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我的阅读记录 ▼

大智度论卷第四▪P3

  ..续本文上一页故,婆罗门种智慧大故。随时所贵者,佛于中生。云何观生处?何等母人能怀那罗延力菩萨?亦能自护净戒?如是观竟,唯中国迦毗罗婆净饭王后能怀菩萨。如是思惟已,于兜率天下,不失正慧入于母胎。

   问曰:何以故一切菩萨末后身从天上来,不从人中来?答曰:乘上道故,六道之中天道最上。

   复次,天上下时,种种瑞应未曾所有;若从人道,人道不能有此。

   复次,人敬重天故。

   问曰:一切人以垢心有相续入母胎,一切邪慧相应,云何名菩萨正慧入母胎?答曰:有人言:有相续时,一切众生邪慧心入母胎,菩萨忆念不失故,名正慧入母胎。中阴中住则知中阴住,入胎时知入胎,歌罗逻时知住歌罗逻(受胎七日赤白精和合时也),頞浮陀(二七时如茧胞状也)时知住頞浮陀,伽那时知住伽那(三七日时如凝酪名也),五疱时知住五疱,出生时知出生;是中忆念不失,是名正慧入母胎。

   复次,余人在中阴住时,若男于母生欲染心,此女人与我从事,于父生嗔恚;若女,于父生染欲心,此男子与我从事,于母生嗔恚。如是嗔恚心、染欲心,菩萨无此。菩萨先已了知是父,是母,是父母能长养我身,我依父母生身,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是净心念父母相续入胎,是名正慧入母胎。是菩萨满十月,正慧不失念。出胎,行七步,发口言:是我末后身。乃至将示相师,汝观我子实有三十二大人相不?若有三十二相具足者,是应有二法:若在家当为转轮圣王,若出家当成佛。诸相师言:地天太子实有三十二大人相,若在家者当作转轮王;若出家者当成佛。王言:何等三十二?相师答言:一者、足下安平立相:足下一切著地,间无所受,不容一针。二者、足下二轮相:千辐辋毂,三事具足,自然成就,不待人工,诸天工师毗首羯磨,不能化作如是妙相。

   问曰:何以故不能?答曰:是毗首羯磨诸天工师,不隐没智慧,是轮相善业报;天工师生报得智慧,是轮相行善根智慧得;是毗首羯磨一世得是智慧,是轮相从无量劫智慧生。以是故,毗首羯磨不能化作,何况余工师?三者、长指相:指纤长端直,次第[月+庸]好,指节参差。四者、足跟广平相。五者、手足指缦网相:如雁王张指则现,不张则不现。六者、手足柔软相:如细劫波毳,胜余身分。七者、足趺高满相:以足蹈地,不广不狭。足下色如赤莲华,足指间网及足边色如真珊瑚,指爪如净赤铜,足趺上真金色,足趺上毛青毗琉璃色。其足严好,譬如杂宝屐,种种庄饰。八者、伊泥延[月+耑]相:如伊泥延鹿王[月+耑],随次[月+庸]纤。九者、正立手摩膝相:不俯不仰,以掌摩膝。十者、阴藏相:譬如调善象宝、马宝。

   问曰:若菩萨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时,诸弟子何因缘见阴藏相?答曰:为度众人决众疑故,示阴藏相。复有人言:佛化作马宝、象宝,示诸弟子言:我阴藏相亦如是。十一者、身广长等相:如尼拘卢陀树,菩萨身脐为中,四边量等。十二者、毛上向相:身有诸毛,生皆上向而靡。十三者、一一孔一毛生相:毛不乱,青琉璃色,毛右旋上向。十四者、金色相。

   问曰:何等金色?答曰:若铁在金边则不现,今现在金比佛在时金则不现,佛在时金比阎浮那金则不现,阎浮那金比大海中转轮圣王道中金沙则不现,金沙比金山则不现,金山比须弥山金则不现,须弥山金比三十三诸天缨络金则不现,三十三诸天缨络金比炎摩天金则不现,炎摩天金比兜率陀天金则不现,兜率陀天金比化自在天金则不现,化自在天金比他化自在天金则不现,他化自在天金比菩萨身色则不现。如是色,是名金色相。十五者、丈光相:四边皆有一丈光,佛在是光中端严第一,如诸天诸王宝光明净。十六者、细薄皮相:尘土不著身,如莲华叶不受尘水。若菩萨在干土山中经行,土不著足;随蓝风来,吹破土山令散为尘,乃至一尘不著佛身。十七者、七处平满相:两手、两足、两肩、项中,七处皆平满端正,色净胜余身体。十八者、两腋下平满相:不高不深。十九者、上身如师子相。二十者、大身直身相:于一切人中,身最大而直。二十一者、肩圆好相:一切治肩无如是者。二十二者、四十齿相:不多不少,余人三十二齿,身三百余骨,头骨有九;菩萨四十齿,头有一骨。菩萨齿骨多,头骨少;余人齿骨少,头骨多。以是故,异于人身。二十三者、齿齐相:诸齿等,无粗无细,不出不入。齿密相,人不知者,谓为一齿,齿间不容一毫。二十四者、牙白相:乃至胜雪山王光。二十五者、师子颊相:如师子兽中王平广颊。二十六者、味中得上味相。有人言:佛以食著口中,一切食皆作最上味。何以故?是一切食中有最上味因故。无是相人,不能发其因故,不得最上味。复有人言:若菩萨举食著口中,是时咽喉边两处流注甘露,和合诸味,是味清净故,名味中得上味。二十七者,大舌相:是菩萨大舌,从口中出,覆一切面分乃至发际;若还入口,口亦不满。二十八者、梵声相:如梵天王五种声,从口出:一、甚深如雷;二、清彻远闻,闻者悦乐;三、入心敬爱;四、谛了易解;五、听者无厌。菩萨声音亦如是,五种声从口中:出迦陵毗伽声相,如迦陵毗伽鸟声可爱;鼓声相,如大鼓音深远。二十九者、真青眼相:如好青莲华。三十者、牛眼[目+妾]相:如牛王眼[目+妾],长好不乱。三十一者、顶髻相:菩萨有骨髻,如拳等,在顶上。三十二者、白毛相:白毛眉间生,不高不下,白净右旋,舒长五尺。相师言:地天太子三十二大人相如是,菩萨具有此相。

