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续本文上一页小啊,你一见到它,眼睛一眯向后一转,你就跑了,你不知道当你向后转它已经不见了,因为它已经飞掉了。
不要那么恐惧,因为那是你意识形态,小时候啊家教就教你莫名其妙的怕啊,就像蛇一样,我们一看到蛇为什么怕啊?我到云南去看,云南人看到蛇不怕,他跟蛇玩得很好玩的,印度人更不怕蛇,他们都玩成一堆。云南不是有个小姑娘跟蛇一起跳舞吗,白蛇,还是白蛇啊。当你从小的意识里说,它是好朋友,那这东西就跟你是好朋友;那从小教你说它很可怕,那时候你就怕住了,只要一次就好了,那以后你看到蛇就莫名的毛骨悚然。它本来那么可怕吗?它本来不会,它只是存在而已啊,可是意识一直教你说它很可怕很可怕,那它就很可怕啦。
所以我们现在对蛇的处理都不对,你在草丛里走路怕蛇,然后就很静的慢慢走,那你弄错了。俗语不是教我们说打草惊蛇嘛,所以草丛里走路,你就要打草啊,把蛇给赶掉啊,可是你不是,你一打草怕蛇来咬你啊,刚好颠倒嘛。所以我们有很多观念是错误的,那些都是意识形态带来的。这个地方讲到,所有的生命都来集会啊,他讲的,很简单讲就是所有的生命,包括鬼神都来集会。他的重点是讲所有的生命啊,都应当懂得孝顺,他意思是这个意思,所以才会把各种生物的形象都表达出来。
“复有他方国土”,还有他方国土,“及娑婆世界”,那这两句话的意思,就是除了我国人,所有外国人都来,那不是全球的人都来嘛,对不对?他的定义就是这样嘛,所有外国人以及我国人,他意思就是这种情况,全世界的人都包括就是穷尽了,这等于全宇宙中所有的海神、江神、河神、树神、山神、地神、川泽神、苗稼神、昼神、夜神、空神、天神、饮食神、草木神,如是等神,皆来集会。在讲神,神在这个地方来讲,印度的语言来讲,讲神都是讲女性,所以他讲鬼的时候就讲鬼王,王是指男性,所以鬼王是指男性的神,有没有,神是指女性的神。
那全世界大概除了中国以外,中国的神是很没情调又不浪漫。那些印度的神都是成双成对,都有爱人,然后还会生孩子。我们的神都没有,不会生孩子,我们的神从不谈恋爱,所以我们只有七夕,没有情人节,对不对?所以只有骚人墨客才会编一个“愿有情人终成眷属”,因为我们的神都不恋爱,所以我们人间就很悲哀。你看从印度一直到希腊所有的神几乎爱恨情仇都有,我们的神都很正义,因为关公领军,所有的神都不敢恋爱。吕洞宾恋爱失败,所以没有人敢恋爱。这个是民族性格,所以塑造的神的性格也都不一样。
他讲的是这两个,所以他这个地方先介绍女神,这些江神、海神,通通都是女神。那下面一段讲“复有他方国土及娑婆世界诸大鬼王”,鬼就讲王了,这个就讲男神,所以男的神都是鬼,你放心,女的神都是神。“所谓恶目鬼王”,这个长相大概很难看的样子,“啖血鬼王、啖精气鬼王、啖胎卵鬼王、行病鬼王、摄毒鬼王、慈心鬼王、福利鬼王、大爱敬鬼王,如是等鬼王,皆来集会”,你看他把这个情况都有了,而且又是lady first 对不对,女神排前面,男神排后面,跟我们不一样,我们一定是男神排前面,女神排后面。你看佛法从一开始就表达很清楚女生第一。
好,那这该来的都来了,那不该来的是谁也不知道,反正来的都到了。好,“尔时释迦牟尼佛”,直接,经文开始就是释迦牟尼佛告文殊师利法王子,有没有?经文一开头,前面都没有,它只是序文,介绍而已啊,都没人讲话,对不对?前面这些都是经家记录,记录到这个地方啊,都还是经家记录,有没有?那释迦牟尼佛一开口就是说“汝观是一切诸佛菩萨及天龙鬼神”,有没有?他只是转头跟文殊师利讲而已啊。但是在这他跟文殊师利讲之前,那有一个前行的酝酿嘛,是不是?那你要知道这个酝酿有多久啊,你先把还原到那个历史场景去,佛到忉利天宫来应该来一个月了,应该有一段时间,至少有两三天了。