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我的阅读记录 ▼

耳根圆通章 第五集▪P3

  ..续本文上一页讲说,法义就好像基础物理学,教理是相当于应用物理学,你没有理论物理学,应用物理学没有用,不会进步。这个世界进步大概就到这里,往后再进步的大概不多了,原因就在于对于法义的探讨,不只是宗教,我们相信在自然科学的领域里也发生同样的情况。因为在这里面他没钱赚,教理的部分它是应用的,有商品可以赚钱,法义这种理论的东西不值钱,所以世界的进步将会迟缓下来。没有为什么,我们从这里就可以看到了。你说我们是怎么样,有没有通,我不知道,要怎么通?这样就通了,还要怎么通?你一定要入定,“啪”通了,我有看到了。那个就要到荣总还是台大去看脑神经外科了。我们从整个法界的结构上来看就很清楚。

  这个讲《华严经》是怎么定名的,大家知道了,那个“大方广佛华严经”的这七个字的意义又怎么样,那是另外一个部分,也就是华严一宗与其他宗派不同的地方,就是在教理上特别追问一个“为什么”,那就是教理要再往前再推,就像人家说:上帝创造一切,那谁是创造上帝?那你是上帝的乖儿子就不要问,上帝最大,没有人创造上帝,你不可以问。你就接下来了,就上帝,上面不能再问了。华严这里教我们的就是还要再追问下去,上帝还没有创造这个宇宙之前的宇宙是什么样子?对不对?

  那你一发现你就:哎呀,上帝太孤独了,无聊嘛,一个人而已,因为在他没有创造之前就没有,什么都没有只有他一个,走在宇宙虚空中那不是很无聊?所以他创造几个小鬼陪他玩,所以我们就被捏出来了。在捏的时候还不小心送进烤箱的时候,第一次烧的太焦了所以他把它丢在非洲,第二次又怕把它烧焦了,所以还没烧好就丢在高加索山那边,所以他们现在都叫高加索,对不对?第三次烤的差不多了,这些人就叫做蒙古利亚,就是你们这一堆,他造人这样造出来的。

  所以这一个探究为什么的精神是一佛乘的特色,而《华严经》在这里最特别的是代表这个系统。那《华严跟》一般佛教一般宗教有什么不同应该知道吧,所以这里再在教理上特别追问一个“为什么”,这个为什么必须是彻底的探究、深耕、穿透,这不是用语言文字讲一讲,胡侃胡侃的,那个不算。人情应酬一下,这个不算。他这个完全是自己向自己负责的,所以在一佛乘里才有法义的存在。

  那么其他的经典呢?或其他的宗派行者呢?可能也有这一种大善根器者。讲归讲,你不要否认人家,也有这种大善根器,他只是因缘不同没有走进华严而已。那有这种大善根器的人,我们要懂得恭敬跟尊重,不要一直争辩,“你们那个不算,我们这个才是”,这不是政治选举通通把对方抹黑就好,不好,你要看得到人家真的是具备这样的条件。就像我们讲只要能够法义、教理、行果六门一体呈现的经典都叫《华严经》,不管它叫什么名字。同样的,一个行者他在诠释的时候能够探究法义是什么,跟教理行果合并的,那么他的诠释呢它也是华严的领域,也是华严的思想。你从这个标准去看,所以我们说“圆人说法无法不圆”,有没有?为什么圆人说法无法不圆,他通通能讲到法义来,那圆人的意思就是圆教人,他就法义通达了,任何一法来他通通讲法义,从法义开始讲。

  所以我这个地方讲的法义不是你一般人所讲的法义,佛经术语拿出来解释一番那我都讲法义,那个不是,那个叫解释名词,那差的远了。你讲的法义是探究最终的那一个,有很多这些大德是有这种本事的,这些也都是圆教人,都是华严行者,不要轻视他。我们这里讲的法义、教理、行果六门一体,这样的经典不管叫什么名字都是《华严经》,这样的注解都是华严思想,这样的人通通都是华严人,你要去体会这个部分。这个是前面的地方我先跟各位谈一下。

  现在我们要跟各位再谈的就是三阶十二门所要讲的一个重点,真正的整个修行层次。先讲置心一处,既然讲置心一处是一切行法的一个关键处,那我们参禅那要怎么参?要如何参?这就回到我们前面跟各位谈的“参是什么”,这里就不再讲禅是什么了,前面讲了很多了。

  那么置心一处跟参禅有没有矛盾,有没有冲突?参禅的时候能不能够置心一处,我想大乘禅和子是很在意这个了。你既然叫我们参,参去吧,去参吧,吧参去,哪一个?你问我,我不懂就叫你参,那你鼻子摸摸也走了,那怎么办呢?那是什么呢?这是一个重要关键,重要关键。

  我们很简单的讲,参禅就是置心一处,这一点你可能抓不回来,到底这有什么不同。但是所说的置心一处是指由停心观入手。我们要跟各位谈这一个部分,所以五停心观大家都知道五停心观,五个停心观知道吗?哪五个?数息观是第一个,白骨观又一个,因缘观一个,念佛观一个,慈悲观一个,一共有五个,这个都是佛陀的时代以前在印度的修行人所修的。这修一个技术面,这是个技术面,佛陀他比较特别的就是这个基础要有,这五个停心观基本上叫做共外道禅或者叫做通外道禅。修禅定的即使这个地方你修到四禅八定,九次第定,会腾云驾雾像孙悟空齐天大圣,这个都没用,那个就是修五停心观成就的。你假如要修那个也很快,我们这上面就可以了,下面有水帘洞,你可以到那边去修啊,但是你还不能出三界,到最后还是被压在五指山下,是不是五指山我记不得太清楚了,记得小时候看西游记的。

