功德堂
打开我的阅读记录 ▼

耳根圆通章 第二十六集▪P2

  ..续本文上一页他也叫止住妄想,他的止住妄想跟我们止住妄想不一样,这个就是我们要告诉各位你要分辨的地方。

  外道禅定是压制,使那个念头死掉,所以他会产生枯木禅、野狐禅。这个“三冬无暖气,枯木倚寒岩”,朽木,外面那个死掉的,那个樱花死了三年了,当然叫三冬无暖气,这个跟死人没有什么不同,所以老婆婆骂他,“我三年供养就养一个死汉。”放把火把它烧掉了,把道人给赶出去,因为是死汉嘛。你要留意啊,修行人很容易走入外道禅。那么你必须有这个觉知,这个就是佛法与外道之间的差别,你要想这样对吗?这个地方在这里。

  那么你进入禅定以后会有很多境界,昨天跟各位讲了,这些境界会俘虏你,把你俘虏走,你的心会跟着境界走。哇!佛好漂亮,或者好舒服,哇,光好大,然后又有什么什么,境界很美多变化,每次打坐都在境界里。那个初禅二禅三禅四禅,甚至于没有境界,哇!一片空宁,那是四空定啊,你进去了。这些都属于禅定的范围,跟我们了生死无关。禅定越高,你越难了生死。

  现在了生死就在我们刚才讲的净识这个地方,你把染识除掉剩下净识以后,再来就看识起识灭,你要看得到。我们一般来讲也是念起念灭,那也无所谓,那是词的问题,但是那个念头起来、念头消失不夹杂意识形态的善恶判断,你看得到这一点叫入流,初果你就入流了。但是你先别高兴啊,你看得到的念起念灭大概变异念,变异念你说“这个念不好。”那你也在善恶里面,你会把不好的念头给放弃,或者不符合你标准的给放弃,那这个都属于善恶念。

  现在谈的不是善恶念了,一个关键就是净识,净识当中,所谓净识就是纯识,没有价值判断,只是念起念灭。你会不会在打坐的时候,想到说痒,痒就是一个净识,痒了,头皮痒、皮肤痒,想去抓,这个时候你马上一个念头说,“不行,打坐不能动。”那个叫染识,那个就意识形态的染识。你看对痒是身根的触尘,那是生理现象的部分,痒开始起作用,你坐着你就很清楚这痒起来,你向痒处看,那个痒会消失掉,不知道怎么样又不痒了。

  你看到这念起念灭,然后还是注意守住风门,然后那个痒起来,然后你知道有那么一个痒,风门守住,注意力还是在这里,你的念还在这里。那个念起,你念灭随它,你知道,但是不理它,知道吗?对治法,要对治那个痒,是你向痒处看,痒就消失了,大概你试两次,你就不要再试了,试的话,你的念头就被痒给吸走了,那你还是回到这个地方来。

  好,一次、两次知道这样,那个叫做净识。可是现在在打坐中痒起来了,“念头不能去,去就跑掉了,所以我不管它。”那个叫染识。你要注意哦,这个很微细,到这里慢慢地你会看到,这个染净之间越来越微细、越来越微细,到最后你根本就不理染识了,只是对于那个起来,那个念起、念灭很清楚,因为你一直在置心一处的时候,那个念你根本不会再加第二念上去了。那个痒我知道了,不要管它,又回到念上面来,你不会再加上说要抓不抓,或者抓对或不对的问题,那已经都是染识了。所以当念起的时候,就是痒的念一起的时候,我就停住了,我还是摄心过来,这个就是我们修法的地方。

  你要注意当你一直训练到那些念头来,你回来的时间。我们用一个譬喻,置心一处是在这个地方,有个念起,不管痒也好,香也好或者怎么样,那个念起,你去找个第二圈以后,就已经变成染识去了。可是当这个念起起来,你要转入第二圈,假设这个有距离的话,从这个念起到我发觉再拉回来的时间,这个距离假设是一米,那是没有什么功夫的,不过这个功夫比起凡夫已经不得了了,一米你就拉回来一次的话,你的寿命大概增加十年,你可以增加十年的寿命。

  那每一次这样拉一米,逐渐地你会变成半米,逐渐地会变成十公分,逐渐会变成一公分,到最后你那频率会很快,因为变成不到一公分的距离,那念起马上回来,念起马上会回来,这个就是说一个我们叫做plus minus,容许度的范围越小,你的功夫越大。

  当那一个置心一处的宽距越来越小,小到一定的地方,这我就没有办法跟你形容了,它到了某一个程度你的生命观境会现前,而那个生命观境,不是入禅定以后的那些佛境界,是完全不一样的,那个观境会使你很清楚地明白到“人是什么,我是什么?”那个时候你清楚地了解到的,“人是什么,我是什么,世界是什么?”你就已经到了第二世界。

  这个地方有一种状况,我这样跟你讲是很简单就到第二世界了,其实要到第二世界之前它有一个过程,就是我们这个地方所进行的程度。第一个所谓入流,你进来了,那个时候你会在这里绕一圈再出去,这个叫入流,你会跑到第二念去,这个第二念还不是前面的第二念,因为这是第二识,通常我们在初果位的时候,第二识、第三识很多,初果位;到了二果位的时候,大概你只是绕一圈出去而已,就是到第二识,这是二果位;那你会在这个地方选定一个地方不动,你就不绕第二圈,只在第一圈里面绕,那个叫做受,那叫三果位,就我们这个地方讲的三果位的地方。

