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续本文上一页听到的、所嗅到的、所尝到的、所触到的、只是在感受自己的果报。任何众生都无法逃脱业的果报,当果报成熟时,我们只有承受的份,然而在体验果报的同时,我们却可以左右速行,决定不造哪一种业。当果报成熟的时候,我们只有承受的份,我们不能够说只承受善业带来的果报,而那些不善的业,我们就不承受,可以这样选择吗?可以吗?
如果可以,每个人都想自己长寿、健康,漂亮、富有,是不是?不要吗?然而不行。我们不能够选择,我们每天每时每刻都在体验我们的果报,但是我们体验的同时,我们可以左右我们的心。也就是说,我们是通过心去承受果报的,通过眼、耳、鼻、舌、身去承受果报。但是我们的心可以对果报作出反应,心作出的反应也就是造业了。
假如说现在你赚到了一万块钱或者十万块钱,那你生起的是什么心?贪,是不是?是不是贪?现在我拿这些赚的钱来做福利、布施,做好事,这个时候你可不可以做主?假如现在你碰到一个不喜欢的人,或者说你身边的人、你的公司、你的家人经常跟你做对,这你无法躲开,必须得承受。然而,当你承受这个不善业带来的果报的时候,你可不可以转变你的心?可不可以,(回答:可以。)如果别人一直都在中伤你,你的自然反应是什么?(答:嗔恨。)嗔恨!以牙还牙,以毒攻毒,是不是?这是自然的反应,为什么?
因为我们的心对外界自然的反应是顺境,对顺的缘、善的果报很容易粘著,贪著、执取,这样的话就生起了贪,对于逆境、逆缘、不善的果报,我们的心会排斥、会抗拒,生起的是嗔恨心。生起的是善心也好,生起的是不善心也好,生起的是贪也好、嗔也好,这些都是在速行里面执行的。善心、不善心,都是业,不是果报。贪嗔痴都是业,不是果报。你不要怪别人,你自己在造业,你自己可以做主。业你可以做主,不能说我产生的业我不能够做主。不是!你的果报你做不了主,但是造什么业,你可以做主。
这就是:果报如此,速行可变!
这一句话就是指,你承受的果报没办法改变,但是你做善还是不善,你生起的是善心还是不善心,完全可以改变。
你种善因,有时候你没办法避免,但是可以忍耐,忍耐是一种善心。你可以做业报想:他来中伤我,不会无缘无故的中伤,不会无缘无故的说,这是都是我在承受自己的业报。你能够这样想,就是业报智。
或者说你再想,其实大家都是轮回中的受害者,他现在做这些不善业,他在中伤我,我应当生起悲悯的心、同情他,可不可以这样?这样的话,你的心念一转,你生起的就是善心,你不转,你的心去排斥,你生起的就是不善心,就是嗔恨心。所以我们说我们可以左右速行、决定自己生起善心或者不善心,你生起的是善心,你造的就是善业,你生起的是不善心,你造的就是不善业。
而且果报心只会生起五门,也就是说我们所承受的果报,它只是通过我们的眼睛、耳朵、鼻子、舌头跟身体的触,但是我们的心念只是造业,心念就是意门的速行,它只是善跟不善,对于我们来说,因为不是阿拉汉,意门速行只是善或不善,如果一个人是圣者的话,他的意门速行有可能是出世间的果报心。但是作为凡夫来说,意门速行是只造业的,所以说我们的果报是通过眼、耳、鼻、舌、身来体验的。而我们的心,就是我们的意门速行是主造业,所以不要说:“哎呀!我生气,这是我的业。”生气就是你的业,但是这不是你的果报,你可以控制的,不要怪别人。只要我们知道这个规律之后呢,就应该学习用一种拥有业果智、拥有因果律这样的心念来承受,无论是好的,无论是不好的。但是我们可以主宰我们的心念,我们现在造的是善业,就为我们的未来积累好的福报,我们现在造的是不善业,就为我们未来带来痛苦。过去的业现在一成熟,没办法改变。但是未来的果报,我们可以通过现在造业,改变未来。
明白了业果法则后,我们应当学习坦然地承受果报,也应当学习把握现在,改变未来。知道了因果法则,我们就不要去怨天尤人,也没必要去求神拜佛,掌握好当下的心念就好了。唯有这样,我们才是顺着业果法则,在不断地改变、不断地提升。
当佛陀说了这部经之后呢,年轻人苏跋多迭亚之子对世尊如此说「“奇哉!朋友苟答马,奇哉!朋友苟答马。朋友苟答马,犹如倒者令起,覆者令显,为迷者指示道路,在黑暗中持来灯光,使有眼者得见诸色。正是如此,尊师苟答马以种种方便开示法。我归依尊师苟答马、法以及比库僧,愿尊师苟答马忆持我为近侍男,从今日起乃至命终行归依。”
也就是说这位年轻的婆罗门在听完佛陀说法之后,惊叹佛陀以种种的方便说法,于是他就成了佛陀的一位在家弟子。
我们这两期以讨论业果为主的,上一期的禅修营,我们讨论的只是业果的法则,在下一期,我们将讨论如何超越、跳出业果法则。也就是说,我们通过怎么样来使我们最终连这个的因果法都不再受了,灭尽一切苦。
好,下一期我们再继续一起来学习什么是业,业果法则,现在讲到的还是属于网当中的东西,我们要向圣者学习,如何从这个网当中抽离出来,将我们的心完全解脱。
现在我们大家一起来做回向:
Idaü me pu¤¤aü, àsavakkhayàvahaü hotu.
Idaü me pu¤¤aü, nibbànassa paccayo hotu.
Mama pu¤¤abhàgaü sabbasattànaü bhàjemi,
Te sabbe me samaü pu¤¤abhàgaü labhantu.
愿我此功德,导向诸漏尽!
愿我此功德,为涅槃助缘!
我此功德分,回向诸有情!
愿彼等一切,同得功德分!
Sàdhu! Sàdhu! Sàdhu!
萨度!萨度!萨度!
《《小业分别经》二》全文阅读结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