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续本文上一页了几分,这是最重要的,不然就会流于知道而已,并无感受到,只修了福报,没有修到智能,我们的生命质量依然没有改善,这是我们要来学习的地方。
此道场神「得能以辩才普雨无边欢喜法解脱门」,「辩才」指看众生的根器来说法。所谓「欢喜法」是你听了这个道理或对这个体验没有产生逼迫感,因为我们会去做一件事,是因为我们想做,不是别人逼迫我们去做的,这个叫「欢喜法」。不过,早期修行时会有种逼迫感,这种逼迫感要转化成自我的期许,而不要认为是师父或家人对你施加的逼迫。雨宝庄严道场神用他的辩才说法,使众生体会到佛法的真实义,使他们觉得没有逼迫,愿意来修行。
「勇猛香眼道场神,得广称赞诸佛功德解脱门。」「勇猛」乃精进,精进和忙碌不一样,所谓忙碌可能一天到晚都在做功课,或到处跑道场,可是烦恼依旧在。真精进是我们心心念念在道上,时时把外面的境界回归到我们的内在,来做一种自我反省和检讨,此乃「勇猛」。香眼的「香」,即清净无染之义,不一定说成一种香味,清净无染,能够随时摄心就是香。你具备了清净心自然就会有法眼,故名「勇猛香眼」。其解脱门是「得广称赞诸佛功德」,即是〈十大愿王〉的「称赞如来」。诸佛是一切觉悟,指广称赞种种觉悟的功德。
「金刚彩云道场神,得示现无边色相树庄严道场解脱门。」「金刚」代表不坏坚固,亦即我们的菩提心。「云」的特色是不执着,而且来去无踪,会随着外面因缘做变化,故「金刚彩云」是指我们种下了菩提种子,这个种子不知何时发芽,像云飘来飘去,可是它的色彩会发出光芒,随着外面因缘做转变,表示我们体会到生命的本来面目之后,乃随缘做变化,即对缘照修。换言之,当我们觉悟到自性,所谓金刚菩提心之时,还能如彩云般随缘示现,不去执着它。
此道场神「得示现无边色相树庄严道场解脱门」,一棵树要长大并不容易,它必须有很多的水分,以及各种因缘条件才能成熟。表示他修法已有所成就,而且可以显现出很多外在因缘,包括一些道场神和一些众生来跟他学习,然后来庄严这个道场。既是道场神,他所觉悟的境界也不离道场。
「莲华光明道场神,得菩提树下寂然不动而充遍十方解脱门。」莲花出污泥而不染,表心清净,「光明」乃智慧,清净心能产生智慧。「莲华光明」指他以清净心而觉悟到生命的本然现象是什么。其解脱门是「得菩提树下寂然不动而充遍十方」,「菩提树下」不是有一棵树叫菩提,菩提乃「觉悟」之义,指在觉悟的状态下如如不动。「寂然不动」意指当我们证得觉悟的本体时心很安定,不会被外面的境界所转而充遍十方,他会随缘示现于十方来度化众生而得到解脱,此乃佛境界。
「妙光照耀道场神 ,得显示如来种种力解脱门。」「光」用来照明表智慧,「妙光照耀」很显然是他得到智慧以后又去利益别人,因此,这个道场神的修行法门是以智慧为下手处,他的解脱门是「显示如来种种力」。如来是「自性」,当有智慧亦能利益他人之时,我们就能显示自性中的种种因缘力了。
尔时,凈庄严幢道场神承佛威力普观一切道场神众,而说颂言:
我念如来往昔时 于无量劫所修行
诸佛出兴咸供养 故获如空大功德
凈庄严幢道场神在因地修行,花了很多时间显扬开发他的自性。「诸佛」是一切觉悟,「供养」是修行,他修行一切觉悟,所以获得如虚空那般大的功德。虚空譬喻我们的心量,你的心量有多大,虚空就有多大。
