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我的阅读记录 ▼

地藏经 北京夕照寺开示 第六集

  地藏经-北京夕照寺开示

  第六集

  海云继梦和上

  好,我们再接着刚才讲的谈。佛陀讲经是很干脆利落的,他透过“你看看这里有多少人。”文殊菩萨说:“我算不出来。”这个“千劫测度”的意思就是,就好像说,人民大会堂前面的广场,这样子,一百个,一千个,一万个,这个宽度,这个长度,那么每个人所站的位置,假设是一平方米可以站三个人,那这里总共多少?这个方法算算不出来,那个方法算也算不出来,类似现在就是这样子,这个叫千劫测度。我以神力哦,以我的数学天分,算不出来。佛说:“以我的大威神力,我也不知道。”那是为什么?他就是说啊,这都是地藏菩萨的威神力,才有这么大的数字,他用这种无限量的数目来衬显地藏菩萨的威神力,这是一种很特殊的文学表达方式。你不要看哦,这个就是文学啊。佛经里头的文学啊,他出现的方法是不同的,他就用这个数字的大小来衬显一个人德行的不可思议。这里头没有任何的高压手段,完全是一种感化,一种感化,感化这个东西你不能说迷信,人家心悦诚服啊,他不需要你下命令,也不需要你威胁利诱,都不需要,人家都来了。

  他这里头是没有种族界限,没有国家的界限,没有时空的界限,这个叫灵性的殊胜,是从灵性上面来表达。昨天啊,我看了一个镜头,在车上看到一个人开车,对于交通状况非常不满,怒目金刚的情况。看啊,这是那个“番那”啊?“番那”啊,你知道吗?台湾人叫“番那”,也不是歧视啊,就是对于没有文化的就叫“凡那”,没有教育没有教养就叫“番那”。要看了这个,就好像是外国人一样,可是会在北京横冲直撞的,显然不可能是外国人,那为什么会有这种情况?这是种族,在一个地方啊,种族的包容力相当大,所以说各种种族都可以在这个地方,没有说只有汉族能开车,少数民族不能开车,没有。但是你对这种环境适应不好的时候,你有不同的反映。可是对于威神力啊,他是完全会诚服,完全会诚服。那个威神力就来自于他的德行,他就透过这个无限量,被地藏菩萨感召的人的量,那个量,来说明地藏菩萨的不可思议。

  那这个地方的表达法,其实跟《阿弥陀经》的表达法是一致的,但是他文学表达的方式不一样。你记得《阿弥陀经》吗?《阿弥陀经》上面讲,是《十方诸佛共同称赞不可思议功德经》,这个叫直白,直接表达,十方诸佛是这样称赞的,不但我这样称赞,十方诸佛也一样,这说明十方诸佛所见略同。对不对,都完全一样的,他只是讲这个东西而已嘛。那么这里也一样,他这个文学表达的方式是很经精彩而且很澎湃,他用所有众生,十方佛国度的众生都被地藏菩萨影响来的。你看他的文学表达方法完全不同,但是那个东西是一致的。

  《弥陀经》是讲极乐世界这个净土的存在跟功用。那么在整个法界中,整个真理的运作过程当中,极乐世界的存在是真实的,为十方诸佛所肯定的。那这里讲的是这个裟婆世界的状态,苦难的状态,十方诸佛都认可了,都看到了,都承认了。那他不是讲十方诸佛,是十方佛国度的众生,你要留意到这里很深沉的一个问题啊,所有众生都来自于娑婆,被教化以后,离开娑婆到他方世界去,不是同一个世界,不同的世界,所以他才说他方,用他方国土来代表十方,这里是这样讲的。

  那为什么会他方不同的世界呢?因为众生的根器跟习性不同,个性不同。一个佛法教下去,众生领会各有不同,那个不同啊,以此受益的相应,你到各个不同的世界去,这是《地藏菩萨本愿经》最不可思议的地方,最不可思议的地方。跟极乐世界不一样,极乐世界是要把各种不同的众生通通挤到极乐世界去,那你去不去啊,通通把你送过去。这样的情况,极乐世界啊,你很高兴叫做极乐,你不高兴就叫集中营,因为我不喜欢去嘛,你还把我塞进去,那不是集中营吗?我很喜欢去,那当然是极乐世界啊。《地藏经》刚好不是,他是开放的,所有众生在这里,我就用一法,佛以一音演说法,众生随类各得解嘛,解了以后,你跟你相应的地方你去,你要去你相应的地方。有么,是不是很开放?

  极乐世界是叫你一定要去,一定要去极乐世界。那摸不着边的,好吧,好吧,好吧,跟着走嘛,就跟着走了。到那边能不能满你的欲望,大概都能满你,大概。只要到餐厅去,到那个五星级餐厅去,你说你不喜欢吃,大概都好吃;那不好吃,盘子也很漂亮,光看盘子都好吃了。他就是以这样的情况来衬显,所以这个文学表达方法是不同的。所以你要把《地藏经》整理好啊,你没有很高的文学素养你看不懂,到这里你就显示出来了,他那文学大师的那种气魄就已经出现了。我这样讲你可能觉得比较奇怪,讲佛法不讲,讲文学啊,它确实是文学。

  好,那很重要的是“地藏菩萨摩诃萨因地作何行立何愿,而能成就不思议事”。“作何行,立何愿”这个就是菩萨行愿,行跟愿都出来了,所以你学佛啊,不要只愿无行,有愿必有行,愿就是行,愿是行的指标,行是朝着愿的方向走。所以重点在这里,所以讲行愿行愿啊,无非上求下化,上求佛道,下化众生。下化众生大家都以为是度化众生,下化众生不是啊,下化众生就是服务众生,为人民服务啊,你不要搞错啊。我们凭什么要度化众生,你要去服务众生。

