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续本文上一页有理讲不清,怎么不去跟佛讲?不要一直想把你的立场跟人家讲清楚,因为会遇到这种不如意的状况就是业相。业的形相既然已经看到了,那就拜佛嘛,拜佛可以忏除业障。你不要想:「我又没错,动不动就叫我拜。」这不是对不对的问题,是因为你有业,业要尽,就要拜忏,这是正为者的基本条件之一。
其它的基本功课还很多,比如训练自己用直诵法诵《八十华严》,这个方法能够不打妄想,而且会诵得很快。想想看,一天诵经能诵几卷?从天黑吃饱饭开始诵到天亮,《八十华严》可以诵完,那算快了。但你不是,你一坐下去,一卷还没诵完就要上厕所;第二卷尚未完又想喝茶;第三卷还没诵完,觉得太热,就去开冷气;第四卷还没完,觉得冷气太强,又起来关冷气。这样顶多是修福报而已。以上是有关「正为」的介绍,但我们通常不以正为自居,谨是以之作为让自己更进步的标竿。
第二是兼为,也就是「谓遗法中,见闻信向此无尽法,成金刚种,当必得此圆融普法。」「遗法」是指佛陀不在后,遗留给我们的法。「兼为」就是在遗法中,见闻信向此无尽法,成金刚种。我们都希望大家能成金刚种,金刚种就成金刚幢,能够起大作用。若能够对自己有这样的期许也很好,这是末法中的上上根器者,如此者也能入「普融法界无尽法门」。只要有理想、有志气的人,都会以这两个作为目标,来期许自己。正为者,要佛印证才算;我们现在在遗法中,以兼为者作为我们勉励的目标比较好。
第三是「引为」者。「引」是引导的意思。「谓彼如前共教菩萨」,这是跟前面的共教菩萨一样。刚才不是有说守权非器吗?前面那种他是守在那边不出来,这里跟前面不一样。他是从那边走出来,并且学华严。「于彼教中多时长养深解华严教义」,已经不知道涵养、内敛,深解华严教义多少辈子了。「穷彻行布教源」,「行布」用现代化来说就是「分解动作」,将《华严经》前面的行法,一步一步都做过了。现在,我们也在这个行布法门上用功、修学,也一定可以获得普贤法门,可以进入普贤法界。通常我们就要以此自居,这样自我勉励,华严行者就是从行布开始,要长时间地涵养、深解,要将自己浸泡在里面,每一个分解动作都要很熟练,最后再综合起来;这个小区块熟练,那个小区块再熟练,然后几个小区块成为一个大区块再熟练,最后把所有的区块都熟练起来,你才能圆融。至于,何时才能全部熟练起来,让它圆融呢?我们不设定时间目标,但是每一个小动作、每一个分解动作、每一个区块你都要去熟练它,这很重要。
比如装香灯,每一个同修都要会装。这看起来似乎很简单,但你有没有办法做到很准确?不要看这么小的事,从这里就可看出用不用心。香粉容易受潮,那你要怎么处理?不会为了这样就在旁边放一台除湿机吧?不然,要怎么做呢?从这些小事,自己要去锻炼、去用心。你说「这跟开悟有关吗?」虽然跟开悟没有直接关联,但开悟一定要经过这些过程。这就是一个小动作,是一个小区块。同样的,坛城布置也好、大殿布置也好、大寮也好,也都是一个区块。你做任何一件工作,都是一个小区块。不论是做事、做人应对或学习各种法门,都是一样的道理。
比如修持密法的人,你要如何彻底贯通密法?密法里分很多区块,每一个区块都要一步一步去经验、渗透,法上没经历过,你要怎么穿透自己?而法要渗透,一定要在日常生活中用心;日常生活中处世、为人应对这部分,若不会用心,修法也一定不会用心,一定是用意识形态;用意识形态修行是不会成就的,因为很多是你自己想的。尤其现在外面噪声一堆,刚才讲的非器当中,就有一种是讲人天感应的,其中幻听、幻影,这些都会有,还有鼻子会闻到香味等等状况出现,这些都不当。虽然这里有的是真的在修行,但有很多根本是神棍在骗吃骗喝,你在这种状况中要怎么真修行?你会找不到回家的路。
所以我们才告诉各位,那些东西一定要断除,才有可能建立起真正法身慧命的地方,才有可能在行布当中穷彻教源,才能彻底了解每一个区块。这些都必须透过时实践以后才会知道,不要自己想当然尔的去诠释,那样一定完全不对。比如某个师兄,我才称赞他两句,就自己想当然尔的以为我「印证」他开悟,我到底有没有开悟都不晓得,怎么印证人?这种自己想当然尔的扩大,那就是自己的问题了。
