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续本文上一页智慧是在我们脑筋里面,其实脑筋的智慧只是意根的智能而已。
我们眼耳鼻舌身这五根,各有其智慧存在,你大概感受不到吧!一个人要是识性太过发达,你会发现他的生活,他的生命毫无朝气,完全依据某一种轨则,在既定的前提下过生活,他一定是什么时间到了就做什么事。最有名的例子就是德国的哲学家康德。
康德这个人一板一眼,有点像中国的朱熹。他在大学里教书,下课后回家,他都会走到钟表店门口,对着大钟调整他的手表,几乎每天都这样。有一天,他问老板:「你的钟准不准?」老板说:「不知道,但是每天你走过去的时候,我就会调整一下。」他问:「为什么?」老板说道:「因为你走过去之后一分钟,你们学校的钟就响了,所以我也会来调钟,那个时间刚好是十二点,很准!」到底是人准还是钟准?
像这样的人他毫无生机,他的生命就跟机器运作一样。一个人之所以有朝气、有活力,就是因为他不太墨守成规,不按牌理出牌,思惟模式相当活泼。你会发现,这种人的生活也有点不规律。然而我们的学校教育、社会教育,却是一直要把我们规律化。
人与人之间不可能完全一样。一个人,包括他的生活,本身就具备了一种整体性,绝非单一性的。由于这种整体性使然,你才会发现生命的活力在哪里!如果是用脑筋的话,一定是将它规范再规范,一再地制度化、规律化,而最后会使我们的生机丧失殆尽。
我们吃饭的时间常按既定的时间安排,所以时间未到,你肚子饿了也不敢吃。相反地,虽然你还很饱,可是吃饭时间一到,你好像不吃还不行,这就是被规律化以后的情况。这时候你会发觉,一个人好像只有脑筋才是聪明、清醒了,因为脑筋操控了生活的一切。但是,智慧——人或任何动物的智慧——却不是脑筋可以比拟的。
你眼睛看喜欢的颜色、耳朵听好听的声音,鼻子闻喜欢的味道,这不是光靠脑筋就可以控制的。虽然脑筋会帮你分析,告诉你什么颜色最美、汽车的噪音不要听,家里可以布置成什么样子。
你需要什么好听的声音呢?柴可夫斯基的交响乐!为了避免噪音,你用双层、气密式的门窗,把外面的声音隔绝了,里面却还是在制造噪音啊!你只是把它叫做「音乐」而已。而且家里尽管已经拥有世界上最美的音乐,你却还是很想出去听听外面的音乐,为什么呢?因为耳朵有它本身的智慧;它需要新鲜感、需要平衡感。耳朵要的东西,不是由脑筋来下命令的。
眼耳鼻舌身意其实都一样!虽然脑筋为我们的生活形态下了很多定义和约束,可是我们自己的意根会去冲破脑筋的命令而另辟新天地。我们可以看得到,当一个人愈觉得空虚跟苦闷的时候,也就是脑筋所下的命令愈严肃、愈拘谨的时候。
这也是生命的整体性在起作用。脑筋只是某一部份而已,当这个部份太过强烈时,生命的整体就会瘫痪。所以脑筋实在是我们人类生活最大的障碍,可是人类却因为这个脑筋而自恃为万物之灵。是万物之魔啦!脑筋的作用很可怕,我们不知道,社会教育却一再地强调脑筋的作用跟效率,这叫自己残害自己。
各位,「行」指的是六根本然的部份,意识形态则是脑筋控制的部份,你能超越它,根性的智慧才能显现出来。所以我们所实践的,不管脑筋的意识形态如何地约束、干扰,你自己本身一生所行的部份,绝对是超越脑筋的。你要是在前面那一段叙述中,感受不到「存在的本然状况」,那就会多一个心理负担:「原来讲行、讲理、讲体已经搞不清楚了,现在怎么又多跑出一个新名词来?这个新名词有它真正的内涵,名词虽新,内涵却无异。理跟行之间,所表达的就是这个。
我们的生命本身受社会教育、意识形态的牵制跟束缚,已经一直受到扭曲,学佛就是让生命恢复本来的面目。我们只是让自己与生俱来的能力展现出来而已。你会发现,我们所实践的都是在真实理地的范围内,而真实理地的部份,就是行为实践的空间跟范围。他非常广大,当中没有框框,没有隔阂、没有任何限制,这才是真正的本来面目。
故随所证,理无不具;一证一切证 ,故见普贤一毛所得法门过前不可说倍。又是即体之用,故毛孔法门缘起无尽。
我们所证得、所体验到的经验,是法界存在所呈显的轨则,无有一法不具足,所有法都在这里面。像我们刚才谈的根性,如果你强要压抑的话,一定出问题。你看文明越发达,人类的生活感觉却更空虚、苦闷,精神病愈来愈多,自杀率也愈来愈高。心理学家尽管再怎么疏通、治疗都无效,原因就在于人的脑筋过度发展,压抑了根性所造成的;你没有让六根很自然地流露、很自然地生活。
你始终在扭曲和污染自己的生命,你把清净的本质和本能丢到一边,然后用虚幻的脑筋在那边创造生命,那个生命是假的、是傀儡、是被脑筋所指挥的;生命本身要当家作主,他想自己发挥作用,可是却被脑筋所控制,作不了主。假如你能够真正放开,对这些状况能够彻底了解,那就是「一证一切证」,一切都获得了。
