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续本文上一页啤酒瓶搭起来的,这到底算什么桌子?戒定慧好比鼎的三只脚,你只持好戒不修定不修慧,或者整天打坐,不持戒也不求慧,或者只会讲,不修定也不持戒,一鼎三脚成了一只脚,你能摆得平吗?
修禅定的人能使自身舒畅轻松,
也能使他人得加持力
1983年我在公园里修禅定,一坐就是五个小时,什么病都没有,皮肤像婴儿一样。而且出了许多怪事,上公交车,过去老同学就抢着要坐在我身边,说坐到老师身边,全身舒畅轻松。非但我自己通,还能通到他身上。
还有一个老同学,据他讲,他走在我左边,他靠我左边的腿走路特别轻松,如果他走在我右边,他靠我右边这条腿走路特别轻松,这就叫加持力。
定学开导(19-2)(总第123)
傅味琴讲于浙江泰顺崇教寺 2008.8.16
戒若无定,仍不免犯戒,慧若无定,
究竟之义不达,了生死要亲自证到法上的境界
提要:
·开悟要有禅定功德,毛细血管通了,脸色灰暗就能消褪
·人是生命体,不能简单地加加减减,修行人对治烦恼也要善巧应用,所以
佛说法无定法
·佛法中混杂了外道及世俗观点成了邪慧
·顶礼是顶礼功德,无戒定慧功德者应知惭愧
·戒若无定,仍不免犯戒,慧若无定,究竟之义不达,了生死要亲自证到
法上的境界
·证空才能见性成佛,行善不等于就能成佛
·世间定不能了生死,出世间定须戒定慧具足
开悟要有禅定功德,毛细血管通了,
脸色灰暗就能消褪
过去上海有人传说某人开悟了,我觉得奇怪,他脸上黑灰色,毛细血管都没有打通,能开悟吗?开悟都要有禅定功夫的,禅定有功夫,脸上会黑吗?从前香功有个头头,请我到他们那里开禅定班,两个印象我很难忘,一进课堂,人声嘈杂,就像进了茶馆,第二个印象他们脸都是黑的。修了四五次禅定,他们高兴地问我,他们的脸怎么变白了?我说:“你从前的晦气退掉了。”
人是生命体,不能简单地加加减减,
修行人对治烦恼也要善巧应用,所以佛说法无定法
所以说如果你能精通三藏,没有定,了不脱生死的。可如果你没有戒没有慧,即使修定,那是邪定,至少也是世间定,出不了三界。如果你不是从禅定中开发根本智,悟到如来真实义,你所谓的慧不过是佛教文化,里面缺乏修行的经验。人是个生命体,老医生告诉我,不能把人当成物体,哪个地方缺了就加一点,多了就割掉。中医是把人作为生命体看的,生命体时刻变化,修行人的觉悟和烦恼时刻也在变,所以佛说法无定法。
佛法中混杂了外道及世俗观点成了邪慧
如果你会说法,可你加上一点杂的东西,比如儒教、道教、外国教的观点,以及世俗知见、世俗习气,你这个慧变了邪慧。
顶礼是顶礼功德,无戒定慧功德者应知惭愧
僧的功德就是戒定慧的功德,我们顶礼是顶礼他修出来的功德。如果没有戒定慧的功德,居士朝你顶礼,你也该惭愧啊!
戒若无定,仍不免犯戒,慧若无定,
究竟之义不达,了生死要亲自证到法上的境界
所以能海上师说:“戒若无定,虽修三千威仪,八万细行,境若现前,仍不免犯戒”,因为你没有定力,一遇境就摇摇摆摆。 “慧若无定,虽通三藏,而究竟之义不达”,还是不能了解如来的究竟之意。理论通达,那是理悟,理悟能讲法,还能触类旁通,可是理悟不了生死,了生死靠的是证悟,必须要亲自证到法上的境界。
比方说,你知道墙壁体性空,是砖头泥土砌起来的,砖头泥土是粉末组成的,粉末中间充满了空隙。道理全懂,你往墙壁走过去,仍然过不去,因为心里执著一个有。如能亲证空性,就能穿墙而过。
证空才能见性成佛,行善不等于就能成佛
开悟要证悟,没有证悟怎能见性成佛?从前有个人,特别会讲空,当他讲空时,旁人拿根棒棒朝他头上一敲,“哎哟哇”,仍然是理悟。证悟的人刀砍头,好像水面上划一下。
过去有些企业家来这儿学禅定,他们的谈话真是大杂烩,听来听去,就是做好事,认为这就是佛性,好像做了好事就能成佛了,哪可以把佛法的境界说得这么庸俗低级啊!
世间定不能了生死,出世间定须戒定慧具足
所以能海上师说,“定中无慧无戒”,你修定却没修慧没修戒,你这个定“亦同世间定”,了不脱生死,“故宜合修也”,戒定慧应该合起来修,有戒有定有慧你才能成功,一分家就不圆满。中国佛门分了宗派就分了家,有人戒律研究得细,可是不修禅定。你想学禅定,就去学禅宗,或者说“到傅老师那里去学吧。”
定学开导 (19-3)(总第124)
傅味琴讲于浙江泰顺崇教寺 2008.8.16
愚人愚事充满了佛门,
导致今日正法很快地衰落
提要:
·足有神力,才能速行,路不走错,得用佛法的智慧去选择
·愚人愚事充满了佛门,导致今日正法很快地衰落
·把讲正法的人说成魔,那些谤佛谤法谤僧的人就没错了?