佛昔修行无尽施 无量剎土微尘等
须弥光照菩提神 忆念善逝心欣庆
一个觉悟者在过去因地修行无尽施。布施最大的含意乃放下我们的意识形态,没有意识形态就已经觉悟成佛了。
「无量剎土微尘等」,「剎土」是国土,微尘是最小的单位。倘若回归到我们自性中,去观察非常微细的地方,这个微细的地方也有令你觉悟的可能,这是须弥宝光道场神的修行法。「忆念善逝心欣庆」,「善逝」即如来,如来是无所从来,善逝是无所从去,故无来无去。无来去,指一个觉悟者的心能随缘示现,而心如如不动,他知道外面的境界,在清清楚楚的状态下,不起分别心。
如来色相无有穷 变化周流一切剎
乃至梦中常示现 雷幢见此生欢喜
如来是自性,亦称为佛。佛为了度化众生会示现很多身相。「变化周流一切剎」,他会随缘示现在一切国土中。「乃至梦中常示现」,意指他会在世间法中导引众生,使之觉悟到何谓真理,此是雷音幢相道场神指解脱门。
昔行舍行无量劫 能舍难舍眼如海
如是舍行为众生 此妙眼神能悟悦
雨华妙眼道场神,往昔修行是在修布施,就是不断调整他的意识形态。「能舍难舍眼如海」的「眼」表「智慧」,他在能舍难舍的情况下,其智慧展现开来,如大海般深广。「如是舍行为众生」,他的舍行是为众生不是为自己。我们修行其实不是为了利益自己,而是为了利益群众。
无边色相宝焰云 现菩提场遍世间
焰形清净道场神 见佛自在生欢喜
清净焰形道场神在没有逼迫的情况下,感受到觉悟为何。
众生行海无有边 佛普弥纶雨法雨
随其根解除疑惑 华璎悟此心欢喜
这是华璎垂髻道场神的解脱门。
无量法门差别义 辩才大海皆能入
雨宝严具道场神 于心念念恒如是
雨宝庄严道场神,以无边的辩才来对众生说种种法门的差别义,使他们得到解脱。
于不可说一切土 尽世言辞称赞佛
故获名誉大功德 此勇眼神能忆念
勇猛香眼道场神,乃修「称赞如来」这个法门而成就的。
种种色相无边树 普现菩提树王下
金刚彩云悟此门 恒观道树生欢喜
此是金刚彩云道场神之解脱门。
十方边际不可得 佛坐道场智亦然
莲华步光凈信心 入此解脱深生喜
莲华光明道场神的解脱门。
道场一切出妙音 赞佛难思清净力
及以成就诸因行 此妙光神能听受
妙光照耀道场神之解脱门。
偈颂的部分在长行文已说得很清楚,这里不多做解释。
修学佛法是很活泼的,法门的下手处非常多,而且没有固定的模式,所以每个人对道场的体会不一样。道场只是个相,可是你所成就的部分会随着我们心念以及对外界的观察得到不同的觉悟。觉悟者的境界是一样的,可是他觉悟的过程绝对不会一致,因为我们众生的心念、教育背景、知识程度皆有差异,能够让你体会到的也不尽相同。
各位在接引众生时要善观察,就他目前的境界去教化。在《四十二章经》有个公案,一个很爱弹琴的人问佛陀:「我想要学佛,但是可不可以弹琴?」佛说:「可以。」佛藉由弹琴这个现象告诉那人:「修学佛法也跟弹琴一样,琴弦调得太紧,你可能会有逼迫感,可以调得太松又有懈怠感,必须调得恰到好处,犹如修学佛法亦要行中道。」佛真是个非常有智慧的觉悟者,他会利用我们生活周遭的事物以及眼前的现象来开示众生,使他觉悟。
《遨游自性海 大方广佛华严经卷第四 - 十一 道场神众—是否心心念念在道上?》全文阅读结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