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续本文上一页法的时候有没有不恭敬、中途走、打瞌睡?一想肯定是有的,原来业果真实不虚。业果一搬出来,烦恼立刻减轻一半。
③第二看到自己的执着。
我为什么要苦呢?因为我有执着,我执着你们一定要好好听、不能走。但人人都有自由啊,法律没规定他不能走啊,我为什么要安立你不能走呢?我安立了这种执着,所以出现有人走的情况时就感到了苦。看到自己内心的执着,烦恼又减轻了。 ④第三看不到缘起。
他到底什么原因走的呢?我都不知道原因就先起烦恼了,他可能有事、可能困了、可能不想听了。我根本不了解对方的情况,自己先非理作意了一通,别人本来没有不恭敬你的意思。这样一想烦恼就没有了。 然后这件事就忘记了,隔了几天在路上碰到他,又现起来了,就问他那天上课为什么中途走了,他回答:我内急。所有的烦恼烟消云散。又追问一句,是我讲的你不喜欢听吧?回答:怎么会呢?后面的就不重要了。 (3)调伏烦恼当下就清凉光明。
世间有的人得忧郁症,他根本不知道他有烦恼,“于大众中怯惧无乐”,有的人脸上是笑着的,内心里却堵着一个疙瘩,没有一点快乐可言。 所以我们要调伏烦恼,面对他人内心就没有一点隐瞒,都是快乐。
5、调伏烦恼需要多方面的条件和长期的努力。
(1)造善业得乐果。
业果真实不虚,你造了善业就有快乐的果报,我讲了几次课马上就有了果报,不少同学赞叹、来交心谈心。这个并不奇怪,相信很多同学处在我过去的状态,内心很多烦恼解不开,内心处于黑暗状态。我问同屋的法师觉得我这两个月有没有变化?他回答说:你变化很大,两个月前你处于黑暗中,现在你很快乐。 (2)调伏烦恼需要条件、需要努力。
我调了两个月开解了内心的疙瘩,你们不一定是两个月,可能更长。 调伏烦恼的方法有多种,上面讲的道次第都在里边了,你先要对教理很熟。调伏烦恼还要有环境,你在世间一下就被烦恼摧毁了,在三宝地就有环境的保护。
你知道了方法你就能调了吗?看到讨厌的人还是讨厌,所以是要付出长时间的努力的。
6、要在当下种正确的因。
(1)不怕失败。
师长说过,我们现在的条件是过去的业决定的,我们现在条件那么差,还不努力就说不过去,别人条件好他可以放松一点,我们自己不能放弃自己,要给自己打气,失败了要再来。我们心情好的时候,好象可以调伏一两次,心情不好的时候说还是我把他调伏吧、还是让法师来把他调伏吧。 入行论中讲,你可以把所有的敌人杀死,但是你杀得完吗?你也可以在心上安一个盾牌,所有的烦恼就都没有了。 (2)种正确的种子。
修心八颂中说:“我于虚空如母众,视之尤胜如意宝,依彼能成究竟利,恒常心怀珍爱惜”。调伏了烦恼,你对这句话才有感觉,看到周围的人才觉得都是亲人,要鼓励自己说我一定要做到!这就是善法欲,这就是内心里的一个种子,因缘到的时候你就做到了。 你在心里想我不行啊,将来感的果你也就不行,所以我们过去种的因不够,现在就要在因上下手。
(3)怎样在因上下手。
你的忆持力好、你干活很能干,这只是一个果,如果我因此对你很欢喜,就是世间法,不需要你表演,佛法是要在现在种正确的因。 虽然你记忆力不好、但你努力、恭敬地去听去记,就是在种正确的因;你去出坡,可能你身体不好、精神不够,但你心力勇猛,很愿意去集资粮,这也是在种正确的因。 7、调伏烦恼,能给自他带来快乐。
一个调伏烦恼的人不仅自己快乐,也能给周围的人带来快乐,大家要去观察。初级阶段佛法的快乐很难跟五欲的快乐比,比如打麻将,世间人打起来牛都拉不起来,如果你体会到佛法的快乐,就能对比出打麻将是一种内心躁动和痛苦,你就看到了坏苦。 8、实践就会有收获。
“我们需要认认真真去学习教理、去实践教法,佛法一定是有灵验的,一定是能够得到验证的,我们一定是会有收获的。”师父讲得很肯定,有实践就一定有收获,就是依教奉行,造善业一定得乐果,调伏烦恼一定得清凉。 佛菩萨、法师、同行善友会表现给我们看,你要会去看,所以要观功念恩。 9、破除邪执。
“也不是要强调与佛法不相应的、没有利益的、自我折磨的那样子的一种苦行。”我们同学中确实存在一种邪执,有的人有点苦行的味道,出坡认为干得越苦功劳越大,他病了不敢请假、不敢休息,说请假怕人说他不依师,这是搞错了,我没有让你们病了也不休息,大家要离苦得乐,这样你是痛苦的。 10、培养面对自我的心力。
(1)“我们一个人如果了遇到很多困难、问题和挫折,甚至失败,那个时候,我们能不能还有信心勇气来面对自己、来认真学习佛法,这就是非常重要的。”我们在心力很低或者遇到很大挫折的时候很关键,善知识、同行道友是外在的力量,但内在的力量要培养,因为我们不会是一帆风顺的。
(2)一个真正建立了宗旨的人,他不会怕任何打击,任何打击都阻止不了他追求佛法。
(3)我们要敢于面对自己。
一般我们不敢面对自己,一看都是黑暗,往事不堪回首,面对境界也一团糟,不敢面对自己的心。不敢面对自己的过去、不面对自己的内心,不是活得很糟糕吗?但你也不要一下说我要突破,把心一下掏出来,你又会受不了的,因为是有方法有次第的,重要的是学习佛法。佛菩萨早已看得清清楚楚、一览无余,如果你信得过,把你的手交给佛菩萨,就能突破,否则你包着自己,就是一个面具的人生。 (4)同学们进步的实例。
①一次看到三个同学在云水堂扫地,又看到路边一堆模板挡了路,当时觉得这个不好,景区的人会来提醒我们,就去跟这三个同学说:先去干那边的活,一个同学说:我马上就干完了。我一看是差不多了,就站在那里停了几秒钟没动,过了一会同学说:我错了、我马上去。我就很欢喜,不是因为你们听了我的话,而是你有一念心认识到自己的等流习气了,看到自己的内心了。如果是一个同行来提醒你,可能你就说我干完了再去,就完了,就没有机会反省自己的习气。
②周一给上来的居士讲《般若经》,讲了一会下面的人开始讲话、喝茶了,我在上面就开始调烦恼,静坐祈求了一分钟,看要不要继续讲,结果下面的人一下都安静了,看看大家条件够,于是又接着讲。结束之后,有一个人主动来说跟我忏悔,实际上我并不知道是谁在讲话。
所以人都是有觉性的,如果没有人来点醒你,你很难反省到自己的习气。我们眼睛都是看别人的,所以我们在面对法师、同行的时候,要看自己内心的反应,是不是如法的?
③不是说你嘴上说我对佛菩萨有信心、我对法师有信心,是你内心有没有真实的皈依,这个是骗不了人的、骗不了业果的。转变了业来生就能感果、转变了烦恼马上就能解脱生死,道次第上讲修行进步的三个标准:业果深信否、烦恼调伏否、戒律清净否。所以还是要依据经论来对照的。
《欲乐与法乐的省思 4》全文阅读结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