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续本文上一页若为众生起大悲心,救度一切令共成佛,则顺菩提,是菩萨行,应当发心。」
一般人以为,造福人群只是修福而已,所以要赶快找时间念佛修慧、了脱生死,这是错误的。净土法门鼓励我们以造福人群来成就道业,念佛是培养善根而已,必定要有「福德因缘」作为成佛资粮;所以,修净土的人也一样要好好的发心——发菩提心。
「若为自己厌五浊、忻九品,则违菩提心。」——娑婆世界是五浊恶世有五种不清净。但是,我们若认为世间有这么多烦恼、苦恼、不清净,而厌弃五浊恶世,一直欣羡极乐世界的黄金布地,希冀追求清净的境界,这样就违背了菩提心。须知,佛教以莲花为标帜,污浊的泥土里才能开出清净的莲花。所以,希求极乐世界清净国土的人,仍旧是不能离开五浊而做佛事。
学佛一定要学得「心清净」,不受世事的染着,若能这样,五浊即是净土。因此,佛陀说「心净则土净」。学佛能以清净心在五浊恶世中做佛事,才是真正发菩提心。
厌弃五浊的修行人每每会说:「人命无常啊!世间这么苦,若不赶快修行,不能解脱,以后还要再回来做人,这样太辛苦了!」这是一般对佛法见解不纯正的人所发出来的言语。学佛应该要有正知、正见,就如医生学医是因为世间有病人;我们学佛是因为世间有业重的众生,佛陀是为众生而修行,也因为有众生才能成佛。我们不可畏劳怕苦,必定要有一分毅力、勇气来堪忍。
「忻九品,则违菩提心」——若逃避现实、为求清闲享受,欣慕西方极乐世界、莲花九品而学佛,这是「声闻行」。声闻者亦同样是佛的弟子,很爱听闻佛法,推究佛的道理,却不肯发大心。我们学佛不是要学声闻,现在有很多人极爱听经,但是听归听,请他身体力行却无法做到,这就叫做声闻行。
我们既然学佛,尤其是处于现今社会,应该拿出勇猛的毅力,不可停滞于消极、只爱听不愿行的境地。所以说,学佛不要只想听法或如何研究佛学,一定要闻而思、思而修。
「若为众生起大悲心,救度一切令共成佛,则顺菩提,是菩萨行,应当发心。」世间众生多苦恼,我们要身体力行走进苦恼的众生中而不逃避,以众生的苦为苦,为他们承担一切苦,才是真正的大悲心。这就是地藏王菩萨的愿——「地狱未空,誓不成佛」若有一人堕落地狱,决不成佛;释迦牟尼佛也说:「我不入地狱,谁入地狱
」苦难的地方我不去,谁去呢
这才是佛陀真正的本怀。
排除魔障,共成佛道
我们都是佛弟子,担负如来家业是我们的责任,应该要学习地藏菩萨的发大愿,使令一切众生皆成佛道,这样做就是真正的发菩提心、行真正的菩萨行。
佛陀来人间说法教化,不是只说给我们听而已,而是希望人人能身体力行;能够力行者,就是菩萨。所以我们应当好好发心!设若没有好好发心,很快就会受三界魔王的魔军障碍,将我们慑服,这样就无法真正走上菩提大道。
希望大家好好学佛,不要只趋向佛学的研究,在其中打转;研究佛学而不肯真正学佛,就像苍蝇钻玻璃,再怎么钻都钻不出去;即使对佛教的文字、名相了解很多,所换得的只不过是「所知障」。所以我们想要事事无障碍,只有靠信心、毅力和勇气,并且身体力行,学习佛陀的精神,自然可以拨除内外的魔军障碍,佛道必定能成!
二.深信因果
珍惜今生福
知福惜福再造福
珍惜今生福
深信因果
学佛者除了发菩提心、修菩萨行,还要「深信因果」。在《地藏经》的「阎浮众生业感品」里,佛陀明明白白地告示我们:「未来世中,若有男子女人不行善者、行恶者、乃至不信因果者、邪淫妄语者、两舌恶口者、毁谤大乘者,如是诸业众生,必堕恶趣。」凡夫众生,常常因迷失了自己的心性,活在醉生梦死中,不知生命的价值,不畏因果的可怕,妄造许多恶业;但是却不知为善造恶,一切果报还自受!所以懵懵懂懂地做了许多不应该做的事。
在此举一古代所发生的「一字因果」故事给大家作警惕:
在唐朝,有位立下「一日不作,一日不食」清规的百丈禅师,他平常上堂说法时,总有一白发老人跟着大众进入法堂听讲。有一天,禅师开示完毕,大众都退下后,却只有他逗留不去,百丈禅师就问他是谁。
老人回答说:「我并不是人,在很久以前的迦叶佛时代,我曾在此山修行,当时有个弟子问我:『大修行人还落不落入因果的法则
』我当时回答说:『不会落入因果法则。』结果因为这样,五百世来我都转堕狐狸身,至今仍不知错在哪里
请求和尚慈悲为我明示,让我能早日脱离野狐身!」
禅师回答:「你请问吧!」
老人请示:「大修行人还落不落入因果的法则
」
禅师回答:「你应该说:『不昧因果法则』。」(昧,违反之意也)
老人闻言大悟,向禅师顶礼说:「蒙大师开示让我能脱却野狐身,我住在后山,请求大师依照亡僧的礼仪埋葬我!」第二天,百丈禅师依言带领大众到了后山,果然在洞穴里找出一头野狐的尸体,便按照礼仪将它火葬了。由这个故事大家明白知道,这位白发老人只因为一「字」之差,而「失之毫厘,差之千里」,由人身转堕野狐身,正是「因果」法则的最佳诠释。
试想出家为僧的修行人尚且如此,何况一般凡夫众生
既然我们开始学佛,了解因缘果报的道理,就应该深信佛陀的教诲,须臾之间不可造次!必须时时刻刻注意自己的起心动念、言行举止,因为「种如是因,得如是果」啊!
