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我的阅读记录 ▼

华严禅行法--《禅修前行》第十二集▪P2

  ..续本文上一页八正道,正念,正定,正思维,正精进,正见,正语,正业,正命,定义还是你自己去定,再去查字典,这八个是讲我们身语业三业,要怎么做的问题,身口意怎么运作,按照这个八正道来,八个证道来指导,我们的心,按照七菩提分来做指导,来安置我们的心,用七菩提分安置我们的心,用八正道来安置我们的身口意,这样知道吗。

  

修行就在这个地方,佛教与其他外道不共法就在这两个,七菩提分八正道,其他外道可能也有这一部分,一部分,但是他的要求跟周延性,没有佛教的这么完整,那么其他的部分也一样,或多或少,其他有心在追求人格的完美,人性的完整,发展,人生观的健全这个层面上来看的话,大家对于这些条件或多或少都有要求,有的要求很多,有的要求很少,有的要求很严,有的要求不严格,那么这种情况就在看各个宗教在领导众生,指导众生的时候,他的要求。

  

譬如说,天主教是他的神职人员是不能有配偶,那么他又附带一个不准离婚,所以结了婚的人,那就保证没有当神父的机会,这个是天主教的一个标准,但是有一种例外,就是配偶死了,那可以,你不再结婚,配偶死了,那你没有离婚,那这个时候你可以去当神父,这个是一个要求,那么他当神父就有一个很简单的要求,必须终身贞洁,他就要发这个愿,发这个誓,他们叫发誓,那么终身贞洁的意思那就是我们所讲的,五戒当中的,不淫戒,那么他们放宽的,譬如基督教来讲,他们牧师,基督教叫牧师,他是可以结婚的,所以他们的状况就不一样,同样对于淫欲的问题,要求就有宽严,相差那么大。

  

任何宗教在这个层面上,都有他们的这种一定的规范标准,但是这些规范,每个宗教不一样,当然他在指导也好,在自修也好,那么各有不同的成果,那我们不管,现在佛教跟我们提出来的标准是这样,你一个行者想要克期取证,那么必须有一些规范,有一些应该具备的条件,那像这个地方,这些都是我们要具备的条件。

  

第二个我们再来跟各位讲说,修行的过程,你这些条件具备了,这个都是前行阶段,你要进行的是这些,了解了,将来我们在进行这些三十七道品的时候,像我们现在来讲,大家的分数大概从二三十分,到七八十分之间,大概是这样,没有人一百分了,一百分的就已经是阿罗汉了,那你也不会太差了,太差的大概要住在松山了,不会住在这个地方了,为什么呢,因为太差的,大概都是人格有问题,精神有问题,人性有深刻的这种伤害,扭曲,要不然大概都在这个地方或多或少,有些是没有觉醒到。

  

很多社会上的年轻人,二三十岁的人,三十来岁的人,正在事业上奋斗的人,他就不会留意到这些,那么这个时候他很低,可是当他觉醒以后,他开始注意,并且规范他的言行的时候,他可能会进步很快,那么这个只是他还没有醒悟而已,醒悟过来以后,他会很快的超越,而我们一般人在这一个地方,在判断我们生命品质高低的时候,是以这个来判断的,你本身在这一方面觉醒了多少,认识了多少,从这里来,那么以往我们还没有认知,那不管,大家慢慢的要赶快去具足这些条件,不具足这些条件,我们很难进行。

  

所以你看看,现在为什么在道场里头,经常是非那么多,情绪化那么严重,你就不具足这些条件呐,你必须要拥有这些条件,你想想看,你看前面,四念处怎么修,观身观受,观心观法,你还会再情绪化吗,四正勤你还会再情绪化吗,我们现在不是啊,动不动就任性啊耍脾气啊,你厉害我厉害,那你没有办法,跟人家相处呢,棱棱角角了,横竖之间分不清楚啦,那就是这些条件都不具足,那其他更不用说了。

  

我们再看第二部分,四果,这个的修行次第,在基本上佛法的划分,他分这五个层次,第一个是资粮位,第二个是加行位,第三个是见道位,第四个是修习位,第五个是究竟位,那么我们现在来讲,通常在第一跟第二之间,资粮位。

  

大家想想看,这里讲基本的修行,我们常常瞧不起小乘,资粮位又称三贤位,首先呢,五停心位,其次别相念处位,再来是总相念处位,那我们瞧不起他,看看我们五停心观当中,你哪一观成立,有没有,选一个就好,不要五个,你一个都没有,那我请问你,凭什么瞧不起人家,你开口就动不动我是大乘,我这个明心见性的,我这个究竟的,你的明心见性只有那四个字,明心见性四个字。明心见性是什么根本没有啊,本来面目,本来面目是什么,深参念佛是谁,你什么时候参过,所以讲那一些大话没有用,佛门中讲修行不是讲大话的,会讲大话的人都是从大脑上发展出来的,那个叫做脑瘤,你大话不要讲太多,大话讲越多的,脑瘤越大,他是要你实实在在去做啊,你有没有做啊,你连五停心的这种资粮都没有啊,你那还讲什么大话,吹什么牛皮啊,那讲起来我风风光光,人家一讲马上就破除,你的还真厉害,破的人家哑口无言,你说有用吗,没有用啊。

