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我的阅读记录 ▼

信行法师开示录▪P3

  ..续本文上一页海公上师也是军官出身,当时海公上师在全国影响比较大,那时第二次从拉萨回来在近慈寺办道场。就这样,他把每天挑盆米攒的六十个大洋供斋了,身上一分钱都没有就走了。当时寺院还舍不得他走呢,寺院的方丈叫几个干活的人拿扁担追他。上师那时只有十六岁,人很机智,他说:“我跟你们几个无怨无仇的,我偷了寺院东西的话你不让我走没关系,我是为了学法,你们应当放我一条生路。”听到这样的话,那几个人受感动了,说:“那我们回去怎么给寺院的住持交待呢?”上师说:“你们完全可以说,我们走错路了找不到人,追不到。”干活的人脑子比较实在,他听上师说得对呀,就回去了。

  上师第一天出去就是倾盆大雨,这也是好事多磨啊,就是考验他。刚出去,也没有雨伞,就穿一身衣服,当时就淋湿了,雨停了就把它拧干了再穿。从陕西翻终南山到四川来,那真要毅力。

  这样经过一年,有好几次,饿得躺在那里昏过去。有一次昏过去两三天,一个采药的人要拿他小包裹里的衣服,用脚踢了踢,“咦,你干啥?”“我以为你死了呢。”(众笑)这样采药的人带着他,过了两天才在小店的食堂里吃了馒头。

  有一次走到一个小店,六七十岁的老俩口开的,他们早上蒸了几十个小馒头,准备卖给挖草药的,终南山药很多。我师父肚子饿得没办法,说:“你能不能给我一个馒头?”他们说:“小兄弟呀,不能给你呀,这个也是我们的命啊,我给你吃了以后,我们两个的生活怎么办呢?”后来来了一个挖草药的,那个人吃了以后给他几个。有的时候在小庙、道观吃一顿,下雨下雪都在路上一年。

  到陕西四川交界的地方,当时国民党正在那里建道观,里面几个道士年纪特别大了,差不多牙齿掉光了。上师说:“他们见到我一个年轻的小和尚高兴坏了。”他们说:“年轻的都被抓去当壮丁了。”后来上师为了避免被抓壮丁,装歪脖子,装瘸子(众笑)。装歪脖子装了半年(众笑)。

  后来到四川,在宝光寺听一位法师讲《真实名经》。他的脖子还是歪的,住了一两个月以后才把脖子正过来(众笑)。

  过去学法多么不容易!学了一年,法师讲经讲完了,对他说:“宝光寺要传戒,是海公上师当羯磨师。”海公上师当时在近慈寺,妙论法师是我们上师的戒和尚,当时是宝光寺的方丈。

  我们上师在宝光寺可能呆了几个月,后来病了,全部头发都掉光了。宝光寺那儿很稀奇,有块石碑会显字,显字的话肯定要死出家人。当时石碑显字了,我们上师刚受完戒,就病了,病了一个多月没有吃饭,后来进了如意寮,进如意寮是等死了!就像现在的太平间一样,不过还有一口气,等死了进化身窑就烧了。我们上师做了一个梦,梦到观世音菩萨带他到什么地方去,他说:“我现在为了学佛、学法,刚受完戒,什么都没学到,什么也没修,我现在还不能走,求观世音菩萨,你还得让我活过来。”(众笑)醒过来以后,咦,奇怪,身体好了,他慢慢起来后,就去过堂,一个月没吃饭了,人都跟鬼一样(众笑)。他手扶着墙,慢慢走到了斋堂,结果结斋了。他戒兄说:“这个清海师出来了,有救了,有救了!”就给他汤喝,身体慢慢恢复过来。

  海公上师传戒以后,开示说:“大家受完戒不等于就算了,还得学戒,假如受了戒不学戒的话,过失更大。”如果学了戒以后犯戒只有一个罪,你不学戒的话,重加无知罪。有说“不知者无罪”。佛法上讲“不知者两条罪,罪加一等”,为什么不学?(众笑)佛说好比一个人知道路,遇到万丈深渊,说:“你们不要跟来,不要跟来。”即使自己掉下去,还把别人救了。你不懂的话,你掉下去,后面的人跟着下去。

  佛在世时,有位莲花色比丘尼是证得六通的阿罗汉,因为过去世的因缘,她出家以后,她丈夫说:“你以后证罗汉果我还追你。”最后呢,她证罗汉果了,有个国王看到她,非要跟她一起生活一个月,说:“你不去的话,我把整个佛教灭了。”由于过去业力的显现,她自己的神通都显不出来,她为了救大家,犯了戒。这就是为了佛法的事业,牺牲自己。

  过去四川有一个军阀,侵犯四川寺院,他知道出家人不喝酒吃肉的,他说:“今天假如你不喝酒吃肉的话,我把一县人都杀了。”出家人 把酒肉拿来吃了,把这一方人救了。他的功德比不吃肉的功德胜过百千万倍。如果是这种因缘,咱们可以放弃自己个人利益,去顾大局,这是特殊情况,所以佛法是圆融的。有小乘大乘,根本戒与大乘佛教有的戒律有冲突的,但你发心了以后呢一点不冲突,好像戒条里有冲突,其实没有。

