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我的阅读记录 ▼

地藏经 马来西亚槟城开示 第三集▪P2

  ..续本文上一页像很空,但是你的空都不空。

  好了,佛法发展到这个地方,空要怎么落实就产生问题了。我跟各位讲说,空性这两个字,或者空相这两个字,你要带着疑情,首先你接受有空性这个东西,但是我所认知的空是不是真的这个空,你要带着这样的疑情慢慢的去求证,你的佛法会长足的进步。空性,还有心经上面讲诸法空相,空相跟空性有什么差别?你稍微带着疑情,疑情的意思就是我先接受,然后再求证,你假如先拒绝就没有疑情了,拒绝就不要管他了。我先接受,那我慢慢再去求证,这跟大胆假设,小心求证不一样,因为你要契入真理,你一定要带疑情,你才能契入真理,这是一个基本条件。

  那么这个空性产生以后,真正在求证这个部分发展到成熟的阶段,他叫做本体,本体是实有。实有,但是无形无状,可是他能起妙用,这个就是问题了,这样你就很具体,有一个东西,那个东西叫做空,而不是这里什么都没有叫做空,跟那个概念就完全不一样,他有一个东西,那个东西叫做空,而那个东西呢摸不到,嗅不到,无形无状,而他又确确实实能起作用。

  这个东西呢,因为一直讲空,讲到后来没办法讲,你不懂就是不懂,怎么讲呢,中国人就发明了一个字,叫体,本体。所以这个体,你只要看佛经里头,早期不叫体,叫身,身体,我们现在叫身体,有没有?身体这两个字不是你的普通语言,身体这两个字是标准的佛教的语言,身体这两个字是佛教的术语,你现在都在讲我有身体,你也有身体,那个身体是佛教的专有名词,只是最早期用身,所以有法身,佛身,化身。

  佛身的意思是觉悟的本体,佛身这两个字是觉悟的本体,佛法是觉悟的方法,佛教是觉悟的教育。你佛身就想释迦摩尼佛的身体叫佛身,那你的定义完全错了。释迦摩尼佛的身体当然叫佛身了,可你也有佛身呐,你也有觉悟的本体嘛,这个定义你弄清楚。后来把这个身,因为要跟身体区别,所以叫做本体,万法真如的本体,本体就产生了,本体现在比较常用的叫本质,其实是同一个,同一个东西。

  同一个东西下来,我是希望各位在学佛的时候把这个关键字的基本定义要弄清楚。基本定义弄清楚以后,你来看佛法,就很容易证典、正确,不然你的解释会偏差,看不懂佛法。大乘佛法尤其在中国文化的系统里,他在这一部分是区别的很清楚。

  这个本体一产生以后就有一个状况了,这是我跟各位讲第四期佛教以后要发展的地方,因为本体里头我们叫佛身,佛身是从觉悟来讲,可是从真理来讲就叫法身,法界那个法,正法那个法。法怎么定义?就是真理。你不要看那个法,正法久住有没有,正法久住是真正的真理叫正法,所以法界就是真理的范围,法身是真理的本质,我这样定义有没有很清楚,你应该都记起来,不要再搞错了。

  所以法界的法是真理,法身的法也是真理,正法的法也是真理,真理只有一个,所以正法也只有一个。你注意看,华严经里头讲到正法,一定正法,不会一切正法,不会讲“一切正法”,也不会讲“诸正法、所有正法”,不会,他只要讲到“一切正法”的时候,这里面就有其他意义在。因为正法只有一个,所以不可能很多正法,你要留意到。但是讲一切法的时候,一定讲有为法,一切法如梦幻泡影,一定是有为法,不是正法,不是真理。你要留意到,这就是佛法用词的语言模式,你的语言模式没搞清楚,你对佛法想要弄清楚,那就很困难,很难。好,那么已经弄出法身来了,法身来的时候,只有一个空性,你不证得空性就不能证法身,证法身,要不要跟人相处,这个就是个问题了。那么有些证法身的人不喜欢跟人相处,这种人叫非人格性法身,法身有这种非人格性法身,那是谁呀,阿罗汉,乐阿兰若。你想去找他,他躲起来,这种阿罗汉很多,不止佛教的阿罗汉,道家的阿罗汉就更严重。因为人要去找他,人呐,人你知道吗,人,你我他都是人,人有一种味道,味道叫臭汗味,知道吗?有没有人这样讲这个味道?人有个人味,人味对修行的阿罗汉来讲,阿罗汉叫什么,阿罗汉你不知道,中文叫应真,相应于真理的这种人,应真中国传统的话叫做仙,三天不洗澡就生癣。因为道家修行就是要乘鹤归去,不就成仙了吗,他说应真就是好像是仙人。但不是仙人,他有点类似天人的意思,他已经出三界了,不食人间烟火了。

  人是跟其他动物一样,他有一种特别的味道,而这个味道你的鼻子闻不到,你闻到的叫体味,可能是狐臭,我不是说你狐臭,那个体味跟猫跟狗的味道是差不多了,那叫做物理现象的味道。你注意啊,这些应真的罗汉不会讨厌这个味道,因为这些阿罗汉常常跟老虎在一起呀,狮子在一起呀,跟那野兽在一起,他都不怕它的味道,他怎么会怕你这个人的味道,人的这种身体的味道,基本上来说是要比动物的味道要淡一点,用我们的鼻子闻自己比较淡了,但闻野兽的味道比较重。可是站在这些应真的仙人来看都是动物,你也是动物,凡夫也是动物嘛,这个味道是一样的,所以他不会讨厌这个味道。但是他讨厌另一种味道,什么味道?你大脑运转以后会产生一种味道,这个就很讨厌了,因为大脑里头都是贪嗔痴。