还敲锣打鼓,贴公告、发简讯,通知十方一切佛国度说:释迦牟尼佛要跟摩耶夫人讲经啦,你们要不要来,要来赶快来,现在来啊,时间到了。时间到了,早上九点半了,呵呵。大家都到了,那佛陀看看好像都到齐了,已经塞的满满的了。这个时候他开口了,直接就跟文殊师利讲,是指这样的情况,他有一个场景在那里。但是这里头运作的历史实际状况如何,跟我们现在不一样了,我们现在没有办法去想象说,佛陀那时代他们有没有带耳机,这边发通讯的,那边收通讯的,有没有?是不是这样的情况我们现在不清楚,但不管怎么样,是有这样一个集会状态已经到达,人员也已经都到了,现在才开始。
那么现在开始啊,前面的那些序言所表达的是他的环境,一个环境,现在要进入正文。正文,但是他有一个引言嘛,所以他先询问,他说:“汝观是一切诸佛菩萨,及天龙鬼神,此世界、他世界,此国土、他国土,如是今来集会到忉利天者,汝知数否? ”你知道有多少人吗?他先问这个东西啊,问这个啊,你可以看,从佛法中来看,这句话问的很没有意思,佛陀管人家来多少干嘛,对不对,他为什么会问这个呢?他有一个意义在,他为什么要问这个数,那你可以想象问题不再人数多少,而在这个人数大小所代表的意义,关键是在这个地方。佛陀在所有的经典里从来没有问过这个东西,这根本没意义嘛,这又不是做营销的,说成功与失败,现在卖票,卖多少,到底卖座不卖座,统计以后,有没有打破历史记录,突然哪一个骗子出来说卖了多少钱多少钱,不是这个意思啊。那既然不是,他问这个就没有意义,那么为什么要问?
“文殊师利白佛言:世尊,若以我神力,千劫测度,不能得知”,他讲,现在所来的总量有多少,用我的神力,用我的天眼、法眼,千劫测度啊,再怎么丈量也算不出来。“佛告文殊师利:吾以佛眼观故,犹不尽数”,我用佛眼看也看不到,看不到边际。这个量就有问题了,佛眼是无所不知啊,怎么会算不出来?佛眼连这个三千大千世界下了一百劫的雨,一共下几滴雨他都算得出来,那怎么这个他会算不出来呢?他下面讲了,他说“此皆是地藏菩萨久远劫来”,地藏菩萨很长的时间以来,“已度、当度、未度”,最可怕的就是未度,已度、当度都好说嘛,那未度就无尽了,对不对?已度、当度总数不管再大极大也是有限,都算得出来,那未度就无尽数嘛。“已成就、当成就、未成就”,你看看就谈这一个未成就在那里啊,连未来要度的也都到啦。这个你就不知道,这就我们常跟给位讲的,华严里头在讲的时间,他是没时间的,他是过去、现在、未来三际同时现前。你的大脑只有从过去走向现在,从现在走向未来,你的大脑没有办法从未来走向现在,而生命的本质他是存在着过去、现在、未来同时存在,这个就不可思议的地方了,你的大脑想象不到的。
这个不是念过去就好,我想这个东西我们知识分子都会非常犹豫,这个未来世现在怎么会现前,这个不止你怀疑我也怀疑,对不对?你读大学我也读大学啊,你不要以为你是科学主义者,我也科学主义者,你会求证我也会求证,对不对?你有几段论证我也有几段论证,大家都论证过了。那么多的天下精英,他不会把它改吗?这要是基督教早就改了,这个不对,已度、当度,没有未度,未度都还没度哪算,对不对?但他也不是说,反正到最后通通都度了,也不能这样讲啊。所以他这种语言是一种模式,这个叫语言模式。
