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续本文上一页样,没学的就不知道,这不叫智慧。神通智慧,人人俱有之,譬如擅养兰者,能把兰花养得很好,此谓之神通;乃至医生治病,水电工修复,亦可说是神通的一种能力。
「智慧海」是懂得抓住一个核心,通了以后一切都能通达,这位天王的智慧海能展现无限神通。
「广大名称天王,得一切佛功德海满足出现世间方便力解脱门。」「佛功德海」是指觉悟的殊胜境界与过程,「功德」的定义是趋向于觉悟的目标所累积的资粮。学佛的目标就是要觉悟、大彻大悟,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凡是能达到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之前,所累积的资粮都叫功德,其它只能称之福德。「得一切佛功德」,即是得一切觉悟。在具足这些资粮后,就要开始做利他的工作,此谓之「满足出现世间方便力」。
「最胜净光天王,得如来往昔誓愿力发生深信爱乐藏解脱门。」「如来」是自性,「往昔誓愿力」是我们的性德,这些都是本来具足,只因迷惑颠倒而不自知。唯有启发自性的性德,才能发出真正的信心与了解。我们从解门只能了解经文的意义,唯有从行门中实践,才能获得实际的利益。
尔时,可爱乐光明天王承佛威力普观一切少光天、无量光天、极光天众,而说颂言:
无念如来昔所行 承事供养无边佛
如来信心清净业 以佛威神今悉见
从文义上讲,我用本具的信心,以清净的身、口、意三业,承事供养无量无边佛,我今以佛威神力皆能了解。从法义上讲,我忆念思惟自性的本来状况,亲近无量无边的觉悟。自性本身是觉悟的,众生因迷惑颠倒,故有觉与不觉之分,佛于如来则为一体。
这两句偈的意义是,我思念自性与觉悟是一体的,因为无明而远离了自性,今藉觉悟的因缘力,才得以彻底明了。
佛身无相离众垢 恒住慈悲哀愍地
世间忧患悉使除 此是妙光之解脱
佛身有相则浊,无相方能离众垢。佛身是觉悟的本体,觉悟的本体乃无形无相,不沾染任何意识形态,所以能离众垢。「垢」即是一种意识形态。
「住」,常住也。觉悟的本体慈悲,佛身与「慈悲哀愍地」是一体的。当这样的情境相应时,已离开世间的忧患恐惧了。这是性宗的表达法,以积极面来说法。性宗的语言文字偏于「立」,空宗的语言文字偏向「破」。
佛法广大无涯际 一切剎海于中现
如其成坏各不同 自在音天解脱力
觉悟的法无所不在,不论何处皆可出现,它是因应每位众生的根器、因缘力而出现。所以心灵工程学中,每人的心灵方程式各不同,随着各人的成就,每一阶段的心灵方程式应随之调整。
佛神通力无与等 普现十方广大剎
悉令严凈常现前 胜念解脱之方便
觉悟的因缘力没有其它可比拟,穷尽一切空间,觉悟的因缘皆可现前,这是胜念智天王的解脱门。
如诸剎海微尘数 所有如来咸敬奉
闻法离染不唐捐 此妙音天法门用
像那么多剎海的佛剎都磨成极微尘,所有的如来,我一一供养。这里用相来表达根本法义,换言之,如来是自性,自性有无数的性德,每一个性德皆能守护受持。「闻法离染不唐捐」,自性的性德皆掌握得住,就能离开意识形态,不加上不必要的迷彩,这样所获的功德就不会白费。
佛于无量大劫海 说地方便无伦匹
所说无边无有穷 善思音天知此义
佛于一切时中,说法方便无人可比拟。「所说无边无有穷」,这种文字在《华严经》中常出现,无边无尽即是合一之义。譬如三千大千世界森罗万象,可是约体而言是一。