  动物只有无明盖住大脑不起作用,你注意看,老虎吃饱以后,他差不多有一个礼拜不杀生,老虎它只要吃饱以后,如果扑杀一只羊,它把羊吃了,大概也只能吃一半,一只老虎吃一只羊,吃不到一半,他把肉啃一啃,老虎是很粗糙的动物,啃一啃就走了,留给其他的小动物去吃。狗就比较精致了,它啃的光光的,老虎没有,老虎就咬两口,吃饱了,填饱肚子就一个礼拜,它躺着睡觉,那兔子再来,拉它的胡须都没关系,因为它不想吃了,所以它的大脑是不转的,但是它饿起来就一定要吃东西。它只是吃一餐饭,所以老虎吃饱饭不叫杀生,你知道吗,他不会杀的,因为它吃饱就好了,其他的肉它是给别人吃呀。

  人类就很可恶了,吃不完的做肉松,晒鱼干呀,吃就吃了还要加酱油呀,你看老虎什么时候吃肉还要加酱油呀,老虎吃肉什么时候在烤肉呀,还要加黑胡椒?老虎没有,所以老虎不叫杀生,他只是吃饱而已。吃饱饭你再来,什么小绵羊来、小兔子来,它四脚朝天,眼睛瞄一下,它要休息了,所以它没有杀生的业,你要注意了,因为它没有贪。

  我们杀生的杀是因为你有贪,人为什么会有贪呢,就是大脑里头有一种恐惧。什么恐惧呀,没东西吃怎么办?所以趁有东西的时候他就开始储蓄,人类的业主要来自会储蓄,你要记得,会储蓄的人是你的根本业。你大概听不清楚了,从来历史上讲佛法不会讲储蓄,储蓄是美德,储蓄是美德还用你讲,我也会知道呀,但是储蓄是你的根本业。

  储蓄是累积,你要累积你的财富,所以累积到最后,累积越多的人叫富翁,再加上一个模仿效果,经济学的理论叫模仿效果,你有LV,我也要有LV,你有Cartier,我也要有Cartier,这叫模仿效果,模仿效果就有竞争,这个竞争的时候就有伤害。储蓄本身假如说我只储蓄够用就好,谁知道储蓄够给冬天用是够了,可是明年要是没有收获怎么办?我明年一起再存嘛,明年存,那后年干脆一起存,存到后年去,干脆子孙的一起存,这就是根本业。

  动物不会有储蓄,动物吃饱就算了,就要开始睡觉了。我们不是呀,一百九吃到饱,有没有?这里有没有吃到饱的,叫Butffet,有没有?台湾是一百九吃到饱,两百九吃饱老,三百九吃到往生极乐世界,这都是增长贪心。你在日常生活中你就要知道熄灭贪嗔痴。

  人类因为大脑会有这种转法,所以他的生命里有那个贪嗔痴的味道会出来,那应真的罗汉就讨厌这种,这个叫做非人格性法身。那么人格性法身的人,人格性法身,就是证得这个法身,他还要跟众生相处,因为要度众生成佛,人道最好度。人道其实是很难度,众生难度,可是众生等下辈子再来就好度了。我的意思不是说你前辈子是畜生,你不要眼睛一直瞪我,我们这辈子会来学佛,前辈子都有因缘,曾经听过佛法,你这辈子进佛门就自然会走进来。假如前辈子你没有接触佛法,这辈子要接触佛法,就好像人家跟你卖保险一样,你用一万零一个理由,你也要把他拒绝掉。可是你今天不是人家跟你推销佛法你进来的,是你自己进来的,可见你是过去生都已经接触佛法了,那我们很多大德修行也喜欢度这些众生。所以你有修,有没有?施食法,有没有?蒙山施食,每天早上吃饭前施几粒米,几粒饭在外面,给什么吃我不知道,但是吃到最后你会发现很多鸟会飞来就对了,那就是跟众生结缘。看起来好像鸟来吃,其实广大的众生都结缘了,所以你要常施食,施食会吗,不会要问你师父,不要一直瞪我。

  施食是个密法,中午要午供,中午要供佛,以前我们是初一、十五午供,初二、十六打牙祭,拜门口。你现在不要紧,你就礼拜六午供,礼拜天施食,施食就三点半以后,或者礼拜六礼拜天都午供,下午三点半以后都施食。你要记得,施食结善缘,做生意的人你就容易有贵人协助,午供修福报,你老是一进场人家就涨停板,你都买不到,这个时候你就要修午供,你要想要福报你就修午供,记住,这是根本*轮。不是说想要发财就要修财神法,没有那回事,想要发财是午供,想要生意兴隆,想要有好善缘,有很多人经常得罪别人,跟别人相处不好的,那要蒙山施食。我简单跟你讲,你去问你师父怎么修,我不知道。

  这个不难,我们各道场几乎都有在做,晚课会施食,午课有午供,这个都在进行,你要常常到道场来参加共修那你就会了嘛。这个不需要传法灌顶,我们汉传佛教的密法没有特别传法灌顶,这个佛法,我跟你讲,这样讲就已经传法了,我已经传了。你不要因为我没有跟你收红包你就没有灌顶,我已经灌顶了,这个讲经的师父实在很倒霉叻,每次灌顶都没有人包红包,人家活佛来了,包了红包他还不一定给你灌顶呢。这个…

《地藏经 马来西亚槟城开示 第三集》全文未完,请进入下页继续阅读…

菩提下 - 非赢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网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