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欲乐与法乐的省思》课堂笔记之六
(2月6日 【一、提策闻法意乐】 1、珍惜短暂的暇满人身。 2、利用暇满人身种下成佛的因。 【二、讲课动机】 1、感恩大家。 2、实践佛法需要环境配合。 (1)我起来越体会到实践佛法的快乐,听了法要实践才会进步,实践需要环境的配合。 你布施,要有人接受;你忍辱,要有人来伤害我们,你才能忍;同样,讲法也要有人来听,现在对此非常有体会。不仅在寺院里,在外面也是一样,大家都非常配合。前几天参加讲经交流会,外面的人对大家的威仪行持非常赞叹,非常欢喜大家的素质这么高。 (2)因为大家的配合,所以一些佛法的内涵让我敢于实践,如果下面是白眼、泼冷水、说你在吹牛,那有些话就讲不出来,大家配合,我讲法时就可以运用一些佛法的内涵。 3、希求佛陀的功德。 【三.师父开示内容】 【法师引导】 1、同学复述重点和谈感受。 2、看到同样的境界我们和佛陀的不同。 (1)这段讲佛出家前的原因是看到牛犁田被打、虫子被鸟吃掉等这些境界,众生受苦的境界我们有没有看到过?有看到过有没有思索过?大多数人是比较麻木的,敏感一点的人能看到别人的痛苦,但他会觉得跟我没关系。 (2)最强的境是亲友的死去,但是也只是“他死了”,不会有人想到说我什么时候会死。佛看到人病、死,就想到自己会病、会死,我们人笨到看到别人病、死了都不会反省自己,因为我们的眼睛是向外长的,长着就是向外看别人的,没有一点反省能力。 3、前生和后世到底是怎样的? (1)《死亡九分钟》里讲,有一个人的濒死体验,他在濒死状态中从上往下看到自己躺在床上,很奇怪,又看到有人迎面走过来、直接撞上来,他很害怕就躲,躲了一个又一个,没躲及的,对面的人居然穿过了自己,他经过分析发现自己已经死了,他存在但是没有肉体了。他就去找,他的身体在哪里呢?找到了身体,他发现他的身体他都看过,就是没有看到过自己的脸和头,他得出一个结论,他从来没有真正看到过自己。 如果我们不能立体的看到自己,对自己是很陌生的。 (2)我们来到世间是莫名其妙的,以前我对生死是很怀疑的,但师长和同行告诉我信就好,不断熏习。为什么我对前生一点不记得?对前生后世没有感觉呢? 前世和今生的关系好比人睡了一场觉醒过来一样,师父这样说过,只不过这个变化比睡了一觉醒过来大。 (3)举例: 我们一觉睡下去,住胎十个月,醒来还在过去的境界中,看了几十年还没搞明白。人就是这样睡下去醒来没弄明白,又一觉睡下去。所以“圣人不出,万古如长夜”。 4、我们为何对自他的苦乐如此麻木? (1)我们可以湖糊里糊涂来,但不能糊里糊涂走,就要靠修行。 为什么我们糊里糊涂,因为我们没有师长三宝,所以颠倒,如果有一个人把我们的善根智慧启发出来,我们就会明白很多。 (2)佛看到牛被打、虫被吃,就生起悲心,我们为什么不能呢?这跟现在的教育有关。 我们从小接受的教育是什么?数学、科学,我们缺乏对生命价值的教育。 最重要的教育是告诉每一个人生命最基本的特性是离苦得乐,如果对这一点不了解,伤害别人就象伤害无情一样,对人对动物都没感觉,对别人的痛苦没感觉,甚至幸灾乐祸。 这是我们内心的善良被蒙蔽住了,但每个人都是有觉性的。 (3)举例: ①我曾经很麻木,小时候就是为了应付考试,其实回想一下自己还是很有爱心的。 ②但是现在是什么情形呢?现在的医院,有人比作“屠宰场”,西医就是把人看成一堆物质,切、割、换,太偏了。我们把别人当物质,以后就会被别人当物质。我们冷漠无情,因为我们过去造作了这样的业,我们现在是怎么造作的?所以你病的时候,别人把你往医院一推,你也不必去抱怨别人。 5、我们得不到真实的快乐,因为我们被假相所骗。 (1)我们对身边的人的苦乐能感受到吗? 我们要给身边的人带来快乐,将来就能得到快乐,人都是有这种能力的,但要去启发。一旦启发了,你会发现你找到生命的源点、幸福的源泉。我感到很快乐,因为这是比较出来的,体会到了关心别人、造善业带来的快乐的话,对佛法的信心会增长很多。 (2)我们都被世间的表相所骗,无论在世间、还是在寺院,都是被烦恼所骗、假相所骗。 在世间是被世间邪见所骗,很多人因为苦恼,找不到办法所以跑到佛门里来,来到寺院又被假相所骗。 (3)我们要得到真实的快乐,我们得不到真实的快乐,因为我们不了解快乐的原因,被虚妄分别推着走。 什么叫亲近善知识?你的行为让善知识欢喜了,就叫亲近善知识,不是跑到善知识身边了叫亲近善知识。你都让善知识很难过了,叫亲近善知识吗?当然不是说让大家不要上前来,个别现象,你上前来那个业是可以感觉得到的,我不会因为你是组长、你长得什么样而觉得你有什么不同,你过来对我就是一团业过来了。你是否如理、有希求心,是可以感知的,所以你要观察,不要一厢情愿。 《欲乐与法乐的省思 6》全文未完,请进入下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