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我的阅读记录 ▼

欲乐与法乐的省思 5▪P2

  ..续本文上一页少项目产品,你不过比我多学了几年佛法,你只不过电脑比我懂一点。

  我去拔钉子的地方,有的人就来说:法师,应该怎样做怎样做。

  (2)一个佛法学通了的人,他就能告诉你任何事怎么做。

   举例:我在电脑方面算个小专家,师父怎样?师父敲电脑很慢的,但在我脑子里有个“视师如佛”的概念,我看师父是佛,佛肯定电脑也会懂,一定比我高明。有时候师父说电脑有问题了,你来弄一弄,我就很高兴,想师父是示现,他一定懂,假装不懂,给我一个机会亲近承事师长。后来发现师父敲得很慢,一个指头敲,而我敲得飞快,速度是一般人的一倍,别人十秒我五秒,结果我在电脑面前的形相是什么呢?敲得快就容易错,就不停地“啪”删除、“啪”删除,自己还觉得自己很快很了不起,有时急得自己满头是汗、焦躁不安,这是电脑专家吗?但师父一下一下地敲,很慢,我就想师父这是要教我什么呢?于是我也开始慢下来,享受生活,结果很受用、很快乐,所以你电脑比较高明,他就不能教你吗?我的电脑里喜欢建一大堆文件夹,放许多软件、各种各样的东西,专家嘛;师父的电脑呢?很干净,用的东西放着,不用的东西不要,用了很多年还是很干净,稍一整理速度就很快。所以名为专家反被专家所误。观察师父用电脑,敲键盘,每一下都有很明确的动机,而我呢?没有。所以我用电脑的习惯改了很多,然后就是受用、清凉,所以师父不比我会用电脑吗?有人说过,一个通达人生哲理的人对你什么专家都是可以指导的。

  

  

  (3)从佛法的角度来看待得到的指导。

  ①我们是从世间的角度来判断谁能指导我的,我们应从是否能得到佛法快乐的角度来看能否指导我。

  ②你是电脑专家你就能得到快乐吗?你是中医专家你就能得到快乐吗?你是包饺子专家你就能得到快乐吗?告诉你专业技术不是法师要干的事,如果那样不是太浪费了吗?

  ③举例:一次去流通处,有人说,电脑有问题了,法师您来看一下,我说电脑有问题了也要问我吗?他说你不是电脑专家吗?我说你把我当电脑专家太浪费了。

  ④法师要给你的如果是现世一点安乐,你还不如找个保姆,至少要给你的是后世的快乐,乃至解脱的、成佛的快乐,这才叫作“法师”啊。

  5、是情绪还是佛法?

  (1)我们不能依着自己的意愿,要依着佛菩萨、祖师大德的意愿来行事,不能以我们的情绪来判断,要依着佛法来决择,这点很重要。每个人都要快乐,有的人很无明,按照自己的感受,觉得这个快乐,结果是离乐得苦,这里谈到的就是情绪和智慧的差别。

  (2)举例:周五开始给骨干义工讲《三主要道》,马上有很多人开始打电话,说法师我也要上课,我也干了很多活,他上了我怎么没上?还有的人硬闯,这些事情发生了,我们要观照我们是依着情绪还是佛法?首先我想上课这个想法是好的,当我们听到一件事的时候,我们是什么心态?这才叫观自相续。一般人对这个事情的第一念反应是“怎么没有我?”感到苦、失落,关键是第二念怎么转?

   ①有人说没有就没有吧,没有什么了不起的,你讲吧,以后我听师父讲,这种心态是不对的,我们还是要希求。《广论》中讲不管善知识对我们是什么态度,我们也要希求、增上希求,善知识说你滚吧,你也要象狗一样爬上去,要求法。 “八千颂云:若说法师于求法者现似毁咨,而不思念。然汝于师不应退舍,复应增上希求正法,敬重不厌,随逐师行。”法师说你条件不够,你走吧,你应更希求,更希求不是硬闯,而是敬重,随逐师行。

   ②有的人开始比较、观过,说这是谁挑的名单,眼睛长错了吧?不好说法师的错就观下面人的过,直接找到底是谁安排的。这种心态对吗?你是难过,难过不是用世间法解决,要用业果来看,有的人的反应是还业果呢,言下之意都是你搞的鬼。

   ③任何一件事的发生必定是因果,你要想他们能听课是造了很好的因,我没选上是我造的因不够,就要种因,怎么种因?祈求,文殊三教授都教给大家了,你希求不希求佛菩萨都看得到,很快就会感果。但是有的人就是来不及了,太殊胜了,这堂课我听不到好象就不能活了,真的是这样吗?你听了课就很大受用吗?在听课的人就一定很大进步吗?业果是真实的,我看你的行持就知道你能不能调伏你的相续。

   ④上次师父去北大演讲,有的人就跑来说,法师,我等不及了,师父都去北大演讲了,我没有去,我安住不下来了,很多人都安住不下来了,您带我们诵经吧。这个境界你都调伏不了,我说你条件不够,你还不承认吗?你观察在听课的人真的就有那么大进步吗?他之前已经听了很多课了,还不是在我们面前,你听一堂课就能成佛了吗?那么着急干什么呢?这就是分不清情绪,分不清业果。

  6、相信因果,种正因,多承担,积累福德智慧资粮。

  (1)你要相信法师说的有一点道理,我条件不够,所以我集资粮,祈求回向,内心相信、笃定,对业果坚定。

  (2)师父讲为什么要承担,为别人付出积累福德资粮,做事能积累智慧资粮。

   ①所以承担是主动的,你怎么会逃避呢?你帮助别人你会越来越欢喜,越来越多的人感谢你,这个只是附带的福德资粮,很多的果报还不是今生的;通过承担,很多你不会做的事你会做了,智慧资粮就增长了,这种感觉很美妙的。

   ②举例:刚开始我带几个同学,发现自己不是那么差,以前看到你们很害怕,都不知道你们从哪里来的,一团模糊,但我要集资粮啊,把带动扩大到十几人、几十人、上百人,结果境界变了,每个人在我心里开始活灵活现起来,我能感受到每个人的苦乐,多少人都不怕了,照样观照。所以这就是智慧资粮,你会发生非常大的转变。

   我以前对人对境都很麻木,到什么程度呢?在广化寺两年,坐在我前面的人我都不知道他们是谁,有一次问贤丙法师他们是谁,贤丙法师说他们是流通处的,我说是不是别人都不知道他们,贤丙法师说不可能,恐怕是别人都知道,就你不知道,结果我去一问,果然是只有我不知道。现在对人敏感了,对事也敏感了,以前大寮做什么,不知道,现在寺院的事情能在心里一件件现起来。

   ③讲这个的目的是启发大家的信心,佛法的美妙快乐是无法阻挡的,我们一定要说我要成为佛菩萨。

  

  

《欲乐与法乐的省思 5》全文阅读结束。

菩提下 - 非赢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网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