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我的阅读记录 ▼

禅非禅宗所独有的▪P3

  ..续本文上一页性成佛为旨,不需要文字语言,因真理不在语言文字中,而在每个人的内心中,只要见到自己的本性,当下就可成佛,这不是见性成佛是什么

  如不见自心本性,要想得到成佛,是决不可能的。

  八 禅的独特风格

  禅师对来亲近的学人接引,既没有一定的规则,更没有共同的规律,完全是看学人的根性,要用什么方法就用什么方法,而且每个宗师所用方法,是不相同的,所以禅德的接引学人,没有一定的标准,只是随时见机而作。这从各个禅师的语录中,随处都可看出。现在举一两个例子,说明禅师的独特风格,亦可说是各具超分手眼。

  在公元七O八至七八八年间,禅宗出了一位宗匠马祖道一 ,他是四川汉州什邡县人,俗姓马,人们尊为马祖。当他还为沙弥时,就到湖南南岳住一庵中,俗常以习坐禅为课。南岳般若寺怀让禅师,对禅是有相当的契入,看到一个年轻沙弥终日坐禅,深以为异,特去看他,并问他道:“大德在这儿坐禅,想要图个什么”

  道一坦然说:“当然是图作佛”。让听说后,就取一砖在他庵前石头上磨。道一亦觉很奇怪的问:“你在磨砖做什么”

  怀让简洁的答:“我要磨傅作镜”。道一老实的再说:“磨砖怎么会得成镜

  ”怀让反问道:“磨砖既然不得成镜,坐禅义怎能得以作佛”

  道一听到这儿,很疑惑的道::垣么说来,要怎样才是”

  怀让举例问:“如牛驾车,车若不行时,是打车对呢

  抑打牛为是”

  道一无法回答。怀让进一步问:“是则你在这儿,为学坐禅,为学坐佛

  若说是学坐禅,禅不属于坐卧,若说是学坐佛,佛是无定相的,是以你不应于无住法有所取舍”!道一听到怀让这样开示,好像饮到醍醐那样的快乐无比,于是就向怀让礼拜而问:“那要怎样用心才能合于无相三昧”。

  怀让再开示道:“你学心地法门好像是下种子,我为你说的法犹如天上雨泽,一旦因缘和合就可见道”。道一说:“真正的道没有色相怎么能见”

  “不错,用肉眼是见不到道的,但以心地的法眼,确乎是能见道的,无相三昧亦唯用心地法眼可以相合”。马租自在怀让座卜得道,俊来接引学人,父有一套风格。如有一个讲经的法师问马祖:“我不知道禅宗是传持何法”

  马祖不答却反问道:“未审你这法师义是传持何法”

  法师还要卖弄,以为讲多经论。那知再经马祖一问再问,问得法师无法回答。就在这一问一答中,将禅宗与教下的不同,明白的透露出来。同时他要学人,各信自心是佛,此心即是佛心,初祖来到中国,不是传授别法,只是传此上乘一心之法。众生所迷迷自本心,诸祖所悟悟自本心,一悟永悟不复更迷。因为了达心的境界,妄想自然就会消除,妄想一除就是无生。这是多么直捷了当的对于学人的指示。

  禅宗有个有名的一指禅,是由俱胝禅师传下来的。俱胝禅师初住茅庵,专以参禅为务,且有相当工夫,可是有尼实际,一日突然来到茅庵,大模大样的戴笠,持钖远禅床三匝,然后对禅师说:“你如道得我即下笠”。如是问了三次,禅师竟皆无对。尼不客气的拂袖而去,俱胝看到这情形,就对尼说:“现在天气已经稍晚,何不且在这儿小住”

  尼父老三老四的说:“你如能够道得,我便可以暂住”。那知禅师仍然无以为对,尼师当然就下山去。待尼离庵以后,禅师赞叹的说:“我虽是一个丈夫汉,但无丈夫气”。于是发奋要到诸方参学,究明此一大事。禅师有了这个动念,晚上山神来对他说:“你不必离此远去,明日会有肉身菩萨来,来为你解决问题”。说来奇怪,到第一一天,果有杭州天龙和尚到庵。禅师以最虔诚心,迎礼天龙和尚,并将自己所感受到的,坦白说出,天龙听后,什么也不说,只竖起一指。可是俱胝因此大悟。后来不论什么人来向他发问。他总是竖起一揩,接引了不少学人。俱胝因此,常对人说:“我得天龙一指禅,一生受用不尽”。后来就传下了俱胝和尚一指禅。一指看来简单,但世间的一切,又那样不是在此一指

  不特千古之情在此一指,就是一切了然同样在此一指!

  俱胝当时所以感到慨叹,病在执着有男女的形象,以为像我这样大丈夫汉,亦即现代所说大男人主义,对女尼的两个道得就如何,竟然无以为对,怎不感到愧然

  嗣经天龙和尚竖起一指,忽然领悟到男女原是平等一如的,还慨叹自己没有丈夫气做什么

  和尚座下有三里子,亦即佛法说的侍者,看到和尚有人来问就竖一指,于是有样学样的,不论什么人向他问起事情,也不声不响的竖起一指,如是竖指竖得多了,外面传说和尚的童子也了不起。有人将传说告诉和尚,和尚得到这个消息,一日袖中潜藏刀子,要想勘验童子,唤童子来面前,问他是不是也会佛法

  童子不知和尚有何用意,就老实说我会佛法。俱胝进一步问:“你知什么是佛”

  童子便也如对别人一样的竖起一揩;。那知指头刚刚竖起,俱胝将它一刀砍断。童子只好叫着走出去,俱睚特再召唤童子回来,童子只好回过头来。和尚再问:“如何是佛”

  量子乃又习惯的举手竖指。到了见到手上没有那只指头,童予乃得忽然大悟。以一指禅闻名的俱胝和尚,用这伤人的方法接引学人,如不能使人开悟的话,不能效用这方法。从此可以看出,禅师接引学人,没有一定规则,只要认为可以使人开悟,手打脚踢,口骂捂鼻,无不可以作为度化的方法,禅宗特色在此。

  结 陷

  禅是要人去实践实证,语言既无法说出,文字亦表达不出,所以不用什么长篇大论,横说竖说的为你剖析道理,因而学人对禅应下工夫去参。韩国过去有位西山大师,说“参禅须具三要:一、有大信根;二、有大愤志;三、有大疑悟。苟缺其一,如折足之鼎,将成废器。”具备了这三要,正式做心地工夫时,要像中国禅者所说:“如鸡抱卵,如猫捕鼠,如饿思食,如渴思水,如母忆儿”。果能这样的认真实践,终有你大敝大悟的一天。因而行人先有个大死一番的念头,亦即是什么都要放下,然后方能从大死中得到大活,这是禅者最要着力的一点。古德说:“禅宜默,不宜说”。此亦显示禅最重视实践。如不踏实的实践,只在口头上说禅如何如何,那是永远摸不到禅的边缘。同时要知道的,禅是超越认识的,不能以虚妄分别去分别,中峰禅师山房夜话说:“禅宗传一佛大觉圆满之心”。大圆满觉佛心,是人人本来具有的,问题在看我人能不能体会得到,如体会得到当下就是佛,还要到那儿去求佛

  禅宗所谓“直指人心,见性成佛”,何等干脆利落

  如眼花辽乱的对自家的佛性见不真切,不能从禅的实践中得到开悟实证,只能怪自己不能说禅不对!

  ——原载南洋佛教二OO期

  摘自《内明》169期

  

《禅非禅宗所独有的》全文阅读结束。

菩提下 - 非赢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网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