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说大乘造像功德经》语译
原译者大唐于阗三藏提云般若奉 制译
竹捏捏现代汉语转译
原典:
如是我闻:一时,佛在三十三天波利质多罗树下,与无量大比丘众及无量大菩萨众俱,弥勒菩萨摩诃萨而为上首。
现代汉语译文:
我听佛是这样说的。一时释迦牟尼佛在第三十三层天的波利质多罗树下,与无数的大比丘及无数的大菩萨在一起,其中以弥勒菩萨为上首。
原典:
尔时世尊在彼天上,三月安居,为母说法,于诸天众多所利益,令无量诸天离苦解脱。无量诸天皆蒙法利,获大福果。时彼众中有一天子,寿将欲尽,五衰相现,以闻法力,命终之后还生此天,永离恶道。
现代汉语译文:
这时佛陀正在这层天界中,为他的母亲说法,并为无数的天界众生宣说利益,令无数天众离苦解脱,获得佛法殊胜的好处与福德。这时,天众中有一位天子,寿命即将到限,开始呈现五衰之相,因为听闻佛法获得殊胜法力的缘故,命终后还将升往天界,永远不会再落入受苦难的人间、畜生、恶鬼、地狱等恶道。
原典:
尔时阎浮提中无有如来,譬如暗夜,星中无月;如国无君、如家无主,欢娱、戏乐一切都息。是时众生孤独无依,皆于如来心怀恋慕,生大忧恼,如丧父母,如箭入心,共往世尊曾所住处,园林、庭宇悉空无佛,倍加悲恋,不能自止。
现代汉语译文:
此时佛陀并未在人间世界。这时候的人间世界,犹如暗夜的星空中没有了月亮、如举国无君、如阖家无主,欢娱戏乐一切都悄然无息。这时候的众生都感觉孤独无依,都因为忆恋佛陀而生出了无限的烦恼,如丧失父母、如利箭穿心。不少众生去往佛陀曾经呆过的地方,而今园林庭宇空荡,没有了佛陀的踪迹,更加情不自禁的悲伤忆恋起来。
原典:
尔时优陀延王住在宫中,常怀悲感,渴仰于佛,夫人、婇女诸欢乐事皆不涉心,作是念言:“我今忧悲,不久当死。云何令我未舍命间,得见于佛?”寻复思惟:“譬若有人,心有所爱,而不得见,见其住处及相似人,或除忧恼。”复更思惟:“我今若诣佛先住处,不见于佛,哀号感切,或致于死。我观世间无有一人能与如来色相、福德、智慧等者。云何令我得见是人除其忧恼?”作是念已,即更思惟:“我今应当造佛形像,礼拜供养。”复生是念:“若我造像不似于佛,恐当令我获无量罪。”复作念言:“假使世间有智之人,咸共称扬如来功德犹不能尽,若有一人随分赞美获福无量,我今亦然,当随分造。”
即时告敕国内所有工巧之人,并令来集。人既集已,而语之言:“谁能为我造佛形像,当以珍宝重相酬偿。”
现代汉语译文:
这时有位名叫优陀延的国王住在宫中,心中抑郁悲伤,非常希望能见到佛陀。美貌的皇后及诸妃子,各式各样的欢乐之事都无法令他从苦闷中解脱。他心中常常思维,自己如此的忧悲,不久就会去世了,在有生之日,要如何做才能见到佛陀呢?他翻来覆去、辗转难眠,就如有人历经万苦依然见不到最至爱的人一般。每每见到佛陀曾经呆过的园林和样貌相似的僧人时,则更加想念。而后他更产生念头,若今日去佛陀住处仍然不得见,悲哀难过加倍,只怕更是活不久了。我看这世间没有任何一个人能与佛陀的色相福德和智慧相等,那么谁又能代替佛陀来解除我的忧恼呢。这个念头之后,他当下想到。现在应该造出佛陀的形象来,以供自己礼拜供养。而转念一想,若造出来的佛像并不似于佛,唯恐会使获得无量的罪过。后又思维,假使世间一切最有智慧的人,一起称赞悉数佛陀的功德与智慧,都无法详尽;哪怕是一个人心中生出赞美,都能获得无量的福德。我如今当然也应该如此。这时,他马上告敕国内所有的能工巧匠来到王宫,工匠们都到齐后,国王说:“谁能为我造佛形像,我当以珍宝重重酬偿。”
原典:
诸工巧人共白王言:“王今所敕,甚为难事!如来相好,世间无匹,我今何能造佛形像!假使毗首羯磨天而有所作,亦不能得似于如来。我若受命造佛形像,但可摸拟螺髻、玉毫少分之相,诸余相好、光明、威德,谁能作耶?世尊会当从天来下,所造形像若有亏误,我等名称并皆退失!窃共筹量,无能敢作。”
现代汉语译文:
诸位能工巧匠一一拜告国王说:“尊敬的国王啊,您今天告敕的事情难如登天。佛陀的色相是超越这尘世的,我们又怎么能造出超越尘世的佛陀之相呢?就算是司掌建筑雕刻的毗首羯磨天居住的天众来雕刻,也不能造出相似于佛陀的形象来。我们若遵循了您的命令造佛形象,倾尽其力也仅仅只是模拟螺髻玉毫等等一小部分的佛陀形象而已,他的三十二相八十随好以及无上的光明威德又有谁人能做得出来呢?当佛陀从天界返回人间时,看见我们所做的形象有所亏误,我们这些工匠的名声都全然无存了。所以我们商量了很久,并没有人敢造佛形像。”
原典:
其王尔时复告之曰:“我心决定,勿有所辞!如人患渴,欲饮河水,岂以饮不能尽,而不饮耶?”