  

所以真正的,实际的这种行位你一定要修,这个假不了的,你可以唬得了人啊,你唬不了阎罗王啊。你想想看当年金碧峰那么厉害,他一入定那些小鬼找不到,阎罗王派来的小鬼要找他找不到,他一入定不知道哪里去了,那小鬼只好找土地公来问,喂,这家伙跑哪里去了,要怎么找到他,那还不简单,他就喜欢那个水晶钵,皇帝送的,你把他敲一下他就出定了,果然一敲他就跑出来了,这两个小鬼,哈,你假修行,他说这怎么假修行,他说你还贪这个钵,走走走,我们阎王老爷要找你去,他说找我去干嘛,他说你死期到了,他哎,那只好走了,人家厉害有功夫在这里,要去那个钵能不能再借我看一下,他说你的你自己看吧,看完就走。他拿起钵来,向那柱子一丢,把他摔破了,那两个小鬼跟土地公吓一跳,哎呦怎么这样,你哪里去,他入定去。

  

这时候,他心无挂碍,嗯,要拿老僧金碧峰,除非铁链锁虚空,铁链锁得虚空住,再拿老僧金碧峰。你有没有这种本事,他可以有贪,可是要放下马上放下,我们呢,没有,我才不贪,你只有不贪两个字,你知道吗,你只有不贪两个字,满心都贪,嘴巴不贪,所以不要讲大话,基本功夫一定要锻炼出来,我们期望各位的是你一定要在这里下功夫,尤其各位三个月啊,最少你要来一个礼拜,你有这么好的机缘啊,你放下一切,你来这里住一个礼拜,好好的去体会一下,感受一下,我们精进组的这三个月下来,那你不成就,那我们很麻烦,这生生世世要扛着,你扛到成就,那这个麻烦。

  

那你来实习一个礼拜,至少你福德功德,会增加很多。你不要说什么,你这样去感受一下就好,我们在那个回向文上面跟你讲说,若诵若思,你读诵一遍或思考一遍,将成金刚坚种,你对于这个法,你要有这种熏习的能力,熏习,有没有成就你不管,因为既然要教你了,你不成就我负责,你既然丢进来了,丢进来就丢进来了,要不然,就不要让你进来,既然要让你进来,就要负责了,就这么简单啊,那你不进来,那没我的事。那你要进来,我们就跟你负责。所以你要进来,你就好好的在这边办道用功,其他不要管,当然不进来我们没办法。

  

所以在行法上,资粮位一定要去具足他。这第二第三就是讲的就是四念处,你从这个现象界看,苦谛,然后四念处一个一个来修,或者从现象界到苦的现象,来总观四念处,从这苦集灭道来看,看这个观身,或者观受,观心观法,同时观,起作用来修,这个叫做总相念处位,这个是分三个位次,这个是资粮位,我们想想看,我们具足没有具足这些条件,你说我们大乘行法不按这个标准,那把你的标准拿出来嘛,你的标准,就是台湾话讲的娃娃吵而已嘛,除了跟人家吵架以外,你什么也没有啊,那个就不算了,那不算修行。

  

第二个是加行位,加行位又叫四善根位,我们的善根高低从这个资粮位以后才能够看的出来,你没有经过资粮位的调整啊,你看不出来,这个相当于什么呢,我们要参加某一种专业训练,那么你去报名,报名以后他有一个类似智力测验的那种资格测验,那个资格测验以后他就把你定位了,那个资格测验事实上还没有开始啊,只是测验你现有的这些条件嘛,资粮位的意思就是你的资粮到底有多少啊,经过这样简单的一个训练以后,可以知道你的根器如何。

  

有些人是很会这个伪装,口才又很好,讲了老半天,头头是道,做起事来,哇,软脚虾,第一天来,笔记本拿着,笔拿着,你讲一句,他记一句,等到做事情的时候,三分钟就没了,那这个一看就可以知道,你从表面上看起来,他好像蛮像一回事,可是实质上里面空的,当他是空的时候,你就完蛋了,他的资粮如此,透过一个简单的那种训练,可以感受到你的资粮状况,那就是你的善根。

  

当然在这个时候,透过这个资粮位的训练,有些你可以具足,而你现在没有的,你可以大量的冲刺。

  

比如说,有这么一堆水给你们自己,有的呢,他容器里面,就已经有很多了,所以你再给他的不多,他马上就具足了,你就可以知道他容器里面有多少东西。有些人呢,容器是很大,但里面空空的,那么经过资粮位的修行啊,他很快容器里面会充满了,那么他的善根就那么大,有的是…

《华严禅行法--《禅修前行》第十二集》全文未完,请进入下页继续阅读…

菩提下 - 非赢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网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