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我的阅读记录 ▼

耳根圆通章 第二十八集

  耳根圓通章第二十八集

  海云继梦和上

  好,我们再继续跟各位谈。这个变异念,意识形态有很多种,世间人的意识形态那就数不胜数,多得不得了。我们已经开始进入修行的领域,那么都在佛门中。佛门中他有两种,一种叫做内外道。我们是内学内明,是讲内在心性世界的改造,叫做生命的改造。那么虽然人在这里面,可是事实上他是个外道,他不是真正的在佛门中。

  这些人也就是我们讲的,他是佛教语言的习惯者。习惯佛教的语言,佛里佛气的,“轮回、业力、因果、报应啦。”这一种佛里佛气的他很多,可是都不是佛法的东西。他也讲发心,可是他不是发心,他除了发心那两个字以外,什么叫发心,他没有东西。佛菩萨是什么,他也不知道。他中间这一尊叫做佛还可以接受,旁边这一尊叫做佛,说怎么这样?他没见过,他一定要他见过才算,反正他是比佛厉害,佛要经过他鉴定。

  为什么呢,因为他都是意识形态。他只有那个语言,他不知道语言所表达的那个东西,我这句话已经讲得很清楚了。语言后面所讲的那个东西是什么他不知道,他也不愿意去知道,他就以为他知道了。这个就很麻烦了,都自以为是。“发心,我已经发心了,还要发什么心?”发什么心?你知道你发心以后会有什么现象吗?你知道发心是什么吗?发心的内容在你的生活中所表现的是什么状态吗?他不管这些,就是他已经发心了,那你就完蛋了。

  这个叫做内外道,在里面,虽然在我们这里面的外道。同样的,你虽然是在禅堂里头,你在那边办的是禅堂外面的事,看起来好像坐在里面有板有眼的,很像一回事。心里头呢?都不是里面的东西,这个典型的内外道。

  所以我们一再地要告诉你,你讲的话,语言模式跟思维模式跟我们里面的一样吗?所以为什么跟各位讲,你要一个道场、一个法门、一个善知识。你在这里学禅就是学禅,不是密,因为密还有密的思维模式跟语言模式。你懂什么?你懂一懂到后来就是大锅菜,大锅菜知道吗?剩菜煮在一起叫大锅菜,你就变成那种状况。再混下去,那大锅菜名字就很好听,就叫佛跳墙。你不要以为说你在佛门中混多久,没有用啊,混到最后就是佛跳墙。为什么会有这种情况?因为你一直不入味,不进入佛法的那种法的滋味里头,那就没用了。

  这个不止在这里,我想世间行业都一样。同样是医生,为什么变成郎中?江湖郎中,人家悬壶济世,他也悬壶,他变成悬壶郎中。看起来好像都是,这个药那个药,根本就乱发药,这个就叫郎中了。真的医师,望闻问切,一看,“嗯,你有什么。”然后他接近你就先求证,望、闻,然后要确定就要问,问了以后怕你讲的跟我讲的不一样,再把脉。现在一些神经,你有病,一进来,“手来!”也不望、也不问、也不闻,然后就把脉,那你会不会出问题?所以一摸,糟糕,要再问回去,又不好意思问,你要厉害,一把脉就应该知道了,那再问东问西就表示你外行。问也不敢问,这个时候就乱开药,就变成这种状况,这个就是医学里头的外道。

  你进入内典里头,内道里,你又为什么变成外道呢?所以这一点我们要确定。既然到里面来,我们一定要中规中矩。所以我们一直跟各位讲,你不要脚踏两条船,不要又这里、又那里,那不行。一个道场、一个法门、一个善知识。

  另外一种叫做外内道,他虽然在外面,或者甚至于在外道里头,可是他用的是真正佛法的东西,这个叫做内道。虽然人在外面,也在别的地方混,他也跟基督教、天主教或者是什么教混在一起,看起来是一板一眼那边的。可是你自己仔细地去看,他是个了不起的普贤行者。因为他中规中矩的,符合佛教的标准,用的词虽然不一样,但是他的词后面所指的那个东西,是我们佛法所讲的那个东西,那个就是内道。虽然身相是现外道相,可是那个东西是内道。

  我们讲呼脉,因为这个部分我们下了很大的工夫,我们也请了欧洲人来,也请美国人来教,他们都到图瓦共和国去学了。学回来我们说他都是机械音,就是物理音,没有生命的音,不对。可是那是个基础跟起步,因为他们没抓到要领,因为他不知道生命音是什么,所以他一直发那个音。我们这些会唱歌的也以为很快,到那边“喔…喔…”通通“喔”进去了,那就叫呼脉啊,那叫好笑。反正台湾是经常在出笑话的,所以也有这样的人。

  我们发现真的,人家那个不是用他们这种学习方式,他天生就会的,而且他纵深很长。我们就把它录回来了,给大家看。“那都一样嘛,呼脉都一样。”见鬼!你懂什么?那里面的差异在哪里你都分不出来,也就呼脉所指的那个东西你都不知道,你只有表面上的那个东西,一看当然都一样啊。相片照起来嘴巴都照那个样子,那当然都一样。这个叫什么?这叫慢心。无知又要装万能,那你看你会不会出事。关键就在这里,一定要知道它内容物是什么。

  发菩提心,菩提心是什么搞清楚啊!菩提心在我们的生命里所展现出来的那个样貌,那个样子、那个相貌是什么,你要弄清楚。所以我跟各位讲说光是发菩提心这种东西,我一个人就摸索了六年。我怎么不知道,一发菩提心,第一个就是拜佛,第二个诵经,第三个吃素。发菩提心,怎么不是?我就在想,这样吗?释迦牟尼佛讲了半天,就是要我们诵经、念佛、吃素,到最后还要再去受菩萨戒,这样就结束了吗?