  初果位的人他已经很单纯了,因为他转入第二识第三识这样子而已,他不会形成明显的概念。所以一个人到初果以后,他形相就已经开始变了,身相威仪已经开始变了。我们现在最大的问题会产生毛病,从中枢神经系统到末梢神经会控制我们的肌肉,我们的内脏器官的问题,就是你这个识出去,第二识到第三识以后,它就会一直影响你的末梢神经。因为第三识以后,已经是染识,概念的部分了,那个时候中枢神经系统已经启动。中枢神经系统一启动,你的末梢神经就受控制,因此你的身体器官就会受到影响,器官包括血液里头的细胞组成,红血球、白血球。

  那么当你把这个第三识以后的识的活动降到第二识以后来,末梢神经已经不起作用,这个叫真正的放轻松。因为末梢神经不活动,你就完全放松了。那中枢神经还在起作用,但是不会给末梢神经下命令,你要留意到这一点,这个时候是第一识到第二识之间。当第二识去掉只剩下第一识,就是二果位以后的话,你的触功德就完全起作用了,他开始调整了,那个时候已经不是自律神经系统跟非自律神经系统的问题了,他自动会矫正,恢复健康的情况。这个是一个我们必须去留意的,很多人没有办法去体会这个部分,这是从识来看。

  那么在这个识里头,你确定哪个识,你必须确定,因为你不确定的时候,顶多你在二果还要绕,还要到天上人间跑一趟,这叫一来果。三果位就算你停在那里,你升天以后也会证阿罗汉了。但是你要能够确定我哪一个识的时候,那就已经定位了。

  这个时候我们要告诉各位另外一种状况,当你能够转到第三个识以内的话,那个生命能量已经开始涌现了;当你到第二识以内的话,生命能量会快速增加,你自己身体里面的一些缺陷,就是病就开始恢复了。不但是这个样子,你自己的人格也会完全矫正过来,你自己那自以为是的已经没有了,你跟人家之间相处也会很好相处了,情绪问题已经不存在了。

  你要知道因为前面在变异念那边,我们已经处理掉了,才有善恶念,善恶念这边染、净之间的问题,我们又把染识给除掉了,所以基本上你没有什么很多“我我我......”那个“我的意见、我的看法、我要、我认为、我是什么”,已经没有那些了,基本上来讲,不说破我执、破我见,也差不多“我”的作用会降到很低了,因为这已经进到二果了。

  现在在这个地方我们一定要弄清楚,到净识以后是初果向,净识开始做调整,你透过禅修来训练,它是很快的,速度是很快的。所以从净识到初果,那对一般人来讲,大概应该来讲三五分钟就可以了。这三五分钟的意思不是手表分针走三圈或五圈,你三、五件事情,你自己要去检验,你大概就能确定了,进入初果。你在打坐的时候,几个经验你就可以得到。

  那么进入初果以后你会发现,因为你坐在那里看着识起、识落的时候,你几支香就够了。各位再留意,你坐在那里心是活的,心不是死的,所以你不能变成枯木禅。就在这个时候,心理已经有很大的改变,生理也有很大的改变,你是突飞猛进的,生命能量很快会改变自己。

  所以我们很多来参加的人我们都告诉他,你不要一直你以为你身体怎么样,你就要要求有特别的待遇,那你不能成就的。因为你要知道,你要想办法很快地进入这种状况,到二果,大概一些身相的病都可以改善。你坐的姿势不能坐得很好,譬如说双盘不行,单盘不行,金刚坐总可以,绝对可以调过来,你假如一开始坐就一直想说“不行,我坐十分钟就不行了。”那你就完了,这辈子叫做一世人剪角,你已经剪掉了。

  你假如说“我不管,既然进了禅堂,功德那么殊胜,我就把一切交给他,生死交给龙天,性命赋予常住。”就交代出去了,那你无限制的,你说怎样,我就怎么样,最主要是从净识到识起识落,由那个识转到两三识那边去的,变成到第二识以内,到第二识大概你自己就会发现你已经不同了,你这辈子以来是现在的身体状况最好,你可以感受得到,虽然有时候病起来也是没办法控制的,但是你已经会感受到“我人生中最近最幸福。”你会去感受这个部分。

  那么当你到最后,这个识,停在最后那个识里头绕的时候,其实还没有静下来,那么从外面来看的话,那你已经非常的定,那你必须锁定,安住在那个受上面,三果位就得了。那从三果位,其实我跟各位讲不要说三五天,一个七下来,一个七你从净识到初果,一个七从初果到二果,一个七从二果到三果都没问题,再一个七从三果就到四果了。

  但是你要懂得如何去,前面这个地方一条路,这条路,我想我们跟各位讲得很清楚了,识,几个识都跟你讲了。在善恶念里面的一个概念形成,大概那个识要转个十个圈以后,要十个识以上你才有可能形成一个很简单、很简单的概念。

  …

《耳根圆通章 第二十六集》全文未完,请进入下页继续阅读…

菩提下 - 非赢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网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