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师经行法第二讲
刚才,我们谈到玄奘大师的这个问题。我想再跟各位做个补充。这个也是禪宗的一个公案。大家知道,中国禪宗,是中国佛教的一个最大特色。但是你知道禪宗什么时候成立的吗?没有人知道。菩提达摩是中国禪宗的初祖。对不对?禪宗,是从灵山会上,世尊拈花微笑,那摩訶迦叶,这个微微一笑。摩訶迦叶这个人不会笑,你说他会微笑?这个才好笑。因為他这个人是非常严守纪律,一丝不茍的人。他怎么会微笑呢?所以,这个传说裡头,本来就有很多问题,你从来就没有去感觉到,没有去感觉到。假如他的个性是会受外境影响而笑的话,他就不会出家了。他就是不受影响。而且他年纪又比佛陀还大,你要知道他是一个对於戒律非常严谨的人。不可能的!当然,这裡头要讲起来申论,那当然也是一大篇文章。
那我要告诉各位,禪宗的这种传承,是祖唐奇在宋朝成立的时候所写的。唐朝没有,你不要搞错。禪宗在中国形成,它有三大源流。第一个源流,当然是安世高。对不对?这个你不能否认的。这个叫禪法。第二个源流,统称為菩提达摩。可是你要知道,菩提达摩到少林寺,嵩山少林寺,他闭关九年,闭关哪,壁,墙壁的壁,九年啊。从这一点証明,菩提达摩本身,到中国的时候还没开悟,是个老修行。他闭关九年以后才开悟。因為从我们大乘行法裡头,做「闭关」是修行的第一步,証初果之前,初果之前的行法。他怎么会到那边,都証阿罗汉了还修闭关呢?所以这裡头从行法的标準上来看,它也不是标準的禪宗行法。但是,把它作為这种大乘修行方式的一个状况,是可以的。它是个源流,源流反正你没有头,没有头以菩提达摩做代表,马马虎虎,可以。在歷史上既成的现实,你可以这样子定位為第二个源头。第三个源头,比较像的,应该是鳩摩罗什跟觉贤佛陀拔陀罗,他两个人在逍遥园住的时候,两个吵起来。两个吵起来,佛陀拔陀罗是大乘瑜伽行法的行者,对於女色有很严格的禁忌,很严格的禁忌。鳩摩罗什当时受到皇帝的重用,要他结婚,这个就麻烦了!虽然他本身表达很清楚,可是弟子们吵成一团。所以佛陀拔陀罗的僧团就向南移,移到现在的扬州,在瓦观寺那个地方翻译华严经。而鳩摩罗什还留在逍遥园。后来跟慧远大师通信,產生了中国大乘佛教译学发展的一个趋势,但是行法它没有。所以你把它当作一种源头也可以。但是呢这个禪法不明确。那佛陀拔陀罗也没有交待。那大乘瑜伽行法,一直要到玄奘大师啊从那烂陀寺回来的时侯,他才带回来。所以应该要讲,禪宗之所以形成,在思想结构跟行法的次第上来讲,玄奘大师是集大成者。要论第一代宗师,他可以当。但是呢,这个时候禪宗还没成立。他的思想,影响到后来,马祖建丛林,百丈立清规,有没有。第一代禪宗的祖师,不是马祖就是百丈,怎么会跑到菩提达摩那边去呢?菩提达摩那个时代,只有禪修,禪法,没有禪宗,这个定义是不一样喔。你不要看差一个字,差很多。
中国禪宗正式成立,是从马祖建丛林开始。百丈立清规,这个时禪宗的丛林才形成。真正有传承是到临济义玄祖师,传承才下来。所以说真正禪宗的源流呢,是从临济开始。我们都是临济的子孙,我是第四十八代,这没错吧,对不对。是临济派下四十八,不是达摩派下四十八。但是义玄上面,从马祖到义玄还差五代。马祖,百丈,百丈下面谁啊,黄檗,到义玄。你想想看,还有三,四代啊,所以你要追溯祖师,可以从马祖算起,禪宗真正成立,是要从这个地方算的。可是我们都迷迷糊糊的,不知道从那裡开始算起。禪宗什么时候开始?从马祖才算。
那思想源流三大源流啊:菩提达摩这个一派,安世高一派,玄奘这裡一派。玄奘把他的修学系统化,禪宗才借用。你要留意到哦,这时间上的关係,今天的佛教知识青年哪,你不能糊里糊涂的,古籍怎么记载你就怎么看?我们重新再验证,关键是在这个地方。这是我要跟各位谈玄奘大师他在歷史上的地位,他不但是唯识宗的祖师,更是唯智宗的祖师,也是禪宗的祖师。他的这个人身兼二个身份,一个就是中观论派的身份,一个是瑜伽行派的身份。但是我们不认识他,一直把他当作他就是唯识宗的祖师。只有这样而已。他不是。唯识宗后来崩溃。后来应该还有传承,至少我们这裡是他的一个系脉。那这种传承其实不彰。所以我们要从这裡来看,它其实是很有组织系统的。从思想上来看,我们还可以有更好的这种思想建设。所以重新开始。佛教的思想是很好做研究。我们简单地把这个前文跟各位这样谈一下,这个我想你是没听过,因為我也第一次讲,其他更没有人讲,我们同时听到。