  所以那时候我岳母就跟我讲“又进步了。”我问她“什么进步啊?”“现在穿黑衣了。”受菩萨戒回来,我披缦衣,“喔!又多一件了。”她完全看外相,她不知道内容是什么。跟她讲会气死了,后来说不要理她。自己要去追寻的,因为那个已经五六年了,已经比较进入状况了。我讲的是光是找菩提心就找六年,我开始找的时候是我已经精进学佛五年以后的事。那你有发菩提心吗?

  发菩提心是什么,讲得最清楚的经文——善财五十三参,普贤菩萨讲的菩提心,你去看一看,很短;要讲菩提心最啰嗦的,那五十一参《弥勒菩萨章》;你要讲说发菩提心功德,初发心功德在哪里,那《初发心功德品》。那哪是你想象的,随便画个嘴巴在那里,他在唱歌,不能说一张嘴巴嘴开开的就在唱歌了,那不算,你不知道唱歌是什么。所以我们在讲的这些佛教的名相,你一定要弄清楚。

  所以我跟各位讲说,社会上有很多企业家、运动家、艺术家、探险家、运动员、推销员,甚至于政治家、军事家,都是伟大的修行人。你知道吗,那叫外内道。虽然他在外面,可是他在做的是确确实实修行的那件工作,那种人你可以发现他有一个特质,他是善恶念的人,而且他会把染识给除掉,留下净识来的人。

  世间法你想要成功,你就把染识除掉,不要有很强烈的意识形态就好了。染识除掉剩下净识,运用净识来办世间法,你很快会入初果,到二果,到二果以后来办世间法,无往不利。这一点你不知道了,因为到二果已经不用大脑了。用的大脑是非常浅、非常浅的部分,你要留意到这一点。因为他用的大脑,只用中枢神经,不用末梢神经;我们一用大脑只用末梢神经,不会用中枢神经。因为你已经弄错了,留意到啊。所以外内道里有很多伟大的成就者;内外道里,那有很多的魔王。

  真正在佛门中,学内学、读内典、修内明、证内证,这种人才叫做佛菩萨。你要把它弄清楚啊。学内学、修内明、读内典,典啊,典籍的典,证内证,不是搞外面。这些内是什么内,内是什么?这个内不是“阿娜达内”,不是那个内,搞清楚啊。这个内典的内到底是讲什么?就讲生命,讲心性。你把它弄清楚以后,每发必中。我跟你讲,到净识这边来你就很快了,你假如不弄这个你不知道。

  你不要以为说,我们讲这样一个表,我告诉你,三藏十二部都在里面,这里已经不止是证阿罗汉了。我第一节跟你讲就讲到最后成佛的部分去了,入娑婆若海一句话解决了。那你都不知道法界是什么,法身佛是什么。我们已经把这部分都给你弄清楚了。

  现在从这个地方我们来看,从净识向初果不难,真的不难,你很容易看到识是什么。那么这个识,因为这个已经没有了,我们在看的是看这两张。我们先看这个部分,大约这是果地的,就是佛刹完成的果地境界。那么我们在这里要跟各位谈的是你因地的部分,就是到初果以后,你会产生这样的状况,因为你有很多识,就很多圈圈,识就很多圈圈它会跑出来。你会在这里头一直绕,每一个识的产生,大概这边要跑出五六个十来个,那你要把它降伏住。

  从你开始,从净识开始要训练到初果,这个时候你大概会像这样子,看起来蒙蒙的,但是你进入初果以后,那每个圈圈就很清楚了。因为你的识会很清楚,而你识要发现,要把它制止,就是不被它俘虏,大概那里面你要转个十几个以后。但是你可以掌握得到,就是跑掉的心又抓回来,因为我们置心一处、使心不乱,现在若心他缘,因为识一起,你会跑掉,那摄心令返。那个时候它一跑掉大概就跑了十几个去了。初果刚开始它会跑个一二十个都不一定,因为那个现在我们不会计算。

  佛教徒要会计算到这里,我估计还要用现代的科技来辅导我们的华严教学体系,那我们的子孙要五代以后,也就是在一百年后。我们的子孙要跟我一样厉害,跟你一样厉害没用,要跟我一样厉害,要学理,就世间法的学理也要很通达,佛教的学理也要很通达,结合起来,把我们修行的经验透过世间法的学理运作、统计、分析来做计算,那可以一百五十年左右,这个理论你就可以计算得出来,这是可以数位化的。

  我学经济没有学什么,学到能够把人类行为给量化,就学这么一个东西。经济学是什么可以不管,但是你会发现,它有一个弹性指数,弹性大于一,弹性小于一。为什么价格上升销售量会减少,这叫什么?价格上升销售量又会增加,这又是什么?它把人类的行为给予量化。量化以后,它连弹性大于一、小于一、等于一,都算得出来。现在我们…

《耳根圆通章 第二十八集》全文未完,请进入下页继续阅读…

直接转到: 第2页 第3页

菩提下 - 非赢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网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