觉悟这件事,在任何地方、任何时间都能以善巧方便来出现,不一定用一法或一义,我们在一切圣人法中,能否多修学?有些人对别人的法都很排斥。玄装大师到印度时,还有提婆的法,直到二十世纪也仍有它的信徒,可见他们在某一方面是有所成就的。我们要打开心量,接受真正的法,此为弘扬正法,不要用我们的意识形态扭曲圣人的真正意义。
如来神变无量门 一念现于一切处
降神成道大方便 此庄严音之解脱
自性有种种的变化,一念之间能普现于一切处。
任何解脱门都有个共同点,即无意形态的污染。我们从小就被灌输各种观念,这对我们有很大的伤害,而修行就是要破除各种意识形态的污浊。
威力所持能演说 及现诸佛神通事
随其根欲悉令凈 此光音天解脱门
「威力」是因缘力,因缘力的成就能现出种种觉悟,这种变化是真成就。佛法中讲智慧成就叫「神通」,定力成就叫「变化」。定力成就的变化没什么作用,慧力的神通才有成就。
春秋时代鲁班的工巧技艺众所皆知,他用木片做了一只喜鹊,能在空中飞翔三天而不掉下来,故鲁班以此自得。而墨子是位实用主义者,认为与其以木片做喜鹊在空中飞翔,不如发明木轮,令车子承载百千斤之重仍得以运行,这还来得实用。墨子强调技巧要有用,不实用则无用。
变化亦有二用。定力所显的变化有十八种:飞腾虚空、上身出水、下身出火、有中变无、无中变有,这种变化力只是向人炫耀,不能利益众生。智能本身的变化能产生一种成就,故神通有很多种,如天眼通、天耳通、神足通、宿命通,在某一标的上产生实质结果,漏尽通则是更大的成就。
因缘力的结合能显示觉悟的种种变化,随众生的根欲,所追求的目标,都能令他得到清净、解脱。学佛者的清净是指不依赖外缘,自己能独立自在,既不是建立在事业成就上,也不依附在别人对你的赞叹,也非其它种种因缘称着的那种满足,所以这自在是寂静乐。
如来智慧无边际 世中无等无所著
慈心应物普现前 广大名天悟斯道
自性的智慧没有边际,因为自性是总体的,充满在宇宙、法界、虚空之中。世间法的一切都只是部分的、分裂的,而且彼此对立,互相排斥。自性的性德能在慈心展现时应物普现,这是广大名天王所悟得的解脱门。
佛昔修习菩提行 供养十方一切佛
一一佛所发誓心 最胜光闻大欢喜
佛是觉悟,觉悟要有一个觉悟的本体,这觉悟的人在往昔修行觉悟的大道,供养一切已觉悟的人,在一切已觉悟的人的那个地方,发广大誓愿心,这是最胜光天王所得的解脱门。
然而觉悟的本体又如何说呢?觉悟之前行菩提行,供养十方一切觉悟的本体,意即在所有一切令我觉悟的地方,我都能一再回味。譬如听经、整理录音带,当到达某个你很有感受的段落,就应该多感受几次,不要草草过去,必须专注,将它深化,成为生命中的因素。如果每一次都能这样,就是「供养十方一切觉悟的本体」。我应如何进入觉悟的境界?以及透过什么方法觉悟?若能经常训练,使之熟练,将来遇到任何境界现前,就容易觉悟。
觉悟的本体涉及三个重点:觉悟为何?觉悟什么?如何觉悟?
要能觉悟,首先必须学习觉悟的行为,即菩提行,也就是心灵的方程式。在调整的过程中,如何尝试?如何实践?如何训练?当你捕捉到觉悟是什么,就知道如何觉悟了。
当你一再深化思考,善用其心就是觉悟之道。因为每一处你曾觉悟过的地方,你都能用心体会,面对日常生活的衣、食、住、行,二六时中一切人、事、时、地、物,一切境界都能持有高度的警觉心,随时都要觉悟!
《净眼看世间 华严经世主妙严品卷二 - 五 无量光天王众——什么是觉悟?觉悟什么?如何觉悟?》全文阅读结束。