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我的阅读记录 ▼

耳根圆通章 第二十八集▪P2

  ..续本文上一页所有的商业行为,国家的统计数字都在计算我们人类的行为。你的行为为什么能量化?

  告诉你,人类的行为既然能量化,我们佛法就能量化。但问题是,经济学从亚当斯密的国富论开始到现在凯因斯的一般理论提出来的时候,已经经过两三百年了,那还是世界精英。我不能算是世界精英,但是学佛你最少要有我以上的程度,还要两百年的时间才有可能。那我们要把完整的教学体系教好,然后很清楚地告诉你,走上这一条路来,那佛教复兴还要一百五十年的时间。我相信我们华严宗做得到。

  这个地方我要告诉各位的是,这个部分我们进入到初果以后,你每个念起要把它摄回来,大概会一直在这边绕,你不是一次就完成了,你要记得。因为你一支香下来有几个念,有几个念头起,也就几个识起来,因为这每一个,这是果地的佛刹海,那假如以因地来讲叫做识海。识海知道吗?就是那识像大海那么多,就跟这个一样,你会一直在那边run,一直在那边跑,跑又抓回来定下来的,跑又抓回来又定下来,跑又抓回来又定下来,一支香你要跑几次啊。

  你要注意,你要真用功,从净识到初果,七天就够了,我跟你讲太长了。你要快的人,假如各位你这样摸索,下次我们再打禅七,一个七你就证果,证阿罗汉果。你可以一天一天一直进步,假如你现在已经训练到净识,人格健全,染识、净识能够分得出来,一个七你就可以从净识,一天到初果,第二天到二果,第三天到三果,第四天你就证阿罗汉,你可以做到。

  那问题就在于置心一处那个地方,置心一处不是口号,在这里你就看到,它的关键就在这里,你看使心不乱,若心他缘,那个尘境一来,心跑出去了,你把它抓回来。初果的时候它大概跑个二十圈过去了,就二十个识,二十个世界海跑过去了,你因地的缘已经种了。那么一支香下来你起了几个念?起了几个念,再摄回来,起了几个念,再摄回来,那一支香大概这个世界海你都跑遍了。那么现在以最快一天十一支香来讲的话,当然我们还没有那么精进七,现在各位都是在学禅文化的部分,这个叫禅修训练营。没有那么多,但最少一天有五支香吧,五支香就全部都去过一遍了。

  那个时候你应该会发现,我大概绕个两三圈就可以回来,五支香以后,大概两三圈就可以回来,那你一天就已经从净识到初果;第二天从二、三十个到两三个,就到二果了;第三天我就不要去绕了,我就守住受,第三念那个地方,那它就只有最后一圈。这个念起以后,就是念一起,受想行识绕一圈,“叩”我就把它守住了,不让它出去了,那个叫做三果。因为你那个时候绕一圈受想行识其实就是一个识,最原始的识,三果是守住最原始的识。然后从三果向色走,其实它就是念起,那个念起不给它走入受想行识,那就没有识了。

  还是再回来看,这个地方我们在看的这个是一再地绕,那你现在回来看,我们刚才那个图表里面的,这个地方到三果的时候是念起以后你会在这个地方绕一圈,从受到想,想就是第六分别到末那、到阿赖耶,这个叫想;那么从这个阿赖耶经末那再到第六确认,这样绕一圈,这边叫行,这边叫想,这么绕一圈叫识,也就是第八意识的识。你一确认就入阿赖耶了。那在这个地方叫识,最后这一个最原始的识,那么这个时候你守住的是受,这个绕一圈的时候,受;第六意识到末那、到阿赖耶,这个叫想;从阿赖耶到末那到第六意识,这个叫行;这个时候是确认,这是最原始的一个识。我们的识已经都在这里边绕过好多圈了,那就好多识了。

  现在你就在这个地方守住,它绕一圈就守住,绕一圈就守住,所以它最原始的识,你守得住这绕一圈停住了,这个叫第三果。但是你要知道,你要是进入禅定以后,这个守不住。为什么守不住?你会跟着那个境界,禅定初禅二禅三禅里面的境界,你的心跟着跑了,这叫外道禅知道吗?我们告诉你的是,你进入那个境界要守得住,就是要受。你守不住你跟着跑,若心他缘就跟着缘,这个叫被俘虏了。我们要的是你要守得住。那守得住叫三果,你从三果开始就不绕这一圈了,不绕这一圈就没有识了。

  这个时候从第三念到第二念,这个第二念叫色,只有守住这个尘,六尘境界来就停在那里。你知道雨声、风声,“嗯,卤肉香。”香味,鼻子就闻到香味,香味就香味,就停在那里,其实卤肉香已经绕好几圈了。你知道这是鼻根接触的触尘,这样就好了。你知道香味,就已经到这里来了,不会停在色这里,停在色这里只知道说这是鼻根接触的东西,你知道那是根接触的东西,这样就好了,那就在第二念。

  可是当你的结论说是香味,或者光线、或者声音,那抱歉,到这里来了。你还会说这个叫做灯光、阳光,那你已经到二果来了,倒退了。你“这是狗在生气了。”已经到这里来了,狗会生气,已经到这里来了。你都不知道啊,你看都好像一样嘛,一句话都差不多。因为你用的都是变异念,所以当你来到这里面的时候,那个观念就不一样了。所以当你用变异念的标准来听这个生灭念标准的人讲话,你会觉得很好玩,你会笑翻了,因为他完全出你的大脑之外。你要了解到是这个状况。

