕精舍,食诸草竹,因见尊容,发欢喜心,乘兹福故,今得解脱。尸毗罗曾持宝盖,供养佛像;阿[少/兔]楼驮然一支灯亦以供养;输鞞那曾扫佛堂;阿婆摩那于佛像前燃灯施明;难陀比丘爱重尊仪,香水洗沐。有如是等无量诸阿罗汉,皆悉曾于佛像之所薄申供养,乃至极下如那伽波罗,于像座前,以少许黄丹画一像身,而为供养,由此福故,皆永离苦而得解脱。天主!若复有人能于我法未灭尽来,造佛像者,于弥勒初会皆得解脱。若有众生非但为己,而求出离,乃为欲得无上菩提,造佛像者,当知此则为三十二相之因,能令其人速致成佛。”

  现代汉语译文:

  佛说:“天主,那些曾经造过佛形象的众生,早就于过去一一解脱了。在天众中都不再有,何况别的地方呢。唯有北方有个毗沙门子那履沙婆,曾造过菩萨像,因为如此的缘故,后来投生为国王,名叫频婆娑罗,更因亲自见到我的缘故,如今得以投生天界,永不落苦难轮回;优楼频螺迦叶、伽耶迦叶、那提迦叶,曾修复过故处的佛堂,也因此因缘而永得解脱;憍梵波提有一世曾作牛身追求水草,右绕佛陀说法的讲堂而食用一些草竹,因见到佛陀的尊容而发出欢喜心,而今得到了解脱;尸毗罗曾持宝盖供养佛像;阿菟楼驮点燃一支灯用来供养佛陀;输鞞那曾扫佛堂;阿婆摩那于佛像前燃灯照明;难陀比丘爱护尊敬佛陀仪容,用香水洗沐;有如此之多的无数诸阿罗汉,都一一曾于佛像之所供养。乃至最简单的如那伽波罗,在佛像座前用少许黄丹画了一副像身而为供养,也因为此福的缘故永离苦道轮回而得解脱。天主,如果有人能于我佛法未灭之时造佛像,于未来出世的弥勒佛初次法会上皆能够得到解脱。如果有众生不仅仅是为自己而求解脱,而是为了求得无上正等正觉而造佛像的话,应当知道这即是获得佛陀圆满三十二相的因缘,能令人迅速精进修炼成佛。”

  原典:

  尔时优陀延王心自思惟:“云何令我所造之像速得成就?”作是念已,语彼匠言:“汝可勤心令功速毕,使我早得瞻仰礼敬。”

  现代汉语译文:

  此时优陀延王心中思量,如何能让造像之事迅速完成呢?这个念头刚毕,则对天匠说:“您务必勤心精进让此事迅速完成,使我得以早日瞻仰礼敬。”

  原典:

  是时天匠运其工巧,专精匪懈,不日而成。其像跏趺坐,高七尺,面及手足皆紫金色。时优陀延王见像得成,相好端严,心生净信,获柔顺忍。既得忍已,益加欣庆,所有业障及诸忧恼并得销除。譬如日出,雾露皆尽,唯除一业,现身受者,以曾于圣人起恶语故。

  其王尔时即以种种殊珍异物赏彼天匠。

  现代汉语译文:

  此后天匠运用其工巧技术,专精匪懈不日而造像完成。其像结加趺坐高七尺,佛陀面及手足皆紫金色。这时优陀延王见佛像得成相好端严,心生净信获得了柔顺忍的修行境地,因得忍的缘故而益加欣庆,所有业障和忧恼并得一一消除。犹如日出,阴霾雾露皆散去。唯除了一个还需要身体受之的业障,是因曾于圣人起恶语的缘故。国王这时马上以种种殊珍异物奖赏于此天匠。

  原典:

  是时天匠敬白王言:“王今造像,我心随喜。愿与大王同修此福!今王所赐,非我敢受。若要相与,待余吉日。”作是语已,即于其夜还升本天。

  现代汉语译文:

  这时,天匠恭敬的拜对国王说:“国王如今造像我的心中也有无限的欢喜,我愿与大王一起同修此福,今日国王所赏赐的我不敢接受,如果非要奖赏的话,就留待吉日再说吧。”说完后,天匠便于当夜还赴天界去了。

  原典:

  尔时诸大国王阿阇世等,并先于佛心怀渴慕。闻王造像,功已获成,皆生喜庆。共至王所,各以无量花香、音乐供养佛像,复以种种诸珍宝物赠奉于王,咸作是言:“大王!所作甚为希有,能拔我等愁忧毒箭!”

  现代汉语译文:

  这时诸位大国王例如著名的阿阇世王等,心中都对佛陀怀有无限仰慕,听闻优陀延王造像成功,非常喜庆地前往优陀延王的王宫,以无数花香音乐供养佛像,并将种种诸珍宝物赠奉给优陀延王,说:“大王所作实在甚为难得,仿佛能拔去我们心中的忧愁毒箭。”

  原典:

  尔时如来在彼天中为母说法,及诸天众咸得利喜,所应作事皆已作讫,复告众言:“诸天子!诸佛世尊是常住身,若诸众生有可度者,即为出现教化说法。若所作事毕,更无有能受法化者,如来于此即便不现。无智之人,谓佛实灭。如来身者,法身、常身,实不灭度。诸天子!一切诸佛法皆如是,为化众生有现、不现。”

  现代汉语译文:

  此时佛陀在天界中为他的母亲说法,让天众获得利益,所应该做的事情都已经快完结了。这时佛陀告诉天众们说:“诸天子,佛陀的身形是常住不灭的,若众生中有佛陀可以度脱的,他便出现为众生教化说法,若所做的事情做完后,没有再能教化说法的物件了,佛陀便不再现身了。那么,没有智慧的人说佛陀灭了,而佛陀真实的身相是不灭的。诸位天子,一切的佛法也是如此,因为度化众生的缘故,现或不现。”

  原典:

  尔时如来复作是言:“汝等当知!此诸天众所应度者,皆已度讫。吾今将欲下阎浮提,汝等诸天若念我者,当勤精进,勿复放逸。所以者何?放逸过失故,令汝等不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然汝等以于往昔曾种善根,今得在此受天快乐,便着放逸,不修福行。此诸快乐,无常所随,一从陨坠,长沦恶道。又汝等诸天烦恼尤重,见有胜己,便生嫉妒,曾不念言:“彼天胜乐由多福业之所感致,我若勤修必亦当得。”又今汝等身色光泽,如日初辉,若怀嫉妒心,黯如死炭,复当令堕大黑闇中,乃至不能自见手掌,后复当作食吐之鬼。

  现代汉语译文:

  佛陀接下来又说:“你们应当知道,在此天界中我应该度脱的都已经度完了,我将去往人间世界,你们这些忆念我的天众,应该勤精进不要放逸。放逸的过失,会让你们得不到无上正等正觉的大智慧,由于你们于曾经所种的种种善根,今日可以在此天界受如此的快乐,如果放逸不修福行,这样的快乐也是始终相伴著无常流转的,如果落入恶道,又必然再受恶苦轮回。天界众生烦恼深重,见到有胜过自己的便生出嫉妒之心,却不思量这天界的快乐和享受都是由福德所感召的,自己若勤心修炼的话也能如此。如今天界众生的身体光泽如太阳的初辉,若怀有嫉妒的话则暗淡如死炭,还将令其堕入大黑闇中,甚至不能见到自己的手掌,之后又将投生为食吐之鬼。

  原典:

  又汝等诸天受众福报,身相严洁,威势勇猛,由嫉妒故,当受女身,永失丈夫威猛之力。

  诸天子!我念昔者有无量诸王,皆为汝等嫉妒之心非理所害。诸天子!昔有阿修罗王,名曰邬罗,修行苦行,戒品清洁,而汝诸天等遣一天女,名邬婆尸,惑彼王心,令亏净行。其王染着,威德损减,被那罗延天之所杀害,并无量阿修罗众同时败灭。其那罗延天既杀此王,又诛其众,困即收取邬婆尸女,而往天宫。复有一王,名曰那诃受,汝等诸天诳惑之语,助诸天众伐阿修罗。修罗破已,汝等诸天反加其害。又汝等诸天以舍支夫人故,心生忿妒,构行谗毁,令阿伽娑仙人无故被嫌,而兴恶愿。又汝等诸天曾为诳惑,谓曀荼王曰:“仙人之处,多有真金。”王信此言,逼之令出,仙人由是心生愤恚,即时猛火烧杀其王。昔复有王,名曰提婆,尝设大会,以为供养,以斯福业威力自在,上此天中,受天快乐。汝诸天等,心怀嫉妒,令从忉利退堕阎浮,所有威势并皆丧失,如月无光,如河无水。

  现代汉语译文:

  你们这些天界之众生受福报,身相严洁威势勇猛,若是由嫉妒的缘故,当为女人之身,永远失去大丈夫的威猛之力。诸位天界之子,我知道曾经有无数的诸王,皆为你们的嫉妒之心理所害。诸天子,往昔曾有位阿修罗王名叫邬罗,修行苦行、戒品清洁,而天众中有人遣使一名叫邬婆尸的天女,迷惑此阿修罗王的心境,令亏损其净行,其王染浊、威德损减,被那罗延天之所杀害,并有无数的阿修罗众生同时败灭,其那罗延天既杀此阿修罗王又诛杀其众,之后即收取邬婆尸女而往天宫。还有一位名叫那诃受的国王,你们这些天众用诳惑之语,蛊惑他带领诸天众讨伐阿修罗。阿修罗胜利,你们这些诸天又加害于那诃受王。又你们这些天众以舍支夫人的缘故,心生忿妒构行谗毁,令阿伽娑仙人无故被嫌而兴恶愿。又你们这些天众曾诳惑,对曀荼王说:“仙人之处多有真金。”曀荼王相信此言,逼仙人拿真金出,仙人因此心生愤恚,即时用猛火烧死杀害此王。往昔更有一王名叫提婆,经常设大宴会,以为供养,以此福业威力自在,投胎天界中受天快乐。你们这些诸天心怀嫉妒,让他从忉利天退堕到人间世界中,所有威势都一一丧失了,如月亮没有了光芒,如大河没有了水滴。

  原典:

  诸天子!世中有人威德自在,或得诸定,或得神通,或有成就四神足等,若起一念嫉妒之心,如是功德一时退失。如提婆达多愚痴厚重,乃于我所生嫉妒意,即时自失五种神通。”

  尔时天帝释白佛言:“世尊!我今有疑,欲有所问。言嫉妒者,云何是耶?”

  现代汉语译文:

  诸位天子,世中有人威德自在,或得到诸多修行境界,或得到神通,或者有成就四神足等,若起了一丝丝的嫉妒之心,那些功德就退失了。如提婆达多愚痴厚重,是因为对我生起…

《佛说大乘造像功德经(语译)》全文未完,请进入下页继续阅读…

菩提下 - 非赢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网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