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续本文上一页是你对生命的肯定这部分假如没有的话,你的人生会越来越痛苦,关键就在这个地方,就在于你对生命价值的肯定与否。当你对生命一直没有认知,一直在发展物质这个层面的时候,你的生命就会越来越萎缩了,这个时候就是你大脑的思维已经压迫伤害到生命的价值观了,这个是娑婆世界,所谓南阎浮提世界的一个基本的业。那么这两品经在这个地方所要谈的是谈这个东西。
所以地藏菩萨首先答复摩耶夫人讲的说,阎浮提众生造业差别,所受报应那是无量无边的,到业感品的时候,那佛告诉地藏菩萨讲:“一切众生未解脱者,性识无定。恶习结业,善习结果。”他举了一个例子说,如鱼游网,像鱼在网边玩一样,将是长流脱获暂出,被网卡住了,即使你挣开来,很快又复遭网。因为只要你用大脑,你免不开这些。佛法要让我们感受这个部分就是让我们感受到生命的存在跟生命的价值。所以在地藏本愿经里头,他特别强调的就是你对生命的肯定跟感受,你必须要能够感受到生命的存在,不要一直用大脑去推理。我们常讲,各位住在加拿大,加拿大台湾话叫什么“隐居好”或者温哥华。你光是住在这里,就一定会发就对了,温哥华嘛,就会发了。你知道这地方很美,是不是?你有没有每天都感受到很美,那一转角,一段路,你有没有感受到很美,你来到这里就感受到美了,感受到美要不要推理。哇,好美啊,原来有樱花,现在春天樱花开,所以很美,是这样吗?你这种人,大概一点都不美,讲了一堆的美,一点美感都没有。看到美,你就哇这么一句话,就够了。人家说很美,你就哦,嗯嗯,然后车子再开,那个叫没有生命感。洋人很好,他们常常赞美,赞美先生,赞美太太。可是当他流于口头禅变惯性的时候,那个就不叫赞美了,那变寒暄了。一见面,哇,你好美,亲一下然后又去了,没有生命感嘛,对不对,那一种不算,要真的感受到,那个生命力才会出来。而那个东西是没有办法用大脑的,这是第一个。
第二个大脑用惯了以后,你很容易流于惯性。惯性是没有觉性,惯性是堕落的根源,传统的话叫相续心,相续心轮回本,知道吗?所以佛教要我们拥有人生的觉性,生命的觉性,那就是你要具有生命感。怎么样培养生命感?人生的乐趣很重要,就是兴趣呀。所以一开始就跟各位讲,你一定要培养你的兴趣,人生的兴趣。告诉各位,最好的兴趣不会衰退,兴趣不会衰减的兴趣呀,就是服务众生的兴趣。这个很麻烦,因为众生很难惹。这么一堆人在这里,看师父,每个人看法不一样。有的人说师父讲的很好,师父讲太快,然后接着师父你要怎么讲,你叫师父怎么讲,师父不照你的讲,明天就不来了。为什么呢?因为众生,个人有一套。但那一套呢,你要符合他,因为他要的是他要的。各位,你要来听你要的东西,我是不讲的,因为我不是录音带,所以我再放一遍给你听。不会,我讲的都是你没听过的。(掌声)我不是要鼓掌了,我不小心讲出来而已。
因为要在这样一个时代里,我们要把以前那个时代的讲法再讲一遍,其实很简单。我讲我可以在电脑里面用那个搜索引擎,我一按这个地藏经这一句,所有的注解有哪些,通通跑出来,很简单。你知道这个品目,这个item输进去,通通通通跑出来,相关的解释通通在这里,那还不简单嘛。告诉你,那叫惯性嘛。有一部经注解那是谁写的?写那个无量寿清净平等觉经,还是什么注解,黄念祖老居士。那种注解其实我们每个人都可以写得跟他一样好,因为他是什么,他等于是一部词典嘛,把所有的资料汇集在一起。你看那种书,你会发现,一点生命感都没有,因为他没有东西在里面,他有的都是老古董,都是魏晋南北朝、唐朝的注解,他就把那些注解汇集在一起。那你假如看知识的话,那是很好的一本书,但你要感受生命的存在,那零分,跟你讲零分,那里面没东西,因为他完全是古代的知识。那你现在人要去了解他的话,那你就产生困难了,他到底讲什么?三位祖师讲的,等一下这个讲,等一下那个讲,看到最后脑筋都混乱了,不行。不一样。