  佛教跟这个五停心观通外道禅,这五个都通外道禅,你不要以为你念佛了不起,外道禅,所以它后面就是用三十七道品做工程面,其中假如没有停心的定功技术做基础的话,那么三十七道品就流于知识的层面而已,你再怎么研究,它都是知识,三十七道品没用,你成为三十七道品专家那也没用,下辈子还是生死轮回,因为那只是知识而已。

  我就跟你讲,知道没用,要做到,要怎么做到?你不要以为“我三十七道品通了,我已经进入无学位了”,那叫见鬼,无学位不是这样进入的,读通的不算,不是什么无学位用看书看来的,那些傻瓜在那边打坐干嘛?那不是,那只是知识,知识的不算,要你做到,四念处你做到没?这第一步,然后一直往后走七菩提分、八正道,四念处都没有,不要以为你七菩提分有,七菩提没有不要以为你会发菩提心,没有那回事,要发菩提心你三十七道品都及格,我只叫你及格,没有叫你圆满具足,及格就是指大概八十分左右以上,那三十七道品算及格了。圆满具足是指通通要一百分,那你去看看,假如你没有这个停心观的定功基础,三十七道品没用;假如没有三十七道品,只有这个停心观的定功,那你就顶多是孙悟空,对不对?高兴好,不高兴人家叫你泼猴,是不是这样?那你有很大的本事也没用,所以这两个要合并。假如只有三十七道品的知识没有定功,那你无法确实有效地改造你的心性,无法确实有效地提升你的生命品质,所以这两个一定要合并。

  现在读书人很多,认为只要慧解脱就好了,不一定要有什么参加法会啦,法会当然我们流俗以后觉得法会没意义,跟你讲法会就是密法,密法的修法,任何一个法会,只是各位不了解啊。你不要以为办个蒙山、放个焰口,请个中尊和尚坐在那里演戏给你看,演到那里还要丢钱给我,我去捡铜板,你是小孩子啊,那是法会呀?那是密法修法,很殊胜的大法,你不懂啊,那你要参加,你不参加你怎么知道?你以为初二、十六拜门口,长板凳拿一个三杯米酒还有一个米筒插三支香,那不是在拜死人,那是密法在施食,修大功德。你以修法的立场去看它是完全不一样,一定要参与,一定要去做。参与不是坐在那里请人家当主尊就好,不是,你自己要当中尊自己要实际去修法。

  打坐也是一样,你不要每次来都“我进大寮煮饭,我来护法,你们去打坐”。当然也要有人煮饭,有空还是挤进来坐两支香,不要光煮饭,煮也要煮,坐也要坐,护法是修福报,你打坐是你自己生命品质提升。那个定功定力要有,你没有定功的话,那个三十七道品的工程面都不算,那只是知识而已,这个是从基本佛教的立场,我跟各位提出来。

  我们再看下面“如是观之,北传大乘佛教的工程面就更加复杂不是三十七道品而已,密教的工程面倍复如是”,它更复杂。这些我们暂时不谈,现在我们因为禅修,我们直接就讲技术面。那么我们就技术面而言,中国禅宗就把它扩大了,参禅形式发展参话头,其技术面已经由五停心观扩大到无量法门,五停心观是五个法门,透过参话头它就变成无量法门了,这关键就在于这个“参”,这个参它的技术面有三个阶段,这三个阶段统称为观照,叫做观照、照住、照见三个阶段。

  我们这十几年来一直跟各位谈这三个,但是内容我没有详细讲,因为因缘不到,讲到那么细都看不清楚了,就好像这衣服,有衣服穿就不错了,还讲到这质料多好多好,你都没衣服,讲质料讲那么多干嘛?同样的,禅修的基础不够,那东西再讲也没用。

  但我要告诉各位,这三个部分是我从一般的这种经典里头所看的,大概把它摘录出来。观照我们常讲,照见是《心经》上面的,照住在很多地方也有,但是,它们的内容表达都不够完整,不会说三个都很完整。我整理了很久,把我们的这种心路历程,我也把它分这三个阶段。能不能分四个阶段呢?那当然可以,你可以自己分,不一定我分的这个样子。

  那我为什么用三个分呢,确定是很好说呢,我们跟各位讲过三玄、三要,三玄、三要是临济大师他在禅法教学当中一个很好的技术面,技术面的东西。所以三玄三要又叫做三玄九要,因为每一玄有三要,我这个情况就有点学他的,虽然三个阶段,每个阶段有四个层次,所以叫做三阶四第。虽然前面打的是三阶十二门,四第就四个次第,每一个阶段都有四个次第,所以叫三阶四第或者三阶十二门,中国人用这个文字就是这样含糊笼统,这样也行,那样也行。你不要说怎么会这样,这样都可以。每一个阶段有四个次第,那有三个阶段,所以你叫三阶十二门也可以,叫三阶四第也可以,第就是次第的第,这个是先讲这个部分。

  但是这个观里头呢?一止一观,通常我们讲这个观是讲技术面,技术面的话通常是只讲止不讲观,但是它有观,而这个观呢,观其实是工程面的部分,所以我们通常在讲止的时候是讲技术面。好,我们休息一下,等一下再继续跟各位再讲。

  

  

《耳根圆通章 第五集》全文阅读结束。

菩提下 - 非赢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网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