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我的阅读记录 ▼

就从这里入法界 地藏菩萨行法 肆 「法、报、化」三身与「世间、净土、法界」之间的关系▪P2

  ..续本文上一页的成魔,女的成精,不然牛魔王、蜘蛛精怎么来的?就是因为人格不健全。人格健全,精进才有可能成佛。

  告诉各位,修行本身不难,难的是你资粮道不具足。只要人格性健全,一出家马上就进入净土了,往生还难吗?要是人格不健全,走到哪里,就跟人吵到哪里,既不会做事,又不会做人,这种人没办法修行;为人处世没问题,修行很容易,马上就进入净土了。我跟你讲,往生净土的基本条件就这么简单,第一,人格性健全。第二,社会、家庭生活很圆满。第三,你要开始寻求出离;你发觉人生不是只有这样子,虽然家庭生活各方面都很圆满,可是我们的人生只有这样子吗?人生的意义、价值是什么?你们开始寻求出离,男的就到男众道场,女的就到女众道场,大家一起来打拼嘛!拼什么?往生净土。其实你在这样的前提下出家,进来就往生净土了,然后透过这个净土直接转入法界,就这样子。当然,假如你家里能够形成一个净土,那也可以;问题是,你家里是不是真的是净土,那我就不知道了。它不是很安静的静土,是心地清净的净土。

  从「世间、净土、法界」到「化身、报身、法身」,我们都跟你定义得很清楚了。所以你只要在这个道场里,按照佛陀的教法,这里就是释迦牟尼佛的净土,这很清楚。释迦牟尼佛是报身佛,这个定义绝对清楚,一点含糊都没有。释迦牟尼佛的净土定义很清楚,它是以培养自性善根为主,然后是清净音、和雅音,就念佛、念法、念僧,不是以柴米油盐或七情五欲作为你奋斗的目标。所以只要有这样的地方,你放心,那个道场绝对是十方诸佛、天龙八部所拥护的,关键就在这里。那现在不是我的问题了,关键是看各位了。

  我们遇不到佛,那就没有化身佛,法身佛又还没证得,还有一点福报能够来学佛;能够学佛就能遇到报身佛——圆满报身卢舍那佛。他很圆满了,可是我们不圆满,我们只「碰到一点点」,知道吗?因为你现在所学的佛法不完整,我是尽量把它讲完整一点,可是一装到你的脑筋去就不完整了。因为你都是把它当作知识,知识就变成杂讯互相干扰。听我讲好像讲得不错,等一下哪个法师来,「嗯,他也讲得不错」,大家都讲得不错,问题是,你就是成不了佛!为什么?因为没有遇到圆满报身卢舍那佛,遇到的都是断断续续、片片断断的报身佛,所以你的佛法都是杂讯,没办法统一,都是不完整的。

  我们再回过头来看,〈忉利天宫神通品〉一开头就讲「佛在忉利天为母说法……。」佛成佛时到了忉利天为他的母亲说法,那么,各位有没有想过:「佛陀是用法身,还是化身跟他的母亲说法?」还有,「佛陀到了忉利天,是怎么认出他妈妈的?」悉达多太子一生下来没多久,他的母亲就往生了,那他怎么认得他的母亲?就算认得好了,天人的身相比世间人的身相高大好几倍,长相也庄严多了,那他是怎么知道哪一位是他的母亲?各位有没有想过?我之所以跟各位提这个问题,是要告诉各位,你在读这些东西时,你有没有想过这些实质的问题?这个叫作历史现场的还原,假如你没有办法把那个现况还原,那你就永远「不知道」,这样学佛不会开悟。

  如果按照《华严经》的说法,佛陀是用「法身」去的,他不动本座而遍三千,化身还在菩提树下,是成佛的刹那同时到了忉利天宫。问题是,他的母亲在忉利天,忉利天还是欲界天,法身是没有办法跟「化身」讲,因为天界是化生,所以他就用化身来跟他母亲相应而说法,是这样来的。佛陀在忉利天所讲的,是这个世间的结构问题跟这个世间的生命特质,它跟法身这部份不一样,我们是把它列在一起讲。我们讲《华严经》提到世间的结构时,就会带进去讲,这是从「中本华严」的立场来讲的,我们还没有办法讲到「大本华严」的情况。「中本华严」的立场就是把法身、化身并着讲,讲化身时,就要讲这世间的生命结构;讲法身,就是法界的生命结构。

  世间是无常的,法界是永恒的,两个是不一样的;可是我们讲经的时候,法身跟化身之间的关系,常常会交融着一起讲,两者你要是没弄清楚,那就会愈听愈矛盾,「怎么刚刚师父讲这样,现在又讲那样?」因为刚刚师父是讲法界,现在是讲世间。讲的人没讲错,听的人倒是常常听得糊里糊涂了。因为如果全部都讲法身,你根本做不到。就像我们跟各位讲「要发大愿」,就会有人跑来跟我讲:「师父,我也很想发大愿,可是就是发不起来……。」为什么发不出来?因为还没有真正感受到世间的苦,假如真的感受到了,你那个愿一定发得出来。当你真的体会到苦,你会发现苦也是虚幻、无常的,但世间的众生还陷在苦的泥沼之中,这时你就会发愿要帮他们把那个苦除掉,当你这样想的这一刻,你的愿已经发出去了。你要是真心体会到、感触到:「唉呀!众生怎么这样糊涂,把这个假的拿来那边苦,我要用什么办法帮众生把那个迷惑除掉呢?」那时候你的大愿已经出去了。

