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续本文上一页成佛的法华经,是大乘法、一乘法,是真正的佛法。佛佛道同,所有的佛之所以成佛,都必须要听闻、参悟《妙法华经》,还有所有的佛成佛以后他最想要宣说的也是《妙法华经》,他是由《妙法华经》成的佛,成佛以后,度众生、说妙法的第一要务就是宣说《妙法华经》。当然演说的时间要应机而说,待缘而说,不一定急着上来马上就说。他先以种种的方便说,最后逐渐地引出最想要说的《妙法华经》。就像我们释迦牟尼佛祖,演说《妙法华经》已经是在他说法的最后阶段,佛祖晚年所说。这就是听佛祖说了大半辈子,按正常的说法,修成佛要三大阿僧祗劫,六道众生要想即身成佛,必须要通过人身,人才能够直接成佛,其他的比我们高级的天人也不能即身成佛,比我们低级的生命更不能直接成佛,他要往上修,转生,最后修成人身才能够成佛,这是一般教理说的,佛的很多弟子都是听佛这样说的,怎么佛祖晚年说《妙法华经》的时候,龙女即身成佛,很多弟子就不能理解。
妙法用一乘法,用绝对法来形容,还是词不达意,妙法是超越一切宗派,超越一切修行资历,超越一切修行时空的无上大法,称为妙法。龙女成佛就体现了《妙法华经》的微妙,也就是真正的佛法是法无定法,看什么情况,龙女也能够成佛。不是说女身不能够成佛吗,要修来世,女转男身才能够成佛,还有说成佛要经过三大阿僧祗劫,龙女即身成佛,佛的常随众,佛的上首弟子,大名鼎鼎的舍利弗,智慧第一的舍利弗就不理解。
龙女怎么回应舍利弗的呢? 龙女有一颗宝珠,龙珠,我们知道海里面的龙族,即使很低级的贝类,经过很多年都能有自己的珠宝,所以一般珠宝都是从海里来的。龙通过修炼培植的龙珠是无上的珍宝,龙珠是龙的命根子,生命之所系,他多少年的修炼功德就凝聚在这颗龙珠上,龙珠的大小、龙珠的光泽,都能看出修行的功力、功德。龙女把价值三千大千世界的龙珠,持以上佛,供养给佛祖。把她多劫以来修行的成果供养给佛祖,这就是龙女即身成佛直接的因缘,就在这里。
为什么献龙珠就能够即身成佛?这就是我们刚才提到的修行的两大关键:忍辱,精进,还有就是布施。龙女供养佛,供养也是一种布施,是对上的布施,大勇猛精进,大布施,这是成佛的关键。我们学佛法,很多佛经里面经常会提到以布施为首的六波罗蜜:布施、持戒、忍辱、精进、禅定、般若。佛法处处强调布施,在此经里面没有太多说布施,为什么?《妙法莲华经》是以莲花比喻,莲花是花果同时,突破了时间的过程和束缚,因果同时,如是因、如是果,要想当下成佛吗?大勇猛、大精进、大布施。《法华经》不讲理论,不说教,是以故事的形式,说的都是真人真事,有名有姓,以龙女大勇猛布施来体现佛法、妙法的关键之处,只要能够像龙女学就能够超越其他的一些障碍、障缘,像传统教理上的女身不能即身成佛,尤其是低级生命;还有时间上即身成佛,超越了三大阿僧祗劫的积功累德。
龙女去哪儿成佛了呢?
“即往南方无垢世界。坐宝莲华成等正觉。三十二相八十种好。普为十方一切众生演说妙法。尔时娑婆世界菩萨声闻天龙八部人与非人。皆遥见彼龙女成佛。普为时会人天说法。心大欢喜悉遥敬礼。无量众生闻法解悟得不退转。无量众生得受道记。无垢世界六反震动。娑婆世界三千众生住不退地。三千众生发菩提心而得受记。智积菩萨及舍利弗。一切众会默然信受。”
这一下心服口服了,不仅心服口服,而且龙女成佛的效应带动一大片,作为一个超越女身、超越畜生身、超越三大阿僧祗劫的时间,三大超越而即身成佛的榜样,震撼很大,积极的榜样效应非常好。龙女修行成佛是《妙法莲华经》里面的一大亮点,会影响到无量的众生,凡是读诵、受持《妙法莲华经》的众生,都能够得到她这种榜样力量的带动。
这一品里面关键的两点:一是提婆达多,一是龙女,都是两个极端。提婆达多是坏的极端了,在《妙法莲华经》里,在妙法的转化、光照下,反而“谤道是有缘”,说你坏话的人也是和你有缘的人,给你设置障碍的人、打你、骂你、甚至害你的人也是你的有缘人,把他转过来就是逆增上缘。提婆达多是一个极端,在《法华经》里他也是大好人,甚至他早就是佛了,有佛的功德。所以大坏蛋看怎么看,坏蛋也有功德。龙女成佛也是一个极端,一般情况下是不可能的,智积代表的是菩萨,舍利弗代表的是声闻,这两大佛的上首弟子都不理解,因为他们听佛说法大半生,都没有这样的说法。《法华经》突然有这样一种理念,龙女即身成佛,他们不理解,这儿就突现了《妙法华经》的经义义趣殊胜之所在。
所以古来一直尊奉这部经为“成佛的法华”。我们上次说过,说成佛的法华是从两个方面来说:一是佛祖授记给他的弟子,甚至像龙女这样也不是佛的常随弟子,但是也在佛法的教化这一大事因缘下,当身成佛,有时间,有地点。还有佛给很多弟子授记,在什么地方成佛,以及他的国名、劫名。延伸开来讲,只要听闻、受持此经的众生,都能够得到佛祖间接的授记,最后都能够成佛,这是第一层意思。像我们是佛的再传弟子,不是佛的亲传弟子,佛是间接授记,只要我们坚持把此经学完,都能作为成佛之因,获得间接授记,能够成佛。第二层意思是他的义理、经义是佛真正的本义,佛祖以前说了很多经典,多数都是方便法,我们把他们称为佛之法。像《法华经》、《无量义经》、《无量寿经》,这样为数不多的,佛无问自说的大乘了义经,是佛祖在晚年的时候,概括性的、总结性的说法。他晚年这几部经都是无问自说,佛祖观机,看时机成熟,将如来的本义不折不扣地和盘托出,推到众生面前。《妙法华经》经义上是开佛之见、示佛知见,讲的是真正的佛法,而不是佛之法,方便法也是佛法,但那是佛之法,佛的一部分法,不是全部完整的,只有像《妙法莲华经》这样有限的几部大乘了义经典是真正意义上的佛法,不是方便说。开门见山,直接了当地说什么是佛法。要成佛就要悟《妙法莲华经》的义趣、义理,佛祖开示了真正的佛法,我们就要悟入《妙法莲华经》,悟入《妙法莲华经》的义趣、义理就都能够成佛。这是《妙法莲华经》之所以是成佛的经典的两层意思。
好,这一品就参悟到这儿,有什么需要纠偏或者是补充的地方,请大家提出来。 《《妙法莲华经》浅释—提婆达多品第十二》全文阅读结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