「三世」因果
大家都知道佛法常说「三世因果」,但是并不了解它的意义。世是「时间」的意思,三世就是过去、现在、未来。若以长时间计算,就是前世、现世、来世;若以短时间计算,就是昨天、今天、明天,都叫三世,也就是时间的过去、现在和未来。比如昨天是过去,今天就是现在,今天之后就是未来。「因果」呢
就是「因缘果法」,种时叫「因 ,得时叫「果」。如果种善因则得善果,种恶因则得恶果。亦如现在的「慈济」就是由过去大家长久努力的累积(因)所成就,所以才能获得今日海内外善心人士的支持与鼓励(果)。然而慈济仍需面对不断的「未来」,因此今后更要加强我们的发心与努力。如果现在不怠惰松懈而殷勤工作、精进发心,自然未来的发展将会更蓬勃!
如果大家相信三世因果,自然会不断地努力。古人有句话说:「人唯知道有来春,所以留着来春谷。」因为知道有明年的春天,所以将秋天所收割的稻谷,留着一些等候明年春天播种。这是人类为了生存,所以预存来春播种的种子。
「人若知道有来生,自然修取来生福。」人如果相信还有下辈子,就会好好地修福。今生今世能丰衣足食、生活在这么自由的国家社会,正是过去生中所造的福;如果希望来生还能再续福,今生就得好好地为来生造福,积聚来生福报。
所以,三世因果并非迷信。以待人处事为例,如果希望别人待我们好,就必须先对别人好;希望将来得到人人的护持,就必须现在多多付出!总而言之,就是要把握现在,自我付出、利益人群。再举慈济医院所发生的实例:
记得某年除夕夜,有几个家庭发生不幸事件。其中有个家庭,先生骑摩托车载太太出外买东西,却在刹那间发生车祸,先生当场往生;太太的肚子还怀着两个月大的孩子,被送至医院的加护病房。如果救活了太太,等于救活了两个人;如果救不活,即将丧失两条命;或者救活之后,变成只会呼吸的植物人……,胎儿在母亲的肚子里,只要母亲一息尚存,其性命尚能保得住,但是看清况实在不乐观,随时都有危险,真是人间一大悲剧!
加护病房中另外还有二个孩子,年龄才八岁、九岁。一个因为在屋外燃放鞭炮玩耍,被来往的车辆撞伤脑部。还有一个因为把鞭炮放入石缝中,伸手进石缝中想将鞭炮取出,结果被三条龟壳花咬伤,送入医院急救;而他的大哥也在医院中!
他的大哥是先天性的动静脉畸型,到十六岁才开始发病,病发之前全无征兆,忽然间便倒地不起!送到慈济医院接受脑部开刀之后,一直平安无事。没想到过年前突然再度病发,昏迷不醒。
两个儿子先后送入加护病房,令父母忧心如焚!所以当我初一早上访视病房时,孩子的父亲一看到我,第一句话就说:「师父!我多么不幸啊!为什么所有的不幸都发生在我家……。」
同一个天空下,有的人如此快乐、平安,过着幸福的日子;有的人却一而再、再而三,连续发生不幸的祸事。总而言之,这叫做业力,也就是因缘果报。所以大家要常常警惕自己的起心动念的所作所为。然而幸福中的人,是否能想到那些不幸的人呢?学佛者即使在安乐幸福的日子里,也一定要为贫困、不幸的众生多设想、多考虑,也就是平时就要多种善因,多积福德。
又如过年期间,人人见面都有说:「恭喜发财!」健康、发财是人人想要的,当然,我也恭贺大家都能发财,除了发世间财之外,更希望大家发心修取佛法的丰富法财。然而想获得丰富的法财,自己一定要先努力地付出。
及时种善因
就像一粒种子,若将它装在袋子里,尽管是颗种子,但缺少了「缘」,一样无法发挥作用。若将这粒种子拿出来,选择在春天的时机种到土里,有泥土、水分、阳光的聚合,这颗种子就能发芽;如再经由良好的灌溉和施肥,自然能从幼苗长成大树。例如荔枝的种子小小一粒,而它的「因」就存在小小种子中,一个微细如毫芒的芽,如果将它种植土里,经由阳光、水分的培育渐渐成长,等到成熟季节,自然结满累累的果实。
大家想发世间财,一定要先种因造福,只要造了福,世间财就自然而来。《地藏经》中有句话说:「舍一得万报」,只要你肯「舍」,虽然是一点点,也可能得到不可思议…
《净因三要》全文未完,请进入下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