  好,那我们再看下面,他也是很直接的就介绍了。“佛告文殊师利”,他告诉文殊师利,他直接就讲“譬如三千大千世界”,我们这个佛国土里,“所有草木丛林、稻麻竹苇、山石微尘,一物一数,作一恒河”,看清楚啊,稻麻竹苇,这个山石微尘啊,一物一数,一个东西做一个数目。那“一物一数,作一恒河”,作恒河,恒河啊,一恒河就有一恒河沙。那么“一沙为一个世界,一界之内,一尘一劫;一劫之内,所积尘数,尽充为劫”,你看,他在形容,这个是一再一再重复表达。

  在我们这个三千大千世界的国土里,每一件事,每一个东西啊,当作一个数目,那一个数目作一恒河,那每一个恒河啊,都有恒河沙,那恒河沙里的沙,一沙为一个世界,那一个世界里啊,一界之内,就一个世界之内,每一尘为一劫,一劫之内所积的尘数,微尘数啊,那些微尘数都作为劫,都算成劫,每一微尘作一劫,那你看有多少劫?这样形容你懂吗?这个世间的一件事情作一个数目,那有多少事就有多少数目啦。那每一个数目是一个恒河沙,一条恒河的恒河沙。那这个恒河沙里的一粒沙为一个世界,那一个世界里的所有微尘,你这样算,那总共有多少恒河沙,多少沙有多少世界,多少世界有多少微尘,你一个微尘为一劫,那你想想看有多少劫?这个也是佛经里头文学的表达方式,他表达什么?表达说这个数目有多大啊!大到大脑装不下,他是指这个意思。

  这个量已经相当大,他都用量来表达不可思议的状况,他让你去感受你要发愿行菩萨道,那你要有地藏菩萨的本事。他先用地藏菩萨这一个生命因素,长久以来一直在行菩萨道的这件事。长久有多久,我们讲说很久,永远,尽未来际,那个简单的数字都变成口号。这个经文里是让你浸没在那个情境中,这个数字就这么大,你用一个尽未来际不能涵盖,无法涵盖,因为你体会不到嘛,你说很久很久,我用,我愿永远永远。永远永远,我们很多同修啊,进来都说啊,师父,我愿尽未来际,我愿尽形寿,我看三年不到就跑掉了。那个就表示你的心没有泡在那个环境里,没有泡进去,所以你感受不到。

  多少年轻人啊,情人节的时候,送巧克力、送卡片、送玫瑰花啦,我愿海枯石烂啦,海也没枯,石还没烂,今天送了,明天就跑掉了。为什么会有这种情况哪?因为你没有感受到那个情境,真爱的情境没有,现在都是形式爱。情人节要记得红色玫瑰、粉红色玫瑰、巧克力加卡片,这个叫情人节,我就表达到了,明天看到别人比较漂亮就爱别人了。那送那个礼物是无意义的嘛,他只是跟着流行走嘛。

  你现在进佛门来,我发菩提心,我愿发菩提心,你这也只是一种流行嘛,那你发这种菩提心有意义吗?没有意义,你必须浸泡,真正的去感受。所以经文就是要你去感受,这么样的时间你看看有多长,没有感受到。所以他下面才讲,地藏菩萨证十地果位以来,地藏菩萨从十地到现在啊,千倍多于上喻。上面只是个比喻啊,你看他都把譬喻讲在前面,在最后呢,地藏菩萨证十地果位以来的时间超过一千倍以上。

  我们呢,“师父,要怎么开悟?”师父怎么开悟不要跟你讲,“不是啦,你告诉我我要怎么开悟啦”,你那么急干嘛?你以为你开悟是在十地以上的开悟吗?人家地藏菩萨证得十地果位以来,千倍过于上喻。我们不知道急什么,急着开悟要干什么?像他开悟啦,你开悟了永远站这样不要动,是吗?开悟要干嘛?挂在墙上?坐在桌子上?那很奇怪啊,一学佛就想开悟,想干嘛。对,那是终极目标,但是你有没有想过那么长的时间……

  所以学佛很不吸引人,尤其学大乘,噢,那么长,不知道死到哪里去了,死了都不知道了,你讲上辈子上辈子,我怎么知道上辈子是什么。这是你现代人一个最严重的毛病,就是讲眼前利益,一讲眼前利益啊,这个人就没有灵性。你要记得这个问题啊,现在这个社会最可怕就是斩绝灵性的部分。灵性值多少钱啊,我有钱就好啦,可是他不知道,有钱的痛苦比没钱的痛苦、痛苦啊,按照这里讲千倍多于上喻啊,有钱的人的痛苦比没钱人的一千倍以上,没钱的人的很简单反正我没钱,对不对?没钱,他不会挣嘛,那阳光出来赶快晒个阳光,这个是他的福报。有钱的人不是啊,阳光出来,阳伞!阳伞还不能随便阳伞,因为我有钱,买个日本的,买个巴黎的,买个自编的,然后一面摇一面转,转两下断了。哼,质量不好,我还是买名牌,买L的,买X的哦,这是有钱人的烦恼。他烦恼什么?享受不到自然,然后呢,一定要跑到郊外去晒太阳,北京没太阳啊?他头壳坏去,北京的…

《地藏经 北京夕照寺开示 第六集》全文未完,请进入下页继续阅读…

直接转到: 第2页 第3页

菩提下 - 非赢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网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