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我的阅读记录 ▼

耳根圆通章 第六集▪P2

  ..续本文上一页实生活里就这样啊。

  在佛法中也是一样,佛法中就是讲你理想止于至善的生命境界,那个疑情你会带着,别人没有办法讲,你自己翻遍了所有的资料也没有办法去满足你这一个目标,那就是这一句话的意思——语言、文字、理由、安慰、勉励、人情都没有用,都没有用。所以我们发现很多修行人他也会活的很苦,我们会劝他不要这样,看开一点嘛,他不要你理,这跟感情那个不一样。一辈子两夫妻八十年存了两亿多,结果被吸金公司吸走了,他就跪在那个地方,怎么样死也不起来,你钱不还我,我就死给你看,跟那个不一样,那是愚蠢。这一个在追求理想的时候,常常人家讲话他没办法听,因为这不是语言文字能表达的,也不是你的人情安慰能够满足他那种内心里头的那种,那个叫什么,欲望,你没有办法满足他,而他这东西又不是外在的东西能满足的,你知道吗?你有没有这种经验,有的话再讲,没有的话都不算。这辈子来干嘛?我怎么知道?怎么来到这里,师父怎么这样讲?你以为来是要听一些你满意的、你喜欢的,那你就搞错了,那不是修行的地方。

  所以为什么我们会跟各位讲说,这个环境里一定要限制你,你不要老是随喜、随喜,随喜要干什么?这不是随喜的问题,是你到底有没有那个东西,你是不是要追求那个东西?你假如没有的话那你在佛门中鬼混啊?你进佛门来就是要找到那个东西,打破沙锅问到底,还要问砂锅在哪里,有没有?你有没有这种勇气,有没有核心的那个骨子里的那个种子在?这个是疑情。观照首先就是从这个地方下手,这修行还没开始,这根本就在摸索而已,但是你要先产生这个种子,告诉你,你假如没有这个东西,你没有不可思议的境界。

  现在很多人修行很多“这些感应怎么样”,因为他没有种子,没有种子所发都是野草,所以都会跟鬼通,等一下那里一个境界,等一下这里一个境界,那不是杂草丛生吗?你的菩提种子旷野大树王,那树王有树的种子啊,就是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这个种子,就在这里,这个就是那个种子。你没有这一种感觉,没用。所以我要警告各位:聪明的、有才华的、很能干的你要特别小心,因为你这种人你很容易去设定一个东西,认为那就是你的菩提心,那就是你生命中最伟大的种子,那死了,你会变蒲公英,杂草啊!倒是那些憨憨厚厚的,师父再讲什么我都不知道,不知道再来。那种子就会很大,因为他在酝酿中他带着一个疑情到底在讲什么,师父在讲什么,那种子,我们是人,怎么会有种子,你要是从这里出发那个人会大成就,你看他虽然听不懂但是他疑情带着,我们就怕那个两下子就做结论的,那是最糟糕,因为他没办法去体会那一种用生命去感受,无法用语言表达的那个东西。那个聪明能干的人他很容易用语言表达,他把那不可思议的东西都变成他可思可议的东西,有没有?所以这一个种子在这里,我们要特别跟各位强调,你参禅这个疑情一定要带起来,参就是在找这个东西。

  照住呢,就从这里延伸下来的,就是你能够感受到那个命题的存在,感受到具体化。这个命题就是真疑情,所以这个疑情不是语言道理所能满足,这个满足感无法搪塞,没有办法应付,你自己要挖空心思。假如没有那一种状况的话,你修行都还没开始,无法酬佣,无法用人情安慰、鼓励,它不是颁发证书。你注意,这是不一样的,它必须自己亲自去实践、去经历、去感受,那这个就是修行了。参禅在这个地方它已经告诉你走到另一个世界了,有没有?那一个语言表达都是这个世界的,那个不能用语言表达的大脑不起作用的那是另外一个世界,绝对完美的世界,这是照住。

  第三个叫照见,照见就是一再的实践、经历、感受以后,检验再检验,这一点是你要成就前的一个过程。检验再检验,你不要说,对,我就是这样。我们很讨厌人家讲境界,就是这样,你根本没检验嘛,你只是来吹牛而已:“那我怎么样又见到什么,唉呀,你就不知道我听到什么又怎么样子。”好像那境界是多神一样,那就完了,那个不是检验,那个其实是吹牛,那个前因后果不是这样接的,你的因果怎么变成这个样子呢?这是很麻烦的事。你把这个东西先弄好,检验再检验,然后自己有十足的肯定。你要从这个地方慢慢、慢慢地经历,那个内心里头无法用语言去表达的那个东西,那个种子在这个时候它就发芽了,它就生根了,这个时候的满足,你才是真正的满足,你要留意到这个地方。

