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续本文上一页align="left">「摩尼」是如意,「髻」是高显,能让自在如意显现出来,便为「摩尼髻」。「雨一切菩萨庄严具」,其义便是「示现,舍识用根,使众生皆得自在」的一个解脱门。
各位在修行中,应显现出你的本愿,来进行这样的菩提道修行过程。真正的人生,由踏入菩提道,走入所谓健康、健全的人生旅途开始,此时方能发现生命的价值和意义是什么,方能展现出芬芳、亮丽的人生。
尔时,妙色那罗延执金刚神承佛威力普观一切执金刚神众,而说颂言:
汝应观法王 法王法如是
色相无有边 普现于世间
「汝应观法王,法王法如是。」意指你应该看看法王,法王的法就是这样,「色相无有边,普现于世间」。我们看此经文,若是与它不相应,不知它在讲什么,是故「汝应观法王,法王法如是,色相无有边,普现于世间」,此乃标准的性宗经典,《华严》在此是种肯定。然在空宗的经典是否定的,它说「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如露亦如电,应做如是观。」
因此,性宗讲的「有」,能充分运用,可到处存在,所以佛对众生的那种大爱是无所不在的,他不但对有情众生有爱,对无情众生也爱。世间所谓的爱,父子之爱就限制于父子,兄弟之爱限制于兄弟,夫妻之爱限制于夫妻,他无法普遍,故会执着,因而感受不到佛的爱。佛的大爱就像阳光普照,大家皆可获得利益,他视一切众生皆平等,此乃法王法殊胜的地方。
佛身一一毛 光网不思议
譬如凈日轮 普照十方国
佛身是总体的,一一毛是个别、部分的,从总体、部分上来看「光网不思议」。总体、部分之间尽管不同,但是它们产生的效果作用皆相同。我们凡夫在总体和部分之间有明显的差别,因此在自我训练时,要走出部分,趋向于总体,不但要有宏观的基础,更需有微观的训练;有了微观的训练,不要忘了宏观的心量。因为我们过度于微观时,会忽略了总体性,过度于总体性时,又忘记了确实执行的细节部分。「光网不思议」是指不论从微观、宏观皆可发挥不可思议的效果。
「譬如凈日轮」,好像太阳般普照十方国。我们现在从地球看太阳,太阳是普照十方国,可是站在宇宙的立场看太阳,太阳只是一毛孔的微观而已。地球因为受到太阳的照耀,我们就觉得太阳是宏观了,但是两者皆可发挥不可思议的效果。
如来神通力 法界悉周遍
一切众生前 示现无尽身
以自性清净来体验生命存在的这个部分、这个力量,叫作「如来神通力」。用脑筋去体验生命力会有障碍,因为脑筋如同哲学家,只会讲生命的理论,无法呈现出生命来,所以一个人过于使用识性,反而把生命力给压抑下来,他会疲倦,容易苍老。
但是一个修行者,会去注意捕捉,是故修行者的根性强,根性指他的「慧根」、「善根」。慧根、善根不够的人乃是识性强,修行可以将它改变过来,但是不会修行的人,刚好加强他的识性。加强识性其实也是一种修法,若识性发展达到脑筋意识的百分之二十的话,这种人几乎没有慧根,所知障很重,要修行有很大的障碍,但是把它由二十增加到百分之百,使之发展到饱和状态也是一个方法,不过这种人的脑筋比计算机更厉害。在中国只有一位法师是识性极端发达的人,对佛教界的是非看得很清楚,不对的人他都骂,其它法师都说他不够厚道,然而他却是有成就的人。在印度也有一人充分发展识性到成佛的阶段。但是这种法无法传承,因为识性发展到极端时,头会比一般痛上百倍,即是识性发展到百分之一百的状况。
与其如此,不如把百分之二十的识性降到百分之五,因为世间法尚需使用百分之五的识性,假如完全没有识性,肚子饿了也不晓得要不要吃饭。所以在根性上面起作用以后,依然要有识性去捕捉。肚子饿本身是根性的作用,可是你要吃饭,就是识性的作用。
故言舍识用根,乃将不当的识性给除掉,并非全部都除掉。识性是指「认知」与「分别」,根指「知」,舍识用根是除掉认知的「认」给除掉,剩下「知」就好。般若是智慧,要转识成智,则把识性当中的分别除去,留下认知的部分,因为智慧有认知的能力,故云:「般若无知,无所不知。」所以转识成智,舍识用根,无非告诉我们在识性里要保留认知的部分,只是把分别去除而已。
故用根性,神通力很容易展现,其生命力「法界悉周遍」。何谓法界?众生心性之本体,生命用根性或智慧展现出来,即是让我们的心性展现出来,其心性所展现的本身即是法界,那么是否整个法界都充满了?