修行绝对不要自以为是,尤其用很多噪声的时候,更要小心。这就是为什么跟你说,要依止道场、依止法门、依止善知识,因为到这个时候,你要师父印证你的功力如何时,那等于是在阎罗王面前宣判你有成就,可不可以放你走。你要是没有真成就,我说有,那岂不是要换我进去了?你若真有成就,我却说没有,这下更麻烦了,在阎罗王面前说谎,那也是我倒霉。所以,我们要怎么很准准确地说你成不成就?因此,你一定要自己去穷尽教源,绝对要自己去走一趟。所以,在行布当中,各各分解的部门、小区块里,一定要把它处理好。现代人修行很喜欢问:「师父,我要怎么开悟?」既然会问这个问题,就要自己去找答案,当然这也表示你开始要用功、要摸索了。修行不能急,一急,恐怕牛鬼蛇神的相,都会在你身上出现,整个成就的过程就会很辛苦,要留意。
假如人家问你:「你师父是哪种人?」你说「引为」就好了,也不吹牛,也不会太过寒酸。用「引为」来作为自己的一个定位,是非常好的。那你是不是呢?既然已经进来了,我们就都确定你是,而且你有心从共教那边,往一乘圆教走过来。因此,你现在最重要的就是分解动作,也就是行布教源,一定要彻底摸索清楚。
第四个是「转为」者。法藏大师说二乘人以根钝故,二乘人虽然是已经解脱了,但就停在那里。虽然是舍识用根没错,但只是用根,因为走不出来,没办法教育众生,因此会变成焦芽败种,而众生也会很讨厌他。尤其是众生常常会瞧不起罗汉,因为他用根不用识,所以动作、反应都会迟钝一点,众生就会瞧不起他,觉得阿罗汉都呆呆的,也因为这样,所以他度众有困难,常常走不出来。这时,他要先回入共教大乘,也就是先回小向大。先舍二乘入大乘,这叫回小向大。得菩萨名以后再慢慢修,虽然时间长一点,也一定会得普贤法。
这就是为什么我一再跟各位说,你在因地修的时候,器量就要打,大心要先养成。但不是指每天在家里做功课,然后说「回向十方法界一切众生」那种,这种关着门普度众生的不算,那叫蛇吞大象,胃口小,却想把大象吞下去,那怎么行?你一定要试着走出来跟众生相处,在跟众生相处的过程里,来历练自己退不退心,遇到挫折、羞辱、障碍时能否不退心,这才是在历练你的心量。
当有挫折、有困难、有是非、毁誉交加时,是不是还继续往前走?哭是会哭啊,虽然晚上躲在棉被里哭,起床后尽管两眼还肿的像水袋一样,但擦一擦还是继续再往前走。难过是一定会的,因为你也会有想不通的时候,但不管怎样,绝不能往后退,这叫常精进菩萨。
会遇到挫折、困难,那都是你的业。为什么你的个性、处世风格、谈吐态度会造成那么多的障碍?那就是业啊!所以你一定要一直忏悔、一直忏悔,然后一直往前进,不能退缩,那个心量才能真正培养起来。心量大是无止境的,不能打折扣;失败是一定有的,因为你过去的业嘛!你养成那种臭脾气、那种习惯、那些性格,你现在行菩萨道时,就会慢慢帮你锯掉、磨掉。一磨、再磨、一直磨,痛苦啊!所以没有一个菩萨,泪水不流满四大海以上的。虽然很痛苦,但他还是继续为众生流眼泪。你要留意啊!不要自以为了不起。菩萨道难行,更何况是行普贤道?若连菩萨道都上不去,怎么上普贤道?
第五个是远为。远为是指凡愚、外道、一阐提人也都有佛性。虽然现在他们的业障很重,但将来总有一天他会觉醒,会开始去追求生命的价值跟意义,也会想要去找寻「我是谁」的答案。他们究竟多久才会觉醒,这我们不管,但这种人迟早会觉醒、会成佛,这就是远为者。
严格上来说,法藏大师说的这五种华严法器,其实只有前三种才是,后面这两种是预留。因为佛法讲慈悲,一切众生皆有佛性,只是现在因缘尚未成熟,待因缘成熟,自然就发起觉性,因此后面两个我们不谈。在正为、兼为、引为这三个当中,我们应该都是属于引为菩萨。大家可以在这里好好发心,把应该修的次第法门修好。至于你是不是真的具有圆融法门的实力,这一点你不用担心,你若真有实力,自己会起作用;要是没有实力,要起作用也不可能。
总之,你只要像刚才所讲的「穷彻行布教源」,自己要去穷尽行布的源头,每一法每一法都要去穷尽。穷尽的意思,就是你要去实践、去体验,真正体验到,那就对了。教理如何讲的部分,那倒不一定,当你将来完全成就时,自然就会讲了。现在在这过程中,就算能够体验到,也不见得会讲。不会讲不要紧,但你一定要去实践。今天实践、明天实践,那一天会体验到不知道,只要去做就好。做了,有哪些地方要改、要修正的,再来做检讨。
所以从第三「引为」的菩萨立场来讲,那是每一个初发心的人都要走的路。我在这里鼓励大家,你要先具备这个条件;若不具备这个条件,前面讲的完全无效,后面再讲的更无意义。所以一个行者,你现在的立场在哪里,要先找出来。英雄不怕出身低,我们想要成佛,不要怕起步小,重点是不要自以为是某一号大人物,如果这样就很难修行。
《华严金狮子章讲记 八 送你开解华严经的钥匙》全文阅读结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