他讲三际穷尽就好了,为什么要已度、当度、未度,还有已成就、当成就、未成就,要重复讲两遍?语言模式跟思维模式,这种语言告诉我们叫做无尽或者无限,它不是有限的,有限的极大还是有限,无限的极小还是无限,你知道吗?而有限跟无限是什么差别,你知道吗?这种观念,有限跟无限什么差别?无限就这样画嘛,对不对?画8跌倒了∞就无限了,对不对,是这样吗?不是,这里有一个袋子,袋子里有好几颗球。有几颗,你通通把它拿出来放在这里,拿光了,这里有几颗球就算的出来,对不对,这个叫有限,不管你袋子再多,你拿光了就没了嘛,这个叫有限。袋子越多越大也是极大而已啊,可袋子里面不管有几颗球,有两颗,你拿起来,然后再放下去,拿起来再放下去,它永远拿不完,有没有,这个叫无限。你懂吗?拿起来,看到没?然后再放下去,再拿起来,然后再放回去,那你拿的完吗?这个就叫无限。你会不会定义?有限无限啊,拿起来不放下去,拿起来不放下去,一定拿完嘛,不管里面有多少一定拿光嘛,这就有限嘛。换句话说,无限的东西是一种循环,生死轮回是无限的,因为你一直在轮回嘛,唯一使它变成有限的就是不轮回嘛。
好,另外一个状况,无限要不回头,只向前走不回头,这个也无限。所以佛经里讲一个东西,它数字当然很大,它从这里开始向东方走,每隔五百劫放一粒米,像现在我们讲说,五百万公里放一粒米,那把这个三千大千世界磨成极微尘,一微尘为一粒米,那么一直每五万米放一粒米,一直放,放到这个微尘数的米通通放完,那距离有多远,这个还是有限。它如是已去尽未来际那就变无限了,所以未来啊,是用来讲无限用的,一种无限。那你修行也是这种状况,你只要确定正确的方向,东南西北不要紧,你是朝那个方向走,你尽未来际绝对对。
那你只要想说“再回来”那你就完了,那就轮回啦,所以你要懂得这个佛经里头语言表达的那种模式,假如这个模式没有的话那没有办法。我们跟给位讲,修行进入三昧以后是完全是语言模式在指导的,假如说你没有架构我们的语言模式,那你到那边一谈问题的时候你又回转了“啊,不是说嘛”,又回转回来了。一回来的话就没有办法再校正了,因为在三昧里头的境界啊,是不容商量的,只能前进,那之后就很麻烦了。所以一定要架构这个共识,它的原因也在这里。所以我们跟各位讲,你只要想在哪个地方修法,那都行,你其它地方就不要去了。你想在这里修法,你其它地方就不要去了,同样你在别的地方修法你这里也不要来,因为什么,因为你必须把那个地方的法修好,那不然才会说,人家不是说嘛,那这里明明教你什么,你还说人家不是说嘛,那怎么修啊。这个语言的模式不同,所以你是没办法进行的,各位了解到这个地方。
那么,这里佛跟我们讲说问这个数目,他首先讲的地藏菩萨的愿力是无限的。他无限在哪里,在度众生,他首先就表达这个问题。前面讲的世间的结构是什么样子,现在一开口讲的就是讲菩萨愿力,尤其是菩萨度众生的愿力。从过去到现在到未来,这个菩萨种性是一直存在的,所以这个是第二个开宗名义要谈的东西。前面经文的序言是开宗名义,第一个表达世间结构的部分。第二开宗名义跟我们要表达的是你要脱离这个世间结构,把你的生命由凡夫种性转变成如来种性的一个必要要件,就是指这个东西。而这个愿力是无有止境的。
“文殊师利白佛言:世尊,我已过去久修善根,证无碍智,闻佛所言,即当信受”,我这些没问题,你讲什么我相信。“小果声闻、天龙八部,及未来世诸众生等,虽闻如来诚实之语”,虽然听佛说,没错啊,佛是这样讲,必怀疑惑。所以师父讲的,你也会鼓掌,回去就想:师父讲的有算吗?因为必怀怀疑。“设使顶受,未免兴谤”,虽然你这样讲我也会接受啊,也会很恭敬,但是私底下还是难免会批判一番。这个你要留意啊,因果下面你就知道。
“唯愿世尊,广说地藏菩萨摩诃萨,因地作何行、立何愿,而能成就此不思议事”,他现在文殊师利菩萨慈悲,怕众生无知啊,会兴谤,所以请世尊广说这地藏菩萨,他的因地作何行、立何愿,才能成就这么不可思议的境界出来。这是地藏菩萨的境界啊,他要跟母亲说法,地藏菩萨显现威神力所以才有这一会。好,我们休息一下,我再跟各位说明。
《地藏经 北京夕照寺开示 第五集》全文阅读结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