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续本文上一页反正三十大板一定要打就对了,你会说修行真麻烦,修行就是来还债的,被打够了,就开悟了。
不是,因为这里面就有一个这个关键,你要全部背起来,背起来又要全部放下,放下以后,全部放下,你才能全体起用,你就会一直在那边矛盾,这一关不过去,告诉各位生生世世,你好像欠修行的,又要来,然后来了,心又不开朗,然后又很认真背,背了以后,又认真被打,然后又叫你忘记,你又不能忘记,忘记也要被打,大约,假如按照这个比例,全部背起来要十年,全部忘掉要二十年,然后一修法就全部通通跑出来,又要十年,比读博士还难,博士只要记起来,考试通过就好。
但是要当个大士,不是博士,不但要记起来又要放下,放下简单讲就是要把他忘记,要用的时候通通会跑出来,而不是按照顺序跑出来,一下子全部现前,就像你这样一起观的时候,他全部现前,不是先跑这个,再跑这个,再跑这个,不是,全部一次现前,这个就是修行。
法界观,法界的范围是那么大,教义、理事,这个顺逆,应感,还有人法、因果、行位,反正一大堆,我也背不清楚,你这些全部弄好,然后十玄,十玄门,每一玄十个通通现前,你通通要入,然后在修法的时候,你现哪一门你不知道,虽然有题库十个,但是这一次要出哪一个你不知道,不知道就表示他是无限量的,就好像这个袋子里面放两个球,一个黑的,一个白的,现在要下去抓,给你猜,是白的还是黑的,而且只能猜对,不能猜不对,猜对的,猜的不算要打三十大板,你要很清楚地看到,其实这种概念,百分之五十,事实上,跟千万分之一是一样的,因为要你百分之百很清楚地肯定,你是不可能的,用大脑就不可能的,绝对不可能,你有没有办法手还没有下去,就肯定这个是黑的,有没有办法,那你只能用猜的,你肯定说这只手下去,那两个当中他是抓这个,这个是白的,这个是黑的,所以这个拿起来一定是白的,他猜黑的,他一定三十大板。你能看得到吗,你看不到,为什么呢,因为他的训练是整体的,他才看得到,你只有部分的。因为你的概念只有百分之五十,所以你是猜的,百分之五十是猜的,跟千万分之一是一样的。
那一天我跟你分析说,十亿五千万的这个彩票,你要中奖是两千三百万之一,二千三百万分之一其实概率是等于零,可是还有人会中奖,为什么,因为他是二分之一的概率,关键就在这个地方。
所以你要做修行训练的时候,概率是非常小没有错,但是事实上,他还是可以现前。理论跟实际,关键就在于你的实修上面,绝对可以达到,这个是我们在做法界观训练的时候,你要有的一个基本认识。
大部分的学者跟行者,大部分我讲大部分,应该是指百分之九十九点九九九九,这样的概率,他们都是乖儿子跟乖女儿,乖儿子跟乖女儿,他就按照步骤,从大脑接受训练的时候开始接受同一个系统的教育训练,完全接受,按照步骤来的,所以当这种情况一产生的时候,那你的思维模式就已经僵化了。
而进入佛门中真正要训练,不让你僵化,要让你活泼起来,活泼起来就要制造矛盾,生活中给你制造矛盾,然后让你放松,放开心理的那些束缚,当你不能放松心理的那些束缚,你就会变成说,我有够衰,今天又被逮到了,当你有这种观念的时候,你的心性就开始扭曲。
我们要你做一个活泼的,就是一个纯真的人,他的生命是活泼是可爱的,是灿烂的,是芬芳的,他不是模子做出来的固定形状,他是自然的。那那个时候你就要去接受这样的一个锻炼,法界观在这个时候,他存在着这种情况。
因为你每次修法,你要记得,虽然这个坛城是布置好的,可是你每次修法的心境是不一样的,每一个不同的心境,所呈现出来的法界是不同的,所以虽然十玄门是十分之一,那个所观境是一样的,但是能观跟能入的这个部分是不同的,所以整个法界就多变,一直在变。
可是我们在想,我抽签抽到这个,然后我就照这个修,当你是这样的一种状况,你的修行不会成就,你放心你的修行不会成就,你想要修行有成就,你必须放空自己,全部放下,进到里面看到什么状况就做什么状况的反应。
