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续本文上一页如我们常常看到,佛放眉间光,到底是真的是假的,佛在眉间放光啊,你有没有看到,对不对,那经典怎么这样记载,他是真的,因为经典有记载呀,要不然就是诳语者,不实语者,那假如是这样的话,那他怎么眉间放光?哎,总是要教我们,不然,我是你的弟子,对不对,佛,你会放光,我们为什么都不会放光,那你怎么放光,那这一法要教嘛,可是你要知道这种经文,经典里面常常出现,那我们呢,就把他当封神榜一样,秀秀秀,刀光剑影.....。那他到底是怎么放光啊,没有人知道啊,我可以告诉你,佛教传入中国以来几乎都没有人讲这个问题,你要从这个实修当中去看,从止法到随法以后你就发现了,为什么佛眉间会放光,修法在这里就有了,我们讲法报化三身,小乘绝不讲法报化,但是大乘一直讲法报化,那法报化从哪里来,你怎么去证得,你只会讲有个法身,法身是怎么来的嘛,你不能说他本来就在那里呀,他当然本来在那里呀,但是我现在就是没有啊,那没有我怎么样能证得法身,我请问你怎么证得,圆满报身怎么来,你怎么修道的,你怎么修才能证得,这个是我们的主要功课啊。
告诉你从数息观都可以证得,你要知道这里是讲数息观,数息观就有观了,五停心观都是观了,所有的行法都讲观啊,所以在佛教里头没有一法不观,每一法都要起观,因此每一个行法中,不可能无念,每一个行法,只要讲到行法,就是要让你作意,你要记得,要你作意,这个作意作到无意的时候,那你才能够一念不生,你要知道啊,就想我们各位一样,人人都有呼吸,可就是不知道呼吸在哪里,这个时候你就会发现问题了,当你这一个作意起观的时候,观到无意作观的时候,那你就成就了,讲无念是讲这个部分的无念,不是空心静坐的那个无念,那你一开始就修空心静坐的话,那你会修到非想非非想处定也没有用,那个业报尽了,你还是在轮回呀,那你假如没有福报的话,空心静坐那不过是也无常啊,那外道禅的修法,所以我们讲不一样,各位你从外面带来的杂讯当中,可能会在这里混在一起,搅和不清,所以一定要重新来过。现在我们跟各位勘定的是从头到尾的一整个系统,你不要从前面就开始混乱到后面去了。
这个我们内容的这个部分以前讲过,现在我们不再讲了,禅法的那个也都各位介绍过了,这个现在我们看的是61页,这里有一些.....后面再跟你解释好了,还要再看几天,61页,最后一行。这个前面我跟你讲一下,这个数随止观还净当中,都有一个方法,你看看这里面有没有,这个方法,我这样整理了以后,我是想我把他改为这个方法叫技术。
所以这个从技术面说,但是他还有一个不是方法的,就是观法,叫做数随止观还净当中都有观法,那么观法的部分,我就把他叫工程面,工程是相对于技术来讲的,技术你这样做,那他自然工程就会成就,而我们不知道。就好像我们盖房子一样,我们这个工人,你现在比较没有感觉,大家有没有当过工人,挑砖块,你小时候跟人家挑砖块呀,那个地下一直挑,不知道挑到几楼,那以前房子不高了,三楼就很高了,那个竹子编的楼梯,你就这样一直挑,一直挑,其实挑的不多了,常常给人家造麻烦就是了,人家在挑砖块就不会跌倒,我们一挑砖块常常从上面摔下来,你看那些工人,他很厉害呀,他在下面五个砖块,五个砖块上面的工人就这样接起来,我们一块砖块丢出去,他会到处乱飞,这是功夫,不管怎么样,你就这样很单纯的,把砖块一直送上去,把水送上去,把水泥送上去,把沙子送上去,你只知道这很简单的一法嘛,你就这样子,等到人家说房子盖好了,你站在下面看,哦,好漂亮啊,对不对,技术是很简单,就把东西运上去而已,是不是很简单,但是呢,盖好啦,怎么那么漂亮,你怎么想都想不到。