   问曰:转轮圣王有三十二相,菩萨亦有三十二相,有何差别?答曰:菩萨相者,有七事胜转轮圣王相。菩萨相者:一、净好;二、分明;三、不失处;四、具足;五、深入;六、随智慧行,不随世间;七、随远离。转轮圣王相不尔。

   问曰:云何名相?答曰:易知故名相,如水异火,以相故知。

   问曰:菩萨何以故三十二相不多不少?答曰:有人言:佛以三十二相庄严身者,端正不乱故。若少者身不端正,若多者佛身相乱;是三十二相端正不乱,不可益,不可减,犹如佛法不可增、不可减,身相亦如是。

   问曰:菩萨何以故以相严身?答曰:有人见佛身相,心得净信,以是故以相严身。

   复次,诸佛以一切事胜故,身色、威力,种姓、家属,智慧、禅定、解脱,众事皆胜;若佛不庄严身相,是事便少。

   复次,有人言: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住是身中,若身相不端严,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不住此身中。譬如人欲取豪贵家女,其女遣使语彼人言:若欲娶我者,当先庄严房室,除却污秽,涂治香熏,安施床榻,被蓐綩綖,帏帐幄幔,幡盖华香,必令严饰,然后我当到汝舍。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亦复如是,遣智慧使,未来世中到菩萨所言:若欲得我,先修相好以自庄严,然后我当住汝身中;若不庄严身者,我不住也。以是故,菩萨修三十二相自庄严身,为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故。

   是时,菩萨渐渐长大,见老病死苦,厌患心生,夜半出家,六年苦行,食难陀婆罗门女益身十六功德石蜜乳糜。食竟,菩提树下破万八千亿鬼兵魔众已,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

   问曰:得何功德故名为佛?答曰:得尽智,无生智故,名为佛。复有人言:得佛十力、四无所畏、十八不共法、三达无碍,三意止;一者、受教敬重,佛无喜;二者、不受教不敬重,佛无忧;三者、敬重不敬重,心无异。大慈、大悲、三十七道品,一切诸法总相别相悉知故,故名为佛。

   问曰:何以故未得佛道名为菩萨,得佛道不名为菩萨?答曰:未得佛道,心爱著求,欲取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以是故名菩萨;已成佛道,更得佛种种异大功德故,更有异名名为佛。譬如王子未作王,名为王子;已作王,不复名王子。既为王,虽是王子,不名王子;菩萨亦如是,未得佛道,名为菩萨,已得佛道,名为佛。声闻法中,迦旃延尼子弟子辈,说菩萨相义如是。

   摩诃衍人言:是迦旃延尼子弟子辈,是生死人,不诵不读摩诃衍经,非大菩萨!不知诸法实相,自以利根智,于佛法中作论议,诸结使、智、定、根等于中作义,尚处处有失,何况欲作菩萨论议?譬如少力人,跳小渠尚不能过,何况大河?于大河中则知没失。

   问曰:云何失?答曰:上言三阿僧祇劫过名为菩萨。三阿僧祇中,头、目、髓、脑布施,心无有悔,是阿罗汉、辟支佛所不能及。如昔菩萨为大萨陀婆,渡大海水,恶风坏船。语众贾人:捉我头发手足,当渡汝等。众人捉已,以刀自杀。大海水法不停死尸,即时疾风吹至岸边。大慈如是而言非者,谁是菩萨?第二阿僧祇劫行满,未入第三阿僧祇时,于然灯佛所受记为佛,即时上升虚空,见十方佛,于虚空中立,赞然灯佛。然灯佛言:汝过一阿僧祇劫,当得作佛,名释迦牟尼。得记如是,而言尔时未是菩萨,岂非大失!迦旃延尼子弟子辈言:三阿僧祇劫中未有佛相,亦无种佛相因缘,云何当知是菩萨?一切法先有相,然后可知其实,若无相则不知。摩诃衍人言:受记为佛,上升虚空,见十方佛,此非大相耶?为佛所记当得作佛,得作佛者此是大相,舍此大相而取三十二相!三十二相,转轮圣王亦有,诸天魔王亦能化作此相。难陀、提婆达等皆有三十相;婆跋隶婆罗门有三相,摩诃迦叶妇有金色相;乃至今世人亦各各有一相、二相:若青眼、长臂、上身如师子;如是等种种或多或少,汝何以重此相?何经中言三阿僧祇劫中菩萨不种相因缘?如难陀澡浴鞞婆尸佛,愿得清净端正;于辟支佛塔,青黛涂壁,作辟支佛像,因而作愿,愿我恒得金色身相;又作迦叶佛塔中级;以此三福因缘,世世受乐,处处所生,恒得端严。是福之余,生迦毗罗婆释种中,为佛弟子,得三十大人相,清净端正,出家得阿罗汉道。佛说于五百弟子中,难陀比丘端正第一。此相易得,云何言于九十一大劫中种,余一生中得?是…

《大智度论卷第四》全文未完,请进入下页继续阅读…

✿ 继续阅读 ▪ 大智度论卷第五

菩提下 - 非赢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网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