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从这里入法界 地藏菩萨行法
海云继梦 解经
壹 地藏菩萨的本体论
今天要跟各位讲的「地藏菩萨行法」,基本上我们是依着《地藏经》来讲的。《地藏经》我已经讲了好几次,不管你有没有来听,我都假设你听过了。
听别人讲的也都算,但讲的地藏菩萨一定不是同一个;不同的人讲地藏菩萨,地藏菩萨就「百千万化身」,因为讲的都不是地藏菩萨,是「自己想」的地藏菩萨。地藏菩萨绝对不会是你想象中的那样。甚至,我现在讲给你听的,你也可以这样想:「那是你想的地藏菩萨,跟我想的不一样。」各位来听经,都是用大脑来听的,假如可以不用大脑,当下就可以开悟了。带着大脑来听的,都只「差一点点」就开悟了;前辈子也是这样「差一点点」,而且,永远就只差那么一点点。为什么?因为你一直都是用大脑。问题是,现在跟你讲「不要用大脑」,结果你回去以后就一直想:「到底要如何不用大脑?」想得整夜失眠,隔天又跑来问:「师父,我想了一整夜,到底要怎么样不用大脑?」这样修行就永远不会成就。
教你不要用大脑,可是你不会用,那么,你唯有把头脑用到精疲力竭,这时才会发现「原来这个叫作不用大脑」。不过这还是得看你是否有这样的「勇气」,如果你是工作一下就要喝早茶,喝完早茶又「找碴」——找碴知道吗?没事就自己找麻烦——然后再工作一下子,又吃午饭了。吃完午饭再打个盹,休息一下,再起来工作一下子,屁股还没坐热,又要喝下午茶了。照这种情况来看,你绝对找不到答案,想要开悟,门都没有!这个就不是「差一点点」,而是差很多点了。那种差一点点就开悟的人,都没办法开悟了,更甭提这种差很多点的,那更不可能了。
我从刚刚讲到现在,好像尽是讲些多余的废话,无非是要告诉各位——你要是真的想修行,那就要想办法;办法要自己想,否则给你再多的法都没有用。以前练武有所谓的十八般武艺,刀、枪、剑、两节棍、三节棍……等等,就算师父每样都教你,你也不见得能用,知道吗?一个真正练武的人,一定会从中选一项作为他的专长;「选哪一项」要你自己来。十八般武艺师父可以通通教你,但是要哪一项,一定要自己来。
同样的,师父什么法门都可以教你,你自己不修没有用。如果只是「师父叫我念经,就念念看;师父教我念佛,就念念看;师父说要拜佛,就拜拜看……」,这样子,怎么跟你讲也没用,只有下辈子再来了。像这样「什么法门都修」,下辈子来,做什么生意都会赚钱,可是只赚那么一点点,因为都只是「修修看」嘛,所以下辈子来也只是「赚赚看」,饿不死也养不肥,想把自己养得像河马那么壮,那不可能,因为福报没那么大!所以不要看人家赚很多钱,你就是赚不到,赚上下班那种薪水可以,因为都是「修修看」;做什么都可以,但是很难成就。
你要懂得如何完全投入;修行就像游泳一样,一定要全身跳下水,不可能「我就把鼻子留在上面」。你鼻子要留在哪里?要修行,就要全部投入才有可能。你说「不行!鼻子下水就会淹死了……」,那你鼻子要割起来放在岸边吗?「只有完全投入!」讲行法就是这样子,这部份一分一毫的客气也没有,知道吗?你跟师父讲:「师父,我很忙……。」师父也只能说「好啊」,不然怎么办?不好也不行啊,回到家修不修在你了,师父拿你有办法吗?
很多人问我:「师父,你为什么癌症没有死?」癌症为什么要死?当年医生跟我宣布「只剩二十一天」,既然只剩二十一天,那你叫它「停止前进」就好了嘛;到我真正要死的时候,一定只剩下二十一天就死了。因为它现在停止,我还没叫它开始走,它就不会动,你不用担心。他说:「你怎么有办法?」其实哪有办法?它很简单:你就完全跳入法海,法的大海你要跳下去,你要完全投入!
