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我的阅读记录 ▼

《妙法莲华经》浅释—见宝塔品第十一

  

《妙法莲华经》浅释—见宝塔品第十一

  

主讲:法闻法师(北京广济寺)

  

2010 年6月5日 北京汉唐华夏美术馆

  

我们从偈言开始看起,讲述一下本品的大概经义。

  

其实读诵以后,大家都可以根据自己的所思所想、所感所悟来发挥。读经就是这样,除了功课的念诵读法是不求甚解,读下去就可以;另外一个读法是依文解义,但是还不能完全依照文字来解。有一句话说得好:“依文解义,三世佛冤 ;离经一字,即同魔说”,这就是解经的难处。读经好读,解经既不能离开原经文,同时也不能完全按照原经文来解释,要加自己的体悟,加自己的体悟,还不能违背经义,解经的难处就在这里。我们要遵循这两句话,古德已经传了多少年了:“依文解义,三世佛冤 ”。为什么说三世佛冤?他可能多生多劫都没有突破语言文字的局限,可能读了多少世的经典,一直没有自己的体悟,经典说到哪儿,他的意念也就到哪儿,不是佛的本意,久而久之跟佛成了冤家了。冤家怎么来的?本来是要解佛意,结果有背佛意,不能完全体悟佛的本意。还有一句:“离经一字,即同魔说”。自己的体悟要在佛经的基础上。

  

大家公认的三部经典:《妙法莲华经》、《楞严经》、《华严经》,这是大乘必读的三部经典。我们必须要按照刚才所说,既不能违背经义,同时还要尽量加自己的体悟,这样地读经、解经。

  

至于读经、解经的功德,此品里面说得很多,尤其是后面几句,说了很多个“难”。

  

诸善男子 各谛思惟 此为难事 宜发大愿

  

诸余经典 数如恒沙 虽说此等 未足为难

  

若接须弥 掷置他方 无数佛土 亦未为难

  

若以足指 动大千界 远掷他国 亦未为难

  

若立有顶 为众演说 无量余经 亦未为难

  

若佛灭后 于恶世中 能说此经 是则为难

  

能说此经,这个说是在自己受持、读诵《法华经》的经义基础上,这是说的意思。

  

假使有人 手把虚空 而以游行 亦未为难

  

于我灭后 若自书持 若使人书 是则为难

  

若以大地 置足甲上 升于梵天 亦未为难

  

佛灭度后 于恶世中 暂读此经 是则为难

  

假使劫烧 担负干草 入中不烧 亦未为难

  

我灭度后 若持此经 为一人说 是则为难

  

若持八万 四千法藏 十二部经 为人演说

  

令诸听者 得六神通 虽能如是 亦未为难

  

于我灭后 听受此经 问其义趣 是则为难

  

这是指参悟《法华经》的经义、旨趣。

  

若人说法 令千万亿 无量无数 恒沙众生

  

得阿罗汉 具六神通 虽有是益 亦未为难

  

于我灭后 若能奉持 如斯经典 是则为难

  

我为佛道 于无量土 从始至今 广说诸经

  

而于其中 此经第一 若有能持 则持佛身

  

能持此经,就等于持佛身。

  

诸佛亦然 如是之人 诸佛所叹 是则勇猛

  

是则精进 是名持戒 行头陀者 则为疾得

  

无上佛道 能于来世 读持此经 是真佛子

  

住淳善地 佛灭度后 能解其义 是诸天人

  

世间之眼  

  

是人天之眼目。

  

于恐畏世 能须臾说 一切天人 皆应供养

  

于充满了恐怖、畏惧的浊恶世间,能须臾间、少许地说,只要能说,一切天人皆应供养,我们把佛法称为人天眼目,最初就出自《法华经》。

  