  愿要怎么发,我们已经教过各位很多方法了,但是最主要的还是「你要去做」,但它不是形式上做个别人看。有些同修是很认真做功课,可是他怎么做你知道吗?因为他有好几个师父,每个师父都叫他做功课,一个功课至少要两三个钟头,那你看他还要不要睡觉?看得实在可怜!这个功课叫作「形式功课」,下辈子来有两种大福报,第一种福报,体重六吨以上,那大概是大象、河马、犀牛、鲸鱼这一类的吧!你做那么多功课干嘛?没有必要的赘肉那么多。对你来说,那些功课有很多是「特别重要」的法门,对啊,犀牛角、象牙,那些是特别重要的没错。很多人往往为了这个而丧失性命,何必呢?那已经修错了,修到形相上去了,福报当然很大。

  另外一种福报是,你功课做完,一直回向「希望我事业顺利」,下辈子来真的事业很顺利,假设你一辈子从头到尾的花费不过是一百万,结果你赚了好几百亿,一场金融风暴,财产就蒸发了百分之九十。修了那么多的福报,可是你根本用不大。不然就是修给「五个人」用,哪五个人你知道吗?水灾、火灾、盗贼、官府,遗产税第五个,最不幸的就是留给不孝子花光了。我们要的不是这种福报,这是有漏福,我们要的是无漏福。

  很遗憾,功课做那么多,都是修有漏福。各位,你要懂得做功课的精华在哪里;你现在所做的任何功课,都叫作媒介,真正修行的那个法门,叫作「真实法」。不管你是修圆融道还是次第道,真实法的要件都是这三个:第一,就是「疑情」;所谓疑情就是「我这样做对吗?」那么,你拜佛的时候,自然就会去想「不是说礼佛一拜,罪灭河沙吗?我都拜到膝盖长茧了,那罪灭了多少?」或者你是念佛的,「我这样念对吗?要怎么念才会福增无量?」我这样修对吗?当你有这样的疑情产生时,就是开始摸索了。

  第二个要件是「摸索」。摸索什么?我的心要去相应,跟我修的那个法有没有相应?就像刚才跟各位讲的「发愿」,你每年发一大堆愿也没用,每年都在改,天天都在改,改了也没用。发那个愿,是你的心要跟众生的业相应,而那个众生的业是你自己要经历过的,要是没有那种经历,你那个愿根本发不起来,只是形式上的发愿,那没有效。修法也是一样,这个疑情带着,你会去找寻正确的,找寻的过程就是摸索,你已经开始在进行了。第三个,「解决困难」;进行的过程中或是做了以后,你会碰到种种的问题、状况,当下就去解决它;一定要想尽办法去解决,这样才可以超越它。就在这个状况,你的生命就在成长了。就是这三个要件——疑情、摸索、解决困难;问题解决了,你就超越了。

  做功课不是形式上的,而是你的心要去触动;发愿也一样,一定要真的发愿,去找寻内心真正与法界相应的那个东西。因为要进入法界,你的发愿一定要跟众生的业相应,而那个业一定是你亲身经历过的。譬如,很多人为了小孩子很操心,担心他书读不好,有没有交到坏朋友,甚至担心被绑架……。怎么办?你就发愿,因为你已经遇到这个苦了,那你就知道天底下有很多父母都是这样为子女操心,你就从这里来发愿——将来有众生因为子女的事烦恼,我就去度他——这样愿就发出来了。当有众生有这样的苦产生时,就跟你相应了,知道吗?

  发愿并不难,它是你的良知问题;平常你人生没有目标,做事毫无章法,佛法它启发你可以这样做,给你一条很明确的道路。这样,你就很容易定位,人生会有信心,不会茫茫然的。如此,我们的人生不也就够了吗?当然,有些人有福报,认为「我的人生就这样」,那一种想法未必正确,因为你是在世间结构下的人生态度,对于出离世间的这个生命结构不了解。我们跟你讲的定位是「出离世间」,不是叫你放弃这个世间,因为我们讲的圆融道,是圆融「世间与出世间」,意思就是不但可以在现有的生活领域之下,同样过着幸福快乐的生活,又可免除那些潜在的烦恼与忧虑,而且还可以出世间,这岂不是「三全其美」?各位何乐而不为呢?这是圆融道最殊胜的地方。次第道就不一样了,你非得出家修行不可;尤其是女众,想要证得阿罗汉,还得出家才能修得阿罗汉,但也不要以为我们讲的次第道很简单,女众到「那一关」就过不去了,或是只有一再地重修,没有为什么,男生就是脾气不好,女生是情绪不佳。女生要是情绪可以降伏,要证阿罗汉也是很快。你看没事的时候,女众看起来也很慈悲,一有事的时候,就变成狂风暴雨了,因为情绪不稳定。这部份提供给各位做参考,虽然是讲到出世间,但世间的部份也要讲到,因为要出世间,就要圆融世间,所以才叫作圆融道!

  

《就从这里入法界 地藏菩萨行法 肆 「法、报、化」三身与「世间、净土、法界」之间的关系》全文阅读结束。

菩提下 - 非赢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网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