修行要完全投入,可是很多人都是「修修看」;今天师父说要拜佛,那我回家就拜拜看,闽南话讲的「懵拜」啦;师父说要念经,回去以后就「懵念」啦;叫他持咒,他就「懵持」啦;叫他打坐,他也是「懵坐」啦……,反正都是「懵修」,「修修看」这样而已。修行不能只是修修看,「懵字牌」的不会成就,一定要完全投入。你跟师父说你很忙,师父也只能说「可以」,要是跟你说「不可以」,你回去也是「自己准」了。既然这样,师父只好做个顺水人情「准你」啦,不然怎么办?不准,你就不来了嘛。
你假如想修行,记得,修行不讲人情!假如只是来懵听、懵拜,那就另当别论了——回家你也会跟人家讲「念佛一声,福增无量」,或是「礼佛一拜,罪灭河沙」,可是,自己有没有想过:「念佛已经念了多少,福究竟有没有增?拜佛也拜了多少,究竟罪有没有灭?」讲这些话给别人听,其实也只是「懵讲」而已,事实上自己从来没有当真过,这种都不是真正的学佛人。真正的学佛人,要对自己负责,所以我从来不问师父。一开始学佛,我也问题很多,洋洋洒洒列了四、五千个,问得那个师父一看到我,干脆躲起来,说他不在。等我真正精进时,便什么也不问了,因为问题要自己解决。所以当医生宣布我只剩二十一天时,怎么办?你是要被它吓死呢,还是不给它死?这是关键!如果是要被吓死,可能一听到,当场就四肢发软,晕倒了。如果不给它吓死,那要怎么办?只有一条路——完全投入。修行就叫做完全投入,记得!它是百分之一百的投入。
这一会主要是跟大家介绍《地藏经》和地藏菩萨。《地藏经》大家都会念,可是问你《地藏经》在讲什么,「就是有一本经叫作《地藏菩萨本愿经》,简称《地藏经》……」,真正要你讲,你又讲不清楚。同样的,地藏菩萨是什么,你也只会讲:「就一个光头的菩萨,拿着锡杖……。」那你有没有留意到,地藏菩萨是穿长衫还是穿袈裟?「哎哟!你不讲,我还没有想到……」可见大家都是「懵念」跟「懵看」,从来没有真的弄清楚过。
《地藏经》是在描述地藏菩萨的本愿没错,但是《地藏经》跟地藏菩萨有所不同,我们这里跟各位讲的是佛法的本体论,也就是地藏菩萨的本体论。《地藏经》是用来演绎地藏菩萨的;各位要知道,任何一部经都是用来演绎那位菩萨的,里面铺陈说明的重点不外乎二个:一个是讲菩萨的本质,一个是菩萨的作用;而本质的部份,我们把它叫作本体论。佛经的本体论跟哲学家的本体论不一样。哲学家在讲本体论的时候,那跟数学的运用状况差不多,加减乘除的时候没问题,可是讲到微积分、函数、矩阵时,大家就会像「鸭子听雷」,不知所云了。同样的几乎大部份的人都不懂本体论;大乘佛法的信徒,可以说大概百分之九十九点九九九……都不懂。
龙树菩萨所著的《中观论》,里面提到「八不中道」;「八不」就是「不生、不灭、不常、不断、不一、不异、不来、不出」。这八个通通是讲一个东西——真理的本体。这一个论证法很有名,它就是讲本体的存在、真理的存在,用「生灭,常断,一异,来出」四对现象,来论证真理存在的情形。所以佛法在讲本体论的时候是很精准的。人类历史上,从雅典一直到近代,「本体」这个部份是西方哲学领域讨论不到的,因为「八不」当中,它连「两不」都没有,「不生不灭」就没办法讲了,那「不一不异」更不用提了。所以在讲本体论的时候,佛法最精准也最明确。
告诉大家,你要记得一个大前提——经典是用来演绎菩萨的。那么,这个是在讲什么?菩萨是不是真理呢?菩萨是真理的绝大部份而已,尤其像地藏菩萨这种。至于各位这种菩萨,当然包括我在内,都叫做假名菩萨,跟真理大概挂不上边。现在大家见面就「菩萨好,老菩萨你好、小菩萨……」,这种都是假名菩萨。像观音菩萨,地藏菩萨、文殊、普贤这种真的菩萨,他是百分之九十九以上的真理;等觉菩萨甚至可以说已经是一百分的真理了。但是这个一百分还不够,因为佛陀的一百分跟菩萨的一百分不一样。像等觉菩萨都可以说是一百分了,一百个「一百分」就是一万分;假如一个灯泡是一百烛光,把一百个灯泡一起点亮,那就是一万烛光了。可是一个佛的总分,大于一百位满分菩萨的总分,知道吗?所以这是不同的。一位佛的总分,大于一百位菩萨的总分,但不是「一万零一分」而已,是「一万的一万倍」以上。这也只能这样跟你讲,因为这是大脑想象不到的,所以叫作「不可思议」;大脑想象得到的,叫作可思可议。当然有的人见识少,也可以叫作不可思议,变魔术也是不可思议境界,但那种不可思议是不解脱的,魔术师没有解脱。阿罗汉是「可思议的解脱境界」,这些大菩萨、法身大士的解脱,叫作「不可思议解脱境界」,这是不一样的。至于佛陀呢?佛陀的殊胜,那就是「不可思议的平方」了,不是加倍而已。
「经」是用来演绎菩萨的,菩萨占了绝大部份,这时候就有一种倾向,各经典之间,菩萨与菩萨的话好像重迭,可是又有点不一样;地藏菩萨跟观音菩萨就重叠了,「百分之九十九」一样,只有「百分之一」不一样,那百分之一的不一样就叫做性格。因地叫性格,果地叫性德。除了性德不一样,绝大部份是一样的。因此有些人就把观世音菩萨画成女孩子,地藏菩萨则是手拿锡杖,一脸清秀的出家相。照理说,地藏菩萨的造型应该是要威武勇猛才对,不然怎么去破地狱之门、怎么去救度众生,对不对?可是现在都画成英俊小生了,可见画地藏菩萨的人也是自己想的。所以我们必须弄清楚,「经」究竟是要演绎什么。「经」是演绎菩萨的没错,那么,菩萨又是什么?这点我们必须先弄清楚。其实,菩萨就是每个人生命里的生命因素,每个人都有。我们每个人的生命里有众多…
《就从这里入法界 地藏菩萨行法 壹 地藏菩萨的本体论》全文未完,请进入下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