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我的阅读记录 ▼

习气,性德,解脱门 华严经世主妙严品卷三讲记 - 五 摩睺罗伽王众——我执在哪儿?

  

五 摩睺罗伽王众——我执在哪儿?

  

  

复次,善慧摩睺罗伽王,得以一切神通方便令众生集功德解脱门;凈威音摩睺罗伽王,得使一切众生除烦恼得清凉悦乐解脱门;胜慧庄严髻摩睺罗伽王,得普使一切善、不善思觉众生入清净法解脱门;妙目主摩睺罗伽王,得了达一切无所著福德自在平等相解脱门;灯幢摩睺罗伽王,得开示一切众生令离黑暗怖畏道解脱门;最胜光明幢摩睺罗伽王,得了知一切佛功德生欢喜解脱门;师子臆摩睺罗伽王,得勇猛力为一切众生救护主解脱门;众妙庄严音摩睺罗伽王,得令一切众生随忆念生无边喜乐解脱门;须弥臆摩睺罗伽王,得于一切所缘决定不动到彼岸满足解脱门;可爱乐光明摩睺罗伽王,得为一切不平等众生开示平等道解脱门。

  

  

「善慧摩睺罗伽王,得以一切神通方便令众生集功德解脱门。」「善慧」的「善」有善巧方便之义,「慧」指智慧。此摩睺罗伽王能善用智慧来度化众生,让众生获得利益。「神通」则是因缘和合力的组合,而应如何让此因缘和合发挥作用呢?关于这点,或许有些学佛人会有一种法执,认为因缘和合是无法控制的,其实不然。譬如行善或不造恶,此因缘总可由自己操纵吧!或者过午不食、持戒、布施……等等,这些事也可操之在己。在因缘和合中,一定总有些因素能由自己掌控,所以行善或者为恶,完全操纵在自己手中。故因缘,并非如同一阵风那般狂飙过去而无法掌握,只要是周遭与自己有关的,我们都能够控制。要让这组合是纯善、纯恶?或是善多于恶、恶多于善?完全都在自己的控制之中,而这样才是真正的「善慧」,才是神通方便。

  

  

由此得知,在因地修行时的这种因缘组合是可以控制的,而以这样的方便令众生修习积集种种功德,时而威吓、时而施恩,恩威交互运用,令众生亦步亦趋地步上菩提道。

  

「胜慧庄严髻摩睺罗伽王,得普使一切善、不善思觉众生入清净法解脱门。」何谓「普使一切善不善思觉众生入清净法」呢?不管你是善思觉或不善思觉的众生,此胜慧庄严髻摩睺罗伽王都能引导你入清净法。现在我们为何无法发挥此能力呢?因为我们有法执,而法执在哪儿呢?在于我们对每一件事情的看法,认为它一定要如何去执行。

  

  

譬如老子的生活很平凡,一般人不易发觉他的奇异出,他与一般人一样,甚至还特别憨厚一点。与人同行有时脚步还会特别慢半步,既不会走在第一个,倒也绝不落在最后一位;所以前面山崩压不到他,后面老虎来也咬不到他。他就是这么平凡,大概在这年代已找不到像他那样的人。所以我们认为学道人就应该和他一样,不能强出头。其实当我们有这种想法时,就证明法执在这边产生了。

  

  

学佛人也有同样的状况,我们会认为既然已经学佛了,就应该经常合掌念「阿弥陀佛」,好像不念「阿弥陀佛」就不是学佛人,其实我们都弄错了。我们以为学佛就要念佛和吃素,做别的事好像都不行,可是我们都没想到学佛中有比念佛、吃素更为重要的事!像这些例子也都是法执的展现。所以,应如何引导这善思觉与不善思觉众生,也是学佛人的重要功课之一。

  

  

「妙目主摩睺罗伽王,得了达一切无所著福德自在平等相解脱门。」虽然我们知道要「了达一切无所著」,但我们无法办到。要求别人「无所著」很容易,要求自己不执着很难的事。虽然如此,我们还是要对「一切无所著」深切地去感受,看看能感受多少;这是菩提道,你能感受到多少,你的福德就有多少,这种福德才是真正的无漏福德。我们必须从法上相应,然后体会,慢慢打开心量,让内心清净稳定,于是这儿所说的「福德自在平等相」,才会随着我们的成就而能完全展现出来。

  

  

「最胜光明幢摩睺罗伽王,得了知一切佛功德生欢喜解脱门。」何谓「了知一切佛功德生欢喜」呢?就是能了知一切觉悟的不可思议功德及成就,而产生欢喜。

  

