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我的阅读记录 ▼

心理导引——喜(1~10)▪P6

  ..续本文上一页他们不好,不跟他们团结,咱们几个人团结。”把僧团搞得吵吵闹闹,这叫破和合僧,死了下无间地狱。

  阻挠听正法,也是无间罪

  还有一种,说什么:“叫你别去听法,你偏要去听法。听法有什么好处啊?求智慧了更不好,你不知道吗?“小智不及愚”,还是没有智慧的好。”说“我念经不懂啊,所以要听法。”“念经不必求懂,你越听,法越多,这就叫杂修,你不得往生喽。”这种破坏讲经说法的罪可大啦,使你弘扬佛法的地方没人来听,讲不成,这是无间罪,死了下无间地狱。

  听法随便闲谈是对法不恭敬

  我在各地讲经,有时来听经的人风气很不好,两三人在叽叽喳喳讲话,我不能把讲法停下来批评他们,这会致成他们的罪,我只能你说你的,我讲我的。所以听讲佛法,不要在下面讲话,要庄严,否则就对佛法不恭敬了。有的人会说:“哎哟,这算什么呀,这么点小事,没关系。”这就是恶知识。

  喜 ⑧

  傅味琴

  驱鬼不是出家人的事

  驱鬼不是出家人的事

  还有种叫邪知识,做错了事,自己还认为做得对,有罪他还以为说我有功德。比如说,把《心经》念在锡箔里,去烧给鬼,这有罪过的,烧给菩萨也有罪过的。凡是佛菩萨像,凡是经,都不能烧。还有,跑到人家家里去驱鬼,不对呀,咱们是佛弟子,又不是张天师的弟子,专门去驱鬼、抓鬼干什么呀?鬼也是众生啊,众生是父母呀,你把它搞得这么苦干什么呀?完全搞错了啦。有一年,我和能海上师一起回五台山,半路上侍者师来给能海上师说:村里有一家家里不太平,碗、花瓶自己会掉下来,家里人认为有鬼,请求师父到他家去一次。能海上师说:“咱们出家喽,不管这种事情。”断烦恼了生死,弘扬正法广度众生,这才是出家人的事。再说如果你真的去把它降伏了,可是被你降伏的这些幽灵众生气不过啊,怨你不讲道理,过去世他把我搞得苦,你不帮我,现在我要报复他,你帮他,为什么不帮我光帮他呢?照释迦佛的教导,出家人是应该少跟鬼怪打交道,尤其是什么狐大仙、玉皇大帝,这些跟我们出家人有什么关系?

  不吃油盐酱醋,是外道邪见

  还有最近听法师说佛教协会要请一位老和尚让位,因为他年纪太大了,让年轻人上去,这位老和尚气坏了,说:“我60年没吃过酱油,你们算什么出家人,你们做得到吗?”哦,60年不吃酱不吃油算是真正出家人,还自认为了不起呢,佛法变了这样。如果你把他作为善知识,听了他的话,明天也开始不吃酱不吃油,岂不笑话?戒律里根本没有的,那是外道的邪见。

  一问三不知,成了无知识

  还有种无知识,佛法知识都没有,一问三不知倒也罢了,还要随便乱说。问他:“什么叫阿弥陀佛?”说:“阿弥陀佛就是“谢谢你”。”另一个人说:“南无阿弥陀佛就是南方没有阿弥陀佛。”(众笑)还有一个人说:“阿弥陀佛是两个人:“阿弥”是一个人,“陀佛”又是一个人。”这句可笑的话我是佛门里听来的,那年我在浙江讲法时,有人告诉我,他说我们这个地方都那么说。

  哪有如来佛,佛、祖都不分

  还有把释迦牟尼佛称如来佛,还要加一个祖,称佛祖。不懂佛法的人以错传错,哪有如来佛?如来是一个称号,佛是一个称号。唉,《西游记》里有如来佛的,他把《西游记》当佛经了。还有佛祖,佛是佛,祖是祖,要分开来,祖是祖师,佛是如来,怎么好连在一起呢?称佛祖,好像释迦牟尼佛是佛的祖先,不对呀,释迦牟尼佛以前还有很多佛。碰到这种人啊,千万不能称为善知识,也叫无知识。下课。 (2001.3.7 第二讲完)

  

  愁眉苦脸妄念多

  愁眉苦脸妄念多

  今天继续给大家讲些心理上的开导。我们主要是讲“喜”,讲欢喜。上次讲到,烦恼开不出智慧,反而使人愚笨。一个人愁眉苦脸的,你看这个样子就看得出来,他肯定在打妄想。没有一个愁眉苦脸的人不打妄想,所以脸上不好看,他心事重了,样样放不下,怎么会出智慧呢?修行人要止住了妄念,才能够出智慧。

  打妄想的人,没人惹他也会骂

  听课时胡思乱想,老师讲课有时也会乱想,我就有体会,念头从脑子里一出去,就把话讲错了。有时候很奇怪,一个人会突然自言自语,旁边人问:“你跟谁讲?”他说我自言自语。 有时候问他,他不好意思说我在骂人,旁边又没人惹他。为什么骂人?因为他在打妄想,忽然想起别人欺负过他,气上来就骂。所以这些种种都是众生的心态、众生的相貌。

  愚人见学智慧,会哭

  苦恼一辈子,说话做事颠颠倒倒

  就因为众生苦恼,所以才学佛法,学佛法的人要努力,而不是要苦恼。现在佛门里有许多人到了老年,因为他苦恼了一辈子,不管是五十岁六十岁七十岁,心理负担很重,所以做事情经常做错,说话经常讲错,颠颠倒倒的,所以苦恼是最不好的。

  讲不出,写不出,原因是不要智慧,只要苦恼

  还有的人看起来会讲经说法,或者讲讲开示,可是他讲不出什么来,讲来讲去这么几句。还有的人喜欢写书,现在书这么多 ,有写出什么来没有?从这本书写到那本书,写来写去这几个内容,这些人哪,因为他们进了佛门所受的影响就是不要智慧,只要“苦恼”两个字。

  苦恼怎会出人才呢?