你一定要具有生命感,所以我们在这个时代,我说很伟大是怎么伟大,因为前无古人。用我们现在这种新的理论、新的工具,重新诠释佛陀的东西,没人呢,所以先讲的人赢嘛,对不对?不是我厉害,我不厉害呀,我只是大家不敢这样讲,我先这样讲而已。告诉你以后朝着这个方向讲的人那还多的,还多的,那必然嘛。现在有很多东西,这些资讯是古代没有的,古代没有这么多东西。我们知道佛教来自与印度。你知道印度文化是怎什么样?玄奘大师虽然到那边住了十几年,我跟你讲玄奘大师所看的印度文化,跟佛教之间的关系没有我们现在看得那么清楚,你知道吗?因为我们今天的资讯太发达了,研究者太多了,挖了很多东西给我们,一对比我们都出来了。为什么我讲这一句话?这是很大胆的讲法。他在那边住了十几年,印度我还没去呀,我怎么说我懂得比他多,你知道吗?他有没有到那烂陀寺,玄奘大师,我举例啊,有没有到那烂陀寺?有嘛,对不对。当时那烂陀寺90%的人是修密法,玄奘回来竟然没有密法,有没有?玄奘带回来的东西没有密法,通通是般若性空跟唯识的东西,可见他在选择科目的时候是非常偏的,他不是广博,那问题就出在这里呀。所以你不要以为说你在现场,你在现场说不定在睡觉,人家在表演你都没看到,这是人用大脑以后会产生的现象。
所以我们提供给各位充分了解,真正修行你要懂得是什么,我们先把这个背景给弄清楚。我们一生里头,真的,你能够看到这一点,我们这样活着对吗
我应该怎么样活着才对?当你会有这种想法的时候,你已经发菩提心,上菩提道了。你可能会这样说,这句话我这样讲,好像不够庄重。发菩提心的时候,应该会有一个XX,呜啊,瑞气千条。哪有这个样子?想一想这样好像,不太对,应该这样才对,这样就叫发菩提心了,不是你想哪个对的对,或者哪个不对的不对;说不对叫做发出离心,对的叫做发菩提心。不是,是你那个心境,开始觉醒了。就你现有的东西,你开始提出一种很客观、很冷静的、很慎重的批判,一种批判。那么对于未来到底什么是真正的那个部分,你也很谨慎地在摸索,只能这样讲是摸索,你不能确定哪个对,那个错嘛,你在慢慢地做这种尝试,所以这个时候你会发现,哪个字最适合,佛陀这个字,现在很流行叫 discovery ,这个字是最适合来解释budda。你可以去探索,向未知的领域在探索。
所以我跟各位讲,修行人,真的修行人他是很孤独的,很孤独的。因为他面对他自己未知的领域,他在探险。那么他有一些感受的时候,他不见得讲得出来,尤其是碰到你也没在修行的时候,那就鸡同鸭讲。我在讲什么,你根本不懂嘛,他已经进到很深的里面去了,那你在外面,那你怎么懂啊?所以我们说修行本身是一种生命的改造工程。那你这边真正在修行的人他有一个地方,到一个临界点以后,他真实生命的那个部分,他会现前。我们在禅修的时候,这个叫做生命观境现前。生命观境要现前,你一定要把心止息在一个地方,妄想心不起,你的那个真心如如不动在那里,到了某一个程度,你那个法身慧命的境界他会现前,那你要有这种训练。那像这种训练要跟谁讲,就算你进去了以后,又要跟谁讲?你说,我好高兴,我证得了,人家说你神经病,对不对,你证得什么,你讲的也没人懂啊,你证得什么?那一种喜悦你到的话,喜悦不是用讲的,是你的生命能量会高涨,浩然正气会迸发出来,那个时候你的生命会很灿烂,你会活得很有生命感,你会觉得这样活着对,就是这样。那个生命能量会一直出现,不是说我现在生命能量很饱,那不是吃派,这个是没有办法用形容。可是你在生活中,你自然地就会流露出来。不是我已经开悟了,我看一切世间都很美,那叫佛里佛气,看一切世间都很美,你是活得很高兴这样而已。那不是说开悟的人都很美很美,什么是很美啊,很美不是用讲的,是你实践出来的。这个是我们在这种状况中,你应该要有的一种体验,这个体验是非常重要。
所以我们先给各位讲说,阎浮提众生,他的业就在于你用大脑,用大脑不是罪过,当你大脑的思维模式侵犯到生命领域的时候,那个业就产生了,所以关键是在这里。当你大脑的思维模式不侵犯到生命领域,没有业。我这样讲是很简单的区分,当然你要严格细讲,什么什么又什么啊,那留待私底下解决,这个上面没办法讲太清楚。光是业感跟业惑这两个东西,我跟各位讲就要讲12个小时,那我们用一个小时把它讲完,已经很厉害了。我们要想跟各位再详细地说也可以,需要时间,时间的关系,我们这个地方就不再跟各位谈了。我们休息一下,等一下,我想就从定自在王菩萨来问佛的这个地方开始跟各位讲这些公案,经典里头所谈的这些所谓公案来跟各位举例做说明。他举例我就不再举例,是就经典来讲,好我们休息一下。
《地藏经 北美福慧寺开示 第5讲》全文阅读结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