「师子臆摩睺罗伽王,得勇猛力为一切众生救护主解脱门。」「勇猛力」是指坚定的意志力。我们也有勇猛力,但是我们的勇猛力是狂热,一阵风来就吹熄了。要有坚定的意志力,才能成为一切众生的救护主。

  

「众妙庄严音摩睺罗伽王,得令一切众生随忆念生无边喜乐解脱门。」「随忆念」就是随缘,能随缘才能产生无边喜乐。当六根接触六尘境界时,能随缘而转变,但又能念念清楚,此时的心不会攀缘过去,亦不攀缘未来,自然就无得失心,只有「当下」。所以,活在当下,就能产生无边喜乐。

  

  

「须弥臆摩睺罗伽王,得于一切所缘决定不动到彼岸满足解脱门。」前一句的「令一切众生随忆念」属于他受用法乐智,是指在外境中下化众生时能随缘。而这句「于一切所缘决定不动」属于自受用法乐智的部分,是指自己在上求菩提时能意志坚定不动摇,而且不攀缘。

  

  

我们常说:「心能转境则同如来,心被境转则是凡夫。」话说回来,倘若你的心不被境转,又如何恒顺众生呢?关键点就在于你是否念念清楚?

  

  

「可爱乐光明摩睺罗伽王,得为一切不平等众生开示平等道解脱门。」因为一切众生有种种不同的差别心而造成不平等的状况,所以可爱乐光明摩睺罗伽王为众生开示平等道,让众生知道平等为何。现在我们为众生开示平等道时,顶多也只是告诉众生:「凡事不要太计较,因为一切众生皆有佛性,将来皆当成佛,故何必计较呢?」我们大概只能这样分析而已。其实你为众生开示这些,也只不过是人云亦云,并非是你的见性之见。

  

所谓「不平等」,就是在人我或人法上面有了对立性,才会有高下,所以产生不平等。现在我们要告诉众生的是,佛的境界中没有对立、没有高下,故要将这种对立心予以化除。因此,我们为众生开示时,可依循此原则,然后从他的环境与立场举例说明,以你的自证智力来化解他的差别心,这叫「开示平等道」。

  

  

尔时,善慧威光摩睺罗伽王承佛威力普观一切摩睺罗伽众,而说颂言:

  

汝观如来性清净 普现威光利群品

  

示甘露道使清凉 众苦永灭无所依

  

「如来」指自性,而「依」是指执着。自性本来清净,我们应如是观。而且这清净自性乃人人皆具足,只要让自性展现,就能开示甘露道,利益一切众生,使之得到清凉的法乐,并令众生离开因执着而产生的种种痛苦。众生因为有执着才有痛苦,倘若不依靠也不执着,众苦自然消除。

  

  

一切众生居有海 诸恶业惑自缠覆

  

示彼所行寂静法 离尘威音能善了

  

一切众生因为执着于有,所以种种业惑自然就缠着于身;而凈威音摩睺罗伽王开示我们:不要执着于有无二边,并且于一切处都能随缘,这样内心自然清净,种种烦恼与苦患也自然消除。

  

  

佛智无等叵思议 知众生心无不尽

  

为彼阐明清净法 如是严髻心能悟

  

「佛智慧海」就是萨婆若海,亦即觉悟的智慧。此偈的含意,是指佛智不可思议,无人能与之相比,而且佛也能知晓众生心如何,并为种种不同的众生演说清净法。这是胜慧庄严髻摩睺罗伽王所了悟的解脱门。

  

无量诸佛现世间 普为众生作福田

  

福海广大深难测 妙目大王能悉见

  

「佛」仍然指觉悟。在六根接触六尘境界中,处处都能觉悟,而此觉悟就是众生的福田。因觉悟而得到的无漏福相当广大且深不可测。这是妙目主摩睺罗伽王所悟得的法门。

  

  

我们从哪个方向觉悟,我们的福报就往那个方向发展。譬如世间各行各业都有佼佼者,而那些优秀的杰出人才就是往昔因地时在某部分有所觉悟。例如有些歌星很有名气,但不见得歌唱得很好;而唱得很好的歌星倒不见得有名,这是为什么呢?因为他们对于唱歌这件事所领悟的有所不同。有人在唱歌时会结下很好的人缘,所以下辈子虽然唱不好,却很叫座。而有的人在唱歌上面用了很深的功夫,却没有结人缘,于是就会叫好不叫座。虽然说起来简单,但是我们对于「福海」所看到的也只是这些表相而已。其中的行法还得靠各人自己去深化。

  

《习气,性德,解脱门 华严经世主妙严品卷三讲记 - 五 摩睺罗伽王众——我执在哪儿?》全文未完,请进入下页继续阅读…

菩提下 - 非赢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网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