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我的阅读记录 ▼

耳根圆通章 第一集▪P2

  ..续本文上一页现代的话里头来讲,它就是真理,就是生命的真相,它的最高定义。这个真相是十分完美的,你要能够进到这个里面,那你就会发现这个世间那是比极乐世界还美;你要是能够进到这个心的本体里面,你就会发现我们的眷属都非常的殊胜,没有凡夫,个个都是佛;你能够进到这里面,那你的智慧成就本来就是十足的圆满。那你要能够进去呀。

  这心、性、念,不是理论上讲的心、性、念,你进到这本体里面所呈现出来的三世间圆满,智正觉世间、眷属世间、器世间都会圆满。

  所以心的本体是什么?心的作用是什么?心的相是什么?这个部分,“心”就不是一个字了,所以我们通常把它叫做心、性、念。心是本体,心起作用就是心站起来叫“心生”,“心生”那个字就叫性,那么生了以后它现前还没有离开,就在心上那个字叫念,这个都是无形无相的体、相、用,我们把心、性、念的,心的体、相、用,简称为心性,参禅的人都讲心性,都讲心地法门,就是讲这个心的体、相、用。“心性”只是心的“体”跟“用”,这个时候的念叫做“本体念”,这个念,“心性念”的这个“念”叫“本体念”。当这个“念”变成一个“相”,这个时候叫做第一念,第一念还没有出生,第一念还没有无明介入。这个第一念是本然的状况,这个时候脑筋都没有办法攀缘,第一念脑筋还没办法攀缘。这个相在这个时候,怎么样再把它导入“心性念”里面让它再回去,这个叫做“入萨婆若海”。“萨婆若海”在哪里知道吗?这样就知道了,从“相”回到本源去叫“入萨婆若海”。

  这个相假如被无明介入的话,这个相就变成色了。这个色就是六尘境界,就变成六尘境界,这个时候凡夫的境界就来临了:一念无明起。无明怎么起,就在这里。你就知道为什么十二因缘法会讲“无明缘行、行缘识”,整个一直下来。为什么讲缘?它不讲“无明生什么、无明生什么”,这个十二因缘法就在解释这个部分,无明怎么介入的原因。那么色一产生以后呢,就接受了,叫受。受就是第六意识起作用了,那就不是缘无明了。第六意识一起作用,它会经过末那识到阿赖耶识,这个叫想;从阿赖耶识经过末那识,再到第六意识的时候叫行。这个时候第六意识就确定:这狗在叫,叫“狗声”。你不要以为说“我听到狗叫”,你脑筋已经转过几圈了,这不叫第一念,这已经是无量念。“狗声”出来这是一个概念,是一个意识形态,一个概念的产生叫做“识”,一个“识”的产生,你已经经过了几百万念了。所以色开始叫做第二念,当你产生一个“识”,意识的“识”,就是一个概念,这个时候就百万念。当你听到后,说“狗在叫,可能有人来,我在禅堂,我不能起心动念,所以我第一念就把它止住了。”你哪有第一念?你那个念叫做善恶念,已经不叫第二念了,跟你讲“第几百念”没有用了,那叫善恶念。

  从第一念那边,“相”以前我们叫“生”,产生的生,在第二念“色受想行识”这边叫“住”。“狗在叫,我不能想”,那个叫异。善恶念起作用,因为你有善恶,行与不行、对与不对、好与不好,这个都是善恶。到善恶念的时候已经是一种幻化,那么再加上一些行为出来,可以讲、不可以讲,要讲不讲、要做不做,这个叫灭,这个叫做“变异念”,到灭这边已经是“变异念”了,你一直在讲、一直在讲,那都是“变异念”,讲了以后就因果在后面等着,因为身口意的动作都出来了,那下面就因果了。因果是讲变异以后的事,因为你因已经种了,不管善因、恶因,你那个“变异念”完全都是因果的因。

  所以从“生住异灭”来看有第一念,有本体念、有第一念、有第二念、有善恶念、有变异念整个的过程。你假如是在“善恶念”跟“变异念”这边做抉择的话,这个叫做修养。你修养很好,你都是善念,没有恶念,你都种善因,没有种恶因。不管是“变异念”或者是“善恶念”跟修行完全无关。要修行就要进入“生灭念”那边,“生灭念”就第二念以后这个地方叫生灭念,就是从色、受、想、行、识这个五蕴运作的地方,你要进入到第二念到变异念这边,从这个“生灭念”彻底了解你心性的运作模式:色是第二念,受是第三念,经过末那识是第四念,到阿赖耶识是第五念,这个叫做想;阿赖耶识经过末那识是第六念,再到第六意识是第七念,这整个过程构成一个意识,基本上你差不多已经有十个念,而每一个人的复杂心理状态还不知道。