这一品的经题叫作“见宝塔品”,我们大家最熟悉的佛教建筑——塔,就是源自世尊所说《法华经》,主要是在这一品中,佛教里面特别推重塔,就是从《法华经》这一品开始,这是依据,这是世尊金口所说。后来佛灭度后,为了纪念佛祖、象征佛法,就建塔为纪念。随着佛法的四处传播,塔的建筑形式,随着佛法一起传遍全世界,凡是有佛法的地方,几乎都有塔的建筑。

  

塔至少有三个方面的意义:第一是为了纪念释迦牟尼佛祖,佛真身塔,佛真身塔严格地说要有佛祖的舍利,但是随着时间的推移,没有那么多的舍利,没有舍利的塔也能够象征佛真身,是为纪念佛祖,见塔如见佛真身;第二层的意思,是佛法的象征,见到佛塔就等于见到佛的教法,这是最主要的两层意思;第三层意思,佛教传到我们中国、东南亚各地,寺院的建筑都融入了本民族、本地的风格,像中国的寺院就是皇家宫殿式的建筑,但只有塔跟印度一样,有塔的宫殿式建筑就是寺院,中国有句话:“无塔不成寺”,光有宫殿式的建筑不一定是寺院,也不好代表寺院,只要有塔这才是真正的佛寺,因为只有塔才代表佛真身、代表佛法。

  

经文一开始:

  

尔时佛前有七宝塔,高五百由旬,纵广二百五十由旬,从地涌出,住在空中,种种宝物而庄校之。

  

特别庄严。一切天人能够围绕供养宝塔。

  

尔时佛告大乐说菩萨。此宝塔中有如来全身。乃往过去东方无量千万亿阿僧祇世界。国名宝净。彼中有佛。号曰多宝。其佛行菩萨道时。作大誓愿。若我成佛。灭度之后。于十方国土。有说法华经处。我之塔庙。为听是经故。踊现其前为作证明。赞言善哉。

  

这就是地踊宝塔,只要有人提及《妙法华经》的义趣,多宝如来就会根据他的愿力,以神通力地踊宝塔以作证明,赞叹演说《法华经》义趣的人。

  

彼佛成道已。临灭度时。于天人大众中告诸比丘。我灭度后。欲供养我全身者。应起一大塔。其佛以神通愿力。十方世界在在处处。若有说法华经者。彼之宝塔皆踊出其前。全身在于塔中。赞言善哉善哉。

  

这是塔的用途、塔的功德、塔的象征。用途是供养佛全身,要供养佛,修塔为最。另外塔也是多宝如来的愿力,有塔的地方就有佛无上微妙的正法。宝塔象征着佛三乘圆融的无上正法、微妙教法。另外,塔也不是偶然出现的,我们从根源上说,那都是多宝如来的愿力所成就,他证明此地是无上正法道场。无塔不成寺,既然是寺,作为如来道场,有没有正法?是不是正法?是不是大乘圆融的无上正法、教法呢?只有通过塔,如来愿力所成就的塔,来证明此地有正法。所以一般的寺院都修塔,如果没有塔的寺院,据说无论是道风,还是教法,就不会得到很好地弘扬。修塔虽是人修,但是塔的成就要从究竟上说是如来证明此地有正法。

  

大乐说。今多宝如来塔。闻说法华经故。从地踊出。赞言善哉善哉。

  

地踊宝塔,意思是说凡有塔的寺院,塔的建设不是人为的想要建设就建设,是多宝如来的愿力成就。

  

是时大乐说菩萨。以如来神力故。白佛言。世尊我等愿欲见此佛身。佛告大乐说菩萨摩诃萨。是多宝佛有深重愿。若我宝塔。为听法华经故出于诸佛前时。其有欲以我身示四众者。彼佛分身诸佛。在于十方世界说法。尽还集一处。然后我身乃出现耳。大乐说。我分身诸佛。在…

《《妙法莲华经》浅释—见宝塔品第十一》全文未完,请进入下页继续阅读…

菩提下 - 非赢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网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