  所以我们在这个地方,在训练的是在这里。你不会训练的就初禅、二禅、三禅、四禅一直去了,你会训练的你就会从这里走过来。初果二果三果要到四果来,这是四果向,二念,这是四果位,第一念。现在关键就在这里啊,修行就看大家了,你要怎么修。

  置心一处,你自己可以看得到,你的孙悟空是翻几个跟斗,那个孙悟空就是识。你这个从受开始翻一个跟斗,受是翻一个跟斗;你二果的话,就两三个跟斗;你在初果大概二十个跟斗以内;再翻出去的话已经到净识来了;大概五六十个、七八十个、一百个那边去了,已经出了净识来到善恶念了,已经出去了。所以翻跟斗翻越远,孙悟空就越厉害,然后越厉害就在这里最厉害,所以他就有七十二变。不过各位孙悟空大概七百二十变,一定比他多很多。

  我们就在这个地方要把它收回来。修行功夫在这里,看清楚这里,我们要进行的,你就已经很简单了。但是你必须把杂质给除掉,变异念的这个部分一定要除掉。除掉变异念,用我们现在世间的话来讲,先把你的情绪抚平,所以在念佛我们叫做心灵频率的稳定训练,那个稳定训练不是训练你在念佛的时候稳定,是那个训练离开念佛以后你也那么稳定。

  同样,各位在禅坐的时候,识性的运作不那么发达,不那么沸腾,那你在日常生活中也应该是这个样子。假如你在初果是一、二十圈,那你在生活中,打坐的时候一、二十圈,在生活中可能到二、三十圈,不可能太多。太多的话,就表示你在用的功夫不够扎实。尤其是你有每天在做调整,那更不可能太多。你看你的生活、你的人生、你的生命、你的命运都完全改了。初果以后就开始改,到二果就改很多了,到三果差不多全改了,到四果就完全改了。因为完全变了,你进入第二生命了。你自己慢慢地从这个地方一个一个慢慢去看。

  修行,第一个把情绪给抚平,那个情绪里头其实都是意识形态在作用,表相上叫情绪,心理上它就是意识形态,很强烈的意识形态,这里面你的抉择、好恶太强了。这个时候我们要讲的就是世间修养的意志力,你要有那一种控制的能力,那个力意志很重要。这个不行,不行你要能够制止,你假如连这个制止的能力都没有,那你什么都没了,不是修行的问题了,根本就是修养的问题。修养你都做不到,你怎么修行啊?

  好了,这个部分能够达成以后,我们再看清楚染识、净识。染识、净识分清楚,在净识这边,染识全部放下,不要去在意它,那么从净识这边开始做修行。净识、染识的问题我们在起信论,夏安居的时候跟各位讲过了,那从这个地方。

  这个结构知道了,剩下的各位还想要了解什么?净识到初果,初果到二果,二果到三果,三果到四果,这条路已经很清楚了。那你想要了解什么,可以问,现在问,想要知道的,因为很多都是你要做的。你要去做,你现在要做你要注意什么。你想想看你在第几果?你在奇异果?

  问:染识跟净识怎么分辨?

  答:刚才有提到过,染识跟净识,染识就是还有价值判断,净识是不加上价值判断。就是说你知道识起就好了,但是这个识起有价值判断,就是说这个识是好或不好,要或不要,当你有那个抉择的时候,虽然都是善的,那是价值判断,所谓法律道德所容许的。那个纯识加上价值判断,就叫染识。把价值判断给除掉,没有价值判断,只是识起,它没有价值判断,不给它再作定义就对了,那个就叫净识。

  你有办法去掌握到净识是什么,你才有可能修行;假如没有办法,只在价值判断那边争,社会价值中心、社会价值判断,那都是修养的问题。有价值判断都是修养的,要修行必须把价值判断移开,意思就是穿透价值判断,你才能留下净识,纯的,那个才有可能修行。所以修行很高的生命品味就在这里,它不是否认价值判断,价值判断是需要的,因为价值判断就是我们讲的族群公约,维持整个社会运作的标准。但是它是染识,是有为法,要进入净识以后才有可能修行。

  在这个地方我们并不主张说否认社会的价值判断,所以有很多人是否认破坏社会的价值判断,那个基本上不是佛法。真理上的行者,实践者或拥护者、保护者,他不会主张破坏社会秩序,虽然它是有为法。我们修行是在这个价值判断,良好的价值判断的标准上,去穿透它跟超越它,这一点要弄清楚。

  问:这一来一往之间是指单一的意识形态还是全部都要达到这样一来一往?

  答:全部要,意识形态是指变异念的部分,我们基本上是全部放下,因为它价值判断在构思很多,都是末端的东西。意识形态不是全部不好,对于社会的运作,尤其是工商业的效率,它是有其意义的,但是那些东西对于生命来讲是无意义的,那些叫做知识。我们到了概念这边来…

《耳根圆通章 第二十八集》全文未完,请进入下页继续阅读…

菩提下 - 非赢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网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