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续本文上一页里面看到有四圣、有声闻、缘觉,有菩萨有佛。这个就是聆听欣赏;
你会接纳;你会欣赏、你会接纳,他演被阎罗王抓去的那个鬼,他表现出来就看到了,你就也接纳,他就去了,你总不要在那边再说谎话,再说他不是鬼,因为你真正的看到,他在这华藏工程里他表现的很好,他虽然啼啼啼,啼的没有很好,也扯不出东西;到底讲什么我也听不清楚,但是他就很认真讲,因为他不会讲话,他从来没有站起来表达过,你突然间要他,“昨天、今天...明天...,请多多包涵,我不会讲话”,你到底在讲什么,那不管,你看到他很认真在讲,认真就对;
我们不是要他的知识,看他的生命,你会不会欣赏他,你看这么样认真,你看,上一次起来喂...不出来,结果站了三分钟坐下去了。现在这一次来,竟然前天、昨天、明天...喔,谢谢大家。这样已经讲了很多了。表示他有在进步。
你不能把那一个他讲得很好,你知道那都是装饰品。大脑的装饰品,不真。这个虽然讲实在很想打下去。但是人家真的很认真,你看到他阎罗王说这家伙通过,因为他认真,下辈子一定比这辈子进步,这个就是欣赏,你去接纳他,这才是真的华藏工程。
你要真的这样去训练,你要修禅观,你就修得到了。因为你会感受到,会感受到,真实的生命在起作用,慢慢的你去培养,所以你去欣赏。我说落叶美,这花开很美,它枯了掉了也美,你到底看得到看不到?师父说很美,对,很美。怎么很美,师父说很美。那个叫美吗?你根本欣赏不到,你只是意识形态,我们那个师父他就说,落叶掉了很美,所以我看到落叶就很美,结果你把落叶变成很美。你要感受到它的美。
你要带着疑情,什么叫做美。这片落叶怎么叫做美,我实在不会欣赏。不会欣赏那也是你在欣赏。因为你现在正在摸着石头过河,你不会欣赏,你在学习,学习欣赏,这个就真实的。不是说师父说很美,你没看到,很美就很美,你就是不会欣赏。其实你比人家更不会欣赏,因为他看不到哪里美,他疑情在起作用。你没有,你只是意识形态、语言文字接受。因为师父说很美,所以我就跟着说很美,那一点都不美,倒是那带着疑情,到底是哪里美,把它翻过来看也不美,不小心一捏、碎了!哇!哪美,美在哪里?你只要带着疑情,有一天你会发现,哎呀!真美,那就是你成长的轨迹。
我们怕的是你用意识形态那就麻烦了,去培养那个,培养!师父说隔壁这个是菩萨,我怎么看他都不是菩萨,每次坐下来都不关机。唧唧唧唧,然后到处逛,但是说他是菩萨,我就要欣赏他是菩萨,这个也菩萨,那个也菩萨,到底菩萨是怎么定义的
有一天你慢慢的感受到,啊!原来!大家都是菩萨。你知道吗?那个摸索,是你最重要成长的机会。
你假如都不摸索就没有,这个叫培养,慢慢去培养。培养不是一晚长大一寸,没那么快,那么快大家早就成佛去了,还会坐在这里糊里糊涂,不会。你要慢慢来,慢慢来,一定带着,这个就是修行。
好,这个情况,当你这样一直训练,一方面技术面要进行,一方面工程面,刚才讲禅观这个是工程面,技术面你到达制心一处,工程面也到这里。好了,现在问题就来了,技术面也到制心一处,修行开始线。工程面也到这个净识,感受生命存在的能力,也有了一点。当然有的圆的、有的扁的,有的红的、有的绿的,那不管,大家种类不同。到了这样一个状况,我们的修行就正式开始了,那才叫正式开始,这个是按照禅修的办法。
或者你们密法修法,这两个你看同时进行。我们现在因为有意识形态区分,禅修就是先念佛、拜佛,然后静坐;因为念佛,所以一坐下来佛号一起来,这个时候你的整个生命感觉就会出现,那叫生命观境。那是属于这一块的一部分(法界人中像),每个人不一样,不一定这里面牵涉到你个人的身体状况,还有心理状况,所以它呈现的状况会不一样,早期是不管哪里啊,后来就会有所偏重,那是后来分析的,我们不管那些。你就当作什么都有的火锅一样,煮下去就对了,通通一起。
禅是这样修,密也一样,密它一定要有一个什么,先唱字母再持咒。其他的修法都是平常你的工程面。当这个地方唱诵字母再持咒的时候,就跟念佛以后打坐的情况一样。当你在持咒的时候,字母它会推着你前进,那么它也会出现这里面的状况(法界人中像),刚开始你可能一小块,朦朦胧胧的,不是很清楚的,当你的功夫一直下的时候,就会一直清楚起来,接着扩大。扩大成全方位的,这个就叫法界观。
所以我们在华严法界观门里头,它特别训练这些东西,它特别训练这些,到这里面整个画的东西都是法界观门所写的。
所以你说杜顺和尚他写华严法界三观,我们通常叫法界三观,就是修大方广佛华严经的法界观。他的法界观门里头就是这个状况。那么请问你,杜顺和上有没有看过这个东西(法界人中像)?我不能够肯定他有没有看过,但是他的观法就是在描述这个东西,肯定他一定看过。
尤其是到了贤首国师的时候,他是康居国的人,当然他的爷爷就也到长安来了,他跟着他到长安来,所以他们在西域文化里头,这东西应该是都接触过了,所以你要知道,华严为什么特别有法界观跟卢舍那人中像,有绝对的关系,卢舍那人中像和禅观有绝对的关系,所以我们都叫观观观。为什么什么观什么观?
