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常跟各位举一个例子,我记得好像各位讲的,现在已经很久了,菲律宾的一个,菲律宾还是婆罗洲那边一个原始的村落里,有一个大概像Discovery这种单位去采访,他发现村落里头的小朋友,有一天睡觉做了一个梦,梦到他昨天玩的那个同伴死了,他就问他的爸爸“他怎么死了,我们昨天在玩,我梦到他死了。”那爸爸就等于接到这个法尘,他想了一下就告诉他“你有没有跟他吵架?”他说“没有,他要我的糖果,我不给他吃。”“哦!你没给他吃,所以他死了。你去看他,把所有的糖果都给他。”
那个小孩子过去看,他果然没死,就把所有的糖果都给他,说“对不起,我害死你了,糖果通通给你。”你可以看到爸爸也好、孩子也好,那个脑筋那个识大概只转两三圈而已。要是我们的话呢,“梦的不算,别想太多,去玩。”你看你的反应可能很直接,很快地就作答复了,但是你是意识形态,每个意识形态最少十个概念构成一个意识形态,我给各位讲是最少,一个复杂的概念大概几百个识,一个复杂的意识形态,我看不止几百个概念而已。你要去留意到,那是你看不到的,你很简单地讲“不要理它,做梦不算,你今天晚上好好睡,就会梦到他又活起来。”
你看起来好像你反应很快,不像那个爸爸这样想了一下,最后挤出来问说你有没有跟他吵架。他是因为大脑的中枢神经系统的运作很慢,所以他只有几个识而已。我们因为大脑的中枢神经系统运作很快,所以当你接受到一个讯息的时候,你那里面不知道多少同时启动。他那个启动得很慢,所以反应你会觉得很好玩。你的反应呢,是因为你那种快动作,认为这是很正确,其实那不对,因为你已经堕入意识形态里面的判断,而在那个很简单的识作用之下,他的反应是那么的纯真,知道吗?
所以大脑转得越多越快的人,他越不真实,当你遇到一个不用大脑的人,你就会说“这个人……”因为你已经不是人,所以你才说“这个人”,因为你跟他合不来。那为什么庄子叫真人,对于这一种不用大脑的人叫真人,我们用大脑的人都叫假人,你去留意看看。
真正修行是在这个地方,从净识入初果,从初果那个识,大概五六个识的,要降到两三个识里面,标准是两个识,叫二果;然后守住受,证三果;然后向色,第二念出发,四果向;破无名就进入第一念,四果位。这整个过程很清楚,跟你修学禅定的不一样。
很多同修都有禅定的功夫,初禅二禅,禅境界很美很美,那对不起我没有办法帮你解答,那等到色界天你去找大梵天王再讲,我没有办法处理你这些。我告诉你的是欲界直接出三界的方式,你这种禅你不修,你到哪里去有更好的我不知道,那你就好好修吧。
我只是这样跟各位讲说,学佛难呐,你不要以为说都在禅堂里打坐,没学佛的很多,佛法是什么都不知道。昨天才发现有一个他竟然说,我问他说“你菩提心要守得住啊?”他愣在那里。我说“你为何出家?”“因为金刚界、胎藏界是纯密,所以我就出家。”我说“去死好了。”胎藏界、金刚界是纯密跟你出家有什么关系啊?他因为他是纯密所以我出家。你不是神经啊?他纯密跟你出家有什么关系
“你为何学佛?”他看我一下“学佛很好。”
这个叫发心吗?要来求度的时候发愿“我愿生生世世怎么样……”去死了,那个心都没看到。你们这叫乳童心,乳童,吃牛奶那个乳,还在吃奶的孩子的心叫乳童心,也叫做发心?只有你知道啊,谁知道?所以像这一类的情况我们都要一再地检验。
一开始我们就跟各位强调,佛法、觉醒,觉醒在哪里?就是你对于现有的人生有疑虑,有没有更好的方法?昨天一个五年级的小朋友,我说“你要出家?”他说“我也有在想……”他妈妈说他常常在想说“是不是可以毕业以后不要结婚”?我说是啊,他就会想了,是不是可以不要结婚?五年级的孩子现在很聪明,都想到毕业以后要结婚了。他在想说是不是可以不要结婚,一个有善根的人这个时候他就会去考虑这个问题,五年级而已。
我们这样活着到底对不对?你现在在干什么?这样做到底对不对?我们来打坐,你在修学什么?一般来讲五功德、十功德,大家都在谈,从初禅二禅三禅,你到底打坐是不是往那边走?大概我们也知道不应该往那边走,可是不往那边走要往哪边走?你又不知道,现在这条路我给你指出来。很清楚了,不是往初禅二禅走,是要往初果二果走,这个路子很清楚。你们这次来打禅七我没欠你了,光是这个就够了,这个礼物就够你说,这三个月的三次禅七已经够了,这里面已经从整个过程里统统跟你交代清楚了,从《耳根圆通章》来。
这个讲法我告诉你在法界中非常震撼的,从闻思修入三摩地,初于闻中,我已经把哈达瑜伽、思辨瑜伽跟巴克提瑜伽跟你讲清楚了。不但在佛法中、在印度教里,只要在中国的佛教跟印度的婆罗门教你能够站得住脚跟,在这个法界,在释迦摩尼佛法化的时代里,或者我们叫贤劫的这个时代里,你绝对可以交代得过去。你跟其他的时代,那我不敢说,但是在贤劫这个时代里已经可以叫做真理了。