好我们看,「药师琉璃光如来」,这个是这药师佛的名字,玄奘大师在翻译这尊佛名的时候,也是翻译得很奇怪,他就完全用梵文对著翻,所以才跑出药师琉璃光如来。这个琉现在是用这个琉,璃是用这个璃,是现在常用的字。琉璃不是这个写法,瑠,是留下来的留,斜玉旁啊加上留下来的留。梨是梨子的梨,苹果梨子那个梨。现在都已经写成这个样子,还马马虎虎,都可以啦。那个瑠璃是天然玻璃,它主要的是蓝色,它顏色非常青翠,硬度很高,但是太脆。在古代来讲,是一个不可多得的宝。那跟我们现在的这红宝石一样,非常闪亮,它是这一种透光的。那么一般来讲,这瑠璃是讲蓝色的瑠璃,所以我们把药师佛,通常做成蓝色的。是这个意思,阿这个蓝色不太像,他这个画得蓝,它应该蓝宝的顏色。他瑠璃是宝蓝色的。瑠璃光。
他称如来啊,如来本身是从自性上讲。自性的意思,就是我们生命因素裡头的一个因素,充分展现出来,这个叫如来。这一种药师瑠璃光的自性,它的本质是什么?它本质的作用,叫做本愿功德。现在本愿功德,你看起来就好像很宗教化、很佛教化,其实就是那个因素的本质作用。本愿就本质,功德就是作用、效果。药师琉璃光这样的一个生命因素,它能起够起到怎么样的作用﹖它在谈这个部分,那我们一般人说,药师琉璃光可以怎样、怎样,那是你的本质能起什么作用,而这个本质,来自於你这个生命因素。
那这裡,首先要跟各位提醒一个问题。这部经,它有提到要持名念佛。很多经典没有提到持名念佛。弥陀经裡头讲的持名念佛跟药师经裡的持名念佛不一样,很多人都把持名念佛乱接,不同喔!因為它对某些因素会起作用,某些因素不起作用。几个因素会起作用,这裡会起作用。这个很奇怪,你去分析。我的语言叫做生命因素!这个生命因素有一点类似化学分子式。有没有,化学不是有一个分子式那个排列吗?这个生命因素在未来两百年内会成為一种显学,显学,非常重要的。这个生命因素裡头有几个哦,它会特别起作用的,一个是药师琉璃光这个生命因素,一个是观世音这个因素,这两个特别灵验。在所有的佛经裡头谈到这两个生命因素。观世音菩萨,我们去年讲普门品的时候跟各位讲过了:这个观世音就是我们生命中的免疫力,免疫力,它有疗癒你的身心灵创伤,一种復癒的能力, 一种復癒的能力。这个我们这一阵子,就是去年到现在,这个行法推动以后,我发现这个因素非常强烈。你的身体,你的身体是疗癒你身心灵创伤的最佳良医。你有病,身心灵的部分,不管那一部分,只要能够啟动你的身体本能自主性的,我们通常叫运动,自主性的运动的时候,那你身心灵,身,心,灵上面的缺憾,它自己会恢復正常。那这个就是行法。这个不是目的,是修行的第一个步骤,因為你的身心灵不恢復健康,你不能修行。因為这一关卡就卡在那裡,就像护城河一样。你一定要透过这个行法,把这部分、这些创伤疗癒过来!所以,你要修这个法就很自然就把这个创伤疗癒完毕。你看这不可思议啊!换句话说,你既然已经发心,既然已经发心了,报名加入菩提大道的行列,奖品先给你:「身心灵健康」。你不要以為这样就结束了﹗这没有结束。假如就这样就结束的话,当然你可以健康,那你下辈子来,就要还了﹗你不能不修。你说:「师父既然这样讲,我乖一点、屈就一下,把身心灵调好了,Bye!Bye!」那你下辈子再来。因為身心灵健康的恢復,是无价之宝。师父不会叫你说:「那无价,你就要卖命,或者卖财產来供养。」没有。你就是要修行,让它达到止於至善。那你假如没有的话,那你下辈子来,先还世间债,还好了以后,你还是要修行。因為你在修行上,比别人高一阶,你不能不修。因為你也因為身心灵很健康,所以下辈子再来福报很大,那这个东西是你要留意的。所以你假如身心灵有创伤,念观世音菩萨。药师琉璃光它是一种辐射作用,它可以拔除你一切业障,所以你称念,就是说业障也是一种伤害,是灵性的伤害。身心灵的伤害,不管从观世音菩萨从药师佛这边来,你只要称念祂的这个名号,很快你会相应, 很快你会相应。所以人在恐惧的时侯,恐惧其实是一种伤害,你不要怕,你念药师佛念观世音都可以,要念不出来,观世音也好,药师佛也好。要是真的念不出来「佛啊﹗佛啊﹗」也可以。「菩萨﹗菩萨﹗」也可以。你不要念“卜啊,卜啊(台语)”就好。你只要真心诚意的呼唤,这个生命因素它会啟动。它是你内在的,他不是外来的。它不是有个菩萨搭在云上面,拿著一支净瓶来了,说:「你在那裡呀﹖」不是﹗「呼唤」是把你自己本具的那个生命因素呼唤出来,它自然他就会过来,那个叫做自主性的,我们叫「潜能」。其实你生命有种自发性的部分,它会发露出来,它就能够达到这个目标,就能达到。这个是这个生命因素的特质。
那第二线的生命因素,一个就是地藏菩萨。地藏菩萨我们跟各位讲过,它是你生命的蓝图,生命的地图。你不知道人生何去何从的时侯,你念地藏菩萨,你自己就会发现该往那一条路走。因為它是你的生命因素,你自己有的,它会显现的。第二个就是阿弥陀佛。阿弥陀…
《药师经行法 第二讲》全文未完,请进入下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