你在修密法也一样,你布置坛城是要给你起观的,坛城的布置是从法界人中像演变出来的,禅修是直接用自己的身体下去观的,它不透过俑,密法是透过俑。但是禅不是,禅是直接用人,直接自己观。我观这个人中相的手臂的时候就观自己的手臂,有这种状况。观这个手臂的时候我就观这个手臂,我观这个胸部的时候就是胸部,臀部的时候就臀部就全身整个法界就在我身上,直接从身入法界有没有,就这样来,同入毗卢性海就在这里,华藏圣域就是这样子就直接进去。
所以你禅修的本身直观就是禅观,没错,但它是直观但是密法是透过媒介来观。密法要有坛城,密法有坛城它有个方便,一方面自己好修行、一方面好接引众生,但是所谓好修行、好接引众生就是很麻烦,什么麻烦?好懈怠,因为有东西可依靠,但禅是没办法的,你一定要精进、不精进你已经脱离了,你那个修行起观你起不来了,无法起观,所以禅法到最后会变野狐禅,就是这样子。你不知道修到哪里去了,密法比较难变成野狐禅,因为它有东西在,你要留意到,这是禅观的实力。
所以你一定要到制心一处开始,制心一处开始这个境界(法界人中像)基本就会现前,他不清楚,破无明以后它就会清楚起来了,那就入法身,很快会进去了,这是禅观的一个过程。
禅观不属于禅、也不属于密,它不分禅密通通要禅观,禅也要观、密也要观。在华严里头它本来就修各种观门,法界观是其中之一,有没有。华严三昧观也是这个观法,都是观,观是这样来的,它是一个行法,所以你修密法的人需要禅观,修禅法的人更要禅观,你修净土的也要禅观。
但问题是禅观的能力你是怎么培养的,它一定有一个步骤,你必须按照那步骤来,没有办法省略,你说我跟别人学就可以,那你去跟别人学,因果由他背,我不管。但是我们告诉你,你要进入这里头,你就要按照一定的步骤来,所以能,禅观的能,禅是有能有所,所可以,所大部分都变成文化系统,这是一种文化(法界人中像),这个也是一种文化(胎藏界曼荼罗图)。
现在我们摆设的这些也是一种文化,我们这是按照唐式的摆设方法,也有明清式的摆设方法,那都是坛城的布置。没有对不对,那些都无所谓,但是问题是你那个能,能力,能不能起观,而所有的观法当中,最圆满的观法就是法界观,法界观最早期的典型就是卢舍那人中像。
所以修密法,我们是源头,华严密法是一切密法的源头,这句话讲起来很狂,但告诉你八九不离十,因为这个密法在印度是什么状况目前没有什么东西可证,唯一能找到最早期的密法是这个法界人中像,就是从西域过来的,这是我们所继承的,也是我们传承给各位的,你就从这个地方来。
现在我们在想怎么样,最好是用铜质啊,石雕也可以,比较麻烦要找一个样品,这个样品做起来大家都可以作为一种真正传承的依据,这是一个,另外一个华严宝塔,一个华藏世界海的华藏塔,这也可以,塔也是一个起观的标的,但是有这个是最原始的状况。
因为华严塔的东西已经是唐朝以后的东西,这是唐朝以前的,卢舍那法界人中像最原始的状态,最成熟的状态是华严塔,最原始的状态是法界人中像,或者叫卢舍那人中像,我们每一个都可以修,每一个人都可以继承,因为这是我们的根本,而到目前为止,把这个法界人中像当做佛教艺术品来研究啊,当做禅观来研究也有,但是把它当禅观来修行的还没有,所以这个法基本上断除,断了,但是在我们自己本身里头,因为根、种子就在我们这里,我们自己可以发起,这就要看各位了。我只是起一个引导的作用。
跟各位讲说这个非常好,而早期修行之所以会那么相应,关键就在这里。我们大乘修法有两个系统,一个是中观论派,中观论派是龙树菩萨为代表的;另外一个是弥勒菩萨代表的叫做瑜伽行派,有没有。瑜伽行派其实就是yoga派,yoga是什么?就是禅观,我跟各位讲,yoga这两个字翻成中文就叫禅观,没有依据,现在历史上都没有证据说应该怎么翻,就叫瑜伽行派是当时翻译的,用现在的话来讲以中国人实修的历程里,yoga就是禅观。禅观yoga来讲叫相应。
事实上禅观也是讲相应,完全一样的,基本定义是一样的,只是现在找不出它的语源,这文字的字根的语源。源、源头在哪里,不知道。但是我们实际从修法的立场来看,我们都在走这一条路,都在求相应的,这相应跟你那神通相应不一样,那个相应就做见到鬼,那个不叫相应,…
《华严禅行法--《禅观》第二集》全文未完,请进入下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