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我的阅读记录 ▼

普贤行愿品 昆明开示 第五集 (2011年四月)▪P3

  ..续本文上一页他去搜集他的资料,每天去敲门。每天都有一个老园丁出来,穿着工作服,“什么事啊”?“我要找社长。”他说“不在啊。”“回来麻烦你告诉他我来拜访。”每天给一张名片,好像给了三盒,三百张。

  他就研究这个董事长平常的嗜好,他喜欢鸟,养鸟。这个原一平每个礼拜六到礼拜天,都到庙里去住,在那边拜忏。然后礼拜一到礼拜五每天都去拜访,每天去敲门,那个老园丁就出来每天跟他拿一张名片,花了差不多,我记不太清楚,应该三盒了,三百张就一年了。有一天,他刚把名片拿出来的时候,那个老园丁刚刚接过这个名片,里面有一只鸟飞出来,“啊,那是什么鸟。”那老园丁就说“你也认识鸟”?他说“是啊,我认识啊。”他说“那好,”就抓住他的手,“我们里面坐。”这个就是那个总裁。他们谈了一下午,缔造了人类历史上最大的一张保单,到现在没有人突破。

  你可能会以为,我去研究鸟跟卖保单有什么关系?这就是他克服困难的办法。修行人,大修行人,你不要以为他是个推销员,菩萨再来!你知道这个人是谁呀?他刚出社会的时候,他是到那个我们叫当铺,当铺知道吗,去买一件旧的西装。那个西装,古代的西装跟你们现在不一样,现在西装都是买那个新的,他是旧的,把它翻过来,西装不是这里开口吗,有个口袋,那其实是假的,那不放东西的。他穿的西装是口袋在这边的,他是翻过来做在这边的,他是买那个穿的。

  他是世界最伟大的保险推销员。他去应征,因为他很矮,人家看他就不招聘他。你现在去应征卖保险谁都欢迎,不管你长得多丑,日本那时候不欢迎他,他自己去外面垃圾山捡了一张破桌子,就摆在门口,他自己做保险。

  人要有解决困难的能力,你要没有解决困难的能力,你的一生是灾难,你永远要仰人鼻息,你永远都在生存边缘中挣扎。我告诉你,你一定要有解决困难的能力。当你有了解决困难的能力,你生命中,你会产生真正的信心。你不依赖谁,什么佛菩萨,神明上帝都没用。你要依赖他,当你要他的时候,你会说我求你,你怎么不来?我请问你,上帝菩萨怎么来?他那么便宜,你随便打个电话,他服务就到啊?不可能的。那是你自己生命中的信心你要架起来。

  当你生命中的信心架起来以后,你要追求什么,你的生命就有一个足够的空间出来,我们俗话叫做游刃有余,你在人生中,你会游刃有余。当你有余的时候,你就有可能修普贤行愿。当你无余,一直在生存边缘挣扎,普贤行愿你没办法修,绝对没办法修。因为你无法迈向未知,你无法无尽地超越。你只要具备这个条件,迈向未知、无尽地超越,整个大自然,整个法界虚空界的那个局势的力量就会绕着你来了。

  所以我们跟各位讲修行最重要的就是定位。定位以后,法界中所有的因缘会围着你转,普贤乘就起来了,普贤行愿就起来了,法界势力就起来了,因为他围着你转。当你不定位的时候,你将会变成被人家卷进去的一个因素。那你只有好好地靠自己去拼命,那你就要找相对位置了。因为你是法界因缘洪流里面的一个因素,你是被人家组合的因素,你不是要组合人家的因素。

  你现在是被人家组合进去的,所以你会被踢来踢去,滚来滚去,所以你一定要找到一个相对立的,然后把你才能稳住。搞清楚没,我讲这个够深吗?我跟你讲这一点都不深,这是你的一个观念问题。多少人都在生存边缘挣扎,一上班就跟老板计较,“我早上七点就来了,晚上我要早提前一个钟头下班。”你就完了,因为你在生存边缘挣扎,你才会计较那一个小时。

  我跟你讲,生命他是有四个阶段的,叫生命循环的四阶段。从复苏到繁荣,繁荣到衰退,到萧条,萧条以后会再复苏,他是这样子。那么有一条中轴线,你就是在这个地方绕来绕去。所以风水轮流转,有几年你会转到繁荣期去了,有几年你就会掉到萧条期去了。

  什么叫萧条啊?萧条就是不能做坏事。看别人做坏事都没事,人家上班,八点上班九点到,然后打哈哈,摸鱼啊,到十点了,随便做两个,他才做,老板到,“做得很好,做得很好。”你看他这样摸鱼,你也跟着他,八点上班我八点半到,老板“你怎么天天都迟到”?“我总共只有今天迟到。”“我看你是天天都迟到!”你都不能做坏事,一次就被逮住,这个就是萧条期的人。我告诉你,在生存边缘挣扎的人,几乎都在萧条期。

  你必须放下我执,好好地,乖乖地,潜沉下来,好好地多做一点,积一点阴德,你才有那个空间,游刃有余的空间出来。那你要怎么办?人家八点,我就七点到,天天七点到,不要跟人家计较。为什么?填补我过去的业力。你过去就是偷鸡摸鱼,偷得太多了,现在你开始要还。当你还尽的时候,自然你就繁荣了,这是很重要的。所以你潜沉下来是从萧条期进入到复苏期,你再潜沉,他自然就起来。