这已经跟你交代很清楚了,出三界怎么出去?不是禅定的问题,婆罗门教上面讲的禅定到天上去,那几重天的天王就这样修的。它巴克提瑜伽也讲不要这样修。他们现在的这些经典应该是翻得不好,因为我看他们中文素养跟宗教素养都不够,经文应该是写得很好,但是翻成中文的地方翻得不好。但我们这种讲法绝对可以,中、印两大民族的生命真理我们已经可以贯穿了,也希望各位你在这一条菩提道上能够好好地走出来。
这一节课很短,也不过几十分钟,但是告诉你的已经很清楚了。你一定要调到净识这个地方来。你不要看,你前面要把那个变异念除掉都不容易,因为你的情绪在作梗,你要发的都是野草心,不是菩提心。发那个什么心,高兴你就像个菩萨,不高兴就像个罗刹,那哪叫发菩提心吗,那都不行。
只要你的情绪一直在控制你,你全部在变异念里头,你再怎么思考都是你的意识形态,都是好恶抉择,依据你个人的喜怒好恶,这是很可怕。那你能不能把这个放下,有一点意志,有那个意志力,可以去判断善恶,而选善念造善业,不要受情绪影响,那才有可能。
这里面还有染识跟净识的差别,你还必须把染识给除掉。那么从净识开始去看你的念起念灭,其实就是识,因为你一个念你看不到,现在看一个识可以,那你就入初果。那么到三果以后才能看念,三果以后看念就向四果位出发了,那你才有办法在第二念第三念上再看。破了无明,那你就到第一念,到四果位,那你要看第一念第二念就有可能,那就自在出入了,关键在这里。那往后讲的才有可能讲舍识用根、转识成智以后,从根本智到后得智,怎么样经过那一分保任而转入法身大士,这两条路。我们走这条路,我们叫初果二果的路,不是初禅二禅的路,能不能分辨出来?我们交代很清楚了。
很多人在这里他没有办法,在禅定里面搞不清楚,那没有办法,因为指导者也搞不清楚,传统在这个修行上面的指导书籍,不要说经典,指导的书籍都交代不清楚,他没有办法把这些东西弄出来。一般讲指导的从粗住、细住进行,都是往禅定走的。那我们不是这样子跟你讲,我想在教相上,这个地方我们已经跟各位交代很清楚了,是不是百千万劫难遭遇我不知道,我想这辈子你都很难遭遇,那你就掌握好。
这个你能够掌握,能够这样去实践,那我们跟你讲说一个七你就可以从净识到初果,再一个七你就可以从初果到二果,再一个七你可以二果到三果,再一个七你就三果到四果,四个七够了,五个七你就可以舍识用根了,等你用根以后我们再讲转识成智。我讲很快,几句话讲过去了。
但是你前面的资粮道,变异念必须舍尽。变异念不舍尽没有用,那个我执甚深在那边,改都没办法改,踢也踢不掉,那怎么修?你到哪里去,我跟你讲人住喜马拉雅山顶,心在红尘里,你都是变异念。你要有办法住在红尘里,你看那弥伽长者在市渠道中坐广大座,他如如不动。弥伽长者现在讲就是工商总会会长,各行各业的理事长,各行各业他都参与,可是他掌握得住。他舍识用根以外他能转识成智,他有后得智。因为他是第四位,善财童子的第四位的善知识,弥伽长者就是四住菩萨,他是已经破四分无明的法身大士。你要留意,四十一分无明他破四分。
我们以为破无明是一破就全破了,你是破第一个大头无明,所以证阿罗汉,才能舍识用根,舍识用根还要转识成智,然后还要一分保任,才叫法身大士。所以破一分无明是可以叫做初住位没错,可是你还没有保任,还没有成熟不算。所以基本上要到法身大士,那无明才全断,第一分才断。你那个破无名还不叫断无明,到初住位才断第一分无明,你要留意到。所以我们在用词的时候,我说语言是很笨,怎么讲呢,就跟你讲破无明你以为断无明。
破只是穿得过去而已,本来你穿不过去被无明障碍住,现在把它打破一个洞,可以穿过去了,可是你要把它断掉啊,那要全断要到初住位,才破一分无明是断一分无明,这个破跟那个破又不同意义了。断一分无明、断二分无明,断四十一分无明才是等觉菩萨。你看看这个怎么办。大家修学都很快,破无明、破无明,就破一个洞,钻过去一次就不能再钻回来了,钻回来以后又钻不过去了,那不算。所以要断,那有四十一个无明给你断,一分一分往上进。所以我们要看,真修行学真修行的这个法,要不然我告诉你很多地方都挂着佛教的羊头,卖的是四禅定的禅,那你自己去看看。在这个修学的过程里把这条路看好,那往后我们要走的就很精彩了。
我们休息一下,等一下再讲初果、二果之间,我们怎么样来奋进。
《耳根圆通章 第二十六集》全文阅读结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