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续本文上一页我们这相应是你如是因如是果,我因行万行,所以果德庄严。万德庄严,是不是这样,一行万行,因万行所以果实万德,所以叫做万德庄严,是这样的一个相应法。
不是你去通鬼神跟那个鬼神相应的,不是那个相应,所以禅观跟瑜伽的部分完全是讲你实力下去的,因此你一定要记得。
禅观的第一个先决条件就是要提升你的生命能量,不是耗竭你的生命能量,当你不能提升你的生命能量是没办法的,这是我们一再跟各位谈的,你要怎么提升你的生命能量,这非常重要。
所以我一直跟各位讲,你不能掉入舒服坑,因为进入舒服禅里头,你看起来第一次进入舒服禅,你也是生命能量很高,但是你会变成一个假壳,假壳就是里面会一直中空掉,中空掉的结果就是什么,是你意兴阑珊,没有那个生命力,缺少生命感。
你说修行很好,你也一直坐,一直坐,生命能量一直流失,然后你又舍不得放弃,又很喜欢坐,然后没有奋斗意志,做什么都好啦,好啦。好啦又提不起劲,你那个一直打坐一直在修行,就好像那个篮球要灌气,压下去...压下去...,然后灌得很起劲,篮球还是没气。你看舒服禅的人打坐就是这样,他生命能量不能提升,没有办法提升,他打坐应该是灌气进去,他就漏气不见了。你手再按还是软软的,为什么?因为你嘴没对准、你嘴没对准,所以你打不进去,舒服禅就已经歪了,已经歪了。
当你打坐的时候一直就有那种情况,意兴阑珊提不起劲,什么东西都不太想做,所以你是很好的戒律受持者,为什么?不但吃草,三餐变一餐,一餐又随便煮,怎么随便煮,开水煮开就好了,其他的草倒进去捞起来,你越来越没能量。你说动,好像也活着,你说起劲,也舞不起来,人家讲什么都好嘛,也好,然后人家走了你就睡着了,都是生命不起劲,那都舒服禅的通病。
刚开始你没感觉。舒服禅拖个三年五年以后,这种现象就很明显,而且你会发现这种人很奇怪,不流汗,身体好像有一种清香,也不是香皂香,因为他已经快变成行尸走肉的香。为什么会变成那种状况,那叫舒服禅,舒服禅我们叫枯木禅。
你看一坐就这样子,姿势很美跟木头一样,那麻烦了,这完全弄错。我们在跟各位谈的,你一定要跨过这个舒服禅,你修行生命能量会一直起来。
所以我们现在对于修行次第要重新来,我现在正在找一个叫做哈达瑜伽,耳根圆通章就是教哈达瑜伽,但是那个太简略了太简略了看不出说要怎么指导你,我想说从印度那边能不能找到哈达瑜伽来,哈达瑜伽它可以使你的生命能量非常饱满不会掉入舒服禅里。
可是我现在找不到那个标的,大家来的都在教体位法,然后都说它是万能的没有一个人敢说他要教哈达瑜伽,所以我们来有Bhakti瑜伽,他跟我们关系不错Astang瑜伽我们自己直接找到的他也关系不错但是就是缺少一个哈达瑜伽,因为从闻思修入三摩地出于闻中有没有?入流忘所那个闻就是哈达瑜伽,你不从这里来作自我修炼,你很难提升你的生命能量。
所以我们现代人修行都修的病怏怏的,那个生命进入萧条期,怎么修行以后都会进入萧条期呢?生命能量耗竭了这不对。
修行以后固然也不必像俗话所讲的红光满面,那也不必,恐怕还是出问题。但是你要有足够的生命能量要有那很强烈的那种什么敏感度,但过敏三郎不算。
对于生命的存在你很容易感动,经过这个感动的阶段你会控制,你有敏感度,你那生命的觉知是很够但不会常常掉眼泪,刚开始我们会经过一种状况,看到这个人哇!很感动很感动,感动就好了,哭的好像麦克风那么大不用,小声,知道内心的感受有一种悸动那样子就可以了,可是刚开始你控制不住所以很多人是这样子,这个炉香赞开始炉还没炉完你就哭了也不知道哭什么,那是一种感动,感动就好不要哭,
不过刚开始你会受不了你会哭,哭几次就好了,哭了好几年还在哭这个有问题,每一次炉…就开始了,有的是看到佛像就哭,看到出家人走路威仪很好他也哭,不知道哭什么,你欣赏没有错,受感动也对但是这个应该是一个过渡期,假如只有这一方面那个大概也是脑筋有问题。
因为那个感动是指全方位的生命成长,你在各方面你都会感动而不是对某一种人,那叫粉丝,那不叫生命成长,你是和尚的粉丝而已,看到和尚就哭,那不是神经,不是,你应该是生命是全方位的,看到有美的那种表现你就会欣赏,这是很自然的很自然。
听过佛跳墙没,佛跳墙就是和尚被那个菜香迷住了所以跳过墙出去吃了,那个人家在吃你一个和尚跳下来也要跟着吃,所以这个东西好吃叫什么名字所以叫佛跳墙,是没有错,因为他感动,他本来是一个乞丐人家去化缘回来吃剩的一直卤卤卤,卤一锅在那里,那到晚上一卤打板的师父走到那里怎么墙外有那么好的香味,他一时感动所以跳出去了,吃的人叫佛跳墙,你们不能跳出去跟你讲,你这跳出去就麻烦了以前可以跳墙现在没墙跳,跳出去摔下去。