  我不知道,你当中一定有。我当时在经济部上班,给同事,有一个同事,他骑一部机车,除了喇叭不会响,其他都响。他到办公室来,老远我们就知道他来了,等一下就烧开水了,不用急了。因为工友,他就开水放下去烧,然后开始扫地。扫完地,开水煮好了,然后就给我们泡茶。我们听到他的那个摩托声就知道了。我因为换了汽车,就把那摩托车送给他,我的至少比他好,除了喇叭响以外,其他都不响,他是除了喇叭不响,其他都响。我就给他,我说“这个好好骑,要过户给你。”我就过户给他了,因为我的名字怕出事,就过户给他了。三天以后,他说迟到了,我说“车子给你,怎么又迟到了”?“丢掉了。”我说“你是怎么搞的”?因为我的车子给他,他的就当废品卖了嘛,结果我给他车子,他丢掉了,我说“我骑那么久不会丢,给你骑三天就丢了。”他就没福报。知道吗?

  还有一个也是工友。我们有跟会,他也跟会,他跟跟到最后,他就把钱统统收回来。平常每个月只缴八百,有时候七百,有时候六百,缴到最后他统统收一千块去,收回家就有钱,我们就笑他说“哎,发财了。”“嗯嗯。”很高兴回去。那一天回去了,一个礼拜没看到,来了,我们说“你怎么啦”?“那天回去我太太就住院了。”我说“那怎么啦”?“现在那些钱都花光了。”我说“那你就正常了。”我告诉你,福报不够的人,即使存了一些钱,讨债鬼就来了,你留不住。太太把钱花完了,两个都很健康可以再上班了。这个就是福报不足的现象。

  那你要怎么办?你只有潜沉,沉静下来,好好地积累德行,积累阴德。那你的生命空间才会扩大。有了这个生命空间以后,你修行就可以乘法界力修。所以你要真的没有福德善根,你要修这个法是没办法修的。

  而我告诉各位,不是你不能修,你要懂得这一个要领。你不要一修就想,“师父我这样对不对”?你一直问对不对干嘛?你先好好修嘛,你有转变师父看得到,叫你改变行法你就改变行法,没跟你讲你就修。“师父,我念佛念二十年了,要怎么办”?继续念啊,怎么办?“有没有好一点的,高明的法”?你这个想法你就出问题。你为什么念二十年还想要高明,你的法不高明吗?可见你弄错了。这个你就不能够产生你的那种生命空间出来。

  那在技术面上,你就要运用刚才讲的,带着疑情,摸索去解决困难。所以解决困难是修行者的一个很大的特色。因为你会解决困难,所以你会迈向未知,你会超越,无尽地超越,这个就是法门。你不解决困难,“师父,我念佛念那么久了,怎么都不给我看一看”?你要看什么?你眼睛睁开不都看到吗?“没有佛来给我看吗”?看你是做梦。

  不是啦,不是要看什么。那些基督教很多电影我们都看了,他看到什么圣母玛利亚,看到耶稣来,看到那个上帝在那个屋顶上,所以他产生很大的信心,有很多,那又怎么样?他只是给你信心而已,他能不能解脱?还不能啊。虽然后来是尽其一辈子的努力,他还是烦恼。虽然对上帝有信心了,可是他没有办法解决问题。

  所以我们在告诉各位的是,所有的行者,不排除其他宗教,他们有在解决困难,基本上都是行者。这个行者大概是小乘、中乘的部分,他们当然也在普度众生。譬如我们看到一个基督教,一个神父牧师在那个中南美的一个小岛上,麻风病患,他在那边处理,到最后他也得麻风病死了。他也是为众生服务,但基本上这些都是小乘。为什么,他是在做,他有没有解决困难啊?有啊,他只解决一次的心理障碍而已。他是有成就没有解脱。

  我们是要无尽地超越,你要注意啊,无尽地超越。困难解决了还要继续再超越,再解决新的困难,无尽地超越,所以这是技术面。技术面上面他有一个工程面,解决困难以后再超越、再超越,迈向未知再超越,这是工程面。所以这两个合并起来,你才能够行法界力的普贤行愿,不然你不可能。

  现在在讲的都是个人主义的修行方法,他个人是做得很好。我们没有说他做不好,他做得很好,个人的部分,他的道德,他的意志,他的博爱,这些是都可以肯定的。但是从佛教的标准,或者华严的标准来讲,那就不是只有这样了。不是人做好就好了,人做好就好,叫做界内解脱,三界之内的解脱,你没有出三界。我们要讲的解脱是界外解脱,你要出离三界去,不再轮回了,这个部分。

  所以你要留意到,《普贤行愿品》所讲的重点,就是普贤行愿力,所以他这个地方讲这个行法,普贤行愿力是什么,我们要特别跟各位提一下。

  好吧,我们休息一下。

  

  

《普贤行愿品 昆明开示 第五集 (2011年四月)》全文阅读结束。

菩提下 - 非赢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网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