  所以现在佛门缺乏人才。苦恼怎么会出人才呢?社会上现在做生意赚了钱的老板脑子灵活,越灵活越不苦恼,所以人才都跑到那边去了。再叫他进佛门来作贡献,他就不来了,因为在社会上一混,贪五欲享受,贪名贪利了。

  佛讲苦谛,不是叫你跳进苦的陷阱去

  佛叫我们修苦谛,是叫我们认识苦而跳出这个苦,并不是叫你认识苦去跳进苦的陷阱里去跳不出来了。那是大错特错。

  有些人把世界说得极苦,叫大家快走

  有的人有这种心态,也算是个好心,把娑婆世界说得苦啊苦啊苦,你们苦得没有办法了,赶快走啊走啊走,离开娑婆世界,到极乐世界去,所以现在念佛的人越来越多。

  不要在众生苦恼上再加焦虑

  结果娑婆世界佛教没人管,大家想,我管它干什么?我迟早要走了,我现在不走嘛以后还是要走的。那么再加上两句话:来不及喽,赶快关起门来越唸多越好。其实关起门来还是一个苦恼的人,苦恼上再加个“来不及了”的焦虑。

  佛门里的人在消灭佛教

  近几年,我想研究一下娑婆世界的佛教怎么会搞成这个样子的,你们以后也发心研究研究 ,大可研究啊。这个娑婆世界的佛教最后还是被人消灭的,被哪种人?就是佛门里的人。

  苦恼和愚是两个可怕的心态

  最可怕的就是提倡苦恼,苦恼已经容易变成愚了,还要提倡愚,苦恼和愚是两个可怕的心态,佛门有人却长期在提倡。佛说,亲近善知识,远离恶知识。佛说要向有智慧的人学习,他说,向愚人学习;佛说你们往东走,他说你们往西走;佛说你们要聪明一点,他说你们要笨一点,这个佛教还搞得好吗?佛教,要以释迦佛为准则,释迦佛这么说,你就不能相反地说啊。

  愚人见人学智慧,竟然会哭

  有一年我在深圳过春节,深圳的学生来看我,给我看一封信,我看完了问他,这封信你还要吗?他说不要了,我就保存了下来。信不长,我提两句就够了,意思是大年初一,“欲哭无泪”啊,我想哭我哭不出眼泪来,你不知道吗?北京有位大居士说过一句话:“小智不及愚啊。”那么为什么想哭呢?意思就是说你跟傅老师学智慧喽,要不了多时你会成为一个有智慧的人,我心里难过啊,想哭可是哭不出眼泪来。小智比不上愚,那么大智慧呢?岂不更糟糕了,几乎要下三恶道了。那不是在骂佛谤法吗?你看这么多人那,已经受愚的影响,这种明显的错误会听不出来。

  

  喜 ⑨~⑩

  傅味琴

  智者能知人愚

  智者能知人愚,愚者对智会起疑

  愚痴的人怎么去理解有智慧的人?有智慧的人,倒会明白愚痴的人。我们对于佛智慧圆满,有许多地方会怀疑,怎么办呢?经书上说:“仰推如来非我境”,要往上推,推到这是如来的境界,不是我们愚痴众生所能理解的。如来无所不知,愚蠢的人呢,对于一个有智慧的人,种种善巧方便,他不能理解,反而说闲话,说这个人一会这么说,一会那么说,昨天刚刚说过,今天又变了,有智慧的人善巧方便,他不能理解。可是有智慧的人为什么要这么做呢?因为他能够理解对方,对方什么心态,什么根机,最近发生了什么事情,起源怎么样,应该要怎么启发他,他全都知道。

  一会儿骂一会儿抱,因为妈理解孩子

  妈妈骂孩子,又把孩子打两下,你说打得应该,可是一会儿把孩子抱起来,跟他亲热,还给他吃糖,不好理解。可是妈妈懂得打他是为了教育他变好,妈妈也懂啊,在孩子的心灵里不要破坏母爱。孩子需要母爱长大,所以打过以后,要抱抱他,说:“你以后乖啊,妈妈喜欢你。”孩子说:“噢,妈妈喜欢我。”

  法喜充满修行快,不学就没办法

  所以非但要不苦恼,而且不要愚,这两个东西最害人。苦恼的人走起路来,好比挑千斤重担,欢喜的人走起路来很快。修行也是这样,苦恼的人在修行路上要前进可真难呢,而一个法喜充满的人,进入佛门修行了,越修越高兴,越修越不苦恼,进步肯定快,学的东西肯定学得起来。但是你不学,那就没有办法了。

  严是爱,对他好,别嫉妒

  以后老师管你们管得比较严格,你们别生气,这是老师爱学生的表现。如果你生气,你就愚了嘛!一生气就苦恼了,两个都有了。有时候老师对某一个学生很好,还表扬他,你在旁边不要嫉妒,为什么对他好?不对我好?老师不平等。妒嫉了,你又苦恼了,这些都是愚啊!你看,假如我给同学们吃糖,肯定是一个一个给的,先给他,你坐在后面嫉妒了,老师怎么不先给我?要平等,大家一起给。那么我只能把糖“啪”一起往前面撒过去。事情总要一…

《心理导引——喜(1~10)》全文未完,请进入下页继续阅读…

菩提下 - 非赢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网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