  这修行的过程这样很简单的三个阶段,第一个搜寻,第二个安住,就是找到那一点以后你安住在上面。这个照住的部分就有点像母鸡在孵鸡蛋一样,可以偶尔跑出去,那里有一条虫,跑出去啄一下又回来又蹲下去了。有没有看过,没有的话,我们叫常住养两只,你来看看那母鸡在孵蛋的情况。它一直要守住那里,那就一再的实践、实践、再实践,实践以后要经过很多很多的失败,然后你会发现成功、成功、成功,那每一次的成功都要检验、检验、再检验,那就已经进入到照见的阶段了。因为你实践以后会出现,会兑现,灵光乍现,有没有?那个时候你要去检验它,所以修行绝对是可以在我们可知的范围里面,去检验,而你那可知的范围随着你的实践它会一再的提升、提升、再提升,最后它会超越,到达不可思议的境界。由这可思议的进入到不可思议的,由那可言说的到不可言说的,但是它那重点在你那个疑情。没有疑情你的生命没有能量。

  你不要看什么都不满,进入修行的领域里它是灿烂的,修行的地方叫圣地,为什么?为什么我们来修行还一直愁眉苦脸,还一直这些世间事摆不平,那你不是一直在浪费生命吗?对不对?在很殊胜的地方去提升我们的生命品质才对,不是在很殊胜的地方去浪费我们的生命。各位,这一点你要能够心境先转好,这个心境不转好的话,你根本没办法修行。你为何来修行,对不对?修行很美啊!我们修了半天,美吗?一个心好像苦瓜,一个脸好像胡瓜,那不行,绝对不行。我们常讲你要像一朵花,怎么样像一朵花,主要来自你的疑情。这个是我们要求每一个大乘行者、华严禅行者你一定要有的一个基本状况。

  这个观照的过程你不养成没办法参,你在外面可以,打坐反正你死、你活,他不管,反正每次打禅七都是来自四面八方的,你出了问题,师父也不会处理,不会处理就广单下一丢,等打完七再抬出去看要活化还是超度。反正发生什么事也不管,禅宗的标准就这样,你既然打七就住广单。其实广单就是棺材的意思,死了就往下丢,打完七才拖出去,看要火化,还是丢到恒河里面去,中国只有黄河,我们台北只有淡水河。那你看怎么处理?就是这样的一个关键,培养你那个生命能量。

  只要你带个那一个疑情,这是你自己找的,别人没有办法替代,我也只能这样讲而已。什么东西是你自己感受没有办法用语言表达的那个疑情,只有你自己知道,这个你要自己去摸索,你不要再跑来问我:“师父,我这个疑情,算不算真疑情?”我说:“你欠揍了。”所以我们有禅棒,问这个就三十大板。那天我跟他们讲香板要用长一点,要用藤条做打了才不会断。你要自己去摸索,慢慢去摸索,我告诉你:有些人三天、五天就知道;有些人已经有了;有的三年、五年不一定弄得出来,但是这一关没那么容易过去。你不要急着“我就要打七开悟”,你这个都没有,你怎么打七开悟,你怎么开悟?

  要各位去想,想只是一个启动而已,一个启动像开关“啪”以后就没事了,知道吗?我们是不想的,可是开关一定要按下去你就非想不可,你要想到那开关在哪里?不想,你墙壁去拍一下看看电灯会不会亮?你一定要找到开关那里,那一开关按下去灯亮了就没事了,其它你就不要再一直按着开关。手放开它就熄掉了,不是,想是要,就像开关一样,你去想一个那个疑情在哪里,自己去搜寻,找,找了以后再剩下来就不是想的问题不是大脑的问题了。

  你这一个疑情那个不可说的那个东西、不可说的那个成份越高,世间话叫做含金量越高,那个不可说的成分越高,你进入不可思议领域、不可思议的境界里那就越不可思议,而且时间会来的越快。所以我们常跟你讲“修行不要用大脑”,用大脑去铺设你修行的一条路,从头铺到尾,你完了,你完了,那个业障深重,业障深重。

  我跟各位讲我个人的例子,剩下几分钟,给你参考一下。当初,我们修行只有一个,哪一个?用大脑就想这一个,因为大家对佛法都有误解,我想把佛法好好的讲给大家听,就这么一个。然后刚开始也跟人家吹牛“我不盖道场”,所以现在要弄个道场,业报自己负。因为你当初讲不盖道场现在你要盖道场,搞了将近二十年,找了一块地非常美,总共一千多平,你会不会昏倒,没有办法,你因缘这样,那无所谓,你一路走过来,你会一直调整,会一直调整。我们并没有从头到尾都设想好,我剃度那天师父还跟我讲:“唉,没有一个道场给你,就委屈一点。”好窝心啊!就没有一个道场,你也讲两句好听的话“你将来会有很好的道场”。