  你大概在打坐的时候——我现在跟你讲,你一定要从打坐中来,把你的妄想心先降伏,让它静下来。基本上的毗卢遮那七支坐相,那个数息都要训练好,这个都是前行工作。你先止住妄想到那个地方,到妄想都已经不起了,这参禅才能起。这个时候没妄想了,那有一个尘境,哪个是心性你才看得到,但你捕捉不到,你更无法安住在那里面,马上你就会说“狗在叫,狗又叫了”,“狗在叫,狗又叫了”,你已经念过多少念了,这个叫做:一念经过几刹那,一刹那有几百生灭,一生灭有多少念,有没有?那我背不清楚,你回去查一查。一句话当中“狗又再叫了”或者“狗叫”,这当中都距离差很多,你的心念已经转过很多了。在那个时候里,你才能够看到色、受、想、行、识,大概色是看不到,你只能感受到又输了——“狗又叫了,我又输了”,因为你一直没有办法把那个“色受想行识”的模式捕捉得到。因为当你心静下来,一个尘境来的时候,就好像我们在那平静的湖面上一个落叶掉下去,那水的波纹会慢慢的晕开。你在很宁静的心湖上面,一个尘境来它也会有这样子轻微的动作,就在那轻微的动作里,你才能够看到你的五蕴是怎么运作的,来到这个地方才叫修行。各位老修行、禅和子们,你都很用功,你现在到达这个地方没?不到这地方都没有消息,不到这地方都不算。

  所以前面的基础功夫,你一定要先弄好,一定要先弄好!数息怎么样止住妄想,这个止住妄想以后,一有一个动静,你看古大德开悟怎么开悟的?人家狗在叫他会开悟。奇怪!狗在叫跟他开悟有什么关系?可是就是狗叫他才开悟,为什么?所以,你这一个前行的工作一定要训练好,这是你的资粮道,这些技术你就可以运用了。现在,这一个理论变成一个技术,而这里面要讲的也没那么简单,我们只是先跟各位提醒一下。

  这三个礼拜,三个七,我们就是要跟各位解构你的心性、你的心理运作的模式。很抱歉,心理学没办法研究这些,心理学在讲心怎么样,那些教授、超级博士,都要来上这个课,要不然你的心理智商根本没用,因为他们跑到枝末去了,他没有办法回到核心来,而我们参禅者,一个禅和子这么一坐就先到达核心,你不到达这个核心,你没有办法讲心性。

  所以这里你先弄清楚本体念、第一念、第二念、生灭念、善恶念、变异念。光是一个念就有这么长了,所以各位讲说“用心”,你用的是什么心?这个其实你用的是念,不是用心。你用的心,我们跟各位讲,是从注意力开始,一直到真理、到生命的真相上面。你要留意到,这样的话,心的定义就相当长了。从妄想心,注意力其实是妄想心,从这个地方开始,你集中注意力,开始会一直往前走,从变异念到善恶念,从善恶念到生灭念,从生灭念到第二念,从第二念再进入第一念,那你才有可能回到萨婆若海,到萨婆若海,你就进入一真法界了,那你跟十方佛国土就同一体性,跟十方三世一切佛就同一鼻孔出气了。

  你修行沿着这样一条路走回去,不要一直在变异念、善恶念上面打转,你永远出不了三界,只是善的多。其实善或者恶是随着我们的社会意识形态而定义的,善的不一定福报。你在这里修善业你可能就是恶报,因为社会准许你嘛,像这次选举完了你就会发现耳根清净多了,为什么?那些乱讲话的人都输了,你就会发现说“哪个是善?”,选举之前这样乱讲话的都对,现在都不讲话了,到底是讲的对、不讲的对?你就会发现到善恶这种东西随着社会的局势,它随时都在变,它没有一定的。当那种局势、那种共业形成的时候,他会认为它是善的。禽流感来了所有鸡、鸭通通要杀,不杀是恶的,杀是对的,到底杀是对还是错?那几百万几百万只的鸡、鸭那就倒霉了,都排排队要给人家杀,这个才对,这叫善念,对吗?因为法律准许他这样做,所以他就是善念,你不杀,法律说不对,所以善恶的本身受到道德律、受到法律的一种认可跟约束,那么法律跟道德律的认可跟约束不一定符合真理。