法界,我们指的就是生命的存在,一切生命存在所呈现的轨则,全部都包括在里面。「普贤一毛」其实就代表了整个法界理体的全部,你若能够抓住其中的一丝一毫契入、证入,那也就抓到整体的根源了。所以虽然说是见到普贤的一毛,只是一点点,但已经超过前面所修种种法门的不可说倍。
这话各位要经常慎思,为什么说从根本修是从华严修?因为华严这个根本能够弄通,一切法就通了。虽说一法通,法法皆通;一经通,经经皆通。但是那个「通」,最后一定通到华严这边来,否则就没有穷彻根源。你若不在华严上面取得真正的印证,那就难以成就。所以这里讲「见普贤一毛所得法门……」,而不说「见弥陀一毛所得法门……」。阿弥陀佛的一毛法门,还没有普贤一毛法门多,为什么呢?因为弥陀虽然是佛,再大的法门还是由普贤性德所呈现出来,因为果地的部份,他还看不到,必须要藉由普贤的示现才能掌握到,关键就在这里。
这就是理地的一种根源,要从根源上取得。这有点类似我们工作上的学习。我们常讲,你做功课或做事情假如只靠表面功夫,应付应付就算了,那成绩绝对不会好;但如果你一直想了解「为什么、为什么?」当这个「为什么」一打开的时候,你的聪明才智就跟着增长了,修学法门也一样,光是应付,没有办法穷尽;你若想要穷尽,就一定要超越,超越就一定要直探根源。所以能从根源上掌握得住,那就超过外在形相的一切法门的不可说、不可说倍。
又是即体之用,故毛孔法门缘起无尽。
由是普贤三事涉入重重。
又云「即体之用」,就是「依体起用」,即依于本体之根本而起无边的妙用。所以虽是毛孔般的微细法门,但就其缘起来讲,亦属于法界无尽缘起。虽然这一毛法门是很微细的,但一毛属无尽缘起。
我们看山河大地,是无尽缘起;世界,是无尽缘起;即使一条牛,也是无尽缘起,甚至牛身上的一根汗毛亦属无尽缘起。一个人之所以成为一个人,那是无尽的因缘,一根头发也是无尽的因缘。你若是了解这一点,你证得一法,那这个法门所得到的成就也是无尽的。这就是普贤三要素「理、行、体」三者交融,重重无尽的情形。
这个「理」,就是所谓「体大」;这个「体」,就是为所谓的「相大」;这个「行」,就是「用大」。理、体、行就是「体大、相大、用大」,三个不一样。但是这个「体」,我们为什么把他叫「相大」,不叫作「体大」呢?这是遣词用字方面的一种差别,清凉国师用「理、体、行」三个字,其实都是道家的用语,我们只是把他借来用;而我们讲的「体大、相大、用大」,那才是佛家的用语。
我们看「要旨」这边所讲的,「普贤三事自相圆融者」,应该留意这个行文的意义。行仍行在理,行是行在理体之中,行没办法离开理体;有没有离开理体的行?没有那回事!
理之所显,亦无外于行的范畴,而行之所行都在法界内,所以都在理体之中。而体之所存,即是行之所依;理的轨范,亦自无外于体。理、体,还是合一的。如果不能如是了知,则是愚迷邪见,你要不能知道「理、体、行是一体」的话,那就是愚痴迷惑的邪见。
因为没有任何一法是在法界之外,所以理、行、体三事自是三位一体。非但如此,普贤行者,学此法、信此法、解此法、知此法,都是自学、自信、自解、自知、自证、自悟。大家要了解,都是你自己从自身中获得的,而非向外求得的;不是外面有什么法让你成就,而是你自己本身来获得成就。这个部份希望大家能有所了解,「普贤三事,重重无尽的交融」,这意谓着我们一定要真正的从本体上面去体会。
我们刚才所举的是本身的智慧、六根的智能。不要忘了,自古以来几乎很少人直接这样说明。我们只知道自己有智慧,但要怎么定义?你不会!世间的聪明才智,不能叫智慧。世间的聪明才智,指的是什么?佛法的智慧,指的又是什么?由前面所讲的,你就可以感受得到。世间的聪明才智即是脑筋的反应;佛法的智慧,则是六根的本体智慧,六根本身会起作用。
世间法的教育,是让脑筋起作用,把六根完全否定掉。脑筋所起的作用在指挥我们的时候,六根的实体本身还是存在的。这一点你可以想象得到,就如同我们自己把生命关在一个笼子里面,而脑筋却另外去塑造一个模型说:「那个就是我!」那只是个模型,那不是真的你!所以当我们把真正的生命隐藏在模型底下之后,你会有一种被压抑的感觉,不能舒展出来。一个人不能真正发挥作用,而让一个假的傀儡在那边起作用的时候,这个真的本身就会产生一种空虚、苦闷和无力感,因此他会想要解脱。
《楞严经》告诉我们,佛说我们末世众生只有一个名字,叫做「颠倒」;也就是脑筋太强了,伪造了一个假我的傀儡,把那个真我蒙蔽了。修行是要恢复本来面目,那就必须把脑筋所塑造出来的那个假我给破除…
《三圣圆融观》全文未完,请进入下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