  这戒学通以后,看哪方利益大,咱们看事行事。

  海公上师叫大家要学戒,不学戒的话咱们不知道修什么呀,通往密乘也不行。有比丘问佛:“世尊啊,我智慧没那么大,我光学戒能不能解脱呢?”佛说:“能解脱。”另外一个人说:“我对戒律方面还不行,我喜欢修定,修定能否解脱呢?”佛说:“能解脱。”那个人去修定了。另外一个比丘说:“世尊啊,我这个人对于修定学戒都不行,我对学经、辩论很有兴趣,能不能解脱?”“能解脱。”后来有位比丘说:“世尊啊,你处处赞叹多闻,戒定慧三个要同时学,为什么又说学一个可以呢?”佛说“只能解脱,不能得解脱知见。”你能利益自己不能利益别人啊!比如说持戒的人可以解脱,修定的可以解脱,修慧的可以解脱,但是来一个修定的人请问你只持戒的人,你就慌了,不知道怎么回答。所以说你不能利益众生啊!因为不能得解脱知见。戒、定、慧、解脱、解脱知见,这个叫五分法身,就是说你既能利益自己又能利益众生,所以说要学戒定慧。海公上师讲到这段话以后,我们上师就从宝光寺去了近慈寺。

  在近慈寺,海公上师请了好多格西、活佛传法、灌顶,他自己也讲经。海公上师在寺院里,分几个学院,第一个学事堂,一开始,刚出家受戒的在学事堂,第二个才是学戒堂,第三个加行堂,第四个金刚院,你要一层一层上去。他在学事堂,在大寮里面干活,近慈寺每天七八百、上千人吃饭啊,那时候锅特别大,每天光烧火十个小时,还得出灰,这样干了几年,每天他念经不误,上殿不误。

  当时我们上师不识字,他在近慈寺第一年学字,有语文老师来教,他开始时一分钱没有,就拿印经切下的纸条,柴棍拿来削了当笔。有些法师笑他:“哎,清海师,像你这样能学好?”他每天都背好几十个字,不到半年他《上师供》、《五字真言》都会写会念了。《基本三学》、《四分戒本》、《定道资粮》,还有《科颂》、《比丘日诵》,他只背了三个月。晚上背经背得累了,有时瞌睡了,他拿一个锥子扎自己的腿。他十六岁出家,当时的近慈寺《四书》、《五经》从头背到底的人多的很,他一个不起眼的小和尚,一个字都不识,怎么跟得上大家呢?他只有拼命学。

  三个月以后,他学五部论。后来天智和尚讲《俱舍论》讲得很快,当时听的人都莫名其妙,他都听懂了,每天都作笔记,第二天他就演讲。就这样他在近慈寺一直学了十五年。

  解放后海公上师住在五台山清凉桥,近慈寺不到一年就走了一百多人,寺院里面没有供养,好多人都去打工。他说“我宁愿饿死,也不去打工的”。寺院留了三个人,做香灯,他照样每天念经,修《五大金刚》,不管他们怎么骂、斗,他都不理,因为他成份好,他是贫雇农,对他没办法,他们骂他,他就说:“你算老几,你看我是谁呀,我是贫雇农。”(众笑)那个时候贫雇农是最大的。去外面打工的每天有吃饭的地方,有自己吃的东西。他在寺院里吃麦糊,还要做供,有时做供的面,自己吃一顿,有时吃不到。他每天供水供灯,近慈寺几个殿他一个人负责。

  第二年,海公上师在五台山清凉桥授灌顶,当时有个老师父住他隔壁,过去近慈寺都是罗汉床,一米宽,一米长,他说在近慈寺十五年时间,没有腿伸开来睡一夜。这个老师父晚上偷偷来叫他,把他拉到身旁,小声告诉他:“海公上师在五台山清凉桥授灌顶。”听了这话,他不说话,肯定寺院不让他走,近慈寺殿堂的香灯,都是他管嘛。后来他为了去受灌顶,向寺院当时当家师请示要去五台山,“不行,”不同意就不同意啰,到晚上大家睡着了他翻墙跑!(众笑)当时有个居士供养他几十块钱,坐火车赶到五台山,当天晚上刚好进坛,进坛就受灌顶。以后就在清凉桥依止海公上师,又住了十来年。开始大家都对他大老粗光干活看不起,当时海公上师讲《现观庄严论》,讲了以后呢,他就下来给大家复讲,当时同学中有个别的跟海公上师说:“上师,清海师这种人怎么能给大家讲啊?”海公上师说:“他不讲的话,有谁来讲?”这么说了以后,再也没有人向海公上师打小报告了(众笑)。以后你们有机会可以听听我们上师讲的那些磁带,他讲得生动自如,他讲经从来不用参考资料,他说休息好就是最好的参考资料。

  晚年时,他每天生活从早上三点起来,这是我们五台山习惯,起来敲钟以后,我们在这边念经,他自己呢在房里面念《上师供》、《大威德十三尊》、《杜金巴》、《却甲》,还有法尊法师翻译的《广论》。念完以后,吃完早饭绕塔十三圈,然后回房修行。夏天八点多的时候接待居士,没有么就看看书。中午吃完饭他也绕塔十三圈,还磕大头几百个,然后才到圆照寺后大殿。他每天在那里坐,当时他的法座特别简单,做个箱子,上面放个垫子。他从小是做苦力的,特别惜福,我们稍微糟塌点东西他就大发雷霆。

  我们上师主张第一要干活培福,不培福什么都不踏实,你的智慧不开。有句话:“福具障自泯”,福气大了障碍就没有了。有时咱们学法无形中就起障碍了,有的是自己个人的烦恼习气,有的是家庭、周围的人给你搞的,这都是自己的福气不够,不能怪别人啊。《科颂》里就有句话:“增上谓外缘,是正报所依,世人不了此,缘劣怨他人。”外界的增上缘是…

《信行法师开示录》全文未完,请进入下页继续阅读…

菩提下 - 非赢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网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