  最早期,大概你讲二千年、三千年前的道德律,那时候其实也不讲道德,它讲的是礼,礼法。从礼上面来讲的时候,它是比较接近真理,当礼转到道德的时候,它就已经逐渐远离了真理,而比较接近于社会的规范。为了使社会的运作而作规范的道德律,它已经跟真理没有关系了。你开车一定靠右边开,靠右边就对吗?你到香港去就一定靠左边开。哪一边才对?你在这里靠左边,你就犯规就是恶的,你到香港靠左边是对的,所以善恶随着时间、随着空间、随着民族性、随着法律、随着文化、随着道德律,它都在变化,所以善恶念不一定符合真理,你完全符合善的,下辈子的果报不一定是好的。你要知道!但是遵守道德律、遵守社会公约的善,那个遵守的能力是福报。你要记得这一点,这是不一样的。“遵守的能力”是人格性的问题,所以我们讲人格要健全,指的就是遵守法律、道德律的这种能力。假如你没有接受法律跟道德律的能力,那本身是恶的。

  那么法律、道德律上面所讲的善,不一定是福报,你要留意到,它有些是无意义的。走路一定靠右走,开车一定靠右开,这有什么福报?这没什么福报,你不照这个标准你只有后果自己受,只有这样而已,那个跟果报没有关系。但是遵守的能力是福报,你要记得这个差别。所以善恶念本身不是修行,它是一个修养。

  我们要讲修行的人,在“生住异灭”里头的“住”,也就是生灭念到第二念之间,这个时候都没有讲第一念,都没有办法讲第一念。你能够讲的第一念,其实都是直觉反应,直觉反应也不是直觉,因为你有很多的潜意识在,很多的潜意识。譬如你常讲“我这个要改,这个生气的脾气都改不了”,为什么?因为你每次要生气,第一念就说“不行”,第二念又开始骂了,有没有?为什么第一念你说不行第二念还是接着骂?这个都跟第一念、第二念跟我们讲的完全无关,你完全是善恶念,那是潜意识的作用,也不是直觉,因为你有很多的罪恶感、道德律,这些社会的意识形态摆在那个地方。

  那你现在要讲修行的时候,必须把这些都清掉,要很清楚。而要清这个部分,你在禅堂里坐,自己在打坐的过程里,要清这些,过程最少要两、三年的时间,不然你看不清楚。常常在问“师父我腿盘不起来,能不能参禅?”这个就是啊,这很典型的,你的意识形态嘛,参禅跟盘腿有什么关系?“师父我还是改不了吃肉的习惯,能不能学佛?”怎么会变成这样,这吃肉的习惯跟学佛有什么关系?“师父我受菩萨戒,能不能够再煮荤的给家人吃?”你受菩萨戒跟煮荤的给家人吃有什么关系?你不知道哪来的那些杂讯混在一起,那跟佛教都无关的东西,跟佛法一点关系都没有,你也是神通广大通通把它抓在一起,这个叫杂讯,它会干扰着你。

  那些跟你修行完全无关的东西,你要怎么把它排除掉?没有两、三年的时间你做不到,所以这些东西、这些杂质你不除掉,你就坐下来想要明心见性,怎么明心见性?你都还在变异念那边,四个区块里头,你在最后那个区块,明心见性在第一个区块心性念那边,明心见性你要就回到那里面去,而你现在在变异念那边。“我早上吃了一个鸡蛋现在要来打坐,不知道可以不可以”,怎么办?那西洋人早上起来就吃腊肉,那怎么办?他们可以,我们不行,你黄皮肤的就倒霉,白皮肤的就可以,是吗?不是啊!你为什么那么多杂讯?都是那个变异念的问题,那些变异念要先除掉,再来就除掉善恶念,才进入生灭念里,那个时候真的修行才开始。

  所以,现在各位要讲的资粮道是什么?先扫除变异念,再扫除善恶念,这个时候你修行的资粮道就够了。大致上来讲,你那些妄想也差不多都沉寂了,剩下来的都微细了。假如你那些杂质没有除掉,你根本不可能打坐。那时候你坐在蒲团上,那些杂质就好像蚂蚁爬到你身上来一样,你怎么打坐?你说嘛,好多红蚂蚁在你身上爬,你说你去参禅,我看你抓蚂蚁比较重要。所以那些妄想就跟这种情况一样,你必须止住妄想,就必须先把那些变异念、那些善恶念、那些意识形态、那些杂质先给除掉,这是一个主要的关键处。

  我们期望各位,在修行前先把这些资粮具足一下,我们才好进行。现在,我们休息一下,待会儿再继续跟各位谈。

  

  

《耳根圆通章 第一集》全文阅读结束。

菩提下 - 非赢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网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