你留意,我记得在初中的时候要参加演讲比赛,当时是乖儿子,照着老师讲的,写演讲稿,背演讲稿,弄了两个钟头的演讲稿,一上台,十分钟全部背完了,一上台就忘光光,十分钟,就把两个钟头通通背完了,我一面背,就要慢一点慢一点,下来以后,老师说,背的很好,校长也非常赞美,我十分钟怎么把两个钟头的东西背完了,到底忘了哪些,你已经完全想不起来,这个时候就产生一种状况,你要把你讲的内容全部记起来,然后全部放下,上台的时候,其实你要讲的次序是可以变的。
你要没有那个训练,你根本不知道,什么叫做把稿子全部背起来,然后又要把稿子全部放下去,然后看现场状况来应变,只有在现场看状况来应变的,那个演讲才会精彩,你又通通背起来,那你知道,眼睛是看着你,其实没有看到你,脑子里一直在背,眼睛就变成这样子了。因为你一直在背那个稿子,那只是前十年的功夫而已,你修法一面修一面修,其实嘴巴不知道在念什么,脑子一直在想那个,就你记的东西,你必须要把他全部放下,在放下的过程里,你就是要面对,他放下不是一直忘记就好,你要面对实际境界,其实是把所记的,所背的东西再拿起来应用,而那个时候的应用就不照次序来了,你会看着环境一直变,一直变。
所以我们要求经教院的同修,你一定要上台讲,讲一定要讲,而且讲的标准是一个月要讲一百个小时以上,一百个小时其实是打对折,我讲的是要讲一百堂,一百堂每堂是两个小时,一个月三十天,你看看,一个月三十天要讲两百个小时,你看会不会拼死,第一个就是你拼命去接触众生,一直讲一直讲,然后,你要认真写,只有在跟众生一再的探讨切磋的时候,你的思想才会活泼起来。
因为众生来的不一样,那个来跟你谈密法,这个来跟你谈禅法,密法才讲完,还都是曼陀罗的时候,他要来跟你讲禅,这个还好,都还在讲修法,那个来说,师父,我妈妈现在病重要怎么办,你妈妈病重,那个才刚说怎么入禅定,这个妈妈病重,你没有办法用你所记的东西来处理这些,你必须从现场的状况里,你去反应跟应变,只有这个样子,那这个时候,你的生命才能全体起用。
你不能够说对不起我刚才讲密法,你就接着密法再讲,他说不用密法,我现在癌症末期要怎么办,你叫他怎么办,十一面观音还是准提法,不是,你要怎么看着众生现场,你要显现的什么法门,不一样的,所以当你这样一天下来,晚上要睡觉之前,你一坐,那一天的法界全部现前,从早上起来一直到你现在睡觉的这个时候,是不是全部现前,这就是修法,这就是法界观,会随着你的深度,随着你的广度会有不同,所以经教不是说讲经的不是修法,讲经本身就是一个行法,因为他所面对的完全是心的历练,法界观在训练的,这一方面特别强。
当然,各位现在还没有开始进入法界观的范围,你在粗禅观的上面要先培养好,做好前期的工作,然后你细禅观好入,禅观的基础弄好了,后面进行就顺利了,所以我们才跟各位一再的强调,基础工程一定要有,你要修法界观,你要懂得证阿罗汉,要证阿罗汉,你要懂得前行置心一处,参禅金三角,你要参禅金三角要具备,你要先看正法,邪法,你到底分得清楚,分不清楚。
所以我们从一开始,各位你从人格性的健全,以及你所知道的,佛陀到底要教你什么,你到底要跟佛陀学什么,你有没有搞清楚,这个就是资粮道的部分了。弄好了以后,你开始禅修,就是初禅观的部分。体验生命存在的真善美,然后进入细禅观,看到心念的轨迹,包括识性,根性,识性如何破除,根性如何起用,开始培养,到证阿罗汉以后,一分保任,你很快会进入到法身大士的领域,关键就在这里。
只有进到法身里面,你才有可能修法界观,现在一开始你就修法界观,那叫做文字观,不是苍蝇蚊子的蚊子,语言文字的文字观,你只有在文字上转,因为你前面的那些没有你进不去,这个是法界观进行的一个前行准备工作。我们先讲到这个地方,大家休息一下。
《华严禅行法--《禅观》第七集》全文阅读结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