  好了,你都不懂,不要紧,你一路走过来,你秉持那正法的部分一直走过来就好。我们这当中是非很多,因为我们都不用大脑,不符合他们的标准,所以是非一直出来,那你不要管,这些惹不完,我们走在正法上,一路一路一步一步走,然后该怎么调你就怎么调,因为你是从修行的路上走。

  为什么要弄道场?就是去美国碰到显明法师,他吹牛,我也跟他吹牛,他说:“我都不盖庙。”我说:“是,我也不盖庙,我们都负责讲经。”哇!年轻人真好,佛法有希望。那我们不盖庙就不能收徒弟,像我都没有徒弟。我说:“那我死了,我师父都帮我收了几个徒弟,现在我好几个徒弟怎么办?”“啊!你有徒弟,那怎么可以不盖庙,赶快盖庙。”赶快盖庙,要怎么盖?他讲也是好听,跟我师父讲的差不多,一个是不盖庙,一个要盖庙,就这样差别而已。要怎么盖,那么容易吗?你就一路一直走过来就好嘛,反正要盖庙你就把它当疑情带着,本来不盖庙也是疑情,现在要盖庙也是疑情。你就一直往前走,现在怎么盖呀?盖到这里来了。

  想说今年要传戒,我们是不是在外面搭个棚子,他们又说“在冬天太冷了,在夏天怕有蛇”,那死了。你都不要管它,世间事都不要管它。昨天一个e-mail来:这是什么华严世界?我们总本山有、台中的有、哪里的有,弄了一堆。我们总本山到现在还没有,他说用这样在骗钱。有,是非很多啊,你要理他吗,你气的吐血。他刚好真的被我骗到了,要不然你怎么会吐血,你不要吐血你不要气到吐血,然后他就奇怪怎么他没有中奖呢,再一次,他又来了。

  你放心,娑婆世界,你做你该做的,其它你不要管。它那个是警告我们,我们现在也算是大众人物,大众人物你要谨言慎行,因为很多人在监督你,你不能做错事,正好,给我们一个警惕。假如都没有这些声音,没有人监督你,有这些声音正好监督我们,那就这样子,你绝对不会走错路。所以我们在修行其实本身它是整体的,包括这种状况,你都开始在修行。你有时候很想说“好好的登个报”,登个鬼,只有花钱而已,谁给你出钱,登报不要钱啊?你都不要理他,这个就是修行。

  来自生活中各方面的很多。我们在这里会看到:他在帮我们成就眷属世间,在帮我们成就智正觉世间,在帮我们成就器世间。你可以看得很清楚,这些障碍都会存在,那你必须要能够超越。假如人家这么一讲,你就对号入座,那你去死就好了,要死比较快,本身就有108种病了再加上这些毒药,你死亡条件比别人多!所以我们提醒各位在整个修行过程当中,把那个疑情带起来,这是第一个要领。那个疑情很简单讲,就是你的菩提心,因为它疑情一定是在生命上面,止于至善的生命境界叫做阿若多罗三藐三菩提心。

  这个什么叫止于至善?止于至善是怎么样?黄金铺地,是不是?我想吃什么它就跑过来,我吃完它自然消失,我常讲这餐厅最标准,对不对?你跟它点一下什么莎朗牛排,你看等一下前菜来了,等一下主餐来了,等一下又什么来、什么来,吃完了,它通通不见了。西餐厅最标准了,那是极乐世界吗?不是,不是这个样子,它不是你意识形态里的。

  那个止于至善的生命境界是什么?你要带着疑情,带着疑情往前走,往前走,来自四面八方的都会压过来,你必须超越它,然后继续再往前走。那个疑情越是不可言说你的含金量越高,你将来成就的不思议境界就越殊胜。你假如都没有的话,那我告诉你,那就不是疑情,尤其这种东西又不可问人,不是不可问,它无法问,因为人家跟你讲的都不算,不能满足你的需要嘛。所以你要问什么?倒是静静的观察,常常你会找到答案,这个就是疑情。

  我一再跟各位讲,这疑情很重要。为什么跟各位讲说:你不疑就不悟,你小疑小悟,大疑大悟。这个大家也都很清楚,疑情是智慧之母也跟各位讲的很清楚,但是那个疑情是什么,你体会不到,你变成疑问、变成怀疑那都不对。它是一种很丰富的感情,那个东西只有你知道,你没办法去发问,人家给你的答案也不够用,你内心的那个满足感不够。但是它又不是一般世间的欲望,也不是世间那个想要满足什么的满足,那是内心生命能量的一个一个黑洞一样。它需要满足的那个能量是什么?没有人知道,只有你自己知道。每一个行者我们都要把这个菩提种子给建立起来。

  好吧,明天我们再跟各位讲那十二阶段是怎么进行的。

  

  

《耳根圆通章 第六集》全文阅读结束。

菩提下 - 非赢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网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