是时诸人闻王此语,皆前拜跪共白王言:“当依所敕!然请大王垂许我等,今夜思审,明晨就作。”
现代汉语译文:
国王告诉工匠们说:“我已经决定了的事情不会更改,正如有人极渴欲饮河水,又怎么能以饮不尽河水为由而不饮呢?”
诸工匠听国王如此一说,纷纷跪拜于国王前说道:“我等当依照您的吩咐,造佛形象,但是希望大王准许我们今天回去后在夜里仔细思量,明日早晨再动工开作。”
原典:
复白王言:“王今造像应用纯紫栴檀之木,文理、体质坚密之者,但其形相为坐、为立、高下若何?”
现代汉语译文:
后又有工匠问国王说:“今次造像应该用紫栴檀等木纹品质坚密的材料,但所造的佛陀形相是该坐还是该立?高下又是怎样的呢?”
原典:
王以此语问诸臣众,有一智臣前白王言:“大王!当作如来坐像。何以故?一切诸佛得大菩提,转正*轮,现大神通,降伏外道,作大佛事,皆悉坐故。是以应作坐师子座,结跏之像。”
现代汉语译文:
国王将这个问题问与诸位大臣,有一位很有智慧的大臣上前禀告国王说,国王应该造一座如来坐像,为什么呢?一切诸佛都获得了无上的智慧,宣说正法、转正*轮、现大神通、降伏外道、作大佛事,都是坐立之像,所以应该是建造佛陀座在狮子座上的圣像。
原典:
尔时毗首羯磨天遥见其事,审知王意欲造佛像,于其夜中作是思惟:“我身所解最为巧妙,世间之中无如我者。我若为作,应少似佛。”即变其身,而为匠者,持诸利器,至明清旦,住王门侧,令守门人具白王言:“我今欲为大王造像!我之工巧世中无匹。惟愿大王莫使余人!”
现代汉语译文:
这时天界中的毗首羯磨天遥见此事,知道国王欲造佛像。他在长夜中仔细思量,在一切世间建筑雕刻技能中,毗首羯磨天的天众是最为巧妙的,凡间并没有能超越的,若为国王雕刻的话,必然会符合佛陀形象些。于是毗首羯磨天则变成一位工匠,在清晨带著自己的能弓巧器来过国王的宫殿门口,让守门人告诉国王说:“我今天想来帮助国王造像,在雕刻艺术的技能上,没有人能与我相比,希望大王不要交付他人。”
原典:
王闻此语心大欣庆,命之令入。观其容止,知是巧匠,便生念言:“世间之中何有此人?将非毗首羯磨天,或其弟子而来此耶?”
王于尔时即脱身上所著璎珞,手自捧持,以挂其颈,仍更许以种种无量诸珍宝物。时王即与主藏大臣于内藏中选择香木,肩自荷负,持与天匠,而谓之言:“善哉,仁者!当用此木为我造像,令与如来形相相似。”
现代汉语译文:
国王听到此话后非常高兴,让人吩咐天匠进来,看他的样貌便知道是位技能高超的巧匠。国王思踌,世间中又怎会有这样的人呢,肯定是毗首羯磨天的天众,或者他们的弟子来到此处了。国王当即脱下自己身上穿戴的珍宝璎珞,亲手捧著并戴到天匠的脖颈上,更奖赏他无数的珍贵宝物。这时国王与其主要负责雕刻佛形象一事的大臣,在自己的宝库中选择了一株香木,亲自用肩膀荷负著交给天匠,并对他说:“仁者啊,请用此木为我造像,让它与佛陀的形象相似吧。”
原典:
尔时天匠即白王言:“我之工巧虽云第一,然造佛形相终不能尽。譬如有人以炭画日,言相似者,无有是处。设以真金而作佛像,亦复如是。有外道言:“梵王能作一切世间。”然亦不能造佛形像,尽诸相好!但我工巧世中为上,是故我今为王作耳!今晨即是月初八日,弗沙宿合毗婆诃底出现之时,佛初诞生,还有此应。此日祥庆,宜应起作。”
现代汉语译文:
这时天匠对国王说:“我的工巧技术虽说能称得上第一,然而造佛形相终究还是不够的,就好比如有人用木炭来画出太阳,又如何能相似呢,即便是用真金来造佛陀形象也是如此。有外道说梵王能造出世间的一切,可是他却根本造不出庄严殊胜的佛陀之相。不过,我的工巧技术是这世间最为第一的,所以今天来为国王您雕刻。今晨便是月初八日,弗沙宿合毗婆河底出现之时,佛初诞生也有如此的景象,此日祥庆,所以适合做佛形象。”
原典:
发是语已,操斧斫木,其声上彻三十三天,至佛会所。以佛神力声所及处,众生闻者,罪垢、烦恼皆得销除。尔时如来即便微笑,种种叹美其王功德,乃至遥授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记。
现代汉语译文:
刚刚说完,天匠便开始操斧斫木,那声音上彻三十三天传到了佛陀的会所,仪仗著佛陀的神奇力量,此声所能遍及的地方,众生听闻后,所有的罪垢烦恼都得到了销除。这时,佛陀脸上含著笑,赞叹国王的功德,并为他遥授成就无上正等正觉的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记。
原典:
尔时三十三天主白佛言:“世尊!今在人间颇亦有人,曾于曩生作佛像不?”
现…
《佛说大乘造像功德经(语译)》全文未完,请进入下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