·学佛靠慧根,没听说有愚根,成就靠慧不靠愚
·选择得失,名之曰慧,错误的选择会带来痛苦与负担
慧~四如意足中之慧如意足,五根五力中之慧根慧力,不是由定生慧之慧,是一种选择
足有神力,才能速行,
路不走错,得用佛法的智慧去选择
今天再把慧解说一下,能海上师说,“四如意足中之慧如意足,五根五力中之慧根慧力,不是由定生慧之慧,是一种选择”,戒定慧广开,就是三十七道品,再开得广,佛说法四十九年全是戒定慧。四如意足、五根五力是三十七道品里的内容,有了如意足,走路就很容易,不会跛脚,不会拖鞋底。走路两只脚最要紧,走对、走错、走快、走慢,走路绕圈子全是你两只脚,如果脚上有病,一只脚长一只脚短,你想笔直走也难,把你眼睛蒙起来,你想往前走,人们会发现你只是在打圈子。
四如意足中有个慧如意足,要有智慧,路才不会走错,没有智慧的人,路经常走错。上海人说起话来:“跟你讲清楚了,你也听明白了,怎么还走错呢?真是“拎勿清”!”“拎勿清”就是这个人搞不清楚的。慧的反方向就是愚,你去学愚,离开慧越来越远了。
愚人愚事充满了佛门,导致今日正法很快地衰落
我们汉地的佛教,不知道哪个朝代开始,竟然有人提倡学愚,从此愚人愚事充满佛门,什么都搞错,导致今天正法快速地衰落。当初赵朴老看到这情况很着急,他大力疾呼:“第一是培养人才,第二是培养人才,第三仍然是培养人才。”佛门是培养佛法的人才,不是培养愚的人才。
我二十二岁进佛门,进的是上海佛教青年会,我非常喜欢听法。有一次星期讲座,有个年轻人讲“向愚夫愚妇学习”,我想不通:我是来学智慧的,怎么要我去向愚夫愚妇学习,那我何必到这里来听你讲,那时不太懂法,我对这话反感也不大,现在可反感得厉害了,因为学了佛法懂得多了。
把讲正法的人说成魔,
那些谤佛谤法谤僧的人就没错了?
我在上海办了十年的“禅定与心理导引”班,来学的人很多,我全是根据释迦佛的话讲的,全是正法,没有一句愚话。有一天下课,我走出教室门口,发现地上有张纸,墨迹还没干,捡起来一看,上面写了几句话,“末法时期群魔乱舞”,魔字旁边一个破折号“──傅味琴”,我照佛的话讲,却被他说成魔。照他这么说,佛也变魔了,正法也变魔法了,把说正法的人说成魔,那些谤佛谤法谤僧的人就没错了!
学佛靠慧根,没听说有愚根,成就靠慧不靠愚
常有人问,“师父,你看看我的孩子将来会学佛法吗?”师父总是说“要看他有没有慧根”,从没有说“要看看他有没有愚根”。碰到提倡学愚的出家人,他也说“要看这孩子有没有慧根”,那岂不是自打耳光吗?你们要知道学愚以后会变成怎么样,可以去看看《百喻经》,讲的全是愚人。
还有部《贤愚经》,佛是赞叹贤,批评愚。佛可没有说:大家要学愚,不学贤。
选择得失,名之曰慧,
错误的选择会带来痛苦与负担
三十七道品里的慧如意足以及慧根慧力,这个慧不是由定生慧之慧,而是一种选择。选择要凭智慧去选择,选择错误就因为你没有智慧啊,所以能海上师讲,“选择得失,名之曰慧”。
人世间办事也都要经过选择,农民下种要选择良种,买马要选择良马,不通过选择,笨驴子也成了好驴子。古时有个陶工辛苦一年,做了很多陶器,准备运到市场上去卖。找了一匹驴子,驼上两大篓筐陶器。偏偏这头驴子怀孕了,小驴子在肚子里动,母驴难受,它靠着墙去擦身子,结果陶器都碰坏了。主人气极,就用鞭子打,把小驴子都打出来了。
错误的选择带给人们多少痛苦,多少负担?选择的时候也是困难重重,考虑来考虑去,摇摇摆摆,晚上也睡不着,因为你没有智慧啊。
从前上海禅定班里有个人,平时睡不着,吃安眠药都没有用,因为炒股票,整天在想,到底买哪个卖哪个,赚了赔了,这种人晚上还睡得着吗?修禅定一放下,就睡得着了,所以连说:“好啊,好啊!”
定学开导(19-4)(总第125)
傅味琴讲于浙江泰顺崇教寺 2008.8.16
戒:不走邪路;定:定在慧上;
慧:走觉悟的路
提要:
·世间上的选择并不能指出正确的人生道路
·戒:不走邪路;定:定在慧上;慧:走觉悟的路
·自受惑使,逼人太苦,宁可出离,为求解脱
·想得好并非真好,想得坏亦非真坏,世事难掌握,学佛才无错
·为人说吉凶,说的人凭机灵,信的人是愚人
世间上的选择并不能指出正确的人生道路
你们从年轻到老,快乐有多少,痛苦有多少?尤其是青春时期,更加苦啊,因为要选择对象。从前有部电影,姑娘有两个男朋友,她觉得两个都好──想把她抓去做老婆…
《定学开导(120~129)》全文未完,请进入下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