识性似乎也可充满整个法界,但是它有两个地方达不到,第一是「当下」。第六意识无法进入当下,倘若可以进入当下,靠识性就可成佛了,但是我们的识性只用到百分之二十,尚有百分之八十不用。第二是识性无法攀缘「真如」。识性尽管神通广大,能够攀缘宇宙任何森罗万象,可是当下无法攀缘真如。
真如不能攀缘,菩提不能成就。当下不能攀缘,不能进入当下,因此道力亦不能成就。唯有进入当下,方可入菩提道,即是进入「诸法实相」,故云「一切众生前,示现无尽身」,在一切众生前皆能示现,但是众生不相应就见不到。所以只要你有法,就能进入状况,法本身对于任何一个修行人都是绝对需要的,没有法不能成就,无论如何一定要有一个法,然后如何用心去修是最重要的。
如来说法音 十方莫不闻
随诸众生类 悉令心满足
自性的法音显现,到处都能听到,随着众生根器,令听者皆心满意足。如来说法音,十方确实都能听到,可是你若是不相应就听不到。我们要相应,一定得有个方法,那就是「投入」。对于一门功课、一个法门,绝对完全地投入,好好去修。完全投入之后,纵使失败也顶多是百分之五十而已,还有百分之五十的成功,可以不轮回啊!但是假如你都不修的话,是否百分之百要轮回呢?
众见牟尼尊 处世宫殿中
普为诸群生 阐扬于大法
「牟尼」是印度语,即「释迦牟尼佛」,翻成中国话是释迦族的圣人,故牟尼是「圣人」之义。「牟尼」的另一意义是「能仁」,表慈悲。由于这个世间严重缺少慈悲心,虽然人类智慧最高,但在所有族群当中,只有人类会发明武器,自相残杀,所以佛示现在世间的宫殿。在整个世间,宫殿是最尊贵、最殊胜的地方,他示现在这个地方来为众生开示正法。
因为在识性的领域里追求的是相对法,而佛为我们开示的是绝对法,这个绝对是人生最高意义,让众生达到那个目标,在达到那个标准的前提之下,它对众生不会有任何的伤害,这个才是绝对的。
法海漩澓处 一切差别义
种种方便门 演说无穷尽
「法海」指开示的法义很广,「漩」指漩涡的地方,表示我们一再在那个地方熏修、力行之意。
无边大方便 普应十方国
遇佛凈光明 悉见如来身
「无边大方便」,指完全没有标准,用种种方便去转*轮。「普应十方国」,指在各种不同的环境和族群中,他都能示现,使众生进入佛陀教化的领域。
「十方国」,相当于现代各种不同的社团。我以种种善巧方便来跟他们转*轮,令所有不同族群「遇佛凈光明」,即接受到佛陀清净的智慧。「悉见如来身」,使这些人都能见到,证得自性的法身。
供养于诸佛 亿剎微尘数
功德如虚空 一切所瞻仰
供养亿剎微尘数的诸佛,功德如虚空那般大,一切众生共同瞻仰你这个修法,都非常欢喜。所以供养是个很好的修法,我们随分随力,但是你的信心一定要坚固。
神通力平等 一切剎皆现
安坐妙道场 普现众生前
「神通力」是对生命存在或对生命本质的体验,他所体验到的是一律平等,此时,反观整个世界是最平等的,在一切剎皆示现出来。
「安坐妙道场」,「妙道场」是指无所不在,譬如你在路上碰到一个人,跟他转个*轮,就叫作道场。或在一个特别的地方,布置得很庄严、很神圣,你在此转*轮,也称为妙道场。所以妙道场不确定,它无所不在,故能「普现众生前」。假如你一确定的话,就不是妙道场了。
焰云普照明 种种光圆满
法界无不及 示佛所行处
火焰像云一般普照整个世间,各种光明智慧都很圆满。「法界无不及」,其义乃展现出生命体验的能力,穷尽整个法界。「示佛所行处」,觉悟是到处都存在,从事相上来说,也可以解为佛所行的地方。
这是十个执金刚神的偈颂部分。
各位现在所修所做的不仅是权利,也是应该尽的一点义务,都是作为将来的模范,不但自己获得利益,后来的大心菩萨也能在此菩提道上走得更顺畅、更平坦。
(讲记圆满)
《遨游自性海 大方广佛华严经卷第四 - 十四 执金刚神众——实质感受生命,展现神变力!》全文阅读结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