生命的感动是会造成的而那种感动是纯真,这个纯真没有意识形态没有意识形态,为了什么那都不对,他只是真他只是感动而已,你不能一感动说不行,那个我吃素啦不能吃那个,你根本就意识形态把你卡住了,你动不了了,感动是没有意识形态的,欣赏生命是没有意识形态的,美就是美,还有什么意识形态,你有意识形态那已经不美了,那是大脑的伪装大脑的装饰,那个生命无法展现。
所以我们在修行的时候是训练这个生命能量的提升到某一个临界点你会出现那些状况,好,那个状况再超越以后你就正常了,你就超越凡夫的阶段了,开始进入行者的领域。
行者到了某一个层次以后你就转凡成圣,在行者的阶段里我们还是凡夫,他修行到某个程度你会转凡成圣那个时候才超越凡夫,但是行者的这个凡夫跟凡夫的凡夫不一样,因为你已经找到路线这个叫上道,凡夫还没有找到上道的地方他即使上了道他还会再溜下去,因为他只是做生意,靠佛吃饭的很多,很多卖香的他也上道了,可是他钱收了就出道了,又下交流道去了,他只是去收钱而已,靠佛吃饭做佛像的这些都是靠佛吃饭的,看来好像上道了可是他钱收了又下了,又下去了他没上道;
修行者不一样,他上道就上道,他是真的那一条修行的路不一样,所以这个凡夫是行者,行者也是凡夫,当他到某个程度,他就转凡成圣了。
我们恭敬行者,是恭喜他走上这一条正确的道路,我们祝福他,我们赞美他。因为我们还有很多业障牵绊,所以你上不了道,你也摸不到。也知道很好,好是好,收了钱就不好。为什么,因为你又出去了,你不上道,因为你还有很多业障牵绊着,所以你想转凡成圣那就很难。
但是有一个例外,虽然我不上你那个明显的道,就我不现出家相,但我还是行者,我是在家行者。你基本上还在道上,这种道也是真道,他虽然像上不同,可心同样在菩提道上。他虽然没有现出家相,但是真在菩提道上,反而现出家相的人,心不在菩提道上的多,所以你在这里,你就要能够掌握得到,真的身现出家相,心也真的行在菩提道上的,那这个人是可贵的。
你假如说因缘不成熟,心在菩提道上,身不现出家相,你还是很好的修行者。你照样这些禅观都可以进行,都可以进行。我们在家众,在这方面有成就的人不亚于出家众。这个您必须看清楚这真行菩萨,真行菩萨道不是相上的问题是心行的情况,我们非常期待大家能够在这里弄清楚。
这一个法界人中像或者是卢舍那人中像它表达给我看的是相当的清楚。那么这里面有一个问题。
现在我们看的这个东西你看不到他的服装的情况,这个是原始的图像后来的图像就有点衣褶的这种情况出现,然后在衣服上就等于画在衣服上,这个图里面应该有吧,衲衣画在右侧E区描图,描图有没有。衲衣是自己假设他是一个衣服,研究者表面当然是衣服不是衣服就变刺青了,刺青变成在身体上刺青,它不是刺青你不要自己回去自己刺青它是画在衣服上面的,那么古代技术上没那么清楚,光是把这些图案雕刻在这个佛身上面就不简单了,然后又要按照衣服的褶纹高低起伏那就更难了,所以站在艺术跟审美的立场上通常不这样子,它只是一个人身的形象把整个法界弄上去。
其实全图不是这样它是有头的这个地方有脚的这个手有手掌的,它只是那个地方没把它作画,没把它作画叫把它表达成说这个就是衣服的范围,因为这是脖子,头上没有就是衣服的范围这样子,它只是这样子而已那么后来我们有做像,做像的时候应该就是早期的中原的佛像,它有中原的造型然后来做,这个是按照西域当时佛像的造型直接在身上雕刻出来的情况。
这个图像让我们有很深的感受也就是早期修行的人在这个时代里你不必去强调说它是禅修还是密法,因为这个是大约在西元一、二世纪的时代,一世纪、二世纪也就是汉朝那个时代有的,一直到五、六世纪都还有,大概现在研究这个法界人中像的部分那都是那个时代的。
到后来尤其我们近代仿造的,因为要卖好价钱就刻的一塌糊涂的,那个造型没有它表法的多,像这个表法都很多,有没有,这个来讲应该是地狱道,这个地方是最下层应该是地狱的,有没有这个要受刑的,在地狱道的那情景一个一个最下层然后在上面一层要表达的东西都有它的法意在,而这一层有这一层的经典,这个地狱再来这个什么一道一道一直往上走,一直往上的一种情况。我们就不详细的跟各位做说明了。
让各位留意到有这么一回事,因为刚好有这些资料到道场来我也就借这个因缘跟各位介绍卢舍那人中像。我常常跟各位提到,各位也常常一愣一愣的,师父说法界人中像我就只好听法界人中像,师父说卢舍那人中像我就卢舍那人中像,师父说华严造像法我就华严造像法到底他在讲什么,我哪知道,现在这是一个标准的给各位了解,这个还不是实体物,实体物我们还没有福报遇到,有福报我们通通会请回来给各位看,好,今天就跟各位讲到这里。
《华严禅行法--《禅观》第二集》全文阅读结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