那一个为什么会那么漂亮,他是一个工程师在负责的,我们现在常常会说,你就叫我一直挑就好了,我记得小时候就这样,我们就问他说挑上来放哪里,我们要怎么做我们要做什么,我想要多了解一点啊,因为我们工作要想要多学一点,那多学,人家就说,你就挑来就好,别问那么多,可是工程师他们就不是啊,他们几个人就在那边叽里呱啦,又拿个图,又拿个表,在那边看,给我们看,根本看不懂,所以我们现在大部分的人啊,在修行的时候几乎都停在技术面而不知道工程面,工程面就是起观的地方,现在告诉你,台湾的佛教在这种情况之下,根本没有修法,没有佛教,只有拜拜,你知道吗,你只有技术面没有工程面的话,那你根本就是“要好工人,请电几号”,你就是那个要打电话给你的那个叫,因为你是要好工人,你是好工人,请电大华严寺,你是挑砖块的,我相信,在这里训练出来的,你不但要会挑砖块,你又是个好的工程师,那个房子盖起来很漂亮,这个房子要盖什么样子,你自己可以主宰啊,那你工程面要掌握的很好,你不要坐在那边等着,人家说要好工人,请电几号,那你就在那边等工作的好工人,技术面要做好,工程面也需要,这个地方弄出来这个方法是给大家看到的技术面的部分,其实技术面都很简单啊,就像挑砖块一样,有变化也是一点点而已,就像我们不会的,用挑的,我看那些老工人很厉害,五六个砖块,他在下面,扔上去,上面的人就接住,奇怪他丢上去怎么不见了,他功夫就那么好,五六个砖块这样子就丢上去,上面,这样子接过去,我在下面我就试着丢一个,差点打到自己,对不对,那是技术变化嘛,我们就只好乖一点,看人家赚钱那么.....以前挑砖块是算钱的,挑几块算一毛钱,他会丢的,他不用跑上去,他就可以赚钱了,我们看人家那么好赚,你也要丢,你一丢就赶快跑啊,功夫是有不同,技术是有一点不同,但是标准都是把他送上去,只有这么一个。但是尽管这个技术再简单,工程的成就不一样,而且这个六层楼,六法六层楼每一层楼的工程都不一样,大家要好好的去体会呀。
所以跟各位讲,修行跟生命成长是一样,都是全方位的,不是用大脑思考所能契及,所以大脑的思考模式在修行当中你必须放下,不用大脑的思考方法,你来修行才会成就,你要用大脑思考方法来修行,那我告诉你,你会一番痛苦的煎熬,我们跟各位讲说,你的善根很好的,那意思就是说你来修行很快就可以不用大脑,知道吗,一直用大脑思考要修行的人,是善根不好的,所以我跟各位讲,当你自己觉得说我还有几分聪明才智,就像女孩子颇有几分姿色,那你就要知道红颜薄命,越是有这种聪明才智的,在这个修法中越困难,你会发现那好呆的人修行很好玩,师父说这个不要乱想,他就不乱想,起观,他就起观,结果他也起观了,关门的关了。最后这一行,他很简单的讲,这个不是最后一行,我们要看,这个应该要跑一下,倒数第四行,安般守意有....有十黠,一个黑一个吉祥的吉,这个十黠,这个字我们会常常用到,我跟各位讲,那个耳根圆通章讲到修行观法一共有六个,那个谁呀把他叫做六结,绞丝旁,吉祥的吉,就是我们结界的结,不是那个结,就是这个黠,一个黑一个吉,这个黠是慧的意思,智慧的慧。安般守意有十黠,有十种智慧点,智慧的关键,也就是数意,相随,止观还净,这个就是六妙,再加苦集灭道,也就是六行法与四圣谛想合,而成为十种慧,此中即合三七道品,以为行成,修行要完成,要这样子来。
这个法,我这个还是前行的资料,给各位做参考,等我们通通讲完了以后,那你再来看这里,我们前一次跟各位讲,尤其最后面这个净法,他是到净法这边才讲。最后世尊初欲说斯经时,就是这一段,刚才念这一段的前一段,后面四行,大千震动,人天易色,三日安般,无能质者,于是世尊,化为二身,一曰何等,一曰尊主,演于斯而义出矣,大士上人,六双十二辈,摩不执行。我可以跟各位讲,看无,你绝对看不懂,所以干脆就不要讲了,要不然人家若问,我就漏气了,他绝对不会讲这个了,这个一曰何等,一曰尊主,叫曰不是日了,世尊为什么要化为两身,这个就是他的语言模式啊,你知道他在讲什么吗,世尊怎么化成两身的,那这个人很奇怪,他跟人家讲,不讲神通,他自己常常在那边变化神通,对不对,他不是像孙悟空这样捏开一变为二,不是这个意思,呼吸是一身,色身是一身,所以你看何等跟尊主就可以看到,一个是能,一个是所,要告诉你这个状况,你从修法中,你会修到这个地方,我告诉你,你这个样子你看不懂,你等我们训练完,你再来看,你就会懂,不是这里在臭屁啊,是跟你讲真的,所以一定要从修行中过来,踏踏实实的修。
我们可以发现。我跟各位再提一下,中国这个大藏经里头,禅净律密,南传北传都有,尤其是南传的经典,在现在南传的阿含藏里头,他是最后一次结集的,最后一次结集,前面几次结集都不在了,那在我们北传的大藏经里头,阿含藏重新要去结集的都存在,都有,比南传的资料来的丰富,但是他有一个特色,很难看,看不懂,因为有些是汉朝的语言,魏晋南北朝那个时候,有的呢,是唐朝的语言,所以语言的这种看法,我们古文的训练不够,那你会很难看,大概也因为这个原因,就一直没有人去做深入的研究,但是这并不表示我们没有这个法,但遗憾的是有跟没有一样,你没有人去宏,所以我们要研究是有很多东西,那这里面也给我们一个很重要的信息,我跟各位讲,每一部经都有他的语言模式跟思维模式,南传如此,北传也如此,你不要看,南传是叫原始佛教,原始佛教就一定是佛说的吗,我告诉你要是真的是佛说的,不用结集,当时第一次结集完毕就好了,为什么有第二次结集,在第二次集结的时候就告诉我们,经家、指导者的思想已经介入了,他的思维模式跟语言模式已经干扰了世尊的思维模式跟语言模式,所以有第二次第三次结集呀,就是后来的人的意识形态一直加进去,因为加的太多了,混乱了,你讲你的,我讲我的,那不高兴了怎么办,我们来结集嘛,大家来勘定啊,那个时候新的语言模式跟思维模式就跑出来了,世尊当时怎么讲,已经没有人知道了,当然我们认为这些无所谓,透过你这样的指导,照样他可以成就。
但是你要知道,即使是他第三次第四次结集,到现在也都一两千年了,那告诉各位,那些语言表示法,我们现在还是很痛苦,所以我们有必要用现在的语言再讲一遍,那我告诉你,我这样讲,他那样讲,再过五十年,我们又要第五次结集了,你相信吗,因为个人的语言模式不一样,个人的思维模式不一样,可是在这样的时代,不用新的方法来解释又不行,而只要一用到新的方法解释,都有个人主义,个人的色彩,所以他就会变成这种现象,那么这种情况我们肯定,我们也承认,我们要接受,然后你要去寻求一个新的解决方法,这个才是关键呢,就像我们现在,旧有的伦理系统全部破坏了,你肯定嘛,那么你要不要建立新的伦理系统,那新的伦理系统要怎么建呢,我总不能叫你接受嘛,只好我们自己推动嘛,那我们自己推动建立完成以后,那别人他也这样推动,他也建立一套伦理系统,所以我们这些伦理系统就必须串联在一起,那要串联在一起,重新要调整协调的时候,那是不是结集呀,那在这个时候你就会发现,他的经跟我的经,在这一方面,一定是他有他的专长,写他的一部经,我有我的专长写我的一部经,那这个时候并在一起统统接受,那么他的经有他的思维模式跟语言模式,我们的经有我们的思维模式跟语言模式,一定的道理出来,这里临场感你要有啊,他本来就是这个状况,现在我在这里讲,你在下面听,个人都把他记录下来,你去注意看看,不要自己讲了,你们去跟别人讲,一个人跟着出去,他会讲他一套,然后你再跟那个人出去,那个人去讲也是他一套,反正讲到最后,你会发现,奇怪,师父根本就不是这样讲,因为你用你的思维模式跟语言模式去表达的,那只要能令众生开悟证果,那都对啊,对不对,那这边也教化一堆,他证得芒果,他证得奇异果,他证得苹果,反正都是果嘛,能证果就好了,好了,我们赶快协调出一套,可以抗衡外道,可以利益众生的,对不对,那在这种情况之下通通可以接受了,那结果呢,这一本是教你怎么种芒果,这一本是教你怎么种苹果,这一本是教你怎么种奇异果,你不一样啊,他又的跑出这种状况出来,没有错,都对,都能饶益众生,你看,佛法是不是很活泼,我们为什么一定要死守一法,你死守一法,那到最后就变成莲花庄严,我们杂花庄严,你死守一法,那我告诉你,早餐苹果,午餐苹果,晚餐苹果。吃饭炒苹果,喝汤苹果汤,喝苹果汁,睡苹果叶,对不对,烧苹果树,只有一个嘛,你会发现,这样当然也可以成就,不是不能成就,可是娑婆众生就是杂花庄严,我们在这样子很活泼,很自在的情况之下,那各自成就,各自庄严,在各自成就各自庄严的情况之下,互相成就互相庄严,这个叫做自成就,自庄严,他成就,他庄严,那么自成就可以他庄严,他成就可以自庄严,你知道吗,华严讲的就是这样的一种状况,那这样讲的境界看起来很高,事实上从根本上就已经开始了,好我们今天讲到这里,这个61页最后一行,讲了老半天还是没讲,我们明天再讲。
《华严禅行法